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期引領時代的「白酒之王」,個個碾壓茅臺,如今怎麼樣了?

2020-12-16 老酒計

近些年茅臺猛漲,成了大家爭搶的香餑餑,讓其它白酒望塵莫及。但你知道嗎?在白酒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很多引領時代的「白酒之王」,有的沒落,有的風光依舊。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酒王都有誰,它們又是如何沒落的?

黃酒

外號:世界最古老的酒類之一

稱霸時期:商周~明朝

黃酒是世界最古老的酒類之一,距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白酒就是在黃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只有800多年歷史。

以前的黃酒,大多用於祭祀,平常人家根本喝不上。直到明朝開始,出現白酒釀造技術,在800年的發展中,逐漸衍生出眾多的香型,逐漸取代了黃酒酒王的地位。

如今的黃酒大多作為養生保健酒使用,比較有名的就是紹興的女兒紅和花雕。

瀘州老窖

外號:濃香鼻祖

稱霸時間:1977年前

瀘州老窖靠著1573明朝萬曆年間的國寶窖池,和400多年的釀酒工藝稱霸酒罈。在當年,瀘州老窖長期霸佔酒企營收榜第一寶座,也是首個實現百萬級規模的酒企。

在第一屆中國品酒會上,瀘州老窖特麯酒榮獲「四大名酒」之一的稱號,也奠定了濃香白酒稱霸天下的基礎。

在瀘州老窖最風光的時候,它的年產量是四川其它四個名酒廠(五糧液、郎酒、劍南春、全興)產量的總和,其利稅4更是其它五個名酒廠的之和。

但由於內部管理混亂和眾多酒廠的崛起,瀘州老窖開始萎縮,跌入谷底。近些年來的大力改革,還是讓瀘州老窖在白酒中佔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中高端品牌「國窖1573」深受消費者喜歡。

汾酒

外號:汾老大

稱霸時期:1978~1993年

唐朝詩人杜牧一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算是最早的酒廣告了,讓杏花村汾酒一炮而紅。汾酒是開G第一宴的御用酒,從1988年到1993年連續6年貨的全國銷量冠軍,市場佔有率,最高時達80%以上。

汾酒外號「汾老大」,是中國白酒中唯一個敢用老大稱呼的酒,即使是現在的茅臺,也沒被人稱過「茅老大」。汾酒在1952年第一屆名酒品評會上,被評為「四大名酒」之首,之後也一直都是中國名酒榜上的常客。

隨著汾酒爆火,一些汾酒集團的領導人也開始飄了,1998年的一場汾酒特大假酒案,讓汾酒名聲大損,從此掉落神壇,很快被「茅五劍瀘」超越。

如今的汾酒穩紮穩打,佔領了中低端市場,推出的玻汾質量還是很好的,一直都是酒友常備的口糧。

五糧液

外號:中國白酒之王

稱霸時期:1994~2005年

90年代後期,濃香白酒迎來巔峰,瀘州老窖名聲在外,五糧液更是獨領風騷。1994年五糧液成功趕超汾酒,一舉成為「中國白酒之王」。在1999年的頂峰時期,銷售收入達42.13億元,是當時茅臺的6倍。

五糧液遍地開花,用五糧液、五糧液1618佔領高端市場,用五糧醇五糧醇開拓中低端市場,用尖莊打通低端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五糧液的急劇擴張帶來了嚴重的「後遺症」,貼牌、外包產品過多,品牌多的時候有上千個,嚴重透支了五糧液的品牌價值,產品質量無法保證,讓消費者分不清好壞,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茅臺

外號:國酒

稱霸時期:2006年至今

進入21世紀後,醬香白酒風頭漸進,從2005年起,茅臺價格一路飆升,淨利潤超過五糧液,開始牢牢掌握白酒漲價的主動權。

與五糧液的大力擴張相比,茅臺就要低調很多,茅臺酒僅在220萬平方米的茅臺酒廠生產,離開茅臺鎮就產不出茅臺酒,讓它更加珍貴。

茅臺是舉整個貴州省之力在發展,嚴控質量關,高品質多年保持不變。每瓶酒都能追根到具體的生產班次,讓消費者買得放心。

此外,茅臺酒號稱國酒,經常出現在高級場所,讓大家形成了「喝茅臺,有身份,有面子」的意識,拔高了茅臺形象。加上一些收藏和投資者的力捧,市面上好茅臺一瓶難求,讓茅臺身價倍漲。

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茅臺只能看兩眼,價格實在太貴,饞了買點王子酒、迎賓酒喝喝就好。

受時代潮流和人們口味的變化,引領時代的酒王一直都在變。我們不妨來預測下,茅臺還能穩坐寶座幾年?下一個弄潮兒又會是誰呢?

