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宛城區:優質醫療服務下沉 群眾看病就醫省時又省錢

2020-12-20 身邊24小時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張治中 周美嬌 通訊員 袁永強 史源遠

「檢查、化驗、手術、康復、體檢一應俱全;多學科發揮綜合優勢增強病患救治能力;基層醫院檢查三甲醫院診斷……」這是南陽市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成立後所帶來的惠民醫療優勢。

「通過體檢能夠把很小的結節篩查出來,胸腔鏡技術的發展可以讓這些小結節、小肺葉等切除即可,不再進行開胸手術從而減少病人病痛,病人後期不用繼續化療就可徹底治癒,這使腫瘤的防治向前走了一大步……」12月16日上午,在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主題觀摩會現場,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丁旭萌介紹道。「讓群眾在家門口都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是南陽二院一貫的辦院宗旨,也是醫療衛生改革的奮鬥目標。

今年以來,全區衛生健康系統在宛城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實施健康宛城建設為主線,聚焦深化醫改工作難點、群眾就醫痛點和基層能力弱點,既抓政策設計,又抓任務落實,全區上下戮力同心,攻堅克難,統籌推進醫改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進展。今年10月,南陽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揭牌成立,集團依託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是宛城區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組建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是醫改工作的重點和發展方向,也是深化縣域綜合醫改的重要舉措。

建設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是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建共享、合理流動,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醫療服務的創新之舉,是解決區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關鍵舉措,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迫切需要。同時,整合城鄉醫療資源,助力實現區、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思想同向、管理同步、責任同擔、服務同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同質化管理和同質化服務,讓宛城全區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鄉鎮衛生院消費、三級醫院優質服務」的醫改紅利,對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健康生活水平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是一個嶄新的醫院管理與醫療服務模式。

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的成立標誌著該區衛生健康事業和醫療體制改革工作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集團自成立以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為目標,以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落實醫療機構功能定位、提升區域服務能力、完善雙向轉診機制為重點,逐步建立不同級別、類別醫療機構間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協作機制,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下一步,作為集團「龍頭」的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將繼續積極發揮牽頭作用,「在區委區政府和各上級部門的領導下,共同謀劃、共同努力,推進醫療健康服務集團建設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發揮醫療健康服務集團優勢,實現讓群眾就近就醫、便捷就醫、節省醫藥費用,圍繞群眾健康的終極目標,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進『健康宛城』建設,促進全民健康。」

宛城區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王彥表示:「下一步將通過著力構建『三醫聯動』改革框架、不斷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全力抓好藥品供應保障等具體舉措不斷健全政策體系框架,加快推進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步伐,落實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推動機構間協作聯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老百姓看病就醫更方便、更省錢。」

