曹魏集團張郃榮獲三國「全勤獎」:名場面我從未缺席

2020-12-05 騰訊網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

在東漢末年這樣一個群雄並起,各方割據的時期,吸納英才便是各個勢力增強實力的重要途徑。戰火紛飛的年代高就業率也伴隨著高風險,無數壯志未酬的好男兒就常常在幹戈之中殞命。

東吳集團首席繼承人孫策,前腳統一江東後腳就遇刺身亡,年僅26歲;"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意未遂,奈何死乎?"東吳最強戰力太史慈,在臨死前的遺言也道出了所有早逝戰將們的悲哀。

但有一人,仿佛一生被命運女神眷顧,細數三國時期的各個重要節點竟然都有這位老哥的打卡,黃巾之亂他在,討伐董卓他在,官渡之戰他在,北徵烏丸他在,赤壁之戰他在,西涼舉義他在,漢中攻防他在,諸葛亮第一、二、三次北伐他竟然還在!終於,第四次北伐中,這位傳奇人物膝蓋中箭,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此人正是張郃,原本憑著他的勇武謀略是能夠見證魏國滅蜀,只可惜被友軍狠狠的坑了一手,"窮寇莫追"乃每位領兵打仗之人的專業必修課,但卻因為司馬懿的強硬態度,不得不追擊早已埋伏好的敵方,天命之子張郃也在劍閣含恨九泉。縱觀三國名將,論工時無人能出其右,這個"全勤獎"張郃受之無愧。

《三國志》作者陳壽如此評價過:郃識變量,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當夏侯淵被黃忠斬殺時,劉備就曾遺憾的抱怨為何死的不是張郃;對張郃忌憚不已的諸葛亮也稱其"有萬夫不當之勇",其後更是因為屢次擊退北伐的蜀軍曾令兩人苦不堪言。張郃能夠長壽的另一大原因也在於他深諳"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跑不過就拼了"這一信條,在他在對陣馬超、趙雲這些勢頭正旺的猛將時在30回合內試探完便及時收兵撤退,也能夠50回合戰平張遼後和高覽一起力憾張許二人並且不落下風,而在絕境之時更能絕地求生力敵張飛五十回合併成功突圍。

張郃傳奇的一生也為《三國》留下了濃墨的一筆,而在三國題材SLG遊戲《九州劫》當中,作為一名五星武將登場。他的專屬技能"巧捷機變"也是取典自陳壽對他的評價,這個技能能主動對敵方2個目標發動一次物理攻擊,面對兵力高於我方的敵人會提高技能傷害,而低於兵力自身的目標,則可以額外發動一次物理攻擊。因此對於張郃的陣容搭配更適合增加主動機率的隊伍。

像"街亭之戰"就是非常不錯的組合,在遊戲中張郃、王平及馬謖三人可以組成這個組合,張郃作為中軍能獲得組合技"街亭之戰",在前兩回合增加發動機率和物理傷害,將會帶來不俗的爆發傷害。這個組合的亮點就在於在吃極少的資源下便能夠帶來不錯的收益,因此也是斥候隊的不二之選。

而"五子良將"這個組合就十分適合打持久戰,面對敵方前三回合的主動技能爆發,"五子良將"可以有效的降低敵方輸出。面對菜刀隊,就可以利用于禁的自帶技能和"魚麗之陣"配合抗傷害,在持久作戰下依靠雙張(張遼和張郃)打輸出磨贏對手。

雖然張郃這名武將在三國當中的佔幅並不多,但是他在的實力卻是毋庸置疑,不知道大家對張郃的印象是否產生改變,大家覺得在五子良將之中,張郃能夠排到第幾?請在留言區中告訴月半叔。