相關焦點

  • 茅臺、五糧液 究竟誰才是中國的白酒之王
    我國白酒產業從建國以來經歷過幾次周期輪動,龍頭企業也從汾酒到五糧液再到今天的貴州茅臺。由於在2012-2015年白酒行業低迷期,茅臺和五糧液採取振興企業的戰略不同,導致貴州茅臺佔據白酒龍頭地位,隨著品牌力的不斷提高,貴州茅臺的龍頭地位愈發牢固。
  • 昔日的中國白酒之王,曾連續6年奪得銷量第一,如今被茅臺五糧液超越
    中國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最出名的當屬白酒。毫無疑問,當下行業老大是茅臺,其市值超過20000億元(截至7月17日),早把可口可樂甩在身後,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食品飲料公司。 醬酒的崛起是近十年的事情,如果把時間拉長來看,以汾酒代表的清香型、瀘州老窖代表的濃香型曾先後掌控了消費者的胃。
  • 2019年「一騎絕塵」的茅臺,如何在2020年繼續引領?
    而從醬香系列酒近幾年交出的"成績單"和"潛力單"來看,"雙輪驅動"已經很好地回答了"千億茅臺如何衝刺"和"千億之後如何幹"的時代之問。此外,2019年茅臺其他產品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茅臺王子酒完成銷售收入37.80億元,繼續保持公司產品第二大單品地位,賴茅酒、漢醬酒為10億元級單品。
  • 14元牛欄山,140元海之藍,1400元茅臺,同是白酒,為啥價格不同
    家裡有2015的茅臺,不知道價值多少錢?有人知道嗎?下文轉載自作者:愉悅的美食心情14元牛欄山,140元海之藍,1400元茅臺,同是白酒 ,為啥價格不同?提起酒,相信有很多的人對他也都是比較熟悉的,把各國有各國不同品種的酒,而中國比較有名的就是白酒了,白酒的品種有很多,就比如說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聽到的牛欄山,茅臺,五糧液,等這幾個不同品種的酒,他們的售價和口感都是不一樣的,這幾個品牌也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到的知名度比較大的一些品牌。
  • 「消失」的白酒巨頭:因業績差退至二線,曾與茅臺齊名
    導語:「消失」的白酒巨頭:因業績差退至二線,曾與茅臺齊名中國是白酒之鄉,其實好酒無數,雖然如今的名酒是茅臺、五糧液在前列,但其實曾經有很多白酒巨頭,只是隨時代變遷如今很少看到了,如曾經的董酒,這款酒相信很多人清楚。
  • 一瓶茅臺叫價20萬 絕版白酒價格價值翻千倍
    作為我國的知名白酒,茅臺自身擁有的價值非常高,特別是那些收藏了很久的老白酒。而渝中區的王大叔就有收藏白酒的愛好,其中他收藏的一瓶茅臺叫價20萬。除了茅臺以外,他還收藏這非常多的老白酒,有的價值已經翻了整整上千倍。
  • 茅臺又創新高!「茅房時代」來了?茅臺專家深度分析
    截止6月1日收盤,貴州茅臺又創新高!盤中每股最高1420.10元,漲幅高達3.87%,總市值新高17832億元!距離貴州茅臺等於一瓶飛天茅臺的價格越來越近,或許近日就可以看到!這絕對是茅臺的又一紀錄。貴州茅臺不斷創新高,漲幅如此之大,讓很多人直呼:「茅房時代」來了!誠然,如今疫情當下,整體經濟不景氣,通貨膨脹讓手中的錢越來越不值錢,就連不動產的房子都開始降價到底還有什麼是可以持續投資,可以抵抗通貨膨脹,甚至可以賺到錢呢?
  • 2020年中國五大濃香白酒排行榜出爐,個個都是當打的中國名酒!
    濃香型白酒一直都是消費者最喜歡的香型,生產和消耗量都是最大的,佔整個白酒市場的70%,一般人多的宴席都會選擇濃香白酒。濃香白酒的品牌非常多,可供選擇的產品更是數不過來。今天酒小胖就給大家揭秘2020年中國濃香白酒前五名,個個都是名酒,看完你可以直接照單進貨了!
  • 中國白酒之王誕生:一年收入近千億,這個品牌力壓茅臺成白酒第一
    眾所周知,中國是有一個擁有悠久酒文化歷史的國家,而白酒也在各種社交活動中有重要的地位,也延伸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白酒文化和白酒禮儀。 而近年來,國內的白酒行業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你說茅臺,瀘州老窖,二鍋頭,江小白洋河,五糧液等廠商。
  • 「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汪俊林:維護茅臺引領,做優產區品牌
    6月8日,「同心同向聚勢前行——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企業共同發展宣言籤署儀式」在茅臺國際大酒店舉行。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在講話中表示,「世界醬香型白酒核心產區」概念的提出和「共同發展宣言」的發布,符合中國醬香白酒品質提升、品牌建設、品味互動的根本發展需求,必將帶動醬酒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茅臺五糧液高價被中紀委點名,白酒股集體下挫,雙節旺季成多事之秋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王言中秋、國慶雙節臨近,本是白酒銷售的旺季,但白酒板塊卻迎來多事之秋。9月23日早盤,白酒板塊跌幅居前,18隻個股中16隻下跌,其中ST捨得(600702.SH)跌5%,五糧液(000858.SZ)、口子窖(603589.SH)、山西汾酒(600809.SH)跌逾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Wind數據顯示,今日上午,白酒板塊總體下跌1.35%,截至收盤,跌幅收窄至0.75%。
