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志怪小說是哪些|民間故事

2021-01-22 九緣文化傳媒

中國自古就有鬼怪之說,有些簡單的故事經後人的加工就變得更加離奇了,而這些故事後來也都被收錄整理成集。那麼,你知道中國古代四大志怪小說是哪些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民間故事的介紹吧!



  《山海經》
  
《山海經》裡記載的是遠古時期巫師、方士踏勘的記錄,內容比較廣泛,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有些學者認為《山海經》不只是神話故事書,也許是遠古時期的地理學書,也包括海外的山川鳥獸等。《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這部著作經多次篡改,多少有誇大的成分,但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搜神記》
  
東晉的史學家幹寶所著,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主要講述了古代民間具有神奇色彩的怪異故事,其中保留了相當一部分西漢傳下來的歷史神話傳說和魏晉時期的民間故事,優美動人,深受人們喜愛。《搜神記》裡主要以三種形態記敘,分別是神仙、妖怪、鬼魅,還摻雜了一些佛道情節。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搜神記》還分演出了另一些志怪小說,對後世影響深遠,至今很多奇幻影視裡的橋段都會選用《搜神記》裡的故事。

  《聊齋志異》
  
《聊齋》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又被稱作《鬼狐傳》。這是部神鬼小說,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全書總共有491篇短篇小說,內容十分豐富,題材涉及廣泛,有極高的藝術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內容嚴謹巧妙,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描寫簡練細膩,堪稱文言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封神演義》
  
這部小說的作者是明朝時期的道士陸西星,一說為許仲琳所著。原書最早追溯可能是南宋的《武王伐紂白話文》,和《商周演義》《崑崙八仙東遊記》,以古代魔幻神話故事再參考古籍和民間傳說創作而成。這部小說主要以姜子牙輔佐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裡面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姜子牙、哪吒、楊戩等生動、鮮明的神話人物形象就出自於此,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


