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對外承包,農民養老有保障?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2-14 農業早報

社會在進步,土地承包製是發展農業的最好選擇,但當下的中國農村,卻不一定是最好的辦法,農村土地外承包,有人歡喜有人憂,對於土地較多或者是山地坡地多的村民來說無疑是好事情,然而對於人均土地本來就很少的地方和農民,就不是好事情。

目前在農村土地租金基本是500到1500每年,不同的地方租金各有不同,但是能願意掏錢租地的人都願意租到交通以及畝產高的好地,通過跟村幹部溝通,一般少數人即便是不願意對外出租都不可能,別人家都往外租,就你幾個人不同意也不能,村上幹部會對你用手段了。

尤其一些地方,人均土地很少甚至不到八分地,而且部分土地還分為一等地,二等地,一家三口人也就兩畝多一點,村南一片,村北一片,總共兩畝四片地,假如外來人需要承租,別人都出租出去,就剩你一兩家不租你也沒法種。而且價格壓的很低,錢還不好好按時發放。有點好處村幹部早拿了,說是種地不掙錢,打工比種地好,不是每個家庭都有人可以出去,尤其是農村倆老人的家庭,都出不去就是靠一點地種點菜,省得花錢去買。當然對於那些都是青壯年的家庭來說,種地肯定不划算。

所以說有沒有影響,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帳,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農村人大部分沒養老保險,上了年齡不能出去打工掙錢,家裡多少有那麼一點地,自己種菜,種糧食能省點。

