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與縣委書記談為官之道:不要在從政中發財

2020-12-22 搜狐網

【封面故事】習近平與縣委書記談為官之道

  1月12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同200多名縣委書記暢談「縣委書記經」。

  習近平把縣委書記稱為我們黨執政興國的 「一線總指揮」。他強調,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這是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是一份殷切鄭重的囑託,更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一環。

  從2014年11月起,中央黨校舉辦縣委書記研修班,計劃到2017年底將全國縣(市、區、旗)委書記輪訓一遍。

  習近平強調,縣級政權所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党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作為承上啟下的關鍵一環,怎樣才能當好縣委書記?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張偉|綜合報導

  在總書記心中,縣委書記有多重要?

  縣委書記是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總指揮」

  「我同大家的感受是一樣的,縣委書記這個崗位很重要,官不大,責任不小、壓力不小,這個官不好當……」

  1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座談會,同200餘名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暢談交流「縣委書記經」。

  習近平說:「我對縣一級職能、運轉和縣委書記的角色有親身感悟,同大家交流感覺很親切。聽了大家的發言很有感觸,腦海裡不斷浮現我當縣委書記時的畫面,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

  古人云,郡縣治,天下安。今天,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也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

  1990年,習近平在福建寧德擔任地委書記期間,曾寫過一篇《從政雜談》,文中對包括縣委書記在內的縣一級主要領導的重要性有過精彩的表述(見於《擺脫貧困》一書,習近平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

  習近平說,「芝麻官」千鈞擔。「古時候,人們以『七品芝麻官』來喻指縣令的官微權輕,有貶損之意。其實,當好一縣之長何嘗容易。我曾擔任過縣委書記,每與同行談起,大家總有一致的感慨:官不大而責任不小。」

  「如果把國家喻為一張網,全國三千多個縣就像這張網上的紐結。『紐結』鬆動,國家政局就會發生動蕩;『紐結』牢靠,國家政局就穩定。國家的政令、法令無不通過縣得到具體貫徹落實。因此,從整體與局部的關係看,縣一級工作好壞,關係國家的興衰安危。」

  明代官員海瑞在《令箴》中說:「官之至難者,令也。」習近平在《從政雜談》中指出,此意即最難做的官是縣官。因此,縣級領導必須有各方面的知識和很強的能力,否則難以勝任。

  從30多年前在河北正定當縣委書記,到今天以總書記的身份親自給200多名縣委書記「講課」,習近平一路走來逐漸形成的治國理政思想體系中,把縣委書記這個位置的重要性,擺得相當突出。

  在2015年1月12日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縣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

  縣委書記要做「四有新人」

  在與200多名縣委書記的座談中,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回憶起30多年前,自己在縣委書記崗位上的經歷、感悟、收穫,結合今天的時代特點和黨的歷史使命,對在場和全國的縣委書記提出了「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要求。

  關於心中有黨,習近平強調,對黨忠誠,是縣委書記的重要標準。縣一級陣地,必須由心中有黨、對黨忠誠的人堅守。「衡量一個縣委書記當得怎麼樣可以講很多條,但主要看這一條。」他說。

  談對黨忠誠,習近平首先談到了考驗與誘惑。

  改革發展穩定繁重工作的考驗,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問題的考驗,形形色色錯誤思潮的考驗,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庸俗風氣、潛規則的考驗……

  習近平提醒手中掌握著權力的縣委書記,「各種誘惑、算計都衝著你來,各種討好、捧殺都對著你去,往往會成為『圍獵』的對象」,「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如果沒有對黨忠誠作為政治上的『定海神針』,就很可能在各種考驗面前敗下陣來。」

  關於心中有民,習近平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縣委書記是直接面對基層群眾的領導幹部,必須心繫群眾、為民造福。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誦讀起鄭板橋的名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並說:「睡臥不安,總是想到百姓過得怎麼樣。這種心境,跟老百姓貼得多緊啊!」

