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大寒的由來及民俗

2021-01-18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大寒,大寒的由來及民俗 大寒是我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人們常說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實際上,大寒僅與小寒相對,它們都是表徵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有的地區大寒溫度並不比小寒

  原標題:今日大寒,大寒的由來及民俗

 

  大寒是我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人們常說「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實際上,大寒僅與小寒相對,它們都是表徵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有的地區大寒溫度並不比小寒溫度低,大寒僅表明了古人看待寒冷氣候變化的一種趨勢。「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大寒時節,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

 

  「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諺語,說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

 

  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

 

  常年大寒節氣,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雨量僅較前期略有增加。

 

  華南大部分地區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

 

  大寒節氣,全國各地農活依舊很少。北方地區老百姓多忙於積肥堆肥,為開春作準備;或者加強牲畜的防寒防凍。南方地區則仍加強小麥及其他作物的田間管理。廣東嶺南地區有大寒聯合捉田鼠的習俗,因為這時作物已收割完畢,平時見不到的田鼠窩多顯露出來,大寒也成為嶺南當地集中消滅田鼠的重要時機。除此以外,各地人們還以大寒氣候的變化預測來年雨水及糧食豐歉情況,便於及早安排農事。如「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廣西)、「大寒見三白,農民衣食足」(江西)、「大寒不寒,人馬不安」(福建)、「大寒白雪定豐年」(貴州)、「大寒無風伏乾旱」(河北)等。

 

  關於大寒的諺語有:

 

  大寒大寒,無風也寒。 大寒不寒,人馬不安。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已到,新春將至。中醫講究天、地、人三因制宜,其中一方面,就是要求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適當調整。

 

  二十四節氣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一年之中物候的變化都與節氣密切相關,大寒節雖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但卻是一年「運」、「氣」循環變化的開始,做好大寒節的養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

 

  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祭灶和除夕等,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於這一節氣中。

 

  食臘八粥

 

  小寒之後過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此時天氣雖然寒冷,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那樣酷寒。

 

  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

 

  其間還有一個對於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曆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花生、慄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是人們過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大寒迎年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因此,這節氣中,除順應節氣幹農活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醃製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製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

 

  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討得新年好口彩。

 

  這也使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喝雞湯

 

  到了寒冬季節,南京人的日常飲食多了燉湯和羹。

 

  大寒已是農曆四九前後,傳統的一九一隻雞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裡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到了臘月,老南京還喜愛做羹食用,羹餚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樣,如北方的羹偏於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於清淡精緻,而南京的羹則取南北風味之長,既不過於粘稠或清淡,又不過於鹹鮮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歡食羹還有一個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簡,可貴可賤,肉糜、豆腐、山藥、木耳、山芋、榨菜等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熱乎乎的羹,配點香菜,撒點白胡椒粉,吃得渾身熱乎乎的。

 

  尾牙祭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

 

  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時甚至連我國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於這一節氣中。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鬆的節氣。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

 

  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明年要解僱誰。因此現在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餚,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精神——心情舒暢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意思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後適逢春節,兒孫滿堂,此時精神調養還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生活——睡前洗腳 大寒時節,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風外,最好養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對於預防凍腳和防病保健都有益處。特別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

 

  運動——日出後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藥」。冬季活動、鍛鍊對養生有特殊意義。大寒時節的運動可分室內及室外兩種,可進行慢跑、太極拳、打籃球等體育鍛鍊,但應注意運動強度,不宜過度激烈,避免擾動陽氣。同時室外活動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後為好。

 

  食補——固護脾腎,調養肝血 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適當濃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等。另外,由於大寒適逢春節,一般家庭都會準備豐富的過年應節食物,此時要注意避免饑飽失調,同時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滯功效的食物,如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溼粥等進行調理。

 

  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另一方面,古語有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時節除了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著要隨著氣溫變化而增減,手腳易凍,尤其應注意保暖。

 

  大寒的養生保健

  天文專家解釋,「大寒」時節降水稀少,常有寒潮、大風天氣,氣候比較乾燥,是一年中氣候最冷時段。

 