相關焦點

  • 中國除了有四大名著,還有四大志怪小說,大家聽說過嗎?
    中國除了有四大名著,還有四大志怪小說,大家聽說過嗎?眾所周知,中國四大名著為《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除此之外,中國還有四大志怪小說。志怪小說也是中國古典小說之一,流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它主要記敘了古代的神奇鬼怪故事,因此凡是涉及這些內容的都可以稱為志怪小說,其中最為出名的是《搜神記》、《山海經》、《封神演義》、《聊齋志異》。志怪小說的產生,跟當時社會宗教迷信和玄學風氣有必不可分的關係。
  • 中國四大系列——四大志怪小說
    中國四大系列——四大志怪小說《封神演義》《封神演義》原是中國平民娛樂文學,約成書於隆慶年間,作者是明朝的許仲琳。原書最早追溯可能是南宋的《武王伐紂白話文》,和《商周演義》《崑崙八仙東遊記》,以古代魔幻神話故事再參考古籍和民間傳說創作而成。紂為時空線索,從女媧降香開書,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結束。
  • 在中國古代有哪些神話故事和小說?給後世留下了哪些文化遺產?
    中國神話,是我國上古時期傳統文化的產物,反映了早期華夏兒女淳樸的思想以及古代人們對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原始幻想,並通過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來表現的故事和傳說。神話的意義通常顯示為對某種自然和社會現象的解釋;表達了先民徵服自然、變革社會的願望。主要經過寫書與口耳相傳等方式在民間進行傳播。
  • 盤點那些拍案叫絕的志怪小說
    尤以志怪小說作為民間各種文學改編版本流傳最廣的一個類型大放光彩。畢竟5000年歷史中,數不清的各色經歷奇特的人物和各地精彩異常的民間風俗不斷湧現。而且,國人自古以來,就對民間故事呈現出不同一般的喜愛。作為中國歷史上真實事件的改編演義,吳承恩老先生在前人關於三藏法師西去天竺拜求真經故事的基礎上,創造性的將取經故事的主角讓位給一個並不存在的虛擬角色孫悟空,然後得以讓這部小說發揚光大,著實是了不起。而吳承恩老先生也完美詮釋了這句話-非常之人成就非常之事。而西遊記也有幸和明朝同時代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並列為四大名著,吳老先生功不可沒。
  • 中國歷史故事: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
    進人魏晉南北朝後,志怪小說在各種條件的作用下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僅作家多、作品多,而且形式上更趨於成熟,不僅有了一定規模的故事情節,而且也有了某種程度的人物形象描寫,同時現實性和時代感也大大增強了。繁榮的原因,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當然是在兩漢志怪的深厚基礎上發達起來的,但它的繁榮和進步又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
  • 小說、動漫、遊戲創作素材:中國古代志怪典籍匯總
    陰陽師手遊讓日本的志怪文化火了,其實中國有更多的神怪素材,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但是中國古代有很多相關方面的書籍。《酉陽雜俎》——遺失的詭譎成書唐朝,作者段成式,將歷史人物神化演繹的一座大山單元劇情小說的參考,從一個個故事到主角團經歷一件件奇聞異事。
  • 教師資格證中小幼筆試中國古代小說
    從今天的文學分類來看,它是一種注重人物形象刻畫和故事情節敘述的文學樣式。中國古代小說,一般認為從魏晉南北朝的筆記小說開始,經唐宋傳奇,到宋元話本,最後在明清成為引領中國文學風氣的樣式。   一、魏晉南北朝小說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小說,魯迅先生把它分為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兩類。志怪小說記載神鬼怪異故事,志人小說記載人物的瑣聞逸事。
  • 志怪小說中古人超凡的想像力,那些天馬行空趣味縱橫的鬼怪故事
    這就是神佛鬼怪產生的原因,古代的歷史當中,世界各國都有神鬼的說法,創世論誕生了諸多超自然的信仰。古代人即使不篤信神靈也多少懷疑過他們的存在,神靈也許不經常顯靈,但日常生活中看似像鬼怪作祟的事卻經常發生。所以人們在許多神話中對鬼怪的描寫也有很多的篇幅,文人們將敘事手法與民間傳說結合創造出一個個鬼怪的故事,這志怪小說。
  • 圖解中國傳統志怪故事
    《中國志怪故事》封面 魚笛繪近期,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策劃、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志怪故事》面世。《中國志怪故事》用帶有志怪小說語言特色的白話文寫作,每個故事都配有若干幅8開跨頁插圖,用圖文的形式進行講述,選取了《聊齋志異》、《列異傳》、《搜神記》、《太平廣記》、《子不語》等志怪小說中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志怪小說是中國小說中極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其自魏晉南北朝肇始,到清代極盛,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可謂是人盡皆知。志怪小說曾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也是頗受人們喜愛的消遣方式。
  • 志怪小說的現代化
    以上是張草《雙城奇譚》裡一篇小說的開頭梗概。張草,馬來西亞華裔,屬於我們常說的「南洋」地區。南洋自古中國移民甚多,受中國文化,尤其是南中國(以廣東福建為主)的文化影響之深,即使到了移民第三代如張草者,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歷歷可見。他的志怪小說集《雙城奇譚》即是具體顯現,其內容多脫胎於中國志怪小說(當然也有從西方玄幻文化中汲取營養的地方)。
  • 2020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之中國古代小說
    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中國古代的小說最出名的當屬四大名著了,寧夏華圖小編在這裡為大家再分享一下,中國古代小說還有哪些有名的小說
  • 志怪小說(1)
    刊授學院中國文學史梗概(78)志怪小說(1) 志怪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形式之一
  •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搜神記>的興衰
    志怪小說興盛的原因:社會的動亂造成了儒家的衰微;上層統治集團的崇道信佛和知識分子以神仙方術思想來自我慰藉。按照主要的創造傾向科分為三類:地理博物體志怪、逸史傳記體志怪和雜技雜錄體志怪。今本《博物志》十卷,內容分為三部分:前三卷記海內外人氏地理動植物;四--六卷屬於雜記文字;七--十記錄當代神怪故事或往古的神話傳說。2、逸史傳記體志怪是以史傳形式記錄一代或數代某一人物或某一類人物事跡為主的。
  • 志怪小說的鼻祖幹寶
    這並不奇怪,事實也是如此,雖然《搜神記》成書近1700年了,但是它依然是一個超級強大的IP ,他的內容在一千多年的時光之內,被關漢卿、蒲松齡、魯迅等大咖不斷反覆使用,即使到了現在,許多玄幻小說、網路遊戲,電影劇本依然在利用著搜神記裡的故事人物和框架結構。
  • 不一樣的志怪小說
    微博上曾出現過一個的熱門話題:中國到底有沒有像樣的神話體系。誠然,相較於希臘、埃及、凱爾特、北歐、印度、中南美洲神話,乃至濫觴於二十世紀的克蘇魯神話,中國的神話故事顯得凌亂,鬆散。有一類小說,憑藉著超凡的想像力和異趣,極大地填補了這一塊空白,又因其宣揚怪力亂神的特質,而被嚴重低估——這就是志怪小說。「志怪」二字,始見於莊子《逍遙遊》中的「齊諧者,志怪者也」。志怪小說,即記錄奇聞異事的小說。
  • 除《白蛇傳》外,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還有哪些呢?
    《新白娘子傳奇》改編自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的《白蛇傳》,故事情節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講述的是蛇仙白素貞與凡人許仙的幾世愛恨姻緣。《白蛇傳》最早的創作源頭可以追溯到南宋也有可能更早,流行於清代,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
  • 《西遊記》最經典的志怪小說,通過妖魔鬼怪看透時代
    小編相信有很多的人對於志怪小說都非常的感興趣,尤其是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這個小說大家更是為他們感到痴迷,因為它建立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認知之上,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裡面所包含的那些妖魔鬼怪和故事情節都變的非常的好理解,在中國古代的文學歷史上有很多的致矜小說都佔據了一席之地,而且這些小說在我們現在的人看來也非常的偉大,就比如說非常出名的聊齋志異,這裡面所包含著那些故事
  • 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及其原因 志怪小說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其次,魏晉以來門閥制度盛行,崇尚清談的世風日熾。世族中品評人物的風氣盛行,一些想躋身仕途的士子學習名士風流,而志人小說枕是世族人物玄虛清談和名士風度的記錄。
  • 從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深入思考古代中國人的愛情觀(1)
    我中華大地,泱泱大國,五千年歷史上下當然少不了膾炙人口的古代民間愛情故事作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填充。那麼究竟是哪些入選我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呢?故事流傳背後折射出來的古代中國人愛情觀又是怎樣的呢?—— 喬叟人類是有共性的,西方的這句名言,同樣適用於古代中國,在古代中國,門第等級森嚴,一些律法(如唐律)甚至規定門第不同不可以通婚,否則按照通姦處置。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婦人女子恪守禮教,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到了年紀便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將自己許配出去,甚至結婚之前新娘子連新郎的面都沒有見過。
  • 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史
    先秦寓言,它敢於幹預生活,有助於中國古代小說現實主義傳統的形成,它的諷刺藝術,直接為後世小說所繼承和借鑑。後世的諷刺小說中的諷刺藝術,無不受到寓言的積極影響。可以說,寓言是最早的敘事文學之一,它開創了自覺地虛構故事的先河,在敘事、寫人、擬人、狀物、誇張等多方面的藝術經驗,為小說家所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