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月23日的一則新聞,看的我心頭一沉:
當日上午10時34分,雲南麗江的一名3歲男孩被一名陌生女子抱走!
事發時,小男孩正和姐姐在路邊玩耍,而他的奶奶在不遠處放牛。
這時,有輛白色車輛突然停了下來,陌生女子抱起孩子,鑽進車裡,然後關上車門揚長而去。
前後過程僅僅幾秒,一個孩子就這樣「消失」了!
光天化日,當街明搶!人販子現在都這麼猖狂啦?
於是,我專門去翻了翻相關資料,結果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人販子們為了得到孩子,是明搶暗偷、絞盡腦汁。
只有我們做家長們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有當街裝作不經意的樣子,「順」走孩子的,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旁若無人。
還有個小男孩剛買完牛奶,一蹦一跳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這時候一雙大手從角落裡伸出來,忽地抱住孩子,嚇得孩子連反應呼救的時間都沒有就被帶走了。
更有瞅準目標,進店明搶的:
小女孩自己一個人在櫃檯,人販子先是在門口左顧右盼,確定家長不在以後直接就走進櫃檯把孩子抱走。
到門口時,小女孩緊緊地抓住了門把手試圖自救,但是她弱小力量根本不足以抵抗人販子。
更有的人販子為了能在鬧市搶孩子,還會自編自導自演:
他們一伙人會假裝和受害人有家庭內部矛盾,明目張胆的搶走孩子,
而過往群眾往往會以為是家庭糾紛而選擇沉默。
上官正義,這位臥底十年幫助打拐的人民英雄,曾在電視上警告各位家長:
當代拐賣方式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
傳統的拐賣,是誘拐/搶來孩子後,再尋找買家。
而最新型的拐賣方式是,可以「預定」孩子!
人販子會先拍下孩子的照片,讓買家確認。
買家確認了以後,人販子再下手!
讓人毛骨悚然。
你能想像的到嗎?
此刻在我們身邊看似安全的孩子,可能早已被人販子拍下照片,被當作商品四處發布尋找買家。
時機一到,惡魔之手就會無情的伸向孩子……
2/
根據最新消息,麗江走失的3歲男童已被成功解救。
解救的時候,孩子被藏到了深山的山洞裡,
但值得慶幸的是,孩子目前看來情況良好,身體健康。
孩子的父親淚流滿面,激動地說不出話,看到警察就跪在地上拼命磕頭。
可能在此刻,除了用這種方式,他實在不知道還能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麗江被拐小男孩是幸運的,但有的孩子就沒這麼幸運了。
被拐的孩子都去哪裡了呢?
有的孩子會被「買家」撫養長大,這可能是我們大多數人能想到的結果。
而有的孩子卻進入了地獄:
女孩子被賣去深山當童養媳、生殖工具或充當童妓,男孩子被賣去當童工,此後的生活暗無天日;
還有可能被拉去做職業乞丐,為了能達到更多「視覺刺激」以博得更多的「同情錢」,
他們可能會被活生生地敲斷雙腿,然後故意弄出天生畸形的姿態。
如果一次不夠畸形,那就再次敲斷,再次「塑形」,如此往復。
大點的孩子,人販子擔心他們會說、會求助,就剪掉孩子的舌頭,讓他們此生都再說不出一個字;
他們還可能被灌安眠藥、被開水燙皮。
有的人販子靠器官交易為生,於是孩子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個飼養器官的容器而已。
被拐賣的孩子裡,有的可以平安長大,而有的孩子可能半路就「沒」了:
不是被虐待致死就是被人販子殺害。
陳蓮香,一名因在兩年時間內至少拐賣了45名孩童而臭名昭著的人販子,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面對警察的提問,她的回答讓人看的頭皮發麻:
「錢來得快又比較簡單。」「不就是一個小孩嗎?他們可以再生唄!」「孩子哭聲大,差點把人招來,就把娃丟河裡了……」
每一個孩子可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寶貝啊,怎麼到了人販子那裡,就連個物品都不如呢?
孩子一旦被拐,原生家庭的父母就過得風雨飄零,每個人都背負著一個悲痛欲絕的故事:
有的家庭,孩子丟了,母親一瘋就瘋了30年;
有的家庭,傾家蕩產就為了找孩子,至今還在路上,等待一份奇蹟;
更有的家庭,孩子找回來了,父母卻沒了:
宋彥智,3歲被拐。
從孩子被拐的那刻起,他父母的生活就只有一件事:找孩子。
日日尋子,從未停歇。
可是哪裡有那麼簡單,所有的尋找就像一顆小石頭扔進大海裡,
15年過去了,一點音訊都沒有。
這位絕望的父親,留下了「我只要我兒宋彥智」8個字後,
在2006年的大年初三,從高樓上縱身一躍……
倔強的母親仍然不放棄希望,帶著悲傷和丈夫最後的願望,繼續尋子。
2016年,孩子終於找回來了,母子兩抱頭痛哭:
「爸爸你在天上看到了嗎?孩子回家啦!」
人販子厚顏無恥地說自己偷走的不過是一個孩子,
他們偷走的哪裡是孩子啊?他們偷走的是父母的命啊!