【來源:河南經濟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南陽市宛城區: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12月16日,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召開醫療健康服務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醫療健康服務集團和二院的整體情況。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成立,依託於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是宛城區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據了解,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成立以來,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建共享、合理流動,是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醫療服務的創新之舉,解決區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關鍵舉措,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迫切需要。
  • 宛城區: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而在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國家高級卒中中心」,「20分鐘之內卒中病人就能用上溶栓藥,得到有效救治。」12月16日上午,在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主題觀摩會現場,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丁旭萌給大家介紹道。「讓群眾在家門口都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是南陽二院一貫的辦院宗旨,也是宛城區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一個成果展現。
  • 南陽市宛城區召開醫療健康服務專題新聞發布會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陽)12月16日,南陽市宛城區召開醫療健康服務集團專題新聞發布會,會議就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相關情況向媒體記者作了通報。區委宣傳部、區衛健委、市二院相關負責人及中央、省、市、區媒體記者參加了此次發布會。
  • 廬江縣:醫療服務「下沉」讓受災群眾看病有著落
    央廣網合肥8月23日消息(記者 張宣劍 通訊員 錢明東)自防汛以來,廬江縣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迅急成立防汛救災衛生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廬江縣洪澇災害衛生應急工作方案》,層層壓實醫療衛生機構責任,組織醫療服務資源「下沉」一線,同步開展心理疏導和特色中醫理療
  • 昌平助力阿旗千餘名貧困群眾便捷就醫
    目前,該院已建成全科型診室衛生院,極大的改善了賽罕塔拉蘇木醫療衛生條件,為全蘇木397戶1085名貧困群眾就近就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掛號、問診、繳費、拿藥,一套就醫流程下來不出兩個小時,這是患者娜仁格日勒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速度。今年59歲的娜仁格日勒,是阿旗賽罕塔拉蘇木建檔立卡貧困戶。
  • 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漢文中醫館在長沙開業
    作為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定點指導門診部,漢文中醫館響應國家號召,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開業當天同時舉辦「名老中醫大型愛心義診」活動,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九位中醫大師親臨漢文中醫,開展愛心醫診。來自湖南各醫院的專家和領導、社會各界人士、患者朋友300餘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 南陽市宛城區高廟鎮:醫養結合兜牢脫貧攻堅底線
    河南經濟報 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張倩穎為有效解決全鎮無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和高齡獨居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等特殊貧困群眾無人照料的難題,南陽市宛城區高廟鎮黨委政府紮實開展「四集中」工作,通過和鎮衛生院通力合作,建立醫養結合康復中心,為全鎮特殊貧困群體看病養老提供了極大便利
  • 聚焦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
    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創新線上服務模式,為支撐疫情精準防控、避免聚集交叉感染、促進人員有序流動和復工復產等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總結推廣實踐中湧現出的典型做法,進一步聚焦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向縱深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決定在全行業深化「五個一」服務行動。
  • 儀徵市人民醫院推進醫共體,破解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最後一公裡」
    為積極推進醫共體建設,逐步提升大儀中心衛生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儀徵市人民醫院與大儀中心衛生院多次溝通交流,開展了系列醫共體建設工作。,方便當地百姓就醫問診。護理上,除了通過人員進修、帶教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不斷提升大儀中心衛生院的護理服務能力與技術水平,達到區域優質護理資源共享以外,還根據需求對今年新入職的15名護理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包括理論及6項基礎操作技能,達到人人考核過關。
  • 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讓百姓看病更有「醫」靠
