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中排名第一的魯菜,為什麼趕不上川菜普及呢?
受氣候、地理、物產、以及飲食風俗的不同,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體系。在春秋戰國時期,南北菜餚的風味已經有了很大的差異,到了唐宋時期,南北的飲食文化已經各自形成了不同的體系,到了明末清初時期,已經有了比較有影響力的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四大菜系,到了清末民國初年,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又形成了四個新的地方菜系,一起組成了中國有名的「八大菜系」
魯菜起源於山東,是在所有菜系中唯一自髮型的菜系,歷史最為悠久,怕你技術,難度最高,最考驗功力的一種菜系;魯菜就像君臨天下的北方帝王;川菜湘菜就像內涵豐富,才藝滿身的名士;粵、閩菜就像風流儒雅的公子;蘇、浙和徽菜則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
在過去歷史中,魯菜一直都是江湖老大的角色。魯菜代表了整個北方,川菜代表西南地區,粵菜代表華南地區,淮揚菜代表東部地區。魯菜一直都被認為是最具影響力的菜系,在元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時代,更是成為了皇家菜品,其他的菜系在烹飪技藝上,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魯菜的影響
魯菜是將膠東菜,濟南菜,博山菜,孔府菜融為一體,孔府作為中國最大的百年世家,其菜系也已經獨具一格,自成一體,是典型的官府菜,選料非常精細,烹製非常考究,就連盛菜的器具都很有講究,菜名暗含寓意,宴席禮儀也相當有講究
魯菜在所有的菜系中,烹飪技法是最為豐富的,高達60多種,是所有菜系中最考驗功底的,而且烹飪技法相當難掌握。在明朝和清朝時期,魯菜被選為宮廷菜,造型精美高雅,是其他的所無法追隨的。魯菜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覆蓋人口最多,山東,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東北三省都是以魯菜作為家常菜,這是其他菜系都無法比擬的
民國時期,北京當時著名的八大樓,以及現在有名而且高端的飯店都是以魯菜為主,在這裡都可以吃到最正宗的魯菜。清湯燕窩、蔥燒海參、糖醋鯉魚、九轉大腸、鍋燒肘子、醬爆雞丁等這些有名的菜品都是魯菜成為「八大菜系之首」的實力體現
雖然在改革開放以後,川菜以神速在全國迅速傳播,但是他的,操作簡單,取材便利的特點,奠定了它的地位。尤其是還有「三年川菜,十年魯菜」這樣的說法,將魯菜重新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而魯菜的選料考究,烹飪技術嚴格,在人力物力成本都很高的當下,是很難能夠被推廣的。而川菜的口味又非常適合北方人,所以,就目前在全國的普遍率l愛說,川菜確實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菜系,但是比起深厚的文化底蘊,八大菜系中唯有魯菜可以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