  這個寒冬時期有何保健注意事項呢?從節氣上來說,大寒正處於「四九」「五九」中,此時節寒潮南下頻繁,我國大部分地區呈現出一種持續「晴冷」的態勢。從中醫觀點看,秋冬就得養陰收納陽氣,到了寒冬季,更得重視陽氣的收藏。

 

  保健建議1:早睡晚起

 

  所謂「養陰」,其實指的是陽氣收藏。

 

  中醫認為,從秋天起就最好早睡早起,而到了寒冬,則應該早睡晚起。

 

  此外,還得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才能順應自然界陽氣收藏、潛藏的特點。

 

  如果違背了自然界秋冬陽氣收藏的規律會導致「傷肺」,冬天容易發生「痿厥」的疾病。比如秋冬季節慢性胃腸炎,肌肉萎縮、疼痛等疾病等容易發生;肺性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等)在秋冬也容易復發。因此,有以上這些病史的老年人在此節氣中尤其要注意保暖,早晚要少出門,避免感冒。早上應儘可能晚起,中午或下午可到戶外活動一個小時左右,外出時一定要加穿外套,最好戴上帽子、圍上圍巾。

 

  保健建議2:溫補的 時節

 

  初冬季節需吃柔潤的食物,如蜂蜜、銀耳、雪梨、甘蔗等,而到了現在這個寒冬季節,可以適當吃些牛、羊、雞、狗等溫性的肉類,也可以飲少許酒,活血通脈。如果內熱比較重,汗多舌苔厚,容易心煩失眠、口乾目澀、咽乾咽痛,則在烹飪這些食物時加點知母等苦寒的藥材,也可以配合吃豆腐、蘿蔔等清潤的食物。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大寒的由來 大寒的意義
    小年剛過,緊接而來的就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大寒作為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主要是是怎麼形成的呢?即將到來的大寒又有著什麼意義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寒的由來  關於大寒名字的由來,《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中是這樣記載的,「大寒為中者
  •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真的不如小寒冷?
    大寒一定比小寒更冷嗎?一歲榮枯,自有時序。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對大寒名稱的由來,《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解釋道:「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按照上述說法,可見大寒時天氣極冷。
  • 大寒由來,大寒俗語在農事上有什麼指南?
    今天是大寒,進入大寒節氣,天氣最冷,此時農事活動雖然較少,但還是有要注意的事項。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些老人們在大寒節氣當中總結出來的一些俗語,它如今也有在沿用,對於農業方面來說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它是勞動人民所總結出來的。
  • 2018年大寒是哪一天 大寒節氣的由來大寒這一天吃什麼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2018年大寒是幾月幾日?  2018年大寒是01月20日,星期六 (丁酉年(雞年)臘月初四)。
  • 2017年小寒大寒是什麼時候 小寒大寒節氣由來氣候特徵
    導語:小寒大寒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根據名字可以看出,是一年當中最冷的兩個時節。2017年1月5日是小寒,那麼大寒又是什麼時候呢?小寒和大寒什麼意思?小寒節氣由來  公曆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285°時為小寒,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於小寒還處於「二九」的最後幾天裡,小寒過幾天後,才進入「三九」,並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
  • 「小寒勝大寒」民俗飲食有講究
    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的天氣特點是:天漸寒,尚未大冷。俗話有講:「冷在三九」,由於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於該節氣之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講法。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
  • 大寒節氣的由來和習俗
    大寒是我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人們常說「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實際上,大寒僅與小寒相對,它們都是表徵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有的地區大寒溫度並不比小寒溫度低,大寒僅表明了古人看待寒冷氣候變化的一種趨勢。
  • 「節氣」今日大寒
    今天22時55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此時雖然十分寒冷但已能隱約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跡象大寒過去,就是下一年的立春冬天過後,春天還會遠嗎?大寒適逢年關,年味越來越濃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掃塵潔物對新年的企盼消解了寒意反而增添了幾分期待與欣喜此時的民俗活動也很豐富