歡迎關注"農業早報"和我們一起分享三農。

相關焦點

  • 專家建議拆掉農村的雞圈、豬圈,聽聽農民怎麼說
    這些年農村的經濟雖然發展很快,但是農村的環境遭到一定的破壞,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環境的重視,農村很多地方也受到環保風暴的影響。尤其是農村的養殖戶們,受到的影響最大。在這兩年環保政策越來越嚴,我家在農村一些地方劃分了禁養區和限養區,這樣一來農村的很多豬圈雞圈都被拆了。甚至於有的專家提議,把農村的豬圈和雞圈都拆掉。聽聽老農怎麼說專家要求拆掉農村的雞圈和豬圈,原因無外乎就是因為在農村很多農民家裡都會養上一些豬和雞,這些動物的糞便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汙染,而且農民也沒有對這些糞便進行處理。
  • 第二輪農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土地怎麼承包?最高法回應
    以下為問答實錄:記者:我們注意到黨中央、國務院《意見》明確指出,落實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政策,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產權權能,將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貫徹意見》在依法完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方面有哪些舉措?謝謝。
  • 建國后土地與農民社會保障問題的歷史演變
    摘  要:自20世紀50年代農村土改至今,土地對於農民兼具生產資料及社會保障雙重功能。20世紀80、90年代以來,人地關係高度緊張的基本國情導致農民無法從土地獲得必需的生活保障。徹底解決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有賴於中國經濟的高度增長。
  • 農村土地承包:「兩不變、一穩定」
    韓長賦說,《意見》是關於農村土地政策的重大宣示,是「一不動百不搖」的重要制度設計。長期穩定土地承包關係,充分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既有利於增強農民發展生產的信心,給他們吃下「定心丸」,又有利於促進農村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還有利於保障農村長治久安。 延長承包: 不得將承包地打亂重分 土地是農民最大的財富。
  • 農村「五保戶」的土地不能確權將被收回?這幾點農民要注意!
    2017年農村土地確權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全國農村土地確權總共確權面積超過11億畝,部分農村地區的土地確權工作已經結束,距離土地確權工作全面結束也僅僅只剩下一年的時間,土地確權將會保障農民土地權益,為「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的基礎,不過在土地確權過程當中,依然有許多問題困擾著農民,尤其是農村五保戶家庭
  • 論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中指出:「土地直接關係農民的利益、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的穩定,我們一定要給農民一個『定心丸』。2003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是一部為十多億農民而頒布的保護法,它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並把黨的農村土地政策明確為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是對黨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的鞏固、完善和發展。農村婦女是一支龐大的而又是弱勢的群體,是「維權」工作的重點。土地是農村婦女的生存之本,對農村婦女合法權益的保護,首先是對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 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專家建議進一步承認農民地權
    近日,國辦發文《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試點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指出,同意建立由農業農村部、中央農辦牽頭的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試點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紮實推進改革。與城市相比,農村的發展相對滯後。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提「鄉村振興戰略」,強調「三農」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 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專家建議進一步承認農民地權
    人口變動後是否重新分地,進城落戶農民土地延包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重大問題仍為外界所關注。國辦近日下發文件,同意建立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試點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據悉,該聯席會議由農業農村部、中央農辦、司法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國家檔案局、全國婦聯等7個部門和單位組成。
  • 論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化及其意義
    :兩種不同的立法模式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形式既體現了我國農村土地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性質,又充分賦予農民在一定範圍內使用和經營土地的自主權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  所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債權化,是指立法者將農民所具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僅視為一種債權,從法律性質上講,只是一種基於合同產生的請求權。此種權利的成立依賴於合同雙方的自由約定,權利的內容也因承包合同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其救濟的方式方法也只限於違約責任的承擔,並不延及其他的救濟途徑。
  • 我國修改農村土地承包法加大農民權益保障
    摘要 【我國修改農村土地承包法加大農民權益保障】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29日表決通過了新修改的農村土地承包法。這意味著我國進一步加強進城落戶的農戶等承包農戶的權益保護,同時婦女也享有同樣的土地承包權益。
  • 關於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相關問題的思考
    但隨之而來的農民爭地的糾紛也不斷發生,雖經各級黨委、政府全力做穩定和協調工作以及民間組織大力調解工作,化解了很多矛盾和糾紛,但仍有大量的爭地糾紛訴訟至法院,且呈逐年上升趨勢。農村土地承包和流轉中存在的問題,情況複雜,審理難度較大。各地掌握的標準和尺度也不一致。因此,正確處理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轉合同糾紛案件,關係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村穩定大局。
  • 以前農村土地是按人數均分,在承包過程中有農民賣了,以後怎麼辦
    導語:以前農村土地是按人數均分,在承包過程中有農民賣了,以後怎麼辦?以前農村分地多是隨機性的,也就是說沒有固定的分地方式,多是採取抓鬮生成,完全是靠運氣分到好地還是薄田。但是後來土地實施了30年的承包政策之後,又加上延續30年承包權不變的情況下,農村的土地相對就很固定,也就是當初誰家的承包地在哪裡,基本上不會再有大的變動了。這樣權衡利弊關係,除了土地分配不夠機動靈活之外,對於農民種地和加強土壤改良等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 二輪土地承包延長三十年,農民要注意三大問題,一類土地將收回!
    目前農村土地改革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果,現階段許多農村居民的土地權益都已經得到了保障,並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等改革工作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而接下來,國家也明確提出將要逐步推動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將土地承包權延長三十年,也就是說,第三輪土地承包期並是在二輪土地承包的基礎之上,將農村居民的土地承包權益再延長三十年
  • 農村土地承包再延遲三十年不動沒有土地的農民怎麼解決?
    農村土地承包再延遲三十年不動沒有土地的農民怎麼解決?首先需要明確的就是,三十年不動是根基全國上下一個大的農村土地環境綜合考量而得出的結果,所以它的作用存在以及意義都是非常正取並且毋容置疑的,當然確實存在了一些農民沒有土地的困境,所以同樣村民在土地分配上面是可以有一定的因地制宜的方法和改變的。
  • 權威解讀三權分置:農村土地制度第二次偉大變革!
    ,成為真正的生產經營者,為此黨中央國務院適時出臺《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將流轉土地上的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承包者和經營者權屬清晰,有了制度做保障。三權分置解決的是現代農業資源配置問題鄭風田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三權分置是根據中國國情出發我們國家的農村土地所有權是農村集體的,後來三中全會規定,農民獲得長久承包,所以承包權固化了,這個地都到農民手裡了,在這基礎上,因為現在一家一戶農民不到十畝地太分散了,大部分農民到城市打工去了,所以也有一些合作社或者一些社會資本下鄉,他們需要規模經營,這時候農民可以把他的土地租出去
  • 農村土地承包權延長三十年,戶口遷出去的可以重新遷回來嗎?很簡單
    以前在農村有很多的人為了擺脫農村戶口,想讓自己成為城裡人,想盡一切辦法把戶口遷到城裡去,讓自己成為城市戶口,不過現在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最近兩年有好多以前從農村把戶口遷到城裡的人又想把戶口遷回到農村來
  • 溫鐵軍:農村社會保障水平提升很快,最大問題是養老
    《意見》就農業人口轉移、城市人才入鄉、提升農民工資性收入、統一城鄉公共服務及社會保障等多方面提出指導意見。針對城鄉融合中諸多焦點,本報採訪了著名農業研究專家溫鐵軍,他認為,「真正的融合,是城鄉之間的自由交流、自由流動。所以說,《意見》恰逢其時。恰逢其時,是因為城市落戶的限制確實沒有必要存在了,但是農村落戶的限制還沒有完全打破」。
  • 種地不賺錢,無地農民想著法申請承包地,為啥?附土地承包新政策
    眾所周知,農村土地使用一直遵循「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無論是新生兒降生,還是老人去世,每家每戶原始承包的耕地面積總數依然是保持不變的。而且,在土地確權完成之後,國家又宣布二輪承包到期再延長30年,以穩定土地承包關係。
  • 農業農村部: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不得打亂重分
    韓長賦表示,土地關係是農村最基本的生產關係,以土地制度為核心的基本經營制度是黨在農村的政策基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堅持土地家庭承包經營,並保持承包關係穩定不變,為解決吃飯問題奠定了制度基礎,也為保持農村長期穩定奠定了制度基礎。
  • 農村土地的性質:哪些土地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方式承包給村民了?
    區分農村土地的性質:   區分清楚哪些土地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方式承包給村民了?哪些土地村委會從來沒對外承包,還在村委會名下?   村委會從來沒有對外承包的土地是什麼性質的土地,是否是「四荒地」(即荒山、荒溝、荒丘、荒灘)?   對於村委會從來沒有對外承包的「四荒地」:   村委會無權直接對外出租,只能先對外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