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案刑警遺孀哭祭:你追了20年的人終於抓到了

2020-11-29 搜狐網

王福芬拿出丈夫生前的警官證,撫摸著泛黃的照片說:「老張,這回你再也不用惦記了。」

  退休刑警回憶白銀殺人案28年偵破過程

  高承勇在8月27日落網的消息傳出後,不大的白銀沸騰了,困擾白銀人多年的「噩夢」終於煙消雲散。被生離死別折磨數年的被害人家屬終於得到慰藉,穿上紅衣、放鞭炮慶祝,而陪伴他們走過多年、參與偵破此案的老刑警們卻是感慨良多。28年間,昔日年輕小夥已然滿頭銀髮,有人含恨退休,有人無奈調離,更有人帶著遺憾早早離開人世,只因為當時白銀案未破,不識兇手真面目。

  北京晨報記者昨日獨家採訪到白銀市公安分局原刑偵隊長張國孝的遺孀王福芬,以及當時參與辦案的刑警。在偵破過程中,全隊上下,每個人的臉上都難見笑臉,氣氛緊張壓抑。

  退休刑警:感覺不是歡快而是羞愧

  1988年5月26日的傍晚時分,白銀市永豐街,白銀公司23歲的女職工白某在家中被殺。

  張和平(化名)現在已經退休,他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在1988年的第一次兇殺案時,他是第一批到達現場的刑警。回憶起來當時的情況,他記憶猶新。事發房屋是一個套間,他們衝進去看到死者橫躺在裡屋,身體赤裸,滿是傷口。「地上全是血,腥氣特別重,我們剛進去,一個小刑警就轉身跑出去『哇哇』吐了。」張和平說,能夠幹刑警的人,心理素質都不錯,但面對這樣殘暴的兇案現場,大多人還是有些不適應。「我忍著泛酸水,把現場工作做完,不過後來偶爾想起來,心裡還是一陣冷。」在偵破期間,張和平和同事先提取拘留人員的指紋比對,比對不上,又逐漸擴大提取範圍到白銀戶籍的全體男性。「那時候哪有現在的高科技,都是人工比對。雖然有指紋識別,但進展非常慢。每天不眠不休,也只能比對幾十個。」有時甚至是刑警拿著放大鏡看指紋。

  時光荏苒,已經退休的張和平那天在家裡看電視得知高承勇落網,他說第一時間的感覺不是「歡快」,而是「羞愧」。他始終不能相信,這個瘋狂的殺人兇手,竟然在他們的眼皮低下安逸生活了這麼久。而當年,他們卻將目標都集中在其他人群身上。「感覺當年做了很多無用功。那時候,我們通過作案手法、心理等多方面的分析,將人群設定為高學歷的青年男子。但沒想到,他只是個沒能考上大學的農民。」對於破案細節,張和平表示不想知道太多。「這個案子困擾我和我的同事這麼多年,到現在也算是個結果。只能說,人在做天在看。」

  調職民警:那段時間沒人會開玩笑

  現在已經調職的民警李曉光(化名)向北京晨報記者講述,他1999年調離刑警隊到派出所工作。據他稱,案發高峰期的1998年,他和隊友們曾經兩三個月沒有回家吃過一頓飯,全體24小時在崗,不斷反覆研究已知線索,但沒有實質性進展,這也讓全隊的情緒非常低落。

  他回憶,在那段時間裡,隊裡沒人會開玩笑,大家的臉上也幾乎看不到笑容,每個人的神經都是緊繃的,而且生怕在他們還在偵破的時候,再次發生命案。「每天過得都很壓抑。」他說。

  本以為換了工作,接觸不到這案子就會淡忘,但李曉光想錯了。「時不時就會突然想到白銀案的種種,明明自己不想再圍著這個案子轉,卻又不自覺地跟著走。」相比以前的「正面」研究,他開始關注網上的帖子。「對於兇手的猜測,有帖子推斷他是無業人員,這點我很認同。後來案情曝光,發現他是打散工的,也差不離。」

