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社區的意見》出臺

2020-12-20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訊 記者陳鬱報導:民政部近日出臺《關於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社區的意見》。這是中央有關部門就農民工融入社區問題下發的第一個專門性政策文件,首次從國家層面描繪了農民工參與社區生活的「路線圖」,為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提供了制度依據和保障。

據統計,當前我國外出農民工有1.64億人,其中約六成是新生代農民工,是城市流動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他們中的大多數雖然戶籍在農村,但長期在城市就業,在社區生活,希望能與城市居民平等享有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成果。前不久,國務院印發《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公共服務項目覆蓋到所有社區和社區全體居民,包括流動人口。此次《意見》的出臺正是為推進實施該規劃,促進農民工順利融入城市社區,拓寬農民工參與社區管理服務的制度渠道,增添城市基層社會管理的積極力量。

《意見》強調,促進農民工與城市居民和睦相處,儘早儘快融入城市生活,既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深化和諧社區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必須充分認識農民工融入社區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意見》提出了當前促進農民工融入社區工作的五項重點任務。

一是構建以社區為載體的農民工服務管理平臺。以農民工需求為導向,整合延伸到社區的人口、就業、社保、民政、教育、衛生、文化以及綜治、維穩、信訪、法律服務等社會管理職能和服務資源,調整工作力量,完善以社區服務站為主體的社區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將農民工服務管理納入其中。

二是落實政策紮實做好農民工社區就業服務工作。鼓勵社區興辦商業性便民利民服務網點,吸引農民工就近就便在社區靈活就業。鼓勵支持駐社區企事業單位吸納農民工就業,擴大農民工就業渠道。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農民工化解勞動矛盾、勞動糾紛,切實維護好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三是切實保障農民工參與社區自治的權利。進一步完善社區民主選舉制度,探索農民工參與社區選舉的新途徑,在本社區有合法固定住所、居住滿一年以上、符合《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選民資格條件的農民工,由本人提出申請,經社區選舉委員會同意,可以參加本社區居民委員會的選舉。

四是健全覆蓋農民工的社區服務和管理體系。按照社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將涉及農民工切身利益的勞動就業、公共衛生、住房保障、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法律援助、優撫救濟、社區教育、社會救助、文化體育、社會治安等社區服務項目逐步向農民工覆蓋。

五是大力發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生活。社區文體活動設施要向農民工開放,吸引農民工參與各種社區文體組織和文體活動,豐富農民工的文化生活。通過舉辦鄰裡節、社區運動會、社區「跳蚤市場」、鄰裡聚餐會等睦鄰活動,加深本地居民與農民工的接觸、交流和溝通,促進新老居民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生活交融。

