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由來,大寒俗語在農事上有什麼指南?

2020-12-18 大農圈農業大市場

今天是大寒,進入大寒節氣,天氣最冷,此時農事活動雖然較少,但還是有要注意的事項。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些老人們在大寒節氣當中總結出來的一些俗語,它如今也有在沿用,對於農業方面來說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它是勞動人民所總結出來的。很多農民對於二十四節氣是很相信的,僅供農民參考。

一、「大寒」由來

什麼是大寒,每年的1月20日左右就是大寒。大寒是反映氣溫升降過程和程度的一個節氣。

大寒,顧名思義是天氣寒冷到極點,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二、大寒俗語

1、俗語:「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即指大寒宜寒,不宜暖。大寒當天若吹強烈的冷風,而且天氣嚴寒,意為來年必定豐收;反之,若吹溫暖的南風,可能就要歉收,來年的春分時節也將會非常寒冷。

2、俗語:「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

在大寒時節裡,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蟲的幼蟲凍死,這樣來年的農作物就不會遭到蟲災,農作物才會豐收,農人們就可以豐衣足食了。間接告訴農民們, 冬季小麥田間管理莫放鬆。

3、俗語:「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

「大寒」當天的天氣曾經是農業的重要指標。只要這一天吹起北風,並且讓天氣變得寒冷,就表示來年會豐收,相反,如果這一天是吹南風而且天氣暖和,則代表來年作物會歉收;如果遇到當天下起雨來,來年的天氣就可能會不太正常,進而影響到作物的生長。

4、俗語:「大寒豬屯溼,三月谷芽爛」

在北方,到了大寒季節,天氣異常寒冷,乾燥異常;可是,有的年頭卻很反常,不但不寒冷,反而異常暖和,雨水很多。在過去,養豬都是半封閉豬舍,遇到這樣的年頭,豬圈裡會非常潮溼;所以有「大寒豬屯爛」的說法。北方三月一般氣溫回升,開始播種穀子;但有的年頭,雖然到了三月,氣溫依然不穩定,忽冷忽熱,穀子播種出芽,忽然降溫,剛萌出的嫩芽因為受凍死亡,然後氣溫回升,就會出現腐爛現象;所以也就有了「大寒豬屯溼,三月谷芽爛」的說法。

5、俗語:「大寒在月中,明春冷的兇」

從其字面的意思是比較簡單的,說的是大寒節氣如果是在臘月的中旬,那在立春以後還會有一段時間冷,並且還會比較的寒冷。其實,這個也是有道理的,雖然大寒、小寒節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但還有「打了春,莫歡喜;還有四十天的冷天氣」的說法。這句農諺是在提醒我們,大寒節氣以後雖然節氣上已經到了立春了,但還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因為在後期還會冷上一段時間,尤其是要預防可能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而今年的大寒就是在臘月十五日,也就是大寒在月中,以此來推算的話,在春節期間還會冷上一段時間了。

6、俗語:「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

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聽村裡會看天氣的老人說,這是古人過去預測倒春寒的依據,是經過了長期驗證的,準確率是比較高的。其字面的意思是說大寒節氣期間,天氣如果比較的暖和,那在來年春分期間還會冷,並且要注意極有可能會出現倒春寒。老農民都很清楚在大寒節氣期間的天氣是宜冷不宜暖,如果大寒節氣期間天氣過於暖和,那對農業生長是不利的,畢竟「該冷不冷,不成年景」。

7、俗語:「南風送大寒,正月趕狗不出門」

從其字面意思來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南風會送走大寒,大寒應該是最冷的一天了,如果在這天颳起了南風,天就會比較暖和;而這就會在正月裡變得很冷,就算是趕狗它也不會出去。這句俗語寫出了對於未來天氣的推測。

