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1-23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農夫也瘋狂

這兩年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農村的山上有很多之前不常見到的動物現在很常見了,像野豬在我們村的後山上,偶爾運氣好就能碰到。聽村裡的老人說,現在山上不僅野豬有了,而且還有點多,它們經常成群的到莊稼地裡來禍害糧食,讓農民對其也是十分的反感,想起幾十年前還沒有禁獵,每個村子基本都有幾個獵人,在不忙的時候他們就會上山去打獵,來改善一家飲食。以前就聽老獵人說起過「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這句俗語。你知道它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俗語是過去老獵人總結的經驗之談,其並不是從其戰鬥力進行排名的,而是指對於人類的威脅程度。其中這個豬指的是野豬,而且還特製的是落單的野豬。熊自然就是指狗熊了,而老虎是百獸之王,在這三者中最兇猛的就是野豬王了。那為何落單的野豬對人類的威脅程度排第一呢?而百獸之王的老虎卻排到最後了呢?這裡我們有必要對這三種野獸進行簡單了解一下。

老虎在過去野生的也有,聽爺爺說起過,以前就有老虎好幾次路過村口,非常的嚇人。但是老話說得好「一山不容二虎」,老虎作為大型的猛獸,其數量並不多,只有在深山裡面才有。而且一座山頭往往也就一兩隻老虎,所以如果不進入到山上裡面去,很少有機會遇到老虎,因此對人類基本不造成什麼威脅。

狗熊也就是熊瞎子,其長得像狗,但是視力卻不好,所以得名「熊瞎子」,像很多小孩子喜歡的熊大、熊二就是狗熊。熊瞎子的戰鬥力也比較強的,可是它也是生活在深山裡面,而且還有一大習性——那就是冬眠。熊瞎子有近半年的時間是躲在山洞裡面冬眠的,很少到靠近人類的區域活動,何況它們的視力不好,只要不招惹它們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

為什麼說落單的野豬最厲害呢?其實如果遇到的是野豬群,它們真的沒有什麼戰鬥力,只要受到攻擊就是一盤散沙了。但是當野豬落單以後,那戰鬥力馬上就要翻好幾倍了,它會和你直接拼命。野豬的皮糙肉厚,而且前面還有獠牙,它們遇到危險了就會立馬變換戰鬥狀態,依靠力氣大、體格壯,堅硬的頭部來撞擊目標。

聽村裡的老獵人說,野豬在落單了以後就會像發瘋了一樣不管不顧,就算是有七八個有經驗的老獵人也未必能制服落單的野豬的。尤其是在遇到野豬王,那更加可怕了。野豬王不僅體格大,一般都有四五百斤,而且力氣大,皮糙肉厚的,破壞力極大。當然了野豬能排第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野豬喜歡偷吃農民種植的莊稼,有時候還會闖入居民區襲擊村民。近兩年就有不少野豬進村襲擊村民的新聞報導,而在以前為了防止野豬進村,一般都會養殖獵狗,因為野豬雖然厲害,但是也是害怕獵狗的。如果遇到好幾隻兇猛的獵狗,野豬也未必能贏。

