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贊助」購房款,離婚後需要償還嗎?

2020-12-15 騰訊網

【案例簡介】

嶽霖(化名)和陸瑤(化名)是一對兒校園情侶,大學一畢業,兩人就決定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面對節節高升的房價,剛剛畢業的二人除去每月花銷所剩無幾,一時間也拿不出首付。經過商量之後,決定先租房結婚。

婚後嶽霖總覺得租房過日子不太方便,每個月房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未來也要面臨著孩子的問題,租房總歸不是長遠之計,便和陸瑤商量買房。嶽霖認為兩人可以向各自父母借一些錢付首付,之後兩人一起還貸。但陸瑤家在農村,父母務農,家庭條件不太好,根本湊不出這筆錢。兩人就是否買房的事產生了矛盾,經常吵架。

嶽霖的母親王某得知後,考慮到嶽霖和陸瑤剛畢業,工資也不高,為緩解小夫妻經濟上的困難,決定出資60萬元幫助小夫妻倆買套小戶型的房子。嶽霖給母親出具了借條,並且籤了名、按了手印。房款一次性付清後,小夫妻辦理了相關購房手續,順利住上新房。

新婚的甜蜜隨著時間被慢慢衝淡,夫妻雙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的思想差異日漸顯現,婚前夫妻間的一些小爭論在婚後反而更加嚴重,雙方都感到畢業後衝動結婚實屬有點草率。沒過多久,兩人的矛盾終於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便開始分居並協議離婚。雙方都同意離婚,但對購買的房屋曾經借下的欠款卻有不同想法,協商未果。因嶽霖夫妻倆離婚,並對曾經借款爭執不休,母親王某便起訴至法院,要求嶽霖與陸瑤連帶償還借款本金及逾期利息。

本案中,雙方婚後購房,其二人的購房款中有60萬元系王某出資。嶽霖在本案中並未提供證據證明王某具有贈與訴爭款項的意思表示,因此,在無證據證明王某系贈與的情況下,本案涉出資款實質為對夫妻雙方購房的資金出借,嶽霖和陸瑤理應負有償還義務。最終,法院依法判決嶽霖與陸瑤共同償還王某借款本金60萬元及逾期利息。

【律師說法】

根據上述案例,河北張克鋒律師事務所張克鋒表示,現如今受高房價影響,子女剛參加工作又面臨結婚壓力,在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買房,父母多多少少都會資助一些。

從社會公序良俗的角度來講,雖然子女購房、成家,父母給予資助也屬正常,但不能將父母的資助理所當然的認定為贈與,這種坐享其成的想法,亦為法律所不能支持。至於事後父母是否要求兒女償還,是父母行使自己債權或放棄自己債權的範疇,與債權本身的客觀存在無涉。本案中,王某明確表示這筆資金屬於出借,嶽霖夫妻對這筆資金理應需要償還。

在父母資助案件中,考慮到雙方關係特殊及中國的人情常理,父母未要求子女出具借條為常理所默認,但如果父母方提供了轉帳憑證證明款項交付,且其子女一方認可借款,則父母一方已完成了初步的證明責任。非己方子女主張系贈與的,應當提供證據證明,無法舉證的,則應承擔舉證不利後果。

在當前社會離婚率不斷攀升,「啃老」現象大量存在的前提下,法律鼓勵年輕夫婦自行積累財富,不因子女婚姻關係的不穩定而導致父母財產的大量流失,致使父母老年生活陷入「困境」。在這裡提醒,為了避免爭議的發生,父母在子女婚後對其進行大額資金支持時,可以明確表明是借貸還是贈與,是贈給子女個人,還是贈與子女夫妻二人,並注意保留聊天記錄、借條、贈與協議等證據,避免產生不必要糾紛。

(本文僅代表律師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參考。個案有特性,勿直接套用。)