看三國滄桑,品九州軼事,點點關注,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從黃巾起義到蜀漢落幕:誰能榮獲三國時代的出場「全勤獎」?
    不過,你可曾想過,三國時期的哪位著名人物見證了最多的歷史事件,可以榮獲三國「全勤獎」?縱觀張郃一生,直到他在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因「膝蓋中箭」戰死之前,可以說他幾乎親身參與了三國歷史上大多數著名事件,可謂「三國全勤獎」的不二人選。
  • 三國「全勤王」是誰?讀《三國冷知識》
    諸葛亮用自己的刀子嘴罵死了王朗這位曹魏重臣。王朗在大家心目中,是一個心理極度脆弱的老頭,居然能被人活活罵死。 其實這是小說虛構的情節,真實的王朗是當時的一位名士,他位至三公,最後以高壽死於任上。 真實情況很有趣,原來諸葛亮和王朗還有一層親戚關係。
  • 曹魏集團最後一根支柱張郃,司馬懿的陰謀讓名將死於蜀軍亂箭之下
    張郃,三國曹魏政權的名將,字儁乂,河間鄚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當時天下紛爭,英雄豪傑或各自起兵或投靠明主,張郃也不例外。他最開始是是韓馥的人,後來袁紹奪取了冀州,趕走了韓馥,張郃自然就效力於袁紹,跟隨袁紹打敗了公孫瓚。
  • 一文讀懂三國曹魏將領張遼、張繡、張郃、張魯、張燕的關係及事跡
    亂世出英雄,在三國紛爭的年代,可謂是英雄輩出,猛將如雲。如東吳政權的「朱治、朱然、朱績」,蜀漢政權的「關羽、關平、關興」,曹魏政權的「曹仁、曹純、曹洪」,他們間的關係不是父子便是兄弟,真所謂將門出虎子,而這在門閥階層特徵顯著的三國時期,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 三國名將張郃在《九州劫》中繼續化身無情打卡機器
    東吳集團首席繼承人孫策,前腳統一江東後腳就遇刺身亡,年僅26歲;"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意未遂,奈何死乎?"東吳最強戰力太史慈,在臨死前的遺言也道出了所有早逝戰將們的悲哀。此人正是張郃,原本憑著他的勇武謀略是能夠見證魏國滅蜀,只可惜被友軍狠狠的坑了一手,"窮寇莫追"乃每位領兵打仗之人的專業必修課,但卻因為司馬懿的強硬態度,不得不追擊早已埋伏好的敵方,天命之子張郃也在劍閣含恨九泉。縱觀三國名將,論工時無人能出其右,這個"全勤獎"張郃受之無愧。
  • 為什麼三國名將張郃,到了三國後期才有了存在感
    文/葉子張郃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將領,感覺張和在三國後期才比較厲害,是受了《三國演義》的誤導。從陳壽《三國志》的記載中看,官渡之戰後張郃,參加了很多的戰役,是一個有勇有謀上將軍。陳壽給他的評價「張郃以巧變為稱」說明張郃用兵多謀略。陳壽認為在曹操建立功業時,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應該算作是「五虎上將」。陳壽給予了張郃很高的評價,「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型,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說明張郃對戰爭的發現的預測十分準確,並提前做出應對措施,就連諸葛亮很忌憚他。
  • 張郃 (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張郃 (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張郃(?-231年),字俊乂,河間郡鄚縣(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漢末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早年參與鎮壓黃巾起義。歸屬袁紹後,擊破公孫瓚有功,遷寧國中郎將。參加官渡之戰,被曹洪擊退,隨後投降曹操,授偏將軍。
  • 曹魏名將張郃之死, 司馬懿的局?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張郃,一個長命的人。在三國裡,他從漢末黃巾起義就出場,先後跟過五個主子:韓馥、袁紹、曹操、曹丕、曹叡,直到後期蜀漢和曹魏的關中之戰(即諸葛亮的北伐),他仍然活躍在戰場第一線。如果不是在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中箭身亡,他還能活得更久。
  • 三國演義中,張郃在後三國時期真的無敵嗎?有一個人表示不服
    正史中張郃非常厲害,是曹魏集團中的佼佼者。自打加入曹魏集團後,他便盡心盡力的輔佐曹氏基業,期間他南徵北戰,創下了無數的豐功偉績。公元228年,張郃在街亭大破馬謖,因功升任為徵西車騎將軍,進爵壯侯,增加封邑一千戶,共計四千三百戶。
  • 中國古代三國時期曹魏五子良將之張郃
    曹操手下優秀的人才非常之多,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深入的了解一下曹操手下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吧。張郃,字號儁乂,河間鄚人,自小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百姓家庭裡面,不是什麼世家子弟,但是張郃從小就非常喜歡習武,並且為人非常的低調,擁有非常大的正義之心。
  • 《英雄愛三國》張郃有什麼技能 張郃技能效果預覽
