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說的啥意思?農業生產與大自然氣候的變化息息相關,即使現在科學發達,農業生產設施,應有盡有。但是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依然渺小,不可抗衡。而過去科學技術落後,在自然災害面前,更是一籌莫展,農民完全靠天吃飯。農民在生活實踐中總結出的、有關氣候變化的現像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
一、有錢難買五月旱,為什麼農民希望五月旱呢?這裡的五月,是指農曆五月。農曆五月,正是小麥成熟、收穫的季節。小麥在我國的南北方大面積種植,是老百姓生活的主要糧食。五月若是連陰雨,小麥又成熟了,卻沒有睛天收割。時間久了,小麥會發黴,甚至發芽。這可是農民的汗水和心血的結晶,遇上這種天氣,農民十分心痛,十分無奈。所以農民感嘆,用錢也買不來五月旱。
二、六月連陰吃飽飯,只要是農民都知道,六月是夏播的重要時期。播種就需要雨水,特別是水稻,如果沒有足夠雨水,無法栽秧。過去水利灌溉設施不健全,往往農民等水栽秧、播種,等得焦頭爛額,心急如焚。種子播種後,需要雨水澆灌,才能生根發芽。所以適時的雨水,對農作物的生長、豐收與否,十分重要。自然農民盼望五月天氣晴好,利於收割。六月雨水充足,利於播種。
總之,過去農民靠天吃飯。對氣候的變化是否有利於農業生產,十分關注。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這一俗語。對農業生產具有指導警醒的作用,同時表達了農民靠天吃飯的無奈心境。當然現在科學技術發達,各種水利設施齊全,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大大提高,己經不完全是靠天吃飯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留下寶貴意見。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探討三農問題,敬請關注三農創作者:英山人餘夢雲。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