小編結語:大寒節氣,全國各地農活依舊較少。北方地區老百姓多忙於積肥堆肥,為開春作準備;或者加強牲畜的防寒防凍。而南方地區則仍加強小麥及其他作物的田間管理。

小編的家鄉在北方,今天是大寒,太陽高照,看來今天的大寒還真的不冷,老人們不是常說「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剛好今年春節就處在四九,看看寒冷是否會延後,小編還是建議大家,不管冷不冷,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農民們一定要做好防凍措施。

相關焦點

  • 大寒的由來 大寒的意義
    小年剛過,緊接而來的就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大寒作為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主要是是怎麼形成的呢?即將到來的大寒又有著什麼意義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寒的由來  關於大寒名字的由來,《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中是這樣記載的,「大寒為中者
  • 今日大寒,大寒的由來及民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大寒,大寒的由來及民俗 大寒是我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人們常說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     人們常說「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實際上,大寒僅與小寒相對,它們都是表徵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有的地區大寒溫度並不比小寒溫度低,大寒僅表明了古人看待寒冷氣候變化的一種趨勢。「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時間:2021-01-14 23: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 大寒是什麼時候? 唐代詩人元稹有詩: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不寒,人馬不安,啥意思?大寒是什麼時候?
    唐代詩人元稹有詩: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意思很簡單:大寒節氣,詩人把臘酒斟滿酒杯,靠近火爐取火。無事莫開門將大寒的冷描寫的淋漓盡致。大寒是冬春交替的節氣,梅柳待陽春到來。
  • 2017年小寒大寒是什麼時候 小寒大寒節氣由來氣候特徵
    導語:小寒大寒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根據名字可以看出,是一年當中最冷的兩個時節。2017年1月5日是小寒,那麼大寒又是什麼時候呢?小寒和大寒什麼意思?小寒節氣由來  公曆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285°時為小寒,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於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裡,小寒過幾天後,才進入「三九」,並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
  • 2018年大寒是哪一天 大寒節氣的由來大寒這一天吃什麼
    大寒節氣的由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 林清玄:應該好好享受大寒節氣,大寒都有哪些習俗?
    中國古代創立二十四節氣最初的意義在於指導農事活動和記載物候變化,節氣的設定自上古時期就已存在,最初商代時期只有四個節氣,後來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被逐漸確立為二十四個,沿用至今。古時候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生都被束縛在那一方小小的土地,二十四節氣是人們尤其是北方農民一年開墾田地,播種希望的重要指南。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
    導讀: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大寒節氣也隨即而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逢臘月初八。臘八在民間是被認為是小年。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臘八到來,不但要喝臘八粥,而且還要祭灶王。
  • 農村俗語智慧,「臘八遇大寒,喜鵲唱山歌」可預測收成?有道理嗎
    2020鼠年非常特殊,雙春年雙閏月不說,大寒節又牽手了臘八節。雖然是機緣巧合,但也說明其特殊性。不過,在幾千年的農村俗語中,這種現象並不奇怪,老祖宗早已經對其進行了總結,「臘八遇大寒,喜鵲唱山歌」就是這樣一句有關的俗語。那麼,喜鵲為什麼要唱歌呢?喜鵲唱山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咱們就來好好聊一聊。
  • 今日大寒,俗語「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三白指的是哪三白?
    一個節氣是15天再過15天不僅是臘月30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在農村流傳著「小寒大寒,又是一年」的說法,由此可見小寒大寒節氣過後離過年也不遠了。關於大寒時節的俗語也是有很多,在農村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了,但是農村老一輩的農民就是習慣用這些「順口溜」的俗語來預測天氣和莊稼的收成。
