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伽美什史詩又發現了20行

2020-12-13 騰訊網

[摘要]而法魯克和喬治翻譯的部分,則講述了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一同前往雪松林(眾神之家)打敗怪獸洪巴巴(Humbaba)的過程。

澎湃新聞記者 邢春燕

《吉爾伽美什史詩》是目前已知人類最古老的史詩,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在蘇美爾人中流傳。在古巴比倫時期,它以文字的形式流傳。但目前流傳下來的《吉爾伽美什史詩》詩句並非全本,大概缺少了三分之一。據外媒報導,伊拉克庫德地區的蘇萊曼尼亞博物館(Sulaymaniyah Museum)近日宣布,他們發現了《吉爾伽美什史詩》缺失部分的20行詩句。

2011年,位於伊拉克庫德地區的蘇萊曼尼亞博物館從一名走私販手中購回約80到90塊泥板,這一私下交易本意是收集美國入侵以來從伊拉克歷史古蹟和博物館中消失的珍貴文物,但這一交易卻意外發現了用楔形文字撰寫的《吉爾伽美什史詩》部分詩句。

刻有楔形文字詩句的泥板

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教授法魯克(Farouk Al-Rawi)表示,這些詩句蝕刻在一塊較大的泥板。在博物館打算花800美元買下這批泥板時,它仍然陷在泥土中。

在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副院長、《吉爾伽美什史詩:新譯本》(企鵝經典,2000)的譯者安德魯·喬治(Andrew George)的幫助下,法魯克用五天時間翻譯了泥板上的詩句。據蘇萊曼尼亞博物館介紹,該泥板可以追溯到古巴比倫時期(公元前2003-1595年)。然而,法魯克和喬治表示,可能並沒有那麼古老,大概可以追溯到新巴比倫時期(公元前626-539年)。

隨著破譯工作的展開,法魯克和喬治發現這塊被偷的泥板講述了一個熟悉的故事:吉爾伽美什的故事。他們稱,鑑於故事書寫所處的年代,這些故事很可能被刻在不同泥板上,每一塊泥板分別講述故事中不同的部分(有點像現代的章節)。

《吉爾伽美什史詩》是一部關於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蘇美爾王朝三大英雄之一的吉爾迦美什的讚歌,在神話傳說中他擁有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高神格。 有一些觀點認為《吉爾伽美什史詩》中大洪水章節與聖經中的諾亞方舟的故事以及其他古文明關於洪水的記載有關,認為聖經中關於大洪水的部分從《吉爾伽美什史詩》的記載演變而來。《吉爾伽美什》有很多與希伯萊《聖經》相對應的地方。

吉爾伽美什的雕像

19世紀中葉,由大英博物館的喬治·史密斯從亞述古都尼尼微亞述巴尼拔墓裡的泥板圖書館中發掘出這部史詩,共11塊泥版,計約3600行。在20世紀初楔形文字得到破譯後,史詩的文字被發現並由小碎片拼成。但這一版本的史詩大約缺了三分之一內容。

在《吉爾伽美什史詩》一開始,吉爾迦美什是烏魯克城的統治者,作惡多端,人民痛苦不堪。苦難中的人們祈求天上諸神拯救自己,天神就叫阿魯魯創造了一個半人半獸的勇士恩奇都,去與吉爾迦美什搏鬥。兩人使出全部本領,還是不分勝負,都佩服對方的勇敢,於是結拜為友,一同去為人民造福,成為人人愛戴的英雄。

而法魯克和喬治翻譯的部分,則講述了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一同前往雪松林(眾神之家)打敗怪獸洪巴巴(Humbaba)的過程。這塊泥板為《吉爾伽美什史詩》增加了20句前所未知的詩句,填補了一些細節,展現了森林的樣貌和聲音。