  在過去的28年裡,白銀公安局換了8任局長,人工比對了至少十萬枚指紋,請了上百位刑偵專家到甘肅白銀支援調查。記者了解到,自白銀案兇手最後一次作案後的第二年2004年,公安部曾經召開過一次專門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地的刑偵、技偵等方面的專家,從兇手的足跡、血液、DNA、作案手法、解剖結果、疑犯童年經歷推測等諸多方面進行過統一匯總。

  在此後的十多年裡,有關白銀案的線索每年都要拿出來重新整理,各地都要配合做指紋協查。可由於當時科學技術所限,白銀案的偵破陷入僵局。

  疑犯妻子回憶:他抽血後吃飯手抖徹夜失眠

  多年來,網民反覆推論的白銀市連環殺人案嫌疑犯形象是:變態、仇視女性、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孤僻。這與村民眼中那個孝順、穩重,沉默少語的高承勇顯得格格不入。可事實上,高承勇並非能冷靜到底,高承勇的妻子張清鳳說,在今年3月,公安部開展疑難命案積案攻堅行動後,高承勇也曾有過失常反應。

  張清鳳至今都無法想像,和自己一起生活了30年的丈夫竟是「殺人狂魔」。「實在是無法接受。」張清鳳希望這個消息是假的。但想起十幾天前,警方給丈夫抽血,說要做DNA對比的時候,高承勇慌張的眼神和之後的一系列失常反應,讓她不得不信。「被抓的是他,公布的照片還是他。」張清鳳除了迷茫,就是後怕。

  「那天抽血後,他就好像心不在焉,晚上吃飯時手有點抖,我還擔心他病了,就問他咋了,他還說沒事,可能是白天搬東西累了,我就沒有在意。」張清鳳說,在這之前,一直都表象穩重的丈夫在最近的兩三個月裡,有那麼幾次徹夜失眠,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事實上,自從網上看到公安部展開疑難命案積案攻堅行動,甘肅省決定啟動白銀連環殺人案再偵破的新聞後,高承勇就變得不愛出門了。

  「有時候,我忙,讓他去到外面換零錢或者進貨,他都懶得動,一天沒事就倒在床上睡覺。」張清鳳說,在這之前,高承勇從來沒有這樣過。在婚後他有時候出門一個星期,或者好幾天才回家,現在想起來,他那時候出門是去作案了。「那時候他回來,啥也不說,也沒啥反應,和平常一個樣。但是這次卻不一樣,經常心不在焉,好像有心事,有時候我問多了,他就說是累了,或者說想娃了。」

  在張清鳳的眼裡,丈夫高承勇是個老實人:話少,穩重,即便是生氣打架,他也不那麼爆發式的發火。兩人是偶然認識。在交往中,張清鳳覺得高承勇人老實,就答應了高承勇的追求。那時候的高承勇很會哄人,偶爾給張清鳳買個小禮物。「我至今記得他給我的第一個禮物是一對一塊錢的小耳環。」雖然家人反對,張清鳳還是死心塌地地跟了高承勇,她覺得這個內向老實的男人就是此生的依靠。

  張清鳳坐月子時,高承勇本應在家照顧妻子,但他經常性地會消失好幾天。婚後的高承勇越發沉默,直到兩個兒子考上大學後,他才有了笑容。上個月,張清鳳去成都看兒子,還和兒子商量,等老二的工作穩定了,她和丈夫也搬到成都去。「他特別地高興,說搬到那裡再也不回來了。」現在想來,高承勇當時興奮的背後,居然著天大的心事。

  據《西部商報》

  刑警遺孀哭祭:「你追了二十年的人終於抓到了」

  1954年出生的張國孝,自1979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先後歷任白銀公安分局工農路派出所副所長、刑偵大隊大隊長、白銀公安分局副局長、市公安局副局長兼刑事偵查支隊支隊長、市公安局正縣級偵查員等職。因為長期的積勞成疾,他於2006年罹患癌症,在與病魔抗爭三年後,年僅56歲的張國孝離世。他在職期間,先後20次受到各級組織表彰,連續兩年榮立個人三等功,1997年被公安部榮記個人一等功。