    看病難、看病煩、看病貴,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這樣子的體會,相信不少去過醫院的人都有過。但對於路橋的陳慶烈老人來說,看病早已有了不一樣的體驗。「以前看病買藥都要跑到路橋區第二人民醫院找王醫生,現在不用了,在家門口就能看好了,而且醫生護士的態度都非常好,也很有耐心。」提起衛生院的改變,陳慶烈是讚不絕口,直豎大拇指。八年前,陳慶烈老人從金清鎮搬回了老家蓬街鎮居住。因為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他需要長年吃藥,一個月至少要往醫院跑一次。「一直以來我都是在路橋二院找王醫生看病的,搬回蓬街後,還是會回來找他看病開藥。」
  • 湖南衡陽縣:攜手共建醫聯體 優質醫療資源惠民生
    縣人民醫院將充分利用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資源優勢,通過多種方式的全方位合作,進一步提升診療技術和服務質量,更好地為衡陽縣130萬人民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這次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衡陽縣人民醫院開展醫療對口合作,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醫改工作的重要舉措,進一步推動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加快我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孫鵬偉表示,縣委縣政府將全力支持對口合作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 基層醫院託管 優質資源下沉 佛山積極推進醫聯體建設
    由全市所有公立三級醫院牽頭成立醫聯體,發揮區域醫療中心的作用,通過大醫院託管小醫院等方式,有序下沉優質醫療資源,幫扶和引領基層醫療機構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發展,讓老百姓能就近就醫和獲得高效救治——記者走訪發現,近年來,我市通過大力推進醫聯體建設工作,「大醫院一號難求,基層醫院門可羅雀」的矛盾現象有所緩和,「看病難」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緩解。
  • 高明探索多元化健康服務 全面提升醫療水平
    聚焦群眾「有地方看病、有好醫生看病、能看得起病」,以整改成效推進優質服務,切實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防病治病的難題,讓群眾真正感受實惠,增強幸福感、獲得感。今年以來,高明區衛健局通過實施基層公立醫療衛生單位區級統籌、啟動中醫藥專科聯盟建設、繼續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全面啟動創建廣東省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廣東省健康促進區工作等多項措施,發展高質量醫療服務,構築群眾健康保護網。
  • 【附表格】圍繞群眾就醫體驗上海探索了這些服務品牌,還將「上海...
    圍繞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探索制定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提升醫療服務能級的創新型服務,在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近日,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入選品牌和「援鄂醫療創新服務項目」雙雙出爐。
  • 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他們成了病人的「定心丸」
    豐都縣副縣長王瑛介紹,「豐都縣地處長江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儘管於2017年脫貧摘帽,但整體醫療水平依舊較落後,而缺乏人才正是制約當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的一大瓶頸。」為改善基層就醫難問題,新橋醫院、大坪醫院、市中醫院、市腫瘤醫院等三甲醫院陸續結對豐都縣基層醫院,推進醫療資源下沉。
  • 讓群眾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方便看病 我市開出綜合「大處方」
    兒童血液病和兒童惡性腫瘤救治難、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是醫療衛生領域的「老大難」,事關百姓的就醫獲得感。面對這些「痛點」和「難點」,近年來,市衛健委、市醫保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出綜合「大處方」,讓百姓在家門口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方便看病。
  • 南陽市宛城區溧河鄉:用心服務項目 再創「溧河速度」
    南陽市宛城區溧河鄉:用心服務項目 再創「溧河速度」河南經濟報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韓希超 張晨陽 馬璐瑤 11月20日,伴隨著最後一處涉遷房屋轟然倒塌,標誌著潔達環保項目附屬物徵遷工作全面完成。本次徵遷工作於11月19日正式啟動,南陽市宛城區溧河鄉鄉村組幹部50餘人參與,動用大型機械5臺,運輸車15輛,僅用兩天時間就高效提前完成了附屬物清理工作,共計拆除各類房屋2096.2平方米,清理苗圃7897平方米,封堵水井13眼,為加快重點項目推進提供了堅強保障。
  • 推行「一站式」服務 青島平度醫療品質「提檔」 群眾滿意「升級」
    青大附院膠東醫療中心開業後的繁忙景象,反映了群眾對優質醫療資源的強烈需求。   去年以來,平度市瞄準群眾需求,在積極引進優質醫療資源的同時,深入推進本市基層衛生體制改革,完善醫療集團化發展良性運行模式,依託4個醫療集團,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共享,延伸醫療服務末端,在青島率先實現基層醫療機構先診療後付費,推行「一站式」服務,簡化就醫流程,不斷提升全市衛生健康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全市人民群眾就醫獲得感、幸福感普遍增強,滿意度和健康指數持續提升。
  • 江蘇省中醫院:智慧醫療為患者就醫模式帶來革命性改變
    從病人來醫院,到找到專家看病,開具處方,網上支付,網上快遞中藥,前後僅用20多分鐘。網絡醫院啟用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就醫模式,網際網路+中醫藥時代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1月17日上午記者跟著帥哥美女醫生在省中醫院現場體驗了不一樣的就醫感受。
  • 寶雞眉縣:醫改賦能醫共體強實力,百姓家門口看病有專家
    >為了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眉縣人民醫院牽頭整合11個鎮、152個村衛生室進入門診大廳,記者看到急診輸液大廳,全程為患者導醫服務的電子顯示屏、智慧藥房、遠程醫療更是不在話下,這些措施都更大的方便了患者的就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