相關焦點

  • 熊易寒:農民工的權利由消極向積極轉變
    熊易寒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講師民政部近日出臺《關於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社區的意見》(下稱《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描繪了農民工參與社區生活的「路線圖」。《意見》提出,農民工在本社區有合法固定住所、居住滿一年以上,即可提出申請,經社區選舉委員會同意後,參加本社區居民委員會的選舉。《意見》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民工經過民主程序擔任居民委員會成員、居民小組長等職務。凡涉及農民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都應聽取農民工或農民工代表的意見。在筆者看來,這一文件具有突破性的意義。首先,讓農民工融入城市社區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 北京市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
    北京市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京商生活字〔2020〕46號各區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山東省5部門出臺意見:建築業農民工工資按月發
    通訊員 杜洪嶺 報導本報濟南1月6日訊 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人社廳、財政廳、公安廳、信訪局等5部門出臺《關於改進和加強建築業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的意見》,提出農民工工資要按月發放,杜絕隱性欠薪現象。勞務分包合同中不得包含材料供應、機械設備租賃等非勞務內容,不得將合同應收工程款等經營風險轉嫁給農民工。意見的最大亮點是,規定實行農民工工資按月支付。《意見》提出,建築企業以貨幣形式向農民工按月支付工資,杜絕隱性欠薪現象。
  • 新生代農民工生活與心態調查:他們離融入城市還有多遠
    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經濟能夠基本自立,但存款少,缺乏理財觀念,並且部分農民工是現金貸的主要使用群體,這使得其抵禦風險能力較弱,為生活增加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3、想融入城市,也想要更好的生活21歲的王麗(化名)來自河南信陽,和男朋友一起在崑山務工。
  •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的實施意見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單位):為加快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發揮消費對省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發改就業〔2020〕293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
  • 渭南市多措並舉加大安置社區文化供給 深入促進搬遷群眾有效融入
    渭南市多措並舉加大安置社區文化供給 深入促進搬遷群眾有效融入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19-01-25 07:59
  • 洛陽出臺文件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全部設置...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歌12月7日,記者從洛陽市衛健委獲悉,洛陽市出臺《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完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實施「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行動、提升中醫藥特色康復能力、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提出進一步推動中醫藥創新發展舉措
  • 關於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的通知
    各縣(市)區公安局、發改委、教育局、民政局、財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文化和旅遊局、衛健委、統計局:為深入貫徹落實2019年「全國戶籍制度改革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精神,根據遼寧省《全面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遼公通〔2020〕60號)精神,市直12個部門制定了
  • 威海市出臺意見促進老字號傳承創新發展
    威海市出臺意見促進老字號傳承創新發展 2018-03-22 0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媒體發展對新生代農民工身份認同的影響
    2010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第一次出現了「新生代農民工」這一稱謂,學術界把出生在1980年後的農民工稱為新生代農民工[1]。這一類人群不具有城市戶籍、年齡主要集中在16至30歲之間。目前,在外打工的 1.5 億農民工群體中有 60% 是新生代農民工,大約有1億[2]。顯然,新生代農民工已成為當今社會勞動力中的重要力量。
  • 東部沿海城市少數民族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資源資本化研究
    ②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③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尤其是少數民族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融入是實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關鍵環節。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後,戶籍在農村地區且被僱傭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者被稱為少數民族新生代農民工。④相較於上一代,他們具有年齡、觀念等方面優勢,有更強的城市融入意願與能力。
  •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意見》
    (授權發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意見》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 《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意見
  • 江蘇省出臺關於加強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指導意見
    合理開發城市地下空間 促進空間資源高效利用本報記者 梁瀟 通訊員 趙雷報導地下空間是巨大而豐富的空間資源,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是緩解人地緊張矛盾、提高城市空間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 ...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_法規公文_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國辦發〔2015〕47號)精神,結合海南實際,現就我省進一步做好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有利於改善民生福祉,有利於促進家庭和諧,有利於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康養融合發展,深化醫養有機結合,發展養老服務聯合體,支持根據老年人健康狀況在居家、社區、機構間接續養老。強化產品研發和創新設計,促進用品製造提質升級,培育智慧養老託育新業態。加強宜居環境建設,推動形成一批具有示範意義的活力發展城市和社區。四是完善依法從嚴、便利高效的監管服務。完善養老託育服務綜合監管體系,切實防範各類風險,加強突發事件應對。
  • 邢臺市出臺《關於加強中心城市規劃直管區土地整合實施意見》
    避免邊角地塊消除「城市疤痕」日前,市政府辦出臺《關於加強中心城市規劃直管區土地整合實施意見》,對擬出讓和建設的土地現狀進行調整、改造、結合,改變地塊零散、插花狀況,有效避免城市規劃建設中出現邊角地塊,徹底解決城市疤痕問題。
  • 雲南出臺實施意見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本報訊 近日,雲南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旨在加快建設中醫藥強省。《實施意見》指出要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要加快中醫藥服務機構建設,到2022年,州(市)級中醫醫療機構全部達到三級中醫醫院標準,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夯實基層中醫藥服務基礎,到2022年,爭取90%以上縣級中醫醫院綜合服務能力達標,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且中醫類別醫師佔比達20%以上;建設中醫藥信息化服務支撐體系,實施「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行動等。
  • 揚州出臺城市「小街區規制」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實施意見
    揚州出臺城市「小街區規制」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實施意見 發布日期:2016-10-27 09:46 來源:揚州市 字體:[大 中 小]   25日下午,揚州市《城市「小街區規制」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出臺,這是省內首批出臺的城市「小街區規制」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
  • 廣東出臺《關於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的指導意見》
    央廣網廣州7月30日消息(記者周羽)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六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這是我國在探索新的住房保障體系的背景下,全國首個省級的公共產權住房的指導意見。
  • 促進小店經濟,設立零工市場,湖北出臺新政鼓勵和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
    我省支持鼓勵多渠道靈活就業新政□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丁維 張建林門店太小,想出攤,又怕整改;企業想多採用非全日制用工,以控制成本;有創業的點子,但資金不足,抱負難施……針對這些問題,近日,湖北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鼓勵和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實施意見》,既關照個體戶,又惠及打工者,還給創業者真金白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