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寒節氣,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二十三個節氣,冬季的第五個節氣,一般處在每年陽曆1月5日至7日之間,小寒的到來,代表嚴寒的天氣又要開始了,但還沒未到最寒冷的時間,『冬至』過後是天氣變冷的開始,『小寒』是天氣變寒的開始,有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的說法,農村俗語『小寒三日雪,耕牛不停歇』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我們知道我國自古是個農耕社會,古時候,人們科學技術不發達,為了更好的進行農業生產,農民根據自然現象與生產規律發現了天氣與作物收成的關係,這是古代人們聰明智慧的結晶,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教條,小寒天氣下雪,是說明冬天天氣寒冷,可以殺死田地的害蟲及蟲卵,同時雪水融化可以滋潤土壤,利於來年春耕,也避免了倒春寒,從而來年五穀豐登,農民有個好收成。
一般來說北方地區『小寒』天氣比『大寒』冷,而南方地區由於寒潮由北自南,所以『大寒』相對較冷,小寒下雪後,北方的小麥與南方的油菜得到了保暖,有『瑞雪兆豐年』的民諺,來年墒情足,地裡雪水多,北方小麥收割後黃牛耕地種植玉米,南方油菜收割後水牛耕地栽種早季水稻,都會有一個好的收成,所以農民說『小寒三日雪,耕牛不停歇』,這裡的『三日』是虛指,是很多天的意思。
總之,農村俗語『小寒三日雪,耕牛不停歇』,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據節氣與天氣的變化,推測出來年作物豐收的情況,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你們認為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