  「當好縣委書記,必須做到心中有民。」習近平語重心長地說。

  早在浙江省工作時,習近平就提出一個尖銳問題:不能讓「平均收入」掩蓋住「不平均」現象。

  座談會上,習近平特別提到了扶貧問題。他說,現在離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還有5年時間,按照國際標準我們的貧困人口還有不少。扶貧工作必須只爭朝夕,決不能讓貧困地區掉隊。到2020年,如果貧困地區面貌改變不大,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是說不出口的。

  習近平說,在縣委書記這個崗位上,很多人都想幹一番事業,這種想法和幹勁必須有。

  談到自己當年在河北省正定縣的工作經歷,習近平說:「我當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較貧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的情形,心裡很著急,的確有一股激情、一種志向,想儘快改變這種面貌。」

  他強調,幹事創業一定要樹立正確政績觀,要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做工作自覺從人民利益出發,決不能為了樹立個人形象,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關於心中有責,習近平強調,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

  「黨把幹部放在這樣一個崗位上是信任,是重託,要意氣風發、滿腔熱情幹好。」習近平風趣地說,「不能幹一年、兩年、三年還是濤聲依舊,全縣發展面貌沒有變化,每年都是重複昨天的故事。」

  習近平要求大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接著幹下去。

  習近平強調,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轉方式、調結構,必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做好這些工作,縣一級十分重要。全面深化改革,縣一級要做什麼事,能做什麼事,要不等待、不觀望,堅持問題導向,積極主動作為。

  關於心中有戒,習近平指出,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幹事、為民謀利。要正確行使權力,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處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關係。

  「廉潔自律是共產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提到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提醒領導幹部堅定自己的人生選擇。

  「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習近平說,「選擇從政就不要在從政中發財,選擇發財就去合法發財。」

  從焦裕祿得知兒子看「白戲」,立即拿出錢叫兒子到戲院補票;到引用清代廉吏張伯行「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毫一釐,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的廉政箴言,習近平語重心長告誡縣委書記,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官。

  要守住底線,還要當好「班長」。習近平說,縣委書記是領導班子的一班之長,要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不把「班長」當成家長。從按程序決策、不搞個人專權,到善於增進團結、集中智慧,習近平要求縣委書記要做到,總攬不包攬、分工不分家、放手不撒手。同時提醒,講團結不是搞一團和氣,講和諧不是要「和稀泥」。

  依法治國,根基在基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縣委書記要做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範,善於運用法治思維謀劃縣域治理。要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做決策、開展工作多想一想是否合法、是否可行。

  習近平向縣委書記釋放四大信號

  信號1:我很重視你們的工作

  習近平很重視縣委書記及其工作,其體現之一,就是專門與縣委書記們召開座談會。這種機會極為寶貴的。履新以來,習近平好像還沒有專門召開過與省委書記們的座談會(僅關注過省部級幹部研討班、部分省市負責人座談會等),也沒有專門與市委書記們坐在一起聊聊。這就說明問題了。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很關注縣一級的工作」。當然,「大家來自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對真實情況比較了解,同大家談談肯定有好處。」

  信號2:我很理解你們的疾苦

  在新年賀詞中,習近平說,我們的幹部蠻拼的。這蠻拼的幹部中,包括不少縣委書記。對於他們的疾苦,習近平十分了解。因為,他「對縣一級職能、運轉和縣委書記的角色有親身感悟」。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曾在河北省正定縣當過縣委書記。所以,「聽了大家的發言很有感觸,腦海裡不斷浮現我當縣委書記時的畫面,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

  信號3:我對你們要求很嚴格

  正因為理解和熟悉,習近平對縣委書記的要求很高。簡而言之一句話,他希望縣委書記們都能像焦裕祿一樣,始終做到「四個有」: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信號4:我要把你們全部輪訓一遍

  座談會的新聞通稿透露,從2014年11月起,中央黨校舉辦縣委書記研修班,計劃到2017年底將全國縣(市、區、旗)委書記輪訓一遍。而舉辦研修班的目的,主要是對縣委書記進行系統理論培訓和黨性教育,引導縣委書記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相關焦點