  昨日,北京晨報記者輾轉找到張國孝的家。「這幾天不知道接了多少電話,有老張以前在市局的老戰友,也有省公安廳的老同事,就連出門遛彎時,碰到熟人都會上來跟我打招呼。」張國孝的遺孀王福芬說,所有人都囑咐她「一定要把破案的消息告訴老哥一聲……」

  為破案連軸轉 餅子鹹菜吃一天

  自1979年加入公安系統工作,至張國孝離世的30年間,他一直在白銀市工作生活。1988年8月,張國孝被調到刑偵崗位後,接手的第一個案子就是發生在3個月前的「88526」白銀女職工白某被害案。案件的惡劣程度令人髮指,也開啟了白銀連環殺人案的「序幕」。在此後的20年時間,白銀案的偵破工作,仿佛成了張國孝生活的一部分。

  「老張經常說的就是『你說這個案子怪不怪?他到底是怎麼想的?"王福芬回憶說,這是丈夫當年最愛念叨的一句話,雖然因為工作原因不能對外洩露案情,但她認為,偵破白銀案是丈夫從警多年的第一目標。

  「那些年,他不光要在本地調查,還跑過河南、內蒙古很多地方,只要聽說哪裡有類似案子,他就會過去看看能不能並上案。公安部、省公安廳也一直挺重視這事,年年調研,老張經常接到一個電話就走很多天。」王福芬回憶,2005年年底女兒結婚,張國孝也是婚禮前一天晚上才趕回家,第二天中午參加完婚禮,就又去單位了。

  王福芬說,只要接到白銀案的相關線索,張國孝就會白天黑夜圍著案子連軸轉,全靠煙和茶頂著。有一次張國孝連著幾天沒回家,王福芬不放心到公安局去送換洗衣服,見面後看到的情景卻讓她難過許久,「他辦公室桌上擺了五部電話,這個響完那個響,他不斷地接電話,沒完沒了。可他那一天的飯,就是一塊餅子加點鹹菜。」

  睡不著吃不香 做夢都喊抓住他

  王福芬記得,1989年11月的一晚,張國孝滿身是土地回到家,眼窩深陷,看起來精神很不好。王福芬見狀趕緊給他做了一碗噴香的臊子麵。張國孝埋頭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到一半,他突然抬頭看了一眼坐在對面的妻子,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我一定要抓到他!」之後又低下頭繼續吃麵,「我覺得那時候他辦案子癔症了,也沒敢深問」。但當天夜裡11點多,張國孝的一聲大叫,將熟睡的王福芬驚醒。她坐起來看到張國孝滿頭是汗,喊著「就是他,兇手就是他!」「嚇得我不敢說話,他喊完了,我才搖搖他的胳膊把他喊醒。他醒後就坐起來抹眼淚。」王福芬說,那時候張國孝的壓力很大,經常做噩夢。「滿腦子都是這個案,做夢都指揮大家找線索。」

  在王福芬的眼中,丈夫張國孝對案子不只是認真,甚至可以說是較真。「我後來看過他的工作日記,寫的都是案情分析,先推理一次,再推翻,再推。他們幾個隊友在一起研究案情,一坐就是半天。我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但可以猜出都是難點,因為他的眉頭一直沒有舒展過。」王福芬回憶,張國孝在破案初期帶著隊員挨家挨戶走訪,一個月內瘦了十來斤,整個人「小」一號。

  病床交代後事 遺憾兇手未落網

  直到2006年查出肺癌,張國孝才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住進醫院。住院期間,他成宿成宿地咳嗽,「像是要把肺活活咳出來」,每次有同事來看望,他都要追問白銀姦殺案的進展。「他就是個工作狂,『磕』上這案子了。不讓他問,更是一種折磨。」陪護的王福芬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2009年,張國孝的病情加重。他經常靠在病床上向王福芬交代身後事。只要一談起白銀姦殺案,張國孝就不斷搖頭嘆氣,最後一次甚至哭出了聲。「我知道他心裡難受,覺得自己活著的時候是不能破案了。他說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看不到兇手被繩之以法。不過他去世後這個案子肯定會被破,兇手肯定能夠歸案。」