如今像狗熊、老虎在農村裡基本絕跡了,只有在動物園才能看到了。而像野豬有些靠近山區的農村還是偶爾能看到的。不過現在它們都是保護動物了,也不允許狩獵了,所以遇到了也只能是悄悄的逃離,切不可以身犯險去激怒野豬哦!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一豬二熊三老虎」有道理嗎?為何獵人對野豬的評價要比老虎高?
    前兩天農夫就領自家的兩個孩子也去動物園看了一圈,這裡有各種的大小動物,像平時只能是在電視裡看到的老虎、海豚、大象、狗熊等這些大型動物,讓孩子們也是驚喜不已。在觀看的時候,也聽解說員說以前農村有著「一豬二熊三老虎」的說法。你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嗎?為何野豬排在老虎前面呢?
  • 農村老話:「一豬二熊三老虎」是什麼意思,野豬比老虎還厲害嗎?
    文/玉濁清農村老話:「一豬二熊三老虎」是什麼意思,野豬比老虎還厲害嗎?每次一談及農村的時候,都會讓人浮想聯翩,並且會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就會讓人想到那一張張淳樸的臉,還有那些不修邊幅的話語,總會讓人感覺那麼的親切。其實不光如此,農村人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是他們也會從生活中總結出經驗,也會說出一些比較簡短有趣的話語。
  • 農村老話:「一豬二熊三老虎」遇到野豬該怎麼辦?「裝死」管用嗎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村東張二狗,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話:「一豬二熊三老虎」遇到野豬該怎麼辦?「裝死」管用嗎農村有句老話,叫做「一豬二熊三老虎」,按對人類的威脅程度先後排列,很多人不服,認為野豬不過就是豬的祖先,人會怕它不成?它能在熊和老虎之上?之所以野豬排第一,首先是數量龐大,山裡野豬活動的區域很容易碰上,概率大了,危險自然大。其次野豬性情起伏不定,龐大的身軀,強大的衝撞力,外加兩顆前伸的大獠牙,對付一個手無寸鐵的人來說,猶如石頭碰雞蛋。
  • 一豬二熊三老虎由來,一豬二熊三老虎啥意思?
    一豬二熊三老虎下一句是什麼,為什麼野豬會排在老虎和熊上面,其實這裡所說的並不是戰鬥力的排名,而是對人類威脅程度的排名。野豬之所以分布較廣,數量較多,正是因為它頑強的生存能力,作為雜事動物的它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環境和地形,一般它們會三四隻同行,公野豬則在發情時期才會加入野豬群,和家豬比起來,野豬的戰鬥力更強,兇猛程度完全不能相比,很多時候豹子都會成為它的手下敗將,不過相對於老虎和熊還是差得很遠。
  • 古人流傳的「一豬二熊三老虎」到底是什麼意思?老虎為何不如豬
    其中「一豬二熊三老虎」又蘊含了什麼道理呢?「一豬二熊三老虎」指的是人類在遭遇豬,熊以及老虎的時候,這三種動物對人類危害程度的排名,並不是指這三種動物的作戰能力。許多人就會由疑問了,野獸的作戰能力越強,對人類的危害不就越高嗎?其實不然,野獸對人類的危害,除了它的作戰能力,野獸的生活習性,生活環境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範圍。
  • 為什麼以前的獵人,會對野豬如此忌憚,還說「一豬二熊三老虎」呢
    為什麼以前的獵人,會對野豬如此忌憚,還說「一豬二熊三老虎」呢老虎作為頂級的獵食者,在野外難逢敵手,老虎的威名古今中外無人不知,如果我們在野外遇見老虎,膽小的人還會被嚇得瑟瑟發抖,因為老虎可以輕易的獵食人類,而如果在野外遇到的是野豬,我們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啥意思有道理嗎?
    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啥意思,有道理嗎?一、豬來窮二師兄的印象大家都清楚,除了每天的吃喝就是睡大覺,農民養豬的目的就是賺錢,也希望豬吃飽就睡,而且為了更好的讓豬長體重,公豬都要閹割,所以豬就是好吃懶做的代表,如果一隻豬突然跑到家裡,預示這家人不思進取,好吃懶做,日子會越過越窮。
  • 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但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喜歡聽老人講話。
  • 農村俗語「五虛令人貧,五實人富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很多,但多數都跟勞作和宅子有關係,因為在農民眼裡,衣食住行吃和住還是佔很大的比重,所以很多一俗語都跟這兩樣有關係,特別是農村建宅子的時候都有特別的講究,相關的俗語也特別多,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3句俗語,來看看它們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從生活中吸取的點點滴滴。在很多地區,村裡都有自己的方言,用村裡的方言講出來的農村俗語,更是另有一番風味。我們年輕人也經常聽到老人說一些俗語,有一些俗語只要說出來,我們就能記在心裡。
  • 農村俗語:「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啥意思?有道理嗎?
    它們都是根據從古至今的人們的生活規律而生產出來的,就例如「春捂秋凍」,它的意思就是在秋天的時候天氣還涼,不要急著去加過多的衣服,因為這樣的話在冬天你就會感覺很冷;在春天的時候,也不要過早地脫掉厚衣服,如果過早的脫掉厚衣服就會容易生病。其實這個是說得很有道理的,平時多加留意你都可以發現。
  • 農村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知道啥意思嗎?覺得有道理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農村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知道啥意思嗎?覺得有道理嗎?至今還記得生活在農村時的場景,春夏秋冬都可以看見不同的景色,但是農村的生活比不上城市的悠閒,舒適,所以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城市,家裡面的房子也開始變得破爛不堪,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在逢年過節或者重大的節日,都會回到家裡看一看家裡面的老人。
  • 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的含義博大精深,以前通過口口相傳祖輩傳父輩,父輩再傳子輩。只不過後來隨著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農村俗語被記錄在書本上。以前農村大多數是目不識丁的莊稼漢,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將某些現象聯繫起來,起到做人做事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些俗語在今天依然還有教育意義。就像「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的農村俗語,表面上是買豬,卻延伸為娶媳婦的人生大事,本來是不相關的兩件事,組合在一起,用一個看字說明養豬和娶媳婦都需要仔細觀察。
  •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說到這個俗語,我就想起了鄧麗君的歌,唱的是:「雖然已經是百花開,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因此來說,這句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中的野花,就是外面的女人。
  • 農村俗語:「家財有萬貫,帶毛的不能算」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流傳著許多的俗語,有的現在看來還是非常受用,有的則是適應過去那個年代的。俗語是組成農村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採用正確的態度看待它。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句有趣的俗語,即使現在看起來也非常有道理。俗語「家財有萬貫,帶毛的不能算」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
  • 農村俗語「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以前農村有兩種職業最受人們尊敬,一是木匠,二是屠夫。每個行業都有自己行業的規矩,不管是木匠還是屠夫也是一樣,所以在農村有句俗話叫:「木匠不做齊頭料,屠夫不殺五爪豬」,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做事情要留有分寸、留有餘地。
  • 「一不做,二不休,不三男,不四女」,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事實上,農村的老話蘊藏著大大的智慧,古人通過觀察、經驗總結等方式,運用簡練的語言,總結出了很多老話,這些老話往往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記憶。其中,不少老話都和數字有關,比如「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三不親,三親,句句戳人心」等。
  • 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以前的時候,農村有很多老人都喜歡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對於這句話,相信有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疑惑吧,這句話說得是不是真的呢?因為這個俗語是以前農民說的,所以現在這句俗語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社會了,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一說在以前的時候農村富不過三代的原因。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動物上門有啥說法
    相信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農村的俗語,而且好多人都會隨口來上幾句。俗語都是以前農村人根據自己的經驗閱歷總結出來的,言簡意賅,具有深遠的意義,所以有好多的俗語都會被流傳下來。在以前的農村,家裡都是有個大院子,而且好多人家都是沒有門的,所以好多的動物都會跑到自己家裡來,但並是不是什麼動物都是可以來的。在農村人眼裡,有些動物可以來,但有些動物來是很忌諱的,以前講經常聽到老人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動物上門還有啥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