  • 中國歷代「白酒之王」排行榜,第一名毫無懸念,茅臺墊底
    現在提起白酒,以茅臺的名氣、價格、質量以及受歡迎度來說,絕對是當之無愧的「酒王」,但事實上,在中國白酒的歷史長河中,與歷年曆代的「酒王」相比,茅臺只能算是小弟,排名墊底,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領略幾款茅臺酒的「大哥」吧!
  • 貴州茅臺鎮榮和酒業帶你走進白酒歷史
    導語:考古資料表明,我國酒的歷史,可以上溯新石器時代中期。大汶口和仰韶文化遺址均有酒器出土。上古時期。其中《史記·殷本紀》關於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的記載,以及《詩經》中"十月獲稻、春酒"和"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等,都表明我國酒之興起,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了。
  • 中國白酒大逃殺:茅臺穩坐酒王不過8年,但醬酒的天花板還早著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宋書玉預測2020年末,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很可能減少至1000家以內。一些酒企在溺水,一些則等著成為公眾眼裡的第二個茅臺,酒業冰火兩重天。但茅臺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今天的茅臺,直到2012年,它還是被五糧液壓制的中國老二。自1988年白酒市場化開始,中國酒王的位置宛如城頭變幻大王旗——瀘州老酒、汾酒、五糧液以及今天茅臺,都或短或長成一時之王者。
  • 僅次茅臺的酒業巨頭:旗下擁有六個白酒品牌,年營收突破五百億
    得益於國內酒業環境的整體回暖,我國的白酒行業可以說贏來了質的飛躍。就拿我們不陌生的白酒業兩大巨頭來說,貴州茅臺從2014年的300多億營收到2018年的700億,另一大巨頭五糧液在2019年發布的公告也從原先的210億營收到如今的近400億。
  • 白酒T9峰會上,郎酒汪俊林6個詞12個字講了什麼?
    7月9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以「結構、體系、方位——後疫情時代中國白酒產業再出發」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白酒T9峰會在貴州茅臺舉行。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古井、勁牌、郎酒、牛欄山企業帶頭人齊聚,並討論後疫情時代中國白酒產業方向,彰顯了中國領軍酒企的頭部力量。
  • 理解白酒的三個層次:過去,現在,未來
    吳軍的《浪潮之巔》相信大家都看過,時代造就英雄,而以茅臺為首的高端白酒,只不過正好站在了中國社會這一輪消費升級的潮頭之上。市值就是競爭的結果,是進化的結果,價格也是。在其他文章《白酒:從底層邏輯的變化到估值的變化》、《味道分析框架》)裡面,我們也提到了2016年這個周期和以往周期不同,那就是份額向頭部集中,消費者更在意品牌和品質的時代已經來臨,品牌的定價權進一步鞏固並彰顯。下面這張圖就非常直觀地佐證了這一觀點。
  • 高端白酒行業分析——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
    做個對比,同樣是提價,茅臺供不應求,東阿阿膠卻銷售滯漲;高端白酒五糧液、瀘州老窖也在持續提價,同樣是提價不影響銷量。而其他很多行業,根本不敢提價,稍微提價消費者都跑了。水電煤等公用事業行業,根本不給你提價的權利,想提價,難上加難。稍微對比一下,就知道白酒這個行業有多好。而高端酒的定價權很強,從整個行業來看,所有的白酒企業都是跟隨茅臺和五糧液這兩大龍頭來定價的。
  • 以茅臺為例,說說中國白酒裡「天時、地利、人和」的講究
    一杯好酒的釀造也不例外,「曲是酒之骨,水是酒之血,人是酒之魂」,今天酒小胖以茅臺為例,給大家說說中國白酒釀造裡「順天時、借地利,求人和」的講究。「沙」是茅臺酒的核心概念,在茅臺釀造過程中,因所下的「沙」完整度不同,產出的酒也不同。用完整高粱下沙產的酒為「坤沙酒」,用磨碎的高粱產出的叫「碎沙酒」,而茅臺最著名的「回沙」工藝,就是將高粱多次蒸煮出酒。
  • 茅臺之外,它撐起了中國白酒的B面
    導語:以親民為主要路線的二鍋頭,或許迎來了一次能與茅臺齊頭並進的歷史機遇。1994年元旦,《北京人在紐約》上映,男主角王起明成就了姜文演藝生涯的一座高峰。劇中,王起明用牙咬開瓶蓋,手裡握著酒瓶,對著情敵鄭重的說:「這叫二鍋頭,中國最好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