    導 讀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張郃也加入英雄愛三國的武將組啦~那麼張郃在這款遊戲中又會有著什麼樣的技能呢?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又應該注意什麼呢?
  • 前三國張郃並不亮眼,後三國為何成為戰神?他之後又該如何排名?
    在這場百年浩劫中,一個時代的人才,幾乎在最短的時間內被挖掘殆盡,毫無保留…… 張郃雖然為漢末三國時期名將,但如果把他放在前三國時期對比,他並不是最亮眼的一顆將星。比如呂布、張遼、關羽、張飛、徐晃、夏侯淵等等等等……前三國時期能與之媲美,甚至超越張郃的將領數不勝數。
  • 善於「戰勢地形」的曹魏名將張郃,卻在地形上栽了兩次跟頭
    導語:張郃作為曹魏名將,以巧變,善於營壘、戰勢、地形知名,然而卻有兩次戰役因為地理環境失敗,其中一次是被張飛正面擊敗;另外一次是礙於司馬懿的命令,將自己陷於不利之中,最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張郃另外還有一句評價,"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不過在其軍事生涯中卻有兩次在地形上栽了大跟頭。張郃的軍事生涯在漢末三國時期軍閥之間的競爭和吞併層出不窮,員工換東家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張郃的老東家是東漢末年的冀州牧韓馥。韓馥雖然白得一個冀州,起點很高,但是這個人比較窩囊,不適合在亂世中生存。
  • 曹魏「車騎將軍」到底是多大官職,地位有多高?你看張郃就知道了
    直到後來,魏蜀吳三國三分天下,這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是光輝的一頁。在三國時期,湧現了許多忠肝義膽、威名赫赫的猛將、良將,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蜀國的"五虎上將"。當然,蜀國有名將,實力在三國裡處於頂尖的魏國當然也是有的。在曹魏勢力中,有著名的五子良將,指的是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名將。
  • 曹魏名將張郃其實不是因為貪功冒進而死,他捲入了一場政治陰謀
    自此,三國鼎立的時期正式到來。這個時候吳、蜀已經重新聯盟了,而蜀漢丞相諸葛亮正在揮師北伐,希望能夠匡復漢室。在諸葛亮北伐時,有一位曹魏名將讓蜀軍十分忌憚,甚至連諸葛亮也得提防他,這位曹魏名將就是張郃。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說馬謖失街亭是敗給了司馬懿,其實,在歷史上,正是張郃率領軍隊大敗馬謖的軍隊,如果不是蜀漢的精銳部隊無當飛軍擊退了張郃,甚至連諸葛亮的生命都會遭到威脅。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讓蜀軍十分忌憚的曹魏名將張郃,最後卻在追擊蜀軍的時候被亂箭射死。
  • 飛叔歷史大講堂,曹魏五子良將篇之街亭猛將張郃
    漢末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早年參與鎮壓黃巾起義。歸屬袁紹後,擊破公孫瓚有功,遷寧國中郎將。參加官渡之戰,被曹洪擊退,隨後投降曹操,授偏將軍。跟隨曹操攻取河北,跟隨張遼定淮南,跟隨夏侯淵平涼州,跟隨曹操奪漢中,屢建戰功。建安二十年(215年)末,進軍巴西,遷徙民眾到漢中,後被蜀將張飛擊敗。接任蕩寇將軍。
  • 張郃身為曹魏名將,不怕關羽,也不怕張飛,為何卻非常害怕趙雲?
    張郃是三國時期的又一位名將,他的兵將生活,是從參加鎮壓黃巾起義開始的,其間他在韓馥手下任軍司馬,立下了不少功勞。後來,袁紹率軍攻打冀州,韓馥打不過袁紹,在廁所間自殺了,而張郃投降於袁紹。袁紹也十分看重張郃的能力,因破公孫瓚有功,升遷為寧國中郎將。後來,在官渡之戰中,袁紹聽信謀士郭圖,不聽張郃的勸阻,派他攻打曹操軍營,結果大敗。郭圖又誣陷張郃打仗不力,於是,張郃向曹操投降,投奔曹魏大軍。曹操對張郃的加入非常高興,並委以重任,張郃並沒有讓曹操失望,幫助曹魏打天下,有著許多功績。
  • 三國二十四名將有四個張姓大將,誰更厲害一些?張郃屈居第三
    三國二十四名將中有四個姓張的名將入列,他們是張飛、張遼、張郃、張繡,其實我個人認為西蜀名將張任也很厲害,不過由於討論的是二十四名將,所以他不在討論範圍之內。探花——張郃張郃是曹魏集團「五子良將」之一,曹操時代五子中于禁的官是最大的,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張遼成為五子中官位最高的,但是到了曹睿時代名將凋零,張郃成為五子中碩果僅存的,官拜車騎將軍,論最終官職張郃是最高的。
  • 張郃不怕關羽、張飛這些猛將,一生僅怕一個人!
    三國時期,群雄逐鹿的時代,只有擁有足夠強大的武將和才智過人的謀士,才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地盤,其中,稱的上英雄的無非只有三個人,他們就是曹操,劉備,孫權。曹操除了曹氏宗親將帥之外的五子良將,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還有孫權擁有著江表十二虎臣,正是這些人的存在,給我們演繹出了一場場功垂千古的名場面。
  • 在三國後期,張郃和魏延都是無敵般的存在,他們誰更強呢?
    後三國時代,在曹魏陣營中第一猛將就是張郃,橫行沙場,所向披靡。而在蜀漢陣營中,武藝最強悍的就是魏延,諸葛亮六出祁山,主要就是靠魏延去抗衡曹魏的第一猛將張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