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麗江古城由三個古鎮組成,即大研古鎮、束河古鎮、白沙古鎮。只不過人們叫慣了麗江古城,就把大研古鎮叫成麗江古城了
▼大研古鎮是這三個古鎮裡最年輕的,也是現在幾個古鎮裡最熱鬧商業化最嚴重的古鎮
▼
▼在麗江古城向北眺望,右邊的雙峰山就是象山,可以看到左邊的山峰上有一個小亭子,右邊的山峰上有一個高高的天線
▼麗江古城在南宋時期就初具規模,已有 八、九百年的歷史
▼自明朝時,麗江古城稱「大研廂」,因其居麗江壩中心,四面青山環繞,一 片碧野之間綠水縈迴,形似一塊碧玉大硯,故而得名
▼
▼古城各處開著十幾家東巴紙坊店面,淺淺黃色燈光照著整個店面
▼古老的紙藝就在屋裡泛著暖暖微光,世代家傳中展示和保存古老技法的文化歷史
▼
▼古城的建築歷經無數朝代的洗禮,飽經滄桑,它融匯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聲名遠揚
▼
▼由於茶馬古道的發展,產生了各種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後,該地成為滇、川、藏交界地域內著名的「皮匠村」,出產皮鞋、皮貨、麻線、鐵器、竹器等
▼
▼水是麗江的靈魂,古城依山跨水而建,水隨街走,街依水築,整個小城就是一張樹狀的水網,300多座樸實無華的石橋、木橋將古城連成了一體
▼
▼
▼「天雨流芳」是納西語音譯語,行雲流水般書寫在麗江木府旁的一座牌坊上,其納西語音意為「讀書去吧」。漢納兩語,一音雙意,寫下這四個字的讀書人,對讀書之趣味領悟到如此境界,實在令人驚嘆不已。的確,讀一部好書,對我們心智的滋養,就像天雨之於穀物的成熟,讓你的心靈沐浴著智慧的浩蕩清香,而感覺無比的幸福和安詳
▼
▼王府街
▼
▼
▼
▼麗江古城骨子裡是平實隨和的,孩子們在城內嬉戲,老人就坐在街邊曬太陽打瞌睡
▼在這裡你會驚訝地發現,生活原來可以這樣恬靜
▼
▼
▼忠義市場是麗江古城內現存唯一的農貿市場,是古城人生活的核心,市場裡充斥著各種買菜的,賣生活用品,土特產的商家小販,是麗江古城內除了四方街以外最熱鬧的地方,且忠義市場是麗江古城內納西族本地人最密集的地方
▼在忠義市場,那些新鮮而且便宜的本地水果、蔬菜,小攤販與買東西的人的叫人聽不懂的納西語對話,背著竹背蘿買菜的背影……這些,真正叫我們感動了。這雖然比不上古城酒吧裡的情調,比不上特色小店裡漂亮的裝修,但看到了真實樸素的生活
▼踏上主幹道向北眺望,雪峰連綿不絕,宛若一條「巨龍」騰越飛舞,故稱為「玉龍」
▼未雨綢繆,步行至麗江客運站,訂購虎跳峽的車票
▼束河古鎮,納西語稱「紹塢」,因村後聚寶山形如堆壘之高峰,以山名村,流傳變異而成,意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
▼
▼
▼許願牌,願所有美好的願望都成真
▼束河古城,不像大研古城那樣大氣繁華,卻也有自己的一番韻味
▼白天的束河與夜晚下的束河都能感受到一份寧靜和安逸,在束河找個幽靜的小店,點一小杯酸奶或者咖啡,看著過往的人群,能否撫平你內心的那份躁動。或者可以去束河小吃一條街,這裡可是吃燒烤的好去處,犛牛肉串,乳扇、涼蝦、牛肉乾巴,再來一壺酥油茶,保證滿足你的味蕾
▼
▼
▼
▼
▼
▼
▼民居是束河古鎮建築群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三坊一照壁是納西族民居典型的構造布局,小院種花,大院植樹,四季花果飄香,有甚者引水入院,蓄水成池,配以亭臺,就成了一幅雅致的風景
▼四方聽音廣場在束河古鎮的南面,門樓上的「四方聽音」四個字很大;「四方」兩字是雙關語,既引自於「四方街」,又是實意,四面八方、廣納百川。每年在束河的各項大型活動如雪山音樂節、七夕節、模特大賽、篝火
▼歷經百年的發展,現有建築是改革開放後擴建而成,現今建築有近百年歷史,四方聽音最早是作為馬幫每次出發前結集祈求平安送行,每次平安歸來後慶祝之地,廣場中心有納西圖騰,每次祈禱和歸來都要圍著圖騰起舞,主要的圖騰和建築風格依舊保留,規模更是擴大了數倍
▼如今馬的作用大不如前,但可以騎馬進古鎮,體會納西紳士的往日風採
▼
▼石板路、馬鞍、馬鈴、馬燈,撫今追昔,使人浮想聯翩
▼
▼
▼
▼夕陽西下,不知疲憊的穿行在古鎮之間
▼玉龍雪山,抬頭可見
▼返回古城區,「七星」為納西族婦女傳統服飾—羊皮披肩上的飾品,寓意披星戴月、勤勞善良,故名
▼夜遊大研古城,大水車總是人山人海
▼
▼
▼
▼
▼
▼獅子山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山體宛如一頭睡臥的獅子而得名
▼古城建築群就依山隨勢環繞在獅子山腳,是觀賞麗江古城全景的最佳去處。獅子山因狀如蹲伏之雄獅而得名,它與象山黑龍潭相映成趣,構成「獅戲臥象」這個麗江的佳景
▼夜登象山,拍攝麗江夜景,慫恿阿梁同行,客棧背部的土路登山,沿途墓地遍布,夜間相當瘮人
▼半山腰豁然開朗,登樓遠眺,整個麗江古城就在我們眼前
▼麗江古城依山勢起伏而建,錯落有致,綠色是從屋頂之間伸出來的古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