記者:賈明蕾

編輯:王丹 孟小義

審核:王澤明

相關焦點

  • 父母「贊助」的購房款,離婚後還需要償還嗎?|上海房產糾紛律師
    但一旦感情發生破裂,即使父母婚後出資購房,在沒有明確贈與意思表示下,也只能:「各走各路,錢返原主。」 子女婚後購房 父母出資屬於 借款還是贈與 今天一個案例講清楚!
  • 「每日一法/例」父母「贊助」的購房款,離婚後還需要償還嗎?
    房款一次性付清後,小夫妻辦理了相關購房手續,順利住上新房。新婚的甜蜜隨著時間被慢慢衝淡,夫妻雙方在很多方面存在思想差異日漸顯現,婚前夫妻間的一些小爭論在婚後反而更加嚴重,雙方都感到畢業後衝動結婚實屬有點草率。沒過多久,兩人的矛盾終於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便開始分居並協議離婚。雙方都同意離婚,但對購買的房屋曾經借下的欠款卻有不同想法,協商未果。
  • 為購房「假離婚」與「假結婚」 假戲真做了能吃後悔藥嗎?
    由於離婚時往往財產歸於一方,一旦事後一方不肯復婚,另一方當事人的財產權利可能會受到嚴重侵犯。離婚期間發生的收入、繼承、撫養甚至夫妻忠誠義務等問題都是雙方不能預計的,其中暗藏的法律和道德風險更不是一紙私下協議能解決的。  為享優惠「假離婚」「心機女」如願了嗎  徐立於2010年10月與女友劉帆登記結婚。
  • 父母欠債,死後需要子女償還?什麼情況下子女無需償還?
    父母生前由於做生意或者其他原因借了別人的錢,但是出了意外去世了,那麼身為子女有沒有義務償還父母生前所欠下的債務?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子女是無需償還父母欠下的債務?接下來由法律快車的小編為大家講解下父母欠債死後債務是否需要子女償還的問題。
  • 父母生前所欠下的債務,需要孩子來償還嗎?律師:某些情況需要!
    從古代就開始流傳著一句話:父債子償,意思就是說,父親所欠下的債務需要讓兒子來償還。這個說法在古代還是可行的,因為在古時候法律體系相對來說還不夠完善,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紛爭,官府也是默認這個規則的。那麼「父債子償」放在現在還適用嗎?
  • 全款購房不如按揭購房?專家表示:按揭艱苦只有十年時間
    當時,這套房子的全款的40萬。在父母的幫助下,她湊夠了一半的首付,然後再向銀行貸款另一半。按照當時的實際條件,她選擇貸款10年。這也意味著,劉瑩每個月得還1000多房貸。那時候,她的工資也不超過2000元,生活過得十分艱苦。但是,劉瑩為了能夠順利在北京紮根,也只能選擇咬牙堅持下去。
  • 離婚前男方欠債,離婚後房子劃給女方的,女方有義務償還債務嗎?
    現在無能力償還, 和母親已離婚, 房產劃給母親,現在父親躲債跑了。 別人上門找我母親要債 並拿走了房產證。 現在該怎麼辦。 房子屬於我母親嗎。我母親有義務為我父親還債嗎。山東青宇律師事務所劉貴紅律師解答:如果你的父親幹工程是成立的公司,則債務由公司承擔,個人家庭不承擔負債,即你的母親不用償還。
  • 子女提取、使用父母公積金需要哪些條件?
    那麼,子女提取父母公積金需要哪些條件呢?子女提取父母公積金需要哪些條件?子女在以下三種情況下才能夠提取父母的公積金:1、購房者未使用住房貸款的情況。2、購房者使用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的,借款人中的一人及其配偶、雙方父母可以就支付的首付款一次性提取住房公積金。3、購房者使用公積金貸款的,借款人的父母、借款人配偶的父母可申請一次性提取住房公積金。
  • 父母去世後,生前債務應由子女來償還嗎?
    一次在廢品收購站幹活的時候,不小心把腿摔骨折了,老高不敢把這件事情告訴兒子,因為前一陣兒子打電話說,需要買一臺電腦用於學習,老高知道兒子一直都很努力在準備考研究生,他就把手裡僅有的8000元錢都給兒子匯了過去。這回老高又把腿摔折了,一時半會還不能工作,醫藥費也沒有著落,老高沒辦法只好向朋友老陳借了5000元錢用於看病。
  • 婚後父母借錢給子女購房的要寫明借據,否則算贈與,會吃大虧!
    從這個法律條文規定的內容上看,對父母婚後出資為子女購房的行為首先推定是贈與行為給夫妻雙方的,除非有證據證明父母有其它的意思表示。所以筆者認為該款法律條文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出資時有明確的意思表示的,按照明確的意思表示確定。
