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寒,進入大寒節氣,天氣最冷,此時農事活動雖然較少,但還是有要注意的事項。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些老人們在大寒節氣當中總結出來的一些俗語,它如今也有在沿用,對於農業方面來說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它是勞動人民所總結出來的。很多農民對於二十四節氣是很相信的,僅供農民參考。
一、「大寒」由來
什麼是大寒,每年的1月20日左右就是大寒。大寒是反映氣溫升降過程和程度的一個節氣。
大寒,顧名思義是天氣寒冷到極點,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二、大寒俗語
1、俗語:「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即指大寒宜寒,不宜暖。大寒當天若吹強烈的冷風,而且天氣嚴寒,意為來年必定豐收;反之,若吹溫暖的南風,可能就要歉收,來年的春分時節也將會非常寒冷。
2、俗語:「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
在大寒時節裡,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蟲的幼蟲凍死,這樣來年的農作物就不會遭到蟲災,農作物才會豐收,農人們就可以豐衣足食了。間接告訴農民們, 冬季小麥田間管理莫放鬆。
3、俗語:「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
「大寒」當天的天氣曾經是農業的重要指標。只要這一天吹起北風,並且讓天氣變得寒冷,就表示來年會豐收,相反,如果這一天是吹南風而且天氣暖和,則代表來年作物會歉收;如果遇到當天下起雨來,來年的天氣就可能會不太正常,進而影響到作物的生長。
4、俗語:「大寒豬屯溼,三月谷芽爛」
在北方,到了大寒季節,天氣異常寒冷,乾燥異常;可是,有的年頭卻很反常,不但不寒冷,反而異常暖和,雨水很多。在過去,養豬都是半封閉豬舍,遇到這樣的年頭,豬圈裡會非常潮溼;所以有「大寒豬屯爛」的說法。北方三月一般氣溫回升,開始播種穀子;但有的年頭,雖然到了三月,氣溫依然不穩定,忽冷忽熱,穀子播種出芽,忽然降溫,剛萌出的嫩芽因為受凍死亡,然後氣溫回升,就會出現腐爛現象;所以也就有了「大寒豬屯溼,三月谷芽爛」的說法。
5、俗語:「大寒在月中,明春冷的兇」
從其字面的意思是比較簡單的,說的是大寒節氣如果是在臘月的中旬,那在立春以後還會有一段時間冷,並且還會比較的寒冷。其實,這個也是有道理的,雖然大寒、小寒節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但還有「打了春,莫歡喜;還有四十天的冷天氣」的說法。這句農諺是在提醒我們,大寒節氣以後雖然節氣上已經到了立春了,但還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因為在後期還會冷上一段時間,尤其是要預防可能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而今年的大寒就是在臘月十五日,也就是大寒在月中,以此來推算的話,在春節期間還會冷上一段時間了。
6、俗語:「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
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聽村裡會看天氣的老人說,這是古人過去預測倒春寒的依據,是經過了長期驗證的,準確率是比較高的。其字面的意思是說大寒節氣期間,天氣如果比較的暖和,那在來年春分期間還會冷,並且要注意極有可能會出現倒春寒。老農民都很清楚在大寒節氣期間的天氣是宜冷不宜暖,如果大寒節氣期間天氣過於暖和,那對農業生長是不利的,畢竟「該冷不冷,不成年景」。
7、俗語:「南風送大寒,正月趕狗不出門」
從其字面意思來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南風會送走大寒,大寒應該是最冷的一天了,如果在這天颳起了南風,天就會比較暖和;而這就會在正月裡變得很冷,就算是趕狗它也不會出去。這句俗語寫出了對於未來天氣的推測。
小編結語:大寒節氣,全國各地農活依舊較少。北方地區老百姓多忙於積肥堆肥,為開春作準備;或者加強牲畜的防寒防凍。而南方地區則仍加強小麥及其他作物的田間管理。
小編的家鄉在北方,今天是大寒,太陽高照,看來今天的大寒還真的不冷,老人們不是常說「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剛好今年春節就處在四九,看看寒冷是否會延後,小編還是建議大家,不管冷不冷,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農民們一定要做好防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