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對應的烹飪原料更是數不勝數。鑑於地理原因,各地形成了各地獨特的烹飪方法。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幾種烹飪方法慢慢在中華大地形成了獨特的「八大菜系」。
要說是這八大菜系吧,其實是在四大菜系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中國正統的烹飪體系中只有四大菜系,分別為魯菜、川菜、粵菜與淮揚菜,後四種菜系(包括其他不知名菜系)都是在這四大菜系基礎上形成的。
四大菜系中魯菜貴為四大菜系之首,這是有它深刻的歷史原因的。魯菜在歷史上以「精雕玉琢」著稱,「食不厭細、膾不厭精」說的正是魯菜。而魯菜也是分為兩個菜別的,分別為孔府菜與膠東菜。
孔府菜乃曲阜孔府專門做的菜系,孔子世家作為中國第一世家想必大多數中國人都是知道的,從唐宋時期開始,孔聖人家族一直享受著超高規格的待遇,自然飯菜也自成一派了。孔府菜也是講究精細,因為相對山東其他地區曲阜算是靠近內陸的地區,因此「山珍」便成了孔府菜的典型突出特點;而膠東菜恰好因為其近海的地理環境,所以以海鮮烹飪為主,例如蔥爆海參更是魯菜的典型代表作品,因此,「海味」也成了膠東菜的一大亮點。
山珍海味都湊齊了,魯菜檔次自然提高了。但是,這些還不夠,光有山珍海味並不足以支撐它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首。
魯菜成為「頭菜」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封建社會講究正統,名正方能言順。古代講究「得中原者得天下」,因為中原在古代封建統治者心目中是中國的中心,是中國的代名詞,而山東恰好位於中原大地,因此山東的魯菜也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古代皇宮的「宮廷菜」。魯菜也慢慢隨著發展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八大菜系之首。
當然,川菜、粵菜與淮揚菜也有它們各自的優點,其中淮揚菜也曾一度與魯菜旗鼓相當,並列宮廷兩大菜系,只是後來隨著發展,逐步被魯菜所代替。
感謝您閱讀,本文為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