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750萬黃岡老區人民翹首以盼的燕磯長江大橋工程,正式破土動工。該項目是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的關鍵配套工程,將為之前已經獲得省政府批覆的黃岡臨空經濟區插上「騰飛的翅膀」。
10月18日一大早,燕磯長江大橋黃岡側大橋錨碇施工區開工儀式現場彩旗飄揚,煙花繽紛。來自省政府、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局和黃岡市、鄂州市等單位的領導和嘉賓,靜候一個歷史性時刻到來。
10時18分許,副省長曹廣晶宣布大橋開工。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岡市委書記劉雪榮,省交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勁超分别致辭。中鐵大橋局黨委書記、董事長文武松代表參建單位表態發言。鄂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立,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等單位領導出席活動。
開工儀式由黃岡市委副書記、市長邱麗新主持。
作為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的關鍵配套工程,燕磯長江大橋開工事關疫後湖北經濟重振和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實驗區建設,對於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體系,發揮核心物流樞紐綜合效益,打造臨空經濟區、拉動區域經濟快速增長,推動武鄂黃黃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燕磯長江大橋位於鄂黃大橋下遊6.7公裡處,北岸是黃岡市黃州區,南岸是鄂州市燕磯鎮。項目為雙層過江橋梁,主橋採用主跨1650米雙層懸索橋「一跨過江」,估算總投資125.61億元,建設工期四年半。
據介紹,燕磯長江大橋上層高速公路起於黃岡大廣高速,由北向南沿巴河右岸前行,在黃州六福灣處過江至鄂州市燕磯鎮,接武鄂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全長26.12公裡,採用設計速度100公裡/小時、路基寬33.5米的雙向六車道標準。下層城市快速路起於黃岡江北一級公路,沿巴河快速路,在黃州大道設上下橋匝道,過江後跨鄂東大道、吳楚大道,接鄂州規劃的城市快速路,全長9.22公裡,採用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路基寬25.5米的雙向四車道標準。
「燕磯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後,從黃州城區10分鐘可抵達鄂州順豐機場」。
鄂州順豐機場已於2017年12月20日開工,初定2021年底「起飛」。湖北省已經決策圍繞鄂州機場打造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國際物流核心樞紐。
目前,鄂州、黃岡、黃石三市都在搶抓臨空經濟機遇。2019年8月,黃岡市委把臨空經濟列入做強做優的五大產業之一。2020年8月,省發改委在前期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的基礎上,正式印發《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確定黃岡市臨空經濟區重點發展航空配套、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總部供應鏈、現代物流、教育科研、農產品精加工等產業。預計到2025年,黃岡市臨空經濟實現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到2035年,黃岡市臨空經濟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
「當務之急是儘快把燕磯長江大橋建成。」黃岡人心裡清楚,雖然從鄂州機場到黃岡市區的直線距離,比到鄂州城區還近,但是由於隔著長江天塹。大橋不通車,臨空經濟就是紙上談兵。
黃岡超前謀劃,舉全市之力推動燕磯長江大橋早立項、早審批、早開工。早在2018年,黃岡市就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支持,成功將燕磯長江大橋項目從規劃中的單層「城市道路橋」,調整為高速公路橋、城市道路橋「合二為一」的雙層橋。
2019年3月,黃岡市成立燕磯大橋項目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市委負責人任組長,親自主抓、督辦、協調項目前期工作。同年4月3日,黃岡市和鄂州市籤訂協議,共同推進大橋前期工作,標誌著燕磯長江大橋項目的前期工作實質性啟動。
項目啟動後,黃岡市以耽誤不起的緊迫感,全力推動大橋項目前期工作。
據了解,燕磯長江大橋項目非常複雜:長江中設橋墩問題、橋位選擇問題、大橋主塔航空限高問題、生態紅線問題、調整和落實用地指標問題、為項目尋找投資人問題等等,該項目前期工作涉及類似專題多達23個!而解決這些難題,有的需要省裡審批,有的需要國家部委審批,有的還要報國務院。
一般而言,在長江上建大橋,前期工作平均時間為3年左右。10年前,黃岡長江大橋的前期工作用了一年半,創造了「黃岡速度」。燕磯長江大橋2019年3月成立項目專班,今年10月開工,表面上看同樣用了一年半,但是如果扣除疫情和汛期耽誤的時間,實際上只花了一年時間,再次刷新了「黃岡速度」。
「一年多來,我市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採取『五步工作法』、『倒推工作法』、『搬石頭工作法』,啃下了一個個硬骨頭」,黃岡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李劍說,「現在回過頭來看,有好幾次到省部溝通協調,如果推遲一兩天,受疫情封城封路影響,項目開工時間就可能要耽誤好幾個月。整個過程步步驚心!」。
【來源:湖北廣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