  • 今日大寒|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春夏秋冬,四季流轉年輪的痕跡裝點了歲月無聲的雪花染白了大地轉眼間已是「大寒」節氣《中國天文年曆》顯示今天(1月20日)22時55分「大寒」就要來了!「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我國很多地方呈現出一派寒野蒼茫、銀裝素裹的景象1
  • 今日,大寒 丨二十四節氣
    微溼易幹沙軟路大寒卻暖雪晴天今天22時55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此時雖然十分寒冷但已能隱約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跡象大寒過去,就是下一年的立春冬天過後大寒適逢年關,年味越來越濃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掃塵潔物對新年的企盼消解了寒意反而增添了幾分期待與欣喜此時的民俗活動也很豐富
  • 2018年大寒是幾月幾日?大寒節氣吃什麼及大寒養生注意事項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2018年大寒是幾月幾日?2018年大寒是01月20日,星期六 (丁酉年(雞年)臘月初四)。
  • 寒冬臘月,今日大寒
    今天,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民諺有曰「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大寒是冬天結束,春季到來的轉折點。
  • 今日大寒丨心藏後凋節,歲有大寒知
    來源:經濟日報今日22時55分我們迎來大寒節氣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今年大寒恰是四九的第三天自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小寒更冷的年份佔42%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爭豪。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心藏後凋節,歲有大寒知。
  • 今日大寒:養生吃什麼宜進補封藏 大寒詩句詩詞一覽
    2017年1月20日、農曆臘月廿三為大寒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 今日大寒,俗語「大寒天氣幹,旱到二月滿」,明年春天有旱災嗎?
    今日大寒,俗語「大寒天氣幹,旱到二月滿」,明年春天有旱災嗎?隨著時間飛快地流逝轉眼間轉眼間今天就到了臘月15了,還有半個月的時間就到了人們期待的春節了,同時今天也是24節氣中最後的一個節氣--大寒。一個節氣是15天再過15天不僅是臘月30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在農村流傳著「小寒大寒,又是一年」的說法,由此可見小寒大寒節氣過後離過年也不遠了。「大寒不凍,冷到芒種」。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因為大寒在三九天氣後,所以大寒的時候也應該是比較冷的,大寒過後天氣會逐步轉暖,所以大寒過後農民也開始殺年豬,準備過年。
  • 今日大寒!聽聽這9個學科的老師如何趣談大寒……|特別關注
    今日22時55分,我們迎來全年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古語有云: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微溼易乾沙軟路,大寒卻暖雪晴天。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尋梅山自妍。笑問松邊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舉例說明:2089年大寒日期=[89×0.2422+20.12]-[(89-1)/4]=41-22=19,1月19日大寒。例外:2082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 大寒節氣文案朋友圈心情說說 大寒詩詞詩句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月20日22時55分迎來大寒節氣。專家表示,此時節,天氣雖然依舊寒冷,但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春的消息也在寒風中傳遞,正所謂「爆竹聲中辭舊歲,臘梅笑裡迎春光」。人生的起伏就像四季輪轉,總有那段天寒地坼的艱難旅程。然而嚴寒褪盡才有大地回春,歷經磨練方可破土重生。耐得冬日寂寞,終見三月繁華。
  • 2019大寒節氣詩句有哪些?關於描寫大寒節氣經典古詩詞句
    2018年農曆年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就要在本周日1月20日。大寒節氣,意味著冬季已經進入最寒冷最嚴酷的季節了。放眼四野,遍地冰霜,到處都是冰晶雪舞,好一派如幻似夢的冰雪王國景象。「大寒豈可無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這一句朗朗上口的詩詞就是描寫大寒節氣的詩詞。
  • 今年大寒節氣是哪一天 大寒是什麼意思大寒後還冷嗎?
    今年大寒節氣是哪一天 大寒是什麼意思大寒後還冷嗎?時間:2021-01-14 23: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年大寒節氣是哪一天 大寒是什麼意思大寒後還冷嗎? 小寒節氣已經過去有幾天了,而在2020年1月20日就要進入三九天了。
  • 大寒是什麼意思啊 大寒小寒含義哪一天天氣更冷
    大寒是什麼意思啊  每年1月21日左右大寒。大寒是反映氣溫升降過程和程度的一個節氣。  本來,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處在北半球的我國,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地面接受的光和熱最少,天氣應該最冷,但實際最冷卻在冬至後的小寒、大寒節期間,即所謂「冷在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