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進步,土地承包製是發展農業的最好選擇,但當下的中國農村,卻不一定是最好的辦法,農村土地外承包,有人歡喜有人憂,對於土地較多或者是山地坡地多的村民來說無疑是好事情,然而對於人均土地本來就很少的地方和農民,就不是好事情。
目前在農村土地租金基本是500到1500每年,不同的地方租金各有不同,但是能願意掏錢租地的人都願意租到交通以及畝產高的好地,通過跟村幹部溝通,一般少數人即便是不願意對外出租都不可能,別人家都往外租,就你幾個人不同意也不能,村上幹部會對你用手段了。
尤其一些地方,人均土地很少甚至不到八分地,而且部分土地還分為一等地,二等地,一家三口人也就兩畝多一點,村南一片,村北一片,總共兩畝四片地,假如外來人需要承租,別人都出租出去,就剩你一兩家不租你也沒法種。而且價格壓的很低,錢還不好好按時發放。有點好處村幹部早拿了,說是種地不掙錢,打工比種地好,不是每個家庭都有人可以出去,尤其是農村倆老人的家庭,都出不去就是靠一點地種點菜,省得花錢去買。當然對於那些都是青壯年的家庭來說,種地肯定不划算。
所以說有沒有影響,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帳,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農村人大部分沒養老保險,上了年齡不能出去打工掙錢,家裡多少有那麼一點地,自己種菜,種糧食能省點。
歡迎關注"農業早報"和我們一起分享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