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為何會被勾踐打敗?除了勾踐的臥薪嘗膽,還有夫差的天真驕傲

2020-12-11 白菜說史

當初吳王夫差為了殺父之仇,所以勵精圖治,率領著吳國的精兵強將一起滅了越國,並且生擒了越王勾踐,但是最後的結局卻發生了驚天大逆轉,最後夫差還是被勾踐所殺。除了勾踐的臥薪嘗膽,還有哪些原因呢?

想當初吳王闔閭殺了吳王僚之後,終於獲得了王位。他重用伍子胥和孫武,縱橫淮水地區,打敗了楚國,成為了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吳王闔閭在和越國的大戰中,被斬落腳趾,失血過多而死。在闔閭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夫差一直牢記著越王勾踐給自己的父親留下的恥辱,所以就勵精圖治,使得吳國的國力迅速增強,所以他領兵攻打越國,成功的徵服了越國,並且生擒了越王勾踐。

當時夫差對於勾踐有著滔天的恨意,自然不願意讓他一刀了斷,所以就將他帶回了吳國的都城折磨他。當時淪為階下囚的勾踐,被吳王安排住在闔閭的墳墓旁邊,為其守墓,並且成為了最為低賤的馬奴。

勾踐在吳王夫差那裡是受到了各種的侮辱,但是勾踐並沒有因此而羞憤自殺,反而是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後來夫差發現勾踐沒有反抗之意,所以就將他放回了國內。勾踐回國之後就勵精圖治,和自己的妻子百姓同甘共苦。

最終他再次起兵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最後一舉攻破吳國的都城,使得夫差自盡而死。勾踐也由此成為了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經過夫差和勾踐的之間的事件,我們可以發現歷史就非常的巧合,當初夫差為報仇滅了越國,後來被越王勾踐復仇成功,又一舉滅了吳國。

那麼夫差會被勾踐打敗,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大家肯定都會說是因為勾踐的臥薪嘗膽和狡詐。其實除了勾踐的原因,還有夫差的天真和驕傲。夫差剛上位的時候,要一雪前恥樹立自己的威信,所以他打敗了越國,成就了自己的霸業。

但是在為父報仇之後,他就非常的驕傲自負,認為勾踐不值一提,甚至也聽不進去了伍子胥等人的勸誡。而伍子胥此人雖然足智多謀,但是卻是一個非常固執的人,而且他不懂得委婉勸人,而且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不給吳王夫差留面子,所以夫差自然就遠離了他。

所以此時阿諛奉承的伯豁就深得夫差的喜愛,同時它也接受勾踐的賄賂,為其周旋,所以最後勾踐才能夠回到國內,發動討伐吳國之戰。而且此時夫差早就沉浸在了溫柔鄉,沒有了當初的鬥志了。