「在研究毫無頭緒的情況下,這塊新泥板給我們提供了線索,我們明白了雪松林不是寧靜和空曠的地方,充滿了嘈雜的鳥叫蟬鳴,猴子在樹上嘶叫,」喬治說。

怪獸洪巴巴將刺耳的叢林之聲看作一種娛樂音樂,「就像《叢林故事》中的國王路易,」喬治說,對自然景觀如此生動的描述在巴比倫敘事詩歌中「非常少見」。

這些詩句還提到了其他一些細節。例如,恩奇都和洪巴巴是童年小夥伴,在殺死怪獸後,故事的英雄們覺得有點懊悔,因為摧毀了可愛的森林。

「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砍下雪松帶回巴比倫的家,新發現的詩句中有一行似乎在說,恩奇都意識到將森林變成荒地是錯誤的行為,會讓眾神惱怒。」喬治說,如同森林的描述,這種生態意識在古代詩歌中也是非常少見的。

目前,這塊泥板已經去除了泥土,陳列在蘇萊曼尼亞博物館中,上面的文字也被全部翻譯了出來。

來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吉爾伽美什史詩》又發現了20行
    《吉爾伽美什史詩》又發現了20行 澎湃新聞記者 邢春燕 2015-10-10 15:27 來源:澎湃新聞
  • 泥板上的詩句《吉爾伽美什史詩》又發現了20行
    《吉爾伽美什史詩》是目前已知人類最古老的史詩,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在蘇美爾人中流傳。在古巴比倫時期,它以文字的形式流傳。但目前流傳下來的《吉爾伽美什史詩》詩句並非全本,大概缺少了三分之一。
  • 吉爾伽美什史詩的流傳演變
    下面我要較為詳細介紹的是阿卡德語的吉爾伽美什史詩這部宏篇巨製。其中的部分章節成文於公元前18世紀,也就是所謂的古巴比倫時期,許多殘片屬於公元前兩千年代的後半期,有的出土於幼發拉底河中遊的埃馬爾,有的出土於巴勒斯坦的麥基多,有的出土於西臺都城哈圖沙。但已被譯成近20種現代語言的「標準版本」主要出土於位於尼尼微的新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前668- 前627)圖書館。
  • 史上最早輕小說《吉爾伽美什史詩》遺失部分發現
    ­  日本動漫中常常出現各種神話體系,捏他得比較多的都有日本本土神話、中國神話、北歐神話、希臘神話、聖經、克蘇魯神話以及不得不提的《吉爾伽美什史詩》。11月5日,據日媒「excite」報導,《吉爾伽美什史詩》遺失的一部分被發現。­  記載著《吉爾伽美什史詩》遺失部分的黏土板,在庫德斯坦的當地博物館中展出。
  • 夢在《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特殊價值
    夢在《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特殊價值 2019年12月04日 08:49 來源:《古代文明》2019年第2期 作者:方曉秋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文明及其不滿
    在本文中,我將通過分析《吉爾伽美什史詩》中文明對人物的不幸與幸福的影響,以及這些人物解決他們的不滿的嘗試,來探討書中描述的不滿與文明之間的辯證關係。至少從弗洛伊德式的觀點來看,弗洛伊德並沒有為人類提出一條完全擺脫這種辯證關係的出路,《吉爾伽美什史詩》也沒有成功做到這一點。
  • 金閃閃的相關考據——《吉爾伽美什史詩》(一)
    1872年,亞述學家喬治·史密斯(George Smith)發現了著名的洪水泥板,即人類各種大洪水故事的源頭和祖先,它的原書《吉爾伽美什史詩》被連帶著出名了。後來,蘇美爾人隔壁的阿卡德人覺得自己也可以引進這個題材,於是,他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作力和想像力,把金閃閃的人生經歷編成了一部內容連貫、發人深♂省的史詩,即我們現在能看見的《吉爾伽美什史詩》。
  • 《吉爾伽美什史詩》乙未版誕生記
    《吉爾伽美什史詩》是兩河流域的早期人類留下的文學珍寶,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塑造了一個具有堅韌不拔的戰鬥精神的英雄——吉爾伽美什,頌揚了為民建立功勳的思想和英雄行為,有很大的歷史價值和認識意義,其中為民造福的思想對我們今天仍有啟發作用。