  說著,王福芬從床頭的抽屜裡拿出丈夫生前的警官證,撫摸著證件上泛黃的照片說:「老張,這回你可算踏實了,再也不用惦記了,你苦苦追了二十年的人終於抓到了。」一直偷偷抹淚的她最後掩飾不住失聲痛哭。「從1988年到現在,總算是了結他的心願了。」

  從1988年起,張國孝的手機號碼就作為線索徵集熱線向全國公布,總有人不分晝夜打進來。張國孝每次睡覺都把手機放在枕頭邊,以防遺漏任何一條線索。「電話鈴一響,他噌地就坐起來,一邊接電話一邊拿筆記錄,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撂下電話穿上衣服走了。」張國孝在世的時候,王福芬甚至對這部手機都有了「恨意」,但如今,她卻小心地保留著這個號碼。「就是我的一個念想」,王福芬說,2009年張國孝去世至今,這個號碼還會接到不少陌生人的電話,「有人問案子進展,有人提供線索,全國各地的人都有,也是邪門了,這麼多年,從來沒人提過青城。」

  北京晨報特派記者

  張靜雅 黃曉宇 文並攝

news.sohu.com false 綜合 http://bjcb.morningpost.com.cn/html/2016-08/31/content_412490.htm report 5535 王福芬拿出丈夫生前的警官證,撫摸著泛黃的照片說:「老張,這回你再也不用惦記了。」退休刑警回憶白銀殺人案28年偵破過程高承勇在8月27日落網的消息傳出後,不大的白

