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漆器,除了戰漢時期的經典佳作之外,從三國時期至元代歷經千載春秋,漆器的發展也處在不斷發展和變化之中。紫色百合香為您淺談這段漆器歷史,回顧光輝燦爛的漆器時光。
一、三國兩晉南北朝漆器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漆器出土數量非常少,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漆器發展史的一個空白期。
三國時期的漆器主要是以東吳朱然墓出土的漆器具有代表性。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漆器風格和漢代、三國時期頗為類似,基本上保持了漢代的特色。隨著佛教在中原的興起,夾紵佛像是此時最大的特色之處。
二、唐代漆器
唐代是我國盛世時期,經濟繁榮,各方面都空前發展,尤其在藝術方面的造詣遠遠超過前朝。唐代漆器多呈現出奢侈華麗的風格,製作技術方面也往富麗方堂皇方向發展,金銀平脫、螺鈿、雕漆等高難度技藝也在此時頗為流行。
唐代出土的漆器一類為光素無紋的漆器,另一類是金銀平脫或者鑲嵌螺鈿的漆器。光素無紋的漆器一般是日常生活的實用器皿,尤其碟子出稜分瓣,非常富有時代特徵。平脫漆器主要是銅鏡、漆琴、夾紵造像等。
此時的漆器圖案紋飾和欣欣向榮的繁榮局面遙相呼應,主要是以花卉和禽鳥為裝飾題材,禽鳥生動活潑,多作飛翔狀。人物題材多表現文人雅士的文化情懷和閒情逸趣。此外,還有異域風格的飛天形象等,這些紋飾題材可謂大放異彩,美麗非凡。
唐代漆器很少有銘文款識,而且剔紅漆器在唐代也已經出現。
三、宋代漆器
宋代漆器不再是皇家貴族的專屬奢侈品,它也逐漸走入了民間,使得漆器業更加繁榮穩定。此時所製作的漆器形制豐富,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為主,還有裝飾用具、文房用具、家具等,尤其是日常生活用具一方面注重實用性,另一方面又講究美觀,出現了分段套式的漆器。宋代漆器胎體輕薄,線條流暢,比例勻稱協調,而且出稜分瓣的器物極為受歡迎。
宋代漆器和唐代奢侈貴氣的風尚截然相反,崇尚清新淡雅之風。一色漆為當時的主流品,尤其黑色在當時的社會十分流行。
除了一色漆之外,宋代也發掘出了很多帶有精美紋飾的漆器,這些圖案紋飾多以山水人物、亭臺樓閣、花卉鳥禽等為主要題材,把繪畫藝術與漆器藝術完美結合,形成了新的藝術特色。構圖方式多以開光形式表現主題畫面。
宋代漆器多帶有款識,這些款識中有標註漆器的製作年代、工匠的姓名、製作地點等,而且款字部位一般為黑漆朱書,墨書較少見。
四、元代漆器
元代漆器一方面繼承宋代傳統,另一方面又富有創新風格。尤其是日常生活用具發展更為特別,如傳統的圓形漆盤,元代還出現了八角方盤和葵瓣盤等;漆盒不僅有圓形和方形,還出現了蔗段式樣等。
螺鈿、戧金等技藝在元代繼續發展,但是成就最高的應屬雕漆,其特色是堆漆肥厚,用藏鋒的刀法雕刻出豐滿圓潤的花紋。
此時名家輩出,如張成、楊茂、張敏德等人的作品代表了元代最高的工藝水平,如張成、楊茂對剔紅漆器較為擅長,張敏德對雕漆較為擅長。
元代漆器款識和宋代基本類似。一般帶有年號的漆器應該是官家製作。民間製作與觀造還是有一定的區別,書寫上並不十分規整。
我是紫色百合香,請您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各類精華收藏知識。感謝您的每一次瀏覽、轉發及收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