  • 習近平:不要想當官又發財 官商結合致官僚主義
    其實,縱觀習近平的從政生涯,反腐敗的印記始終貫穿其中。  「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  一直以來,習近平有一句話廣為流傳:"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市區。"事實上,從河北正定的任上伊始,他就在身體力行。  正定被習近平稱為他的"第二故鄉"。
  • 習近平談為官之道 哪些人的事例曾被提到?
    【學習路上按】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幹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在多次公開講話、座談會以及與幹部談心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為官之道。什麼樣的領導幹部才是好幹部,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提倡?為此,學習路上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為官事例中的5位主人公,以饗讀者。
  • 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
    「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廉潔自律的重要論述彭宏傑「廉潔自律是共產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選擇從政就不要在從政中發財,選擇發財就去合法發財。」廉潔自律以修身為本。「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做到廉潔自律,根本在於修身,在於戰勝自我。「君子為政之道,以修身為本。」總書記指出,「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一個人戰勝不了自己,制度設計得再縝密,也會『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他引用清代廉吏張伯行「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毫一釐,民之脂膏。
  • 為官發財,應當兩道
    相關新聞:內蒙古原統戰部長王素毅被判無期 明確表示不上訴  內蒙古統戰部原部長王素毅之貪,實在令人吃驚。  王素毅曾大言不慚地對行賄者說:「你升官,我發財」。其實,這個財,是發萬萬不得的。「你升官,我發財」,難免動用手中權力,暴發不義之財。有人說:「升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但是,無情的現實是,權力和資本相結合,升官又發財,結局都不妙,10塊金磚要上交,烏紗帽丟掉,還落得個「老虎貪官」的罵名。  升官與發財,或者說從政與發財,兩者是不可兼得的。
  • 港媒:習近平借對聯引古喻今 警示告誡為官之道
    港媒:習近平借對聯引古喻今 警示告誡為官之道     習近平圖取自《大公報》資料圖片   中新網11月28日電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引用對聯闡釋為官之道引發關注,香港《大公報》28日刊載文章指出,追究對聯的來源,可以看到中國自古為官之道的精髓。習近平引古喻今,意在告誡各級領導幹部親民為民,以民為本,問政於民。
  • 為官從政當有「知止不殆」的清醒
    短短四個字,正是各級領導幹部值得深思篤行的為官箴言。 古往今來,深諳知止不殆道理的官員並非少數,西漢疏廣就是其中一個。漢宣帝劉詢在位時,疏廣任太子劉奭的太傅,官居一品。就在劉奭取得長足進步的時候,疏廣向漢宣帝遞上了呈文,以年老體衰為由辭官回家。對疏廣功成名就後的急流勇退,宋朝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高度稱讚說:真是有遠見卓識! 揆諸現實,不懂這種為官藝術的也大有人在。
  • 習近平:縣委書記是直接面對基層群眾的領導幹部 必須心繫群眾 為民...
    歷史上,許多名人志士為官從政是從縣一級起步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二十七歲擔任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知縣,任職三年,「治績大舉,民稱其德」,為以後革新變法打下了基礎。清代鄭板橋長期在河南範縣、山東濰縣擔任知縣,其詩句「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千古流傳。陶淵明、狄仁傑、包拯、海瑞等很多人都當過縣令、知縣。
  • 1年多38名縣委書記落馬 其中1人牽出129名官員
    原標題:38名縣委書記落馬:有的用「記」「念」「過」走完選幹流程「郡縣治,天下安」,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縣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
  • 為官之道「清慎勤」
    原標題:為官之道「清慎勤」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名優秀的黨員幹部,理應是道德高尚的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宋朝呂本中撰寫的《官箴》中,對為官之道有諸多精闢的論述。其中講到,「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 一年38名縣委書記落馬警醒啥?