  • 《吉爾伽美什史詩》:是古代兩河流域最優美出色的文學作品!
    《吉爾伽美什史詩》:是古代兩河流域最優美出色的文學作品 !《吉爾伽美什史詩》是古代兩河流域最優美出色的文學作品也是世界文學中最早最古的英雄敘事詩。人們發現,流傳千古的《吉爾伽美什史詩》就記載在其中的十二塊泥版上。吉爾伽美什是古代兩河流域烏魯克城的國王。「他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俊美、威風、力大無比。但是他依仗權勢,搶男霸女,大興土木,弄得人民不得安寧。於是人們向天上諸神訴說自己的悲痛遭遇,祈求得到拯救。諸神認為,吉爾伽美什欺壓百姓,是因為他沒有在人們中間遇上武藝相當的對手,便令女神阿魯魯創造一個半人半神的勇士恩奇都來與他相對抗。
  • 吉爾伽美什史詩,歌頌著英雄間的友誼和對生命的熱愛
    吉爾伽美什史詩,歌頌著英雄間的友誼和對生命的熱愛在伊拉克底格裡斯河的東岸,與美麗的摩蘇爾城隔河相望,曾聳立著一座宏偉的城市,那就是亞述王朝著名的尼尼微城。早在公元前約7000年時,古代的居民已開始在那裡建立自己的家園。
  • 幾分鐘帶你了解《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賢王吉爾伽美什!
    吉爾伽美什,或許你在看這篇文章之前對這個名字還十分陌生,但,有了這篇文章你將會有一個初步印象。吉爾伽美什,在現在人的認知中是由日本TYOE—MOON公司創造出的角色,在多個Fate系列中有登場,根據歷史在遊戲《FGO》中以Caster職介被召喚到現世。其原型是人類最古老的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的主人公,人類最古老的英雄王,擁有著半人半神的特性。
  • 【歷史•水鏡】特二期:《吉爾伽美什史詩》(一)
    然後我又去查資料了,然而對於這位王,除了蘇美爾王表和《吉爾伽美什史詩》,的確沒有什麼記載。(當然,既然有了史詩,我認為這樣的大英雄人物肯定會有別的文獻記載的,只是目前還沒有而已)那麼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史詩。
  • 人類的第一部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到底記載了什麼?
    而今天,我們就來大概講述一下,人類最古老的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中,到底記載了些什麼。吉爾伽美什的塑像首先是《吉爾伽美什史詩》本身,這本人類已知最早的史詩,殘缺了1/3,它記載的是對蘇美爾三大英雄之一是用楔形文字(古代蘇美爾文明的文字),記錄在十二塊泥板上被發現。烏魯克城,是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誕生的最早的城邦文明代表(公元前3500年),吉爾伽美什正是這座城池的第五代王。
  • 人類最早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出版,直接從楔形文字翻譯,比《荷馬史詩》和《聖經》更早
    又歷經幾個世紀的流傳、發展和演變,大約在公元前1300年前後,又有人根據用蘇美爾語書寫的、歌頌吉爾伽美什的幾個獨立故事以及用阿卡德語書寫的古巴比倫版的《吉爾伽美什史詩》,用阿卡德語再改編創作了一部長篇敘事詩,寫在十二塊泥版上,這就是本書翻譯和介紹的《吉爾伽美什史詩》。這部寫在十二塊泥版上的《史詩》絕非僅僅是對已有相關材料的取捨和改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再創作。
  • 4700年前《吉爾伽美什史詩》記錄國王與機器守衛和機器牛搏鬥經歷
    寧松女神吉爾加美什的經歷,被寫成了《吉爾伽美什史詩》流傳至今。據了解,《吉爾伽美什史詩》是已發現的最早英雄史詩。史詩所述的歷史時期據信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間,比已知最早的寫成文字的文學作品早200到400年。史詩主要講述了蘇美爾時代英雄吉爾伽美什的傳說故事,並匯聚了兩河流域的許多神話傳說,共有3000多行,史詩所見的最早版本是用楔形文字刻在泥版之上。
  • 214《吉爾伽美什史詩》|醒吾專欄
    (此圖來自於百度圖片)214《吉爾伽美什史詩》①北京師範大