  • 子女有義務承擔父母債務嗎?夫妻二人也需要共同承擔債務嗎?
    你一定聽過「父債子償,天經地義」這句話,但現實生活中,父母的債務,真的需要子女去償還嗎?根據我國《繼承法》第33條規定,父債子償要看子女是否繼承父母的遺產。首先,如果子女繼承了遺產,那麼對父母欠的債務就要優先清償。
  • 離婚後房產如何分割?離婚後房子歸屬有說法
    離婚後房產如何分割呢?房產作為不動產可以被繼承也可以被分割,但是由於其特殊性分割起來也不容易,現實中比較多的是離婚後房產分割,形式多種多樣。下面我們分情況來看看分割原則。法院在審判中會根據房產取得時間是在結婚登記之前還是之後、購房款的來源、離婚時是否取得房產證等方面來確定房屋是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進而作出合理判決。
  • 男方父母全款買房,女方要求加自己名,該加嗎?
    你的父母不同意加上她的名字是有道理的,如果她執意要你加名才嫁給你,那說明她就是想嫁給你的房子,而不是想嫁給你。試問,這種拜金女娶回家幹嘛?先說一個真實案件。最近,我們接到這樣一起類似案件。甲男和乙女談婚論嫁時,甲男父母為了促進小兩口的感情恩愛,便耗費畢生積蓄給他們買了一套房產,並登記在雙方名下。本以為乙女會在感動之下,安安心心地和兒子一起過好日子,小兩口能相濡以沫、白頭偕老。誰知道,剛過半年子女就提出離婚,並認為該套房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應當一併分割。甲男及其父母當然不同意,於是子女一紙訴狀告到法院,誓死要爭那套房產。
  • 女兒去世留下房產 離婚父母如何繼承?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吳邊 通訊員 安法)父母離婚後,女兒跟著父親王某(化姓)一起生活。數十年後,未婚無子的女兒去世,留下一套房產。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父母二人應該如何分割這套房產?近日江岸法院調解了這起繼承糾紛。王某稱,1984年離婚後,女兒判給前妻胡某撫養。
  • 父母投靠子女落戶需要什麼手續 購房落戶政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前往喜歡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在別的城市工作時間長了就很想在這個地方留下來,因此就需要涉及到買房子和落戶口,現在有很多城市出臺了購房落戶的政策,同時父母也可投靠子女落戶,那麼,父母投靠子女落戶需要什麼手續?購房落戶政策有哪些?
  • 婚後父母為子女出資購房的夫妻財產性質認定 王麗律師
    本文認為,《婚姻法解釋(二)》第22條第2款與《婚姻法解釋(三)》第7條並不存在矛盾,但後一種觀點對兩者適用範圍的看法值得商榷。從《婚姻法解釋(二)》第22條第2款與《婚姻法解釋(三)》第7條的文義來看,確有相似之處,但兩者調整的內容並不相同。
  • 夫妻一方婚前個人財產需要用於償還夫妻共同債務嗎?
    【基本案情】2016年8月,王女士用自己積蓄及從父母處籌集的資金,在市區全款購買了一處房產,並將該房屋的不動產權登記為自己單獨所有。協議到期後,陳先生經營的生意虧損,無力償還某投資公司借款。且某投資公司事後得知,陳先生本人名下無任何財產,只知道他的妻子王女士於2016年以全款購置位於市區的住房一套。但王女士與陳先生是在2018年才結的婚。某投資公司能否把王女士婚前的個人房產用於償還夫妻共同債務嗎?
  • 父母去世,欠下銀行貸款二十萬,子女有義務幫他們償還嗎?
    父母欠下的債務,子女應該替他們償還,這是從道義方面來說,那麼在法律層面,子女究竟有沒有這個義務呢?我碰到過這樣一個案例:鐵柱已離婚,在銀行貸款20萬元,用自有房產做抵押,房產價值約60萬元。鐵柱不幸生病去世,家中還有老父親和十歲的兒子,除房產外無其他遺產。
  • 父母出資給孩子買房是贈與還是借款?浙江婆婆把兒子兒媳告上法庭
    兒女成年後買房仍然需要父母資助,是如今房價高企情況下無奈卻也司空見慣的情況。但是,父母的出資到底算是贈與還是借款呢?諸暨的趙老太將兒子兒媳告上法庭,要求歸還當年自己給小夫妻買房時墊付的購房款136萬餘元。兒媳認為是贈與,婆婆認為是借款。最後紹興市中院判決,房款應視為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