    從去年2月28日江西會昌縣縣委書記傅春榮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到今年4月9日河北省通報清河縣縣委書記冀東書(副廳級)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從中紀委等權威渠道通報的消息中,至少有38名縣委書記落馬。 「郡縣治,天下安」。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
  • 媒體:習近平推崇幹部多級別不高 均清廉務實為民
    為政之要,莫先於用人。  什麼樣的人,才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好幹部?從政30餘年,他對此是如何思考和踐行的?古往今來,哪些好官走進他內心深處?  進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幹部?當下,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習近平對好幹部標準,又施放了哪些信號?
  • 習近平從政雜談 為官之德在於清廉
    「芝麻官」千鈞擔   古時候,人們以「七品芝麻官」來喻指縣令的官微權輕,有貶損之意。其實,當好一縣之長何嘗容易。我曾擔任過縣委書記,每與同行談起,大家總有一致的感慨:官不大而責任不小。  如果把國家喻為一張網,全國三千多個縣就像這張網上的紐結。
  • 習近平總書記當「縣官」的日子,長文值得一讀!
    習近平總書記當「縣官」的日子,長文值得一讀! 原標題:   學習大國按  「最近的三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擔任過縣委書記的,只有習近平。」
  • 習近平談家風建設:防微杜漸,不要護犢子
    有的將自己從政多年積累的『人脈』和『面子』,用在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2015年10月17日,中央紀委在對河北省委原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周本順被「雙開」的通報中,首次使用了「家風敗壞」這個詞語。通報指出,周本順為其子經營活動謀取利益,家風敗壞、對配偶子女放任縱容。   家風隳壞,禍及全家。
  • 習近平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郡縣治 天下安
    為幹部成長指明正確途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參加會見並出席表彰會議。   上午9時30分,習近平等來到人民大會堂西大廳,同受表彰的優秀縣委書記親切握手,併合影留念。   在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 習近平向縣委書記釋放7大信號:把好權力關
    另一件是習近平與縣委書記們座談,他們是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習近平與200名學員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可不僅僅是向在場的人說話,而是要向全國2800多個縣(市、區、旗)委書記釋放信號。他向縣委書記們釋放了哪些信號呢?信號1:我很重視你們的工作習近平很重視縣委書記及其工作,其體現之一,就是專門與縣委書記們召開座談會。
  • 山西日報談如何當好縣委書記:書記和縣長好比「夫妻」關係
    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以下為文章全文:1983年,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前排居中),臨時在大街上擺桌子聽取老百姓意見。              縣,在我國政權結構中處於承上啟下重要位置。
  • 上任一個月,山西省委書記和47名新任縣委書記談了這兩點!
    據今天出版的《山西日報》報導,7月26日,省委書記駱惠寧與47名新任縣委書記進行集體談話。座談會都談了些什麼?上任近一個月了,駱惠寧又幹了哪些大事?他和47名縣委書記都座談了什麼?——經濟和反腐據今天出版的《山西日報》報導,7月26日,省委書記駱惠寧與47名新任縣委書記進行集體談話。
  • 習近平談「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貪一時之功
    習近平編者按:本文原載於「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原標題為「習近平談做官做人系列二:怎樣看待「新官上任三把火」?」文章刊載了一段15年前的文章《勤奮真誠坦然盡責——與習近平聊做官與做人》,記載了15年前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與記者陳鵬的一段談話。昨天,學習大國推出了「習近平談做官做人系列」,習大大告訴大家:「家庭對我從政的影響決非像別人想像的那樣」,一經發布,就反響強烈,好評如潮,小夥伴們讀得過癮了嗎?今天第二期就告訴大家習大大是如何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如何提高自身從政能力的。
  • 習近平這樣做縣委書記:內外招賢納士助力經濟
    他提出,要以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教育為核心,抓黨風帶民風,抓縣城帶農村,抓典型帶一般,以治理髒、亂、差為重點,狠抓環境淨化、綠化、美化工作,整頓公共秩序,擴大文化活動陣地,讓文明之風吹進每個家庭院落,讓文明之花開遍正定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