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遺留下來很多民間古宅,在廣西的深山裡,藏著一座恢弘大氣民間古宅,屋主是清朝的大官。房子依山而建,前面有一個半月形池塘,格局設計十分講究風水,而且還有三件寶物鎮宅。如今,這座民間古宅,依然保持著清朝時期修建的原樣貌。
01 仇氏古宅
這座古民宅就是仇氏榮封第古宅,位於廣西欽州市靈山縣連科坪村,屋主是仇海忠。仇海忠幼年喪父,道光十六年獲得皇帝授予武德騎尉封典。武德騎尉雖是正五品武官,在當地人看來,仇海忠是個當大官的,所以才能修建如此宏偉的房屋。
古代修建房屋,選址很重要,說來也奇怪,仇海忠的宅子,修建在一處連窩坪上。從遠處眺望,這一地形就像是一個平躺著的「仙人」。所以當地人以「仙人仰睡」來形容它的地形。這裡有山有水,有自然的靈氣。仇氏古宅東南朝向,就位於「仙人胸」的位置,而府第前的半月形池塘是「仙人肚臍」,西南端枕到江滸的後背山是「仙人頭」。
儘管仇氏榮封第古宅是一座民間住宅,但也具有一定的軍事防禦功能,道光二十五年,為防禦天地會,在大宅院的四角分別增建碉樓。同治三年清政府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重開科舉考試,在後圍牆外建設書院進修齋。後來,在抗日期間,為了抗擊侵華日軍,給部分房屋加建了夾牆。
02 古宅格局
廣西欽州的仇氏古宅,四周皆是原生態的自然風光,四季鳥語花香,超塵脫俗。榮封第屬嶺南漢民居獨特風格的傳統建設,先是縱深增加院落,再橫向擴展。
其中,有男客廳、女客廳。男客廳也叫司廳,是男主人的書房,兼接待貴賓的套間,格調清雅;女性專用的客廳叫花廳,俗稱倒朝廳,小簷廊分別與四廳和內院通行,舊式家族有個習俗:「男不入廚房,女不進司廳」。
仇氏古宅歷經風霜,如今保持原貌的屋舍尚有70多間,儘管已經陳舊,已經有了頹敗之勢,但從古宅的格局與大氣建設可以看得出,曾經古代的主人是如何威風,曾經的舊式家族生活的奢華與講究。
03 三件鎮宅寶物
規模如此大的一座古宅,必定會有鎮宅之寶,仇氏古宅有三件鎮宅寶物,分別是巨幅壽幛、翰林鬥筆、日冕石雕。
巨型壽幛,與這座古宅,一同經歷過歲月的洗禮。在動蕩不安的年代,為了避免這幅巨型壽幛受損,將它藏入榮封第頭座的夾牆中,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仇氏後人修葺房屋始發現,才又使之重新面世。
翰林鬥筆,榮封第珍藏有一支用犀牛角作筆桿的大毛筆,那是當年仇效忠用來題寫府第寫匾額後主人家珍藏起來的。
日冕石雕,俗稱太陽鍾,兩座,圓餅狀,是清代仿夏曆的計時器。日冕用花崗巖雕刻,分別安置在榮封第前牆垣大門兩邊通花牆頭上,遙相對應。
仇氏古宅是廣西深山裡的一座民間古宅,也是一座記錄著歷史的古建築。走在這座古宅中,看到古色古香的建築,不由得想像,以前住宅這座宅子裡的人都有過怎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