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丨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說的啥意思?

2020-12-14 英山人餘夢雲

農村俗語「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說的啥意思?農業生產與大自然氣候的變化息息相關,即使現在科學發達,農業生產設施,應有盡有。但是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依然渺小,不可抗衡。而過去科學技術落後,在自然災害面前,更是一籌莫展,農民完全靠天吃飯。農民在生活實踐中總結出的、有關氣候變化的現像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

一、有錢難買五月旱,為什麼農民希望五月旱呢?這裡的五月,是指農曆五月。農曆五月,正是小麥成熟、收穫的季節。小麥在我國的南北方大面積種植,是老百姓生活的主要糧食。五月若是連陰雨,小麥又成熟了,卻沒有睛天收割。時間久了,小麥會發黴,甚至發芽。這可是農民的汗水和心血的結晶,遇上這種天氣,農民十分心痛,十分無奈。所以農民感嘆,用錢也買不來五月旱。

二、六月連陰吃飽飯,只要是農民都知道,六月是夏播的重要時期。播種就需要雨水,特別是水稻,如果沒有足夠雨水,無法栽秧。過去水利灌溉設施不健全,往往農民等水栽秧、播種,等得焦頭爛額,心急如焚。種子播種後,需要雨水澆灌,才能生根發芽。所以適時的雨水,對農作物的生長、豐收與否,十分重要。自然農民盼望五月天氣晴好,利於收割。六月雨水充足,利於播種。

