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首個「多功能公交候車亭」落戶沈城
公交是一個現代化城市交通不可或缺的途徑,據統計,瀋陽公交系統全年載客量超10億人次。對於公交一族來說,一旦趕上大風、雨雪等惡劣天氣,候車就會變成一件「遭罪」的事兒。如果能有一個封閉空間供廣大市民候車,再配上免費WiFi、空調和公廁,那豈不是一件美事兒。
隨著瀋陽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推進,2017年底,全國首個全封閉多功能公交候車亭也已正式在沈安家。這款多功能公交候車亭的多功能性相當強大:頂棚鋪設光伏太陽能電池板,配套觸控螢幕既可查詢路況及乘車信息,又能播放新聞資訊;語音實時播報除到站提醒功能外,還可兼顧視障人員特殊需求;免費WIFI連接熱點、手機充電等設計周到又貼心。這樣的公交候車亭,不僅可以有效抵禦低溫、雨雪天氣的侵襲,還能讓市民感受到智慧城市帶來的幸福感。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公交車亭的設計者,就是一位咱瀋陽人。
多功能公交候車亭的三大特點
實時信息發布
多功能候車亭內的大屏幕不僅僅顯示公交車到站情況,可以根據需求定製天氣、新聞、政府公告、路況信息、財經簡訊、產品廣告等等。另外,還可以實時發布一些緊急通知、突發性事件等,並帶有實時語音喊話功能,成為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系統的組成之一。
智能監控系統
多功能候車亭可以裝載攝像頭等監控配件,目的是對周邊的交通、治安、人車流等狀況進行監控,方便相關部門監管城市交通和治安情況。
多媒體服務系統
多功能公交候車亭配備網絡終端顯示屏,可以傳播媒體信息的同時,提供周邊服務信息查詢功能,可以幫助對周邊不熟悉的市民快速查詢到商店、餐館、藥店等服務類場所,使公交候車亭成為一個便民服務平臺。
初衷 設計一款適合東北的候車亭
臨近2017年底,有眼尖的市民發現,在被稱為「大鑽石」的瀋陽新地標——盛京大劇院東北側,新立起了一座漂亮的玻璃房,這就是全國首個全封閉多功能公交候車亭,也是渾河雷鋒號終點站候車亭。
這座多功能公交候車亭發明人叫梁志偉,是一名人民警察;從警30年的他也被不少人親切的稱之為「警察發明家」。梁志偉研究過很多發明,如「數字顯示式交通指揮信號系統」、「治安防範指揮調度系統」等,其中「數字顯示式交通指揮信號系統」還獲得了第六屆中國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而這些發明也大多得到了應用。關於多功能公交候車亭的發明,梁志偉坦言,是近10年交警執法的經歷給了他發明創造的靈感。「以前在當交警執勤的過程中,我注意到許多交通道路設施的問題,多數公交亭不但沒有座椅,乘客等車的時候還經常遭遇雨雪。」梁志偉說,瀋陽是高寒地區,冬季等車的煩惱始終是個問題。於是,他五年前就開始研究設計一款適合東北的多功能候車亭,他希望讓沈城市民出行質量發生質的改變,既可享受高端大氣的綠色候車環境,又可利用碎片時間完成個人事務處理。從2012年起,梁志偉就利用閒暇時間考察,光是各個城市的公交站就跑上百次,設計方案反覆推敲了無數回,終於在2014年成功設計了「多功能公交候車亭」。
梁志偉表示,在設計成功前,他曾對近百名上班族進行訪談,其中以公交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的人佔全部訪談對象的四成。而通過訪談共收集交通出行方面意見和建議42條,其中增加公交車運營能力、提高公交服務水平作為首要建議提出並引起共鳴,得到90%以上訪談對象響應。
特色 智能候車亭還融入治安元素
梁志偉的設計之所以叫「多功能公交候車亭」,是因為其集候車亭、治安崗亭、書報亭等功能於一身。記者看到,在硬體上,全封閉多功能公交候車亭長10米,寬5米,高3.8米,佔地50平方米,全部採用鋼結構與玻璃幕牆四面圍封,其安全性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在軟體方面,公交候車亭不僅可以顯示預測公交車到達本站的信息等,觸摸查詢所有途經各公交站點的公交線路信息,在亭內還配套安裝LED顯示屏,發布公交改道信息、政府公告等,避免了市民在寒冬酷暑時期的盲目等待。此外,候車亭內的LCD顯示屏還提供實時文字或視頻節目供等候乘客觀看,讓市民充分享受城市信息化帶來的智慧化城市生活。
「根據場地位置的不同,候車廳建設也因地制宜,最小面積也可達到30平方米。」梁志偉表示,下一步,將陸續為候車亭配備自動售貨機、智能圖書館、ATM提款機等,讓市民在等車的碎片時間也能夠愜意精彩。值得一提的是,全封閉候車廳採用低碳環保的太陽能供電系統,既降低耗能節約能源,又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大氣汙染。為了解決如廁難,在候車亭的外側增設智能化公廁,方便市民如廁。
做了30年警察梁志偉警官,還在公交亭的設計融入了治安元素。「多功能候車亭配備高清攝像儀,採用網絡實現圖像遠程監控,公安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可根據前方站亭傳回來的實時客流分析和客戶畫像進行站點監控,對公交線路及車輛進行優化管理。」梁志偉說,這樣乘客夜間在候車亭等車將會非常安全。同時,候車亭裡還可以開設書報亭等,增加殘疾人就業、大學生創業的機會。夜間的候車亭還可以作為治安崗亭,為警察巡邏提供方便,也可以供環衛工人休息。
未來 讓多功能候車亭緊跟智慧城市的腳步
現在,梁志偉的「多功能公交候車亭」已經成功獲得了國家專利,並得到了不少市民的好評。在採訪的過程中,不少乘車的市民都對「多功能公交候車」豎起了大拇指。「這樣的候車亭很符合我們的心意,不但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候車區域,還可為我們在候車時遮風驅寒。」幾名正在候車的市民滿意地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如今梁志偉的候車亭項目已引起相關部門重視,並計劃今年在瀋陽多個重要公交樞紐搭建多功能公交候車亭。面對這樣成績,梁志偉沒有停歇,依然不斷的完善著他的多功能公交亭。在梁志偉看來,多功能公交候車亭需緊跟城市建設的步伐,技術與服務上要不斷更新升級,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公眾服務。「除了現有的功能外,我們還要將智慧城市的概念繼續融入到公交亭內。今年在接入數據許可的情況下,多功能公交亭有望推出水、電、燃氣繳費以及社保、公積金查詢等功能,為市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梁志偉表示,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共瀋陽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了瀋陽要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科技創新中心、先進裝備智能製造中心、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的奮鬥目標。「『四個中心』奮鬥目標的提出,彰顯著瀋陽在東北振興中勇當排頭兵的擔當作為,也向外界釋放了這樣的信號:瀋陽正以更新的理念、更寬的視野、更高的站位,謀劃新一輪振興發展。」梁志偉興奮地說,「這意味著瀋陽將在未來煥發出巨大的活力,也更堅定了我對『多功能公交候車亭』未來發展和普及的信心!希望我的發明創造能為瀋陽城市更加美好出一份力!」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 包晗
(責編:孝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