此時大家此時不免要問,為什麼夫差在徵服了越國之後而不殺了越王勾踐呢?反而最後放虎歸山,反噬己身呢?各位朋友,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絕不僅僅靠臥薪嘗膽
    【核心提示】在歷史上,由於臥薪嘗膽的故事太出名,以至於許多人誤認為,越王勾踐戰勝吳王夫差,靠的僅僅是臥薪嘗膽。實際上,越王勾踐之所以能夠戰勝吳王夫差,除了臥薪嘗膽,還有許多更加重要的原因。春秋時期的吳、越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是楚、晉兩強爭霸的副產品。
  • 重讀《臥薪嘗膽》:擊敗夫差的不是越王勾踐,而是夫差自己的天真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一副對聯,直接將越王勾踐推到了與楚霸王項羽同樣的高度。在年少的歲月中,讀到這幅對聯的時候,非但沒有察覺出什麼問題,反而覺得再正確不過了。越王勾踐兵敗之後,十年忍辱負重,最終擊敗了昏聵的吳王夫差,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讓吳越百姓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這麼一看,勾踐既是艱苦奮鬥的典範,又是仁義愛民的明君,的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但當我們看到《臥薪嘗膽》背後的真相時,卻不得不感嘆,美化後的故事欺騙了我們好多年。
  • 夫差會被勾踐所殺,究竟是自己的天真還是勾踐的狡猾?
    夫差會被勾踐打敗,除了勾踐的狡詐,還有夫差自己的天真驕傲。夫差雖然知道勾踐也不是一般的君王,但並沒有將他當成一個同等重量級的對手來看待,用俗話說就是即便你是孫猴子,也逃不出我如來佛的手掌心。你勾踐再怎麼包藏禍心,再加窮折騰,只要我吳國大兵一到,管教你照樣丟盔卸甲,委地求饒。夫差有了這樣的念頭,他能夠做出放虎歸山的事,也就不是什麼怪事了。對後來勾踐的一系列表演他也聽之任之,獻來的美女也坦然笑納,也許這時候夫差心裡在暗笑:不就是美人計嗎我不懼,我倒要看看你勾踐還有什麼本事。
  • 夫差是怎樣看待勾踐臥薪嘗膽的,伍子胥為何開始就篤定勾踐必反?
    這段關于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典故,流傳至今可謂是家喻戶曉,只是其中有兩點疑問,後世甚是惋惜卻又不甚理解,那就是夫差當初為何數次不聽勸告,徹底地消滅勾踐,除了伯嚭這個賣國賊的讒言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底層的原因,而在另外一邊,伍子胥又為何從一開始就篤信越王勾踐必反,並且必將成功,他的直覺和判斷又到底源自何處?
  • 勾踐為打敗夫差臥薪嘗膽,為何在他復國後,妻子和範蠡都棄他而去
    一提到勾踐,大家總能聯想到臥薪嘗膽的典故,似乎勾踐的全部總與「屈辱」和「卑微」這兩個詞脫不了干係,實際上,在越國滅亡之前,他可是萬人之上的君主,並不是生來就如此卑微的。為了復國,堂堂七尺男兒甘願為奴,他為打敗夫差一直臥薪嘗膽,按理說這樣一個能隱忍的人,必定不是一個驕奢淫逸的昏君,但為何在他復國後,妻子和範蠡竟然都棄他而去?為何能共患難,卻不能共享福呢?
  • 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與吳國夫差,不得不說的愛恨情仇
    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與吳國夫差,不得不說的愛恨情仇說起春秋五霸的最後一位王者,這當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典故就是由他而來,通過歷史,我們可以知道,勾踐是一位了不起的君王,儘管當時還沒有皇帝的概念,可作為統治者,勾踐是可以隱忍的,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復國,吳王夫差不堪羞辱自盡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復國,吳王夫差不堪羞辱自盡 本期圖文要單獨介紹越王勾踐是如何臥薪嘗膽進一步實現復國大業的?話說越王勾踐即位的第三年,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操練人馬,將向越國報仇,越國打算先發制人,徵伐吳國。
  • 臥薪嘗膽,吳越更替,為何勾踐就可以成功打敗夫差?
    夫差與勾踐之間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概括起來的話,這就是一個猥瑣發育並且最後反殺的故事了,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勾踐是最後成功把吳給滅掉了,徹底就吞併了整個吳越之地,他們也就成為了東南地區的霸主國家。那麼對於勾踐來說,他能夠最終勝利還是非常不容易的,畢竟吳國本身就非常強,而且由於地段的因素,還有後來的改革等發展,在力量上要絕對比越國強太多了,為何勾踐最後就能打贏呢?
  • 吳國勝了越國後,為何要給勾踐臥薪嘗膽的機會?夫差的結局又如何
    而有關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但是大家知道為什麼當初吳國搞定越國後,沒有斬草除根,而是給了勾踐反殺的機會嗎?而夫差這個「仁厚」的君王,在吳國被勾踐擊潰後,又得到了怎樣的結局呢?表面的事情經過駱駝早期所受到的教育中,越國是因為被吳國欺負,而一直又打不過,所以越王勾踐才不得不忍辱負重,前去到吳國臥薪嘗膽。
  • 夫差與勾踐的恩怨情仇,都是驕傲惹的禍!
    ,勾踐於三年後嘗夫差糞便治病而得夫差信任最終得以回國!勾踐在吳時,伍子胥曾多次直諫夫差要誅殺勾踐,但因美人西施與伯痞常伴左右,最終放棄誅殺,又以伍子胥有謀反之理由令其自殺!當吳王還做著稱霸中原的美夢,於諸侯國黃池會盟時,勾踐已經打到吳國都城,俘虜太子,後又打敗夫差使其自刎!