  • 今日大寒,俗語「大寒天氣幹,旱到二月滿」,明年春天有旱災嗎?
    今日大寒,俗語「大寒天氣幹,旱到二月滿」,明年春天有旱災嗎?隨著時間飛快地流逝轉眼間轉眼間今天就到了臘月15了,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就到了人們期待的春節了,同時今天也是24節氣中最後的一個節氣--大寒。一個節氣是15天再過15天不僅是臘月30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在農村流傳著「小寒大寒,又是一年」的說法,由此可見小寒大寒節氣過後離過年也不遠了。「大寒不凍,冷到芒種」。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因為大寒在三九天氣後,所以大寒的時候也應該是比較冷的,大寒過後天氣會逐步轉暖,所以大寒過後農民也開始殺年豬,準備過年。
  • 農村俗語「大寒不凍,冷到芒種」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以前農民都是按照24節氣進行生產跟生活的,可以說對於指導農民生活有重要的意義,每到了一個時節就會提醒著農民應該幹什麼事情了,比如說驚蟄了就要耕地了。同時如果到了時節天氣卻反常的話,農村不少俗語也告訴著農民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 大寒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2019大寒節氣具體時間 大寒養生吃什麼
    大寒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2019大寒節氣具體時間 大寒養生吃什麼  今年 1 月 20 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能夠昭示年景。陸遊詩說:「苦寒勿怨天雨雪,雪來遺到明年麥」。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不管天氣多麼寒冷,只要我們胸懷坦蕩,有一顆火熱的熱愛生活的心,就一定會覺得溫暖有力、寒而不冷。
  • 俗語新解之「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
    流傳下通俗易懂的俗語,它們帶著一點點玄幻的色彩,其中有趣的故事,可以讓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學會很多人生道理。今天小編來說說對俗語:「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的理解。西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採用圭表測影法在黃河流域測定節氣。現在我們用的「二十四節氣」是來自300多年前訂立的,依據太陽黃陽度數劃分。在歷史發展中「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農曆,成為農曆的一個重要部分。
  • 俗語「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今年大寒在何時?大寒冷不冷?
    俗語「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今年大寒在何時?大寒冷不冷?歲月無聲無息的從指間縫慢慢的流逝,不知不覺的就快到了大寒的節氣,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的一個節氣,大寒節氣過完就是春節和立春了,同時也代表著一年四季又一個新的輪迴。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一場雪,來年五穀收」,啥意思?
    導讀: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一場雪,來年五穀收」,啥意思? 如果說小寒節氣是剛開始向極寒進入的話,而大寒節氣則已經到寒冷的極致點了,也就是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了,所以才會有大寒節氣在三九四九期間到來,而「三九四九冰上走」正是天寒地凍冰堅硬的時候。 今天已經到1月15號了,按照二十四節氣來算的話,今天是小寒節氣的第十天,而離大寒節氣已經很近了。
  • 今日大寒,大寒三候分別是什麼?你知道他們代表什麼寓意嗎?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之所以稱之為大寒,是因為此時由於太陽照射地球的角度不同個,導致了地面上所接收的光照很少,所以導致天氣非常寒冷,天氣寒冷到極點,所以稱之為「大寒」。古人在早2000多年前就發明了二十四節氣用來指導農事生產,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兩個節氣組成,前十五天稱為節,後十五天稱為氣,為了讓人更充分了解節氣的特徵變化,所以又將每個節氣劃分為三候,五天為一候,每候都有不同的候應對應。大寒第一候的說法是「大寒之日,雞始乳。
  • 大寒恰逢臘八,農村俗語「大寒遇臘八,喝粥做尾牙」,啥意思?
    導讀:大寒恰逢臘八,農村俗語「大寒遇臘八,喝粥做尾牙」,啥意思?大寒將至,今年的大寒節氣恰逢臘八,臘八在民間被稱之為小年。這是大年之前的一個預熱。臘八過後過年的氣氛也將一天天地濃鬱起來,大家又開始忙裡忙完地把家裡收拾收拾,去購買過年的物品。
  • 2018年大寒是幾月幾日?大寒節氣吃什麼及大寒養生注意事項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2018年大寒是幾月幾日?2018年大寒是01月20日,星期六 (丁酉年(雞年)臘月初四)。
  • 大寒節氣的由來和習俗
    「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大寒時節,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