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芒種火燒天,五月夏至雨綿綿」,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一年之中的芒種節氣這天,如果天氣晴朗悶熱,在農曆五月的夏至份,會經常下雨,還會有雨綿綿的景象。這種天氣對於,一些種植玉米大豆的地方,是有利於豐收的。因為五月份玉米追肥以後,正是瘋長的時期,如果雨水充沛,不僅會省下來很多澆水錢,也為豐收打下了基礎。
但是「芒種之日火燒天,五月夏至雨綿綿」,這樣的天氣對於南方地區來說,就不是好事情了。因為五月份陰雨連綿,會影響早稻的成熟和中稻的紮根,造成早稻倒伏和中稻苗稈徒長,也增加中稻倒伏的機率。因為南方農村還有一句農村諺語:「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說的就是五月少雨有利於水稻等作物紮根,六月雨水充沛可以促進水稻抽穗。
這個農村俗語,到底準確還是不準確呢?現在好多農家人都說,這些年氣候有溫室效應,很多俗語都不準確了。而也有一些農家人說這些農村諺語準確,因為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寶貴經驗,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農村諺語,能不準確嗎?
總之,這句農村俗語:「芒種之日火燒天,五月夏至雨綿綿」,光頭大叔覺得還是有科學道理的。朋友們,你們說說看,這句農村諺語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