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宅牆內發現清朝「捐官」憑證
專家表示,目前記錄廣西捐納制度有關實物史料較稀少,這或將彌補自治區檔案館、自治區圖書館館藏空白
在熊先生老家古宅發現的「監照」及「戶部執照」。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陸旺 文/圖
南寧市民熊先生在修繕宜州市德勝鎮老家的古宅時,曾在牆壁內發現一個紙袋,袋中有兩份疑似祖上在清朝花錢捐官的憑據。3月21日,自治區圖書館專家前往熊先生家中查看這份史料。據悉,廣西各地舊方志中關於捐納均有所記錄,但具體捐納憑據能保留至今的極少,熊先生老家的這個發現或將彌補自治區檔案館、自治區圖書館的館藏空白
意外 古宅牆內藏有疑似「捐官」憑證
熊先生今年66歲,老家在宜州市德勝鎮共和街。老家古宅至今已經有百餘年歷史,是一座三進木板樓。
2015年,由於突發暴雨,鄰居家的房子倒塌,導致熊家古宅牆面受到影響,家人不得不進行修繕。
施工時,施工人員在古宅的牆體內發現一包用紙包裝的文字材料,隨後轉交給了熊先生的家人。
經過整理分類,紙包內有字跡的材料共60餘份。最早一份為清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9年)的田契。另外還發現了兩份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由國子監、戶部頒發的戶部執照、監照各一張。
前幾天,熊先生看到南國早報刊登的一篇報導,稱湖北一居民家中發現了清朝宣統年間一些商人捐官的「正實書」。「正實書」中的內容與熊先生家中的戶部執照、監照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