  • 勾踐臥薪嘗膽,夫差圖霸中原,竟逼死了首席謀臣
    周敬王二十九年(前491年),勾踐被釋放回國。他「臥薪嘗膽」,勵精圖治。 對內,採取尊重人才、發展生產及獎勵生育等措施,以團結內部、增強國力和充裕兵源; 對外,則針對吳王夫差驕傲輕敵和急於求霸的心理,一面佯示忠順,一面暗自「結齊、親楚、附晉」,竭力促使吳與中原大國作戰,企圖俟吳在戰爭中削弱後伺機滅吳。
  • 勾踐有沒有做過夫差的奴僕?有沒有臥薪嘗膽?
    為了獲得夫差的信任並早日歸國,勾踐聽從範蠡的建議,在夫差生病期間,甚至不惜以品嘗夫差糞便的方式來替夫差診斷病情。糞便那酸爽恐怕任誰都很難下得了嘴,但勾踐不但要下得了嘴,還得吧唧嘴表現出很享受的樣子。沒辦法,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就算被強姦也要裝得有快感!不過,據說勾踐還因此患上了口臭之症。
  • 越王勾踐是如何滅掉吳王夫差的?《臥薪嘗膽》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越王勾踐是如何滅掉吳王夫差的?《臥薪嘗膽》是怎樣的一個故事?越王勾踐滅掉吳王夫差的過程是驚險曲折的,也是吳越兩國鬥智鬥力的結果,當然主要是越國全民動員,使用各種陰謀詭計的結果,時間更是長達二十二年。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吳王夫差剛愎自用、狂妄自大造成的。即「自作孽不可活」也。
  • 揭秘:越王勾踐真的臥薪嘗膽了嗎?為何要親嘗吳王夫差糞便
    勾踐是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最終贏家。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諸侯爭霸中,越王勾踐憑藉堅強不屈的毅力和忍辱負重的耐力最終獲勝,留下了許多為後人稱道的典故,這其中最為人稱道的當是"臥薪嘗膽"的故事。但是,這一故事的真實程度到底有幾成越王勾踐肯定有過臥薪嘗膽的經歷嗎?似乎也未必。
  • 勾踐臥薪嘗膽滅掉吳國,吳王夫差自殺前,為何一定要蒙上雙眼?
    楚國引七國聯軍相助,但最後還是被闔閭打敗。一時間,闔閭稱霸江淮,徐、魯、齊均被闔閭打敗,周邊諸國紛紛臣服,闔閭也因此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夫差每次都回應道:「不敢忘!」在這種環境下,吳國上下都瀰漫著復仇的怒火。兩年後,越王勾踐不聽範蠡之言,舉兵攻打吳國,最終被伍子胥打敗。
  • 勾踐是用了什麼方法打敗了夫差?完成使命的西施又去哪了?
    勾踐是用了什麼方法打敗了夫差?完成使命的西施又去哪了?我們都知道在很早的時候吳越兩國之間的恩怨就有了,之後勾踐他的父親允常便在經常的時候就與夫差的父親闔閭作戰,可以說是水火不容。在有一次的戰役當中,勾踐的父親允常去世了,隨後勾踐也將闔閭給打敗了,也就是因為這樣,父輩之間的恩恩怨怨就淪落到了自己後代勾踐跟夫差的身上。當時就在闔閭去世的時候,留給了夫差一份遺囑,直接就是讓夫差在以後的時候,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打敗越國。在夫差知道了自己父親的這份遺囑之後,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夫差他便訓練兵馬,發誓一定要把越國給打敗。
  • 越王勾踐驕傲自滿,後因臥薪嘗膽屈服夫差,終成大業
    臥薪嘗膽是現在每個人都非常熟知的故事,這個故事由來已久,距我們已有幾千年的時間,但依舊被現在的人們所傳頌,並且成為很多人的勵志故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的故事吧!他發誓要打敗越國,為自己的父親和吳國報仇。夫差身邊有兩個重要的大臣,一個叫伍子胥,一個叫伯嚭。他叫這兩個人每日操練兵馬,為攻打越國做準備。兩年之後,夫差親自帶領吳國大軍攻打越國。越國兩個很有名的大夫,文種和範蠡曾對勾踐說"吳國這次決心要為闔閭報仇,是帶著仇恨來的,他們來勢洶湧,建議不要和吳國作戰,緊守城門"。
  •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軍師範蠡運籌帷幄,夫差被困姑蘇山重蹈夫差路
    話說吳王夫差也知道,中原各國,地理位置縱橫交錯,勢力範圍犬牙不齊,冒失的入兵中原,必然會遭到阻燃,於是就想著跟晉回合,會盟地點定在黃池(也就是今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南部區域)。晉也知道中原各方勢力不可小覷,北有燕、西有秦、西北還有義渠和婁煩。中部還有一堆小諸侯國,搞不好會惹眾怒。於是就拉當時氣勢正盛的吳,當時吳的版圖已經囊括了徐、齊、魯等小諸侯國。算是小霸王之一了。
  • 夫差並非昏君,為何始終相信勾踐,伍子胥又為何一直篤定勾踐必反
    這段關于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典故,流傳至今可謂是家喻戶曉,只是其中有兩點疑問,後世甚是惋惜卻又不甚理解,那就是夫差當初為何數次不聽勸告,徹底地消滅勾踐,除了伯嚭這個賣國賊的讒言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底層的原因,而在另外一邊,
  • 吳王夫差為何會放過越王勾踐,歷史真相大揭秘,跟您看的不一樣
    公元前494年,為父報仇的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並沒有殺死勾踐,而是給了他一條生路,這就為以後自己被「臥薪嘗膽」的勾踐復仇且滅國埋下了禍根。那麼當時夫差為何沒殺了勾踐呢?按照先秦史書《左傳》以及《國語》的觀點來看,那是因為勾踐被擊敗後,迅速派人去到夫差那裡講和,表示願意向其稱臣,且獻上了大量的美女、珍寶和土地作為求和條件。而我們狂傲自大的吳王夫差,不顧賢臣伍子胥的勸阻,反倒聽信了饞臣太宰伯噽的意見,接受了勾踐的求和,且放其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