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農民都是按照24節氣進行生產跟生活的,可以說對於指導農民生活有重要的意義,每到了一個時節就會提醒著農民應該幹什麼事情了,比如說驚蟄了就要耕地了。同時如果到了時節天氣卻反常的話,農村不少俗語也告訴著農民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農村俗語「大寒不凍,冷到芒種」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寒是一個重要的時節,可以說到了農民都會趕在大寒之前殺年豬,因為大寒往往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之後天氣就會慢慢變暖了。可以說大寒也是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的。
不過俗語就說「大寒不凍,冷到芒種」,這句話說的就是如果到了大寒天氣卻是反常不冷,都不凍人,那麼就預示著年後就會一直冷到芒種了。
一般來說大寒本應該就是天氣最冷最凍手的時候,卻是反常的不冷,那就年後就會出現倒春寒了,也就是說大寒不冷,那麼就會年後再冷,一直可以冷到6月份的芒種了。
這跟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的說法有同樣的意思,都是說來年就會出到倒春寒的情況,提醒著農民來年要注意天氣,防止農作物被凍壞的。
要說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反正對於老一輩農民來說都是挺相信的,因為他們一輩子都是靠著這些農村俗語生活過來了,而且也是經歷了多次的實踐證明,在老農看來既然這些俗語可以一直流傳下來,那肯定是有一定的準確性,有一定的道理的。
不過大寒不凍來年會不會出現倒春寒,還是需要看現在科學的天氣預報的,就算是倒春寒也不會像俗語說的冷到芒種,這種情況就是太極端了,出現倒春寒的確會在年後冷上一段時候,但是冷多久這些俗語就沒有科學的依據了,我們就是多看天氣預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