總之,過去農民靠天吃飯。對氣候的變化是否有利於農業生產,十分關注。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這一俗語。對農業生產具有指導警醒的作用,同時表達了農民靠天吃飯的無奈心境。當然現在科學技術發達,各種水利設施齊全,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大大提高,己經不完全是靠天吃飯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留下寶貴意見。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探討三農問題,敬請關注三農創作者:英山人餘夢雲。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農諺「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雨吃飽飯」是什麼意思
    中國自古至今都是農耕社會,也是農業大國,先輩們主要以種地為生,但是由於科技水平有限,不像我們現在這樣發達,不能第一時間準確的預測天氣年景,所以偉大的勞動人民在與自然的長期鬥爭中總結出了一些俗語農諺,來預測一年的年景。
  • 農村俗語:「芒種火燒天,夏至雨綿綿」,啥意思?五月會幹旱麼?
    農村俗語:「芒種火燒天,五月夏至雨綿綿」,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一年之中的芒種節氣這天,如果天氣晴朗悶熱,在農曆五月的夏至份,會經常下雨,還會有雨綿綿的景象。這種天氣對於,一些種植玉米大豆的地方,是有利於豐收的。
  • 農村俗語「有錢難買五月旱,有福難求正月雪」,是什麼意思?
    農村種田是靠天吃飯的行業。風調雨順是農民祈求的心願;風不調雨不順的年份,是農民的災年。農民迎來了豐年,糧食豐收瓜果飄香,五穀豐登,豐衣足食;如果遇上了災難,水打沙壓,病蟲危害,減收減產,饑荒難耐。「有錢難買五月旱」,意思是說農民有錢也很難買到5月份大旱天。農曆5月份為什麼農民希望是旱天呢?為什麼有錢的人都希望得到大旱天呢?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說明5月份需要晴天,需要雨天少。大家知道,每年5月份正是梅雨季節形成的時候,長達一個月時間,是一年四季當中雨水充分旺盛而又集中的季節。
  • 在農村,六月六日是什麼節日?都有什麼風俗和節日傳統?
    六月六日正是一年之中的中間,所以就像人們要在年底過年慶賀一樣,在一年之中的中間部分也要進行慶賀,由於在年中,古時候的人稱這一天為「小中秋」,每個節日都要有對應的美食來慶賀,對於六月六日來說正是早熟作物成熟的季節,所以農民常有「煮熟嘗新」的風俗,所以六月六也叫「嘗新節」。
  • 六月初一 你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民間稱農曆六月初一為「小年下」,或稱「半年節」。過半年的習俗起於哪,已無據可考,儘管它沒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普及,也不是法定節假日,但有不少地區都有這個習俗。在鹿邑一直都有六月初一過小年的說法。
  • 俗語「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老祖宗的忌諱有何依據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農村俗語就是「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
  • 農村有句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有句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中的蒿,在我們這裡叫「白蒿」:每到春暖花開的時候,茵陳陸續破土而出,之後隨著生長成為白蒿,變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這句俗語的原意很好理解,但寓意較為深刻。
  • 農村俗語:「有錢不買陰地,無錢別居陽穀」,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有錢不買陰地,無錢別居陽穀」。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有錢不買陰地所謂的「陰地」是指少見陽光的土地。比如,有樹林遮擋陽光或高山、建築物遮擋陽光的土地都屬於「陰地」。
  • 農村常說:「東西四不借,借了家破敗」,指的是哪四種東西?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多少都聽過一些老話,也被稱為民間諺語、俗語、土語。這些老話形式簡單,用詞也不複雜,一般人都能聽懂,卻蘊含極為深刻的道理。比如經驗豐富的莊稼漢常講:「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意思是說,如果農曆五月晴天多,六月陰雨天較多,十有八九是個豐收年。
  • 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
    導讀: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早晨起來看了家裡的老黃曆,發現今天是是冬月二十九,冬月最後一天,沒有三十?明天就是進入臘月,俗話說「臘月到,年就到」,明天就進入臘月初一了。這裡我們還要明白陰曆2020年因為閏四月,所以有十三個月,按照打小月之分分別是:正月小,二月大,三月大,四月小,閏四大,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小,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冬月小,臘月大,所以我們說冬月只有29天,而臘月是大月,今年有年三十除夕。
  • 農村俗語:兩人一般心無錢堪買金,一人一般心有錢難買針,啥意思
    在農村有著許多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讓人最為感觸的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的一些俗語,雖然是短短的一句話,但是這其中的意思卻讓人感觸頗多,尤其是一切都向錢看的現在。這些農村俗語更能讓人深深的體會到,在慢慢的品味中領悟出其中的真理。不知道這幾句農村老話你聽過沒?
  • 俗語「五月不吃馬,六月不吃羊,打死不吃騾」啥意思有何講究?
    大家好,我是小編開心果,很高興每天能和大家分享一些農村裡的那些事!就讓開心果帶你了解更多農村裡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俗語「五月不吃馬,六月不吃羊,打死不吃騾」啥意思有何講究?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很多農村附近也通上了火車。還有些發達的地區也通上了高鐵。
  • 農村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是啥意思?
    茵陳,在農村是非常常見的。它也叫做白蒿,每年開春後就在路邊、草地裡或者是山坡下。特別是它那一團矮矮的毛絨絨的莖葉感覺有點像絲毛狗的毛髮,人們也形象的叫它為綿茵陳。茵陳自古以來就是一種中草藥,在中藥店裡如果去買茵陳,拿出來就是那絨絨的莖葉,非常的蓬鬆。那「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是什麼意思呢?這裡還有一個與華佗有關的典故。說以前有一個婦人得了瘟黃病,找華佗治療,但是不管怎麼治療就是不見效果,卻還有越治越重的情況。
  • 農村老話:「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是什麼意思?
    在我的老家農村,村民們從古至今世世代代以種田為生,千百年來鄉間勞作之中總是會總結出很許多具有科學依據的老話諺語。這些靠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被後世口口相傳,被廣大人民所傳唱。不過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大多數都已經被人遺忘,接下來這些俗語,你能看懂多少呢?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今天是5月31日,農曆的閏四月初八,由於今年是雙月年,情況比較特殊的,如果按照往年的這個時節,應該進入了農曆的五月份。而五月這個季節,不冷也不是太熱,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五月份的。
  • 農村俗語「有錢難買天降雨,雨雪臨墳出貴人」,啥意思有何講究?
    以下兩則俗語,在農村偶有提及,你們知道它的含義嗎?一、開門見孤墳,子孫多避讓在農村,房屋的建築及布局很有講究,比如說「東四不犯西四」,說的就是大門不可朝西南開!其實,大門是一家人的門面,也是財源進入的起點,因此在大門朝向問題上講究甚多,眾所周知,門前有丁字路不好,開門見孤墳也不好!
  • 中秋俗語「七月燒紙盂蘭節,八月買餅嘗中秋」,五月六月做什麼?
    民間在中秋的時候有句俗語說的是「七月燒紙盂蘭節,八月買餅嘗中秋」,簡單直白的描述了當地的七八月間的風俗,其實這句還有前半句說的是五月和六月當地的一些風俗,讓人身臨其境流連忘返,充分的展現了在傳統節日氣氛下,民間百姓的熱鬧與喜慶。孟蘭節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通常還被稱為「中元節」,不過話說會,這樣叫其實是有些不妥的。
  • 「立夏十天旱,農民吃飽飯」,這句俗語啥意思,為啥乾旱還好呢?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農村在長時間的發展下萌生出不少獨特文化,主要是源於生產習慣的差異造成的認知差別,形成的這種獨特氛圍也是給接觸農村文化的人們帶去不少驚喜,如果說俗語是老一輩人民根據日常經驗總結出的道理,那麼對於節氣的總結可謂是其中非常亮眼的一部分
  • 農村俗語:「大寒天氣幹,旱到二月滿」是啥意思?明年會幹旱嗎?
    農村俗語:「大寒天氣幹,旱到二月滿」是啥意思?明年會幹旱嗎?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寒這一天,如果天氣乾燥,那麼到農曆的2月底,都不會有什麼降雨,說到這,大家心裡可能沒有什麼概念,但如果你知道,二月滿就已經到了明年的清明節,我想,你心裡大概知道了乾旱到農曆二月意味著什麼。大寒,是一年中24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今天咱就來聊聊,有關最後一個節氣的老話和俗語。
  • 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陰,一冬溫是啥意思?今年是暖冬嗎?
    因為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所以在農村有著看立冬節氣時的天氣來推測冬季寒冷與否的俗語,比如農村俗語「立冬陰,一冬溫」,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會是暖冬,還是冷冬呢? 其實這句俗語總共有兩句話,立冬陰,一冬溫只是前一句,後一句為立冬晴,一冬風,這整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在立冬節氣這一天是陰天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