3/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顯示,每年全球範圍內約120萬名兒童失蹤。
在這些失蹤兒童中,但僅有0.1%的兒童可以被成功找回。
雖然我國已經在不斷加強打擊販賣人口的犯罪行為,盡力解救被拐兒童。
但作為我們家長來說,看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一個父母必須盡到的責任,是重中之重。
人販子騙術雖然在不斷升級,但是總結來說,常用的有五大騙術,分別是:
1. 假冒熟人
人販子冒充自己是父母的朋友、同事等,欺騙孩子和自己離開。
2. 物質利誘
人販子用糖果、玩具、電子設備等為誘餌,吸引小孩。
3. 盜竊搶劫
趁著大人看管不嚴,直接將孩子偷走或拐走。
有人還會用迷藥迷暈大人,搶走孩子,或者是多人合作,當街明搶。
4. 利用孩子的善良
利用孩子的單純、善良,採用「幫幫叔叔的忙好不好?」,「給阿姨帶一下路可以嗎?」等方法進行拐騙。
5. 冒充其他職業
冒充成快遞、外賣送餐員等,敲門要求孩子開門直接抱走孩子,
或者告訴孩子「快遞/外賣在樓下,和我一起去拿好不好」等方式,引誘孩子離開。
因此,我們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幾點:
1.給孩子做好安全教育,讓孩子警惕的同時還要學會自救。
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場景化,父母和孩子角色扮演,儘可能多地預演有可能出現的情況,讓孩子熟記於心。
教會孩子拒絕給陌生的大人幫忙,告訴他們:「大人有事應該找大人幫忙,凡是找小孩子幫忙的都是壞人。」
不要在孩子面前過於粉飾太平,
告訴孩子們世界上就是有這麼一個邪惡的群體,會把他們帶走,和爸爸媽媽就再也見不到了。
在這件事上,要讓孩子怕,要讓他們知道後果的嚴重性,
意識不到問題嚴重性的孩子永遠不可能有合格的安全意識。
2.盯緊自己的孩子:你不盯緊自己的孩子,人販子就會盯緊你的孩子!
現在出門,隨處可見監護人們「手機不離手,孩子一邊扔。」
這個行動是最危險的。
一個孩子被拐的過程,可能只需要3秒:
也就是當說我們回一條微信、刷一則微博,甚至剛點開看一則視頻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就有可能被拐!
其次不要把孩子交給任何好心的陌生人。
很多案件都是因為家長要去洗手間,但是不方便攜帶孩子,
於是就把孩子留給「好心」的陌生人看管,導致孩子被拐。
3.不要過多的暴露個人信息
例如:
不要在朋友圈公布太多的關於自己家庭和孩子的信息,
拍照時如果打開定位功能,發布的照片人販子可以通過信息分析軟體得到我們家庭的精準定位。
不要把孩子的名字貼在顯眼的地方,人販子會叫出孩子的名字並謊稱自己是家長。
幼兒園的家長在入院時都喜歡貼姓名貼,要特別注意。
不要在朋友圈裡發布過多孩子參加比賽的投票選項、照片等,人販子有可能通過這些方式鎖定想要下手的兒童。
4.當遇到陌生孩子情況不正常的時候,請留意,必要時請報警
如果我們看到以下情況時,請多加留意,適當取證,必要時請報警:
在長途汽車、火車動車上,孩子昏睡多個小時,不吃不喝不排便,
陪同大人神色異常、和孩子不親近等;
孩子連哭帶鬧,大人無動於衷或者神情特別緊張,情緒特別激動時等等情況。
我們的一己之力或許能挽救一個家庭,哪怕被人誤解,也好過於事後自責。
4/
近些年,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各種公益平臺上,走進尋找孩子的大軍裡,
努力儘自己的一份力,期待著幫助每一個被拐孩子回家。
我們再一次呼籲: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不要因為自己的痛,就生生的讓孩子和父母生生分離;
更不要因為一時的財迷心竅,讓自己在犯罪的道路上一步錯、步步錯,畢竟自作孽,不可活;
對於每一位家長來說,給孩子做好安全教育、看好自己的孩子是重中之重,
不要因為一時的輕鬆、貪玩而釀成此生的悲劇。
黃渤在電影《親愛的》中,飾演一位孩子被拐走的父親。
幸運的是,孩子最終被找到了。
找到孩子後,多年的辛苦、期待、痛苦、折磨、無奈、心酸一時間湧上心頭,他坐在樓梯拐角處痛哭,讓無數觀眾跟著落淚。
我們祝願所有被拐孩子都能早日回家,
我們更希望,這個世界上,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父母身邊幸福、健康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