相關焦點

  • 「白銀案」偵辦刑警講述:嫌犯高承勇被抓之後
    審訊高承勇的警察們,從震驚、氣憤,到逐漸習慣他的說話方式,花了較長時間。「你想像不到他那種冷靜,人過分冷靜,其實已經是一種機械性的麻木,純粹是殺人取樂。」  多年從警生涯,王洋見的人多了,覺得是人就有情緒波動,「但高承勇,還真沒見過不冷靜的時候。」  他覺得奇怪的是,20多年了,11起案子的時間,高承勇都記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精確到時、分。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都背不下來。警察猜測他可能記了日記,去家裡搜,也沒找到。
  • 《追兇十九年》:14年殺11人轟動全國,白銀案終於被拍成電影
    今天要說的這部國產犯罪電影《追兇十九年》,被很多眼尖的觀眾發現和白銀案有著十分相似的關聯。當年,白銀案告破時,很多電影導演都有想拍的意願,2016年,曾傳出導演陸川參與開發電影拍攝,但是至今沒有後續,如今終於有人給拍出來了。
  • 公安部刑偵專家:「白銀案」兇手專殺紅衣少女是誤傳
    「白銀案」兇手的侵害對象並沒有特定性,網上傳言專殺紅衣女孩系誤解。   據介紹,自2001年「白銀案」成為公安部督辦案件後,2002年公安部再次組織專家「會診」,張欣正是其中之一。作為全國最著名的模擬畫像專家,專案組希望借張欣的「神筆」畫出兇手「真相」。
  • 高山下的花環「梁三喜」原型王發坤遺孀千裡祭夫
    將杜鵑花放在墓碑前,王發坤遺孀李金花早已泣不成聲。烈士王發坤遺孀李金花和兩個兒子在墓碑前祭奠。李金花祭奠丈夫。    原標題:淚奔!「梁三喜」原型王發坤烈士遺孀千裡祭夫    你從來不曾遠離,過往的每一縷風,都是你的輕聲笑語……    把我的手放在你的心,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    英魂不與煙霞散,風骨長伴日月垂。儘管烈士離我們遠去,但其精神、品德和信念已與日月同輝,並已化為獵獵長風,永遠鼓蕩著共和國上空的鮮紅旗幟。
  • 聽描述,他就畫出了白銀案呼格案真兇
    從小時候開始,張欣就愛好畫畫,到了部隊,畫畫的特長有了用武之地,連隊領導安排他給部隊宣傳欄出牆報,給戰友畫速寫與素描。1986年春天,張欣結束了7年的軍旅生活,轉業到上海。脫去軍裝、穿上警服的張欣,成為上海市公安局鐵路公安處的處長秘書。回想起來,張欣第一次參與破案純粹是個偶然。1986年夏天,上海老火車北站行李房的一臺彩電被人冒領了。
  • 白銀案其實早就在2016年宣告偵破,偵破關鍵使用了DNA「黑科技」
    歡迎來到刑案錄,我是富察,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甘肅白銀案。特別聲明,本故事純屬虛構,涉及內容都是小說2016年8月27號,公安部刑偵局對全國發布正式通告,塵封28年被民間列為建國以來十大懸案之首的白銀案宣告破獲。
  • 白銀案刑警:高承勇殺人後毫無恐懼 冷靜的嚇人
    從警多年的刑警王洋曾參與案件偵查與相關審訊工作。  被抓後,高承勇事無巨細地回憶每一起案件的細節,他幾乎沒有什麼表情,即便是在陳述最慘烈的作案過程時,語氣也聽不出起伏。他至今也未表露對死者及其家屬的歉意。  王洋向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講述了審訊高承勇的部分內容。「你想像不到他那種冷靜,平靜得令人害怕。」
  • 檢察官獨家披露「白銀案」辦案情況
    「『白銀案』是白銀市司法工作人員長久以來的心結。作為一名關注此案多年的檢察官,案件終於破了,心裡也舒服了,對白銀人民有了個交代。許多受此案影響的人也可解開心結,開始新生活了。」6月5日,甘肅省白銀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白銀案」專案組負責人王護民告訴記者,目前「白銀案」已向白銀市中級法院起訴,正處於庭審準備階段。
  • 高山下的花環:"梁三喜"原型王發坤遺孀千裡祭夫
    「梁三喜」原型王發坤烈士遺孀千裡祭夫你從來不曾遠離,過往的每一縷風,都是你的輕聲笑語……把我的手放在你的心,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英魂不與煙霞散,風骨長伴日月垂。儘管烈士離我們遠去,但其精神、品德和信念已與日月同輝,並已化為獵獵長風,永遠鼓蕩著共和國上空的鮮紅旗幟。
  • 一文讀懂白銀案破案始末
    11人,作案跨度14年,受害人中年齡最小的僅8歲,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極其殘忍,一度在當地造成恐慌。④2001年8月,公安部將該案定為部督案件,在以後的幾年中,擴大外延排查區域,對白銀市三縣兩區、多個系統單位及蘭州市榆中、皋蘭兩縣等符合年齡段的男性開展新一輪專案排查。⑤2015年下半年,隨著DNA技術發展,犯罪嫌疑人高承勇的一名親屬因違法犯罪被採集到血樣,比對DNA發現白銀系列兇殺案嫌犯線索。
  • 也是28年!同一技術鎖定甘肅白銀案真兇又破南京醫大殺人案
    十年前採的親戚的血樣,幫警方破了懸了28年的江蘇南京醫學院強姦殺人案。同樣的技術,四年前,幫警方破了另一樁懸了28年、11名女性遇害的系列強姦殺人案——甘肅白銀案。甘肅白銀案真兇高承勇,因親戚高某某違法犯罪,而進入警方視野,並被鎖定。
  • 周建:從「愣頭青」到「鐵血刑警」(圖)
    新餘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立即啟動命案偵破機制,周建作為刑偵副大隊長,在不知道死者身份、沒有找到第一作案現場等眾多不利因素下,積極投身到命案的偵破工作當中。  經調查,受害人是與網友見面被騙至新餘市,但究竟到了哪個窩點卻不得而知。  當周建和同事輾轉找到將受害人送到「家裡」(傳銷人員對窩點的稱呼)的人,對方表現極不配合。
  • 白銀連環殺人案——28年裡都發生了什麼?
    >       前天下午,微信幾乎同時接到好幾個刑警朋友的消息:「白銀案破了,人抓到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比起諸如「南大碎屍案」這類已經成為都市傳奇的懸案,白銀案的知名度或許並不是特別高,然而對於從事刑偵或者犯罪心理學研究的人來說,白銀案是壓在胸口的一塊巨石。
  • 那個畫出「白銀案」真兇的老警察走了!淚別警界「神筆馬良」
    我不得不相信,那個畫出「白銀案」真兇,呼格案真兇的「警界神筆馬良」真的走了!為了報導「白銀案」,我曾於2016年12月和2017年3月兩次赴上海採訪張欣,通過這兩次採訪我和他成為無話不說的忘年交。雖然時隔多年,但張欣仍然能清晰地對我講述他參與偵破「白銀案」的過程。2002年3月,青海省西寧市發生了一起系列殺人案,因為有現場目擊者在,青海警方想到了張欣。他們希望藉助張欣找出犯罪嫌疑人。張欣至今仍然保留著當年的工作日記,日記裡清楚地寫著,他是2002年3月4日到的西寧。在那裡工作了不到四天就把畫像弄完了。依靠他提供的畫像,青海警方迅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
  • 鏡若緣:白銀連環殺人案——28年裡都發生了什麼?
    前天下午,微信幾乎同時接到好幾個刑警朋友的消息:「白銀案破了,人抓到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比起諸如「南大碎屍案」這類已經成為都市傳奇的懸案,白銀案的知名度或許並不是特別高,然而對於從事刑偵或者犯罪心理學研究的人來說,白銀案是壓在胸口的一塊巨石。
  • 《衛斯理之支離人》:我終於知道國際刑警為什麼抓不到外星人了
    新一期的《小修看侃》來啦,這次小修把魔爪伸向了剛剛播出的《衛斯理之支離人》,刷了兩集,果然不出小修所料,劇情是短板,有點拖沓,懸念設置得也不夠吸引人。還有就是看慣了餘文樂、林家棟講粵語,突然聽他們的國語配音感覺渾身不自在啊!為什麼不出個粵語版呢。
  • 警方披露白銀案偵破始末
    距離第一起案子發生的1988年,已經28年了,高承勇的陰影,也籠罩了小城白銀28年。  28年後指紋破案   追兇28年,最終幫助警方抓到高承勇的關鍵信息,來自指紋。用一位接近警方人士的話說,這些年,白銀警方為了破這個案子,「動靜大得很」。
  • 白銀案兇手高承勇被執行死刑:獄中長到兩百斤 閉口不談犯罪原因
    在1988年5月至2002年2月間,他在白銀市和包頭市連續實施搶劫、故意殺人、強姦、侮辱屍體犯罪,共致11名女性被害人死亡。2016年秋天,他在白銀落網。該案情節之慘烈、受害人之多,近年罕見。兩年多來,多少刑偵專家、記者、導演和犯罪學教授在白銀來來去去,試圖釐清案中細節。但至今沒人解開最大的謎語——那就是高承勇其人,他的動機、心理與人格。
  • 刑警辦案反被關2年5個月 曾一年抓20多個殺人犯
    這名昔日的河北省邯鄲縣公安局刑警機動中隊中隊長,在偵辦一宗詐騙案後,命運陡轉:嫌犯被異地政法部門釋放,作為辦案人的他和另一名刑警孫盟盟反而失去了自由,分別被指控涉嫌濫用職權罪,以及涉嫌濫用職權罪、挪用公款罪。從2013年到2018年,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曾兩次裁定將該案發回重審。
  • 《隱秘而偉大》1-8集劇評:告訴你該劇為什麼值得你去追!
    昨天刷新聞發現央視「爸爸」、芒果TV、騰訊視頻同步播出一部新電視劇《隱秘而偉大》,而且還是首播,想想能驚動央視「爸爸」讓出節目單的恐怕這部劇有點"料",小編帶著滿懷期待熬夜狂刷八集,現在我來告訴你這部劇你為什麼值得去追。一:畫面拍攝具有時代感、真實感、代入感本劇劇情背景設定在1946年國共兩黨剛籤完《雙十協定》後的大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