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鼠年非常特殊,雙春年雙閏月不說,大寒節又牽手了臘八節。雖然是機緣巧合,但也說明其特殊性。不過,在幾千年的農村俗語中,這種現象並不奇怪,老祖宗早已經對其進行了總結,「臘八遇大寒,喜鵲唱山歌」就是這樣一句有關的俗語。那麼,喜鵲為什麼要唱歌呢?喜鵲唱山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咱們就來好好聊一聊。
一:不常見的臘八攜手大寒
在農村,老人們常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可是農村裡很重要的農曆節日。臘八節除了開啟過年的習俗之外,還因為這個節日與很多名人傳說有關。例如,它是佛教中釋迦牟尼成道的節日。我們都知道,佛教對於人們的影響非常大。其次,朱元璋、嶽家軍、長城民工等喝粥的傳說,無不透露著歷史上祭祀先人、緬懷祖先的文化傳統,而「臘月」的「臘」本身就是祭祀的意思。
大寒為24節氣最後的一節氣,按照陽曆來計算,表示天氣寒冷的程度。大寒預示著寒冷到頂,加上臘八也有「凍掉下巴「之說法,二者相遇,充分說明了今年是個冷冬。
實際上,今年確確實實為罕見的冷冬。前不久,本地的暴雪和氣溫已經刷新了煙臺多年的歷史記錄,而新一輪的降溫與降雪又在路上。從下周起,我們又即將迎來寒潮天氣,那時,恰逢臘八和大寒牽了手,以及處在「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時候,防寒工作不能鬆懈啊。
二:「臘八遇大寒,喜鵲唱山歌」是什麼意思?
這裡的唱山歌採用的是擬人修辭,實際上說的是喜鵲蹦蹦跳跳的蹤跡。我們知道,喜鵲是一種留鳥,冬天經常成群結隊在野外越冬,而農村向來有「喜鵲登枝喜來到」的說法,將其作為吉祥鳥看待,流傳著大量優美的民間故事,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不少名畫佳作,連乾隆皇帝也吟出了「喜鵲聲唶唶,俗雲報喜鳴」的佳句。
三:為什麼「臘八遇大寒,喜鵲唱山歌」呢?
首先,「臘八遇大寒」,表示好年景,主要與喜鵲鳴叫寓意著吉祥有關。其次,喜鵲以害蟲和糧食作為食物,年景好了,肯定不會餓著,標誌著冷冬過後,明年將迎來一個豐收年景。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喜鵲歡唱,預示著來年蟲害多,因為有害蟲吃嘛。其實,我覺得這並不科學。相反,冷冬過後,一般蟲害較少,像今年罕見的冷冬,估計對這方面的擔憂應該不大。
總之,古代的農村俗語,雖然是農事中的經驗總結,但一字一句中也蘊含著樸素的科學道理,在古時指導著耕作,在今天仍有借鑑作用。明年我們將迎來傳統的牛年,都說「牛馬年,好種田」,期待明年是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豐收年。
朋友們,您對這種說法怎麼看?您覺得農村俗語說得正確嗎?歡迎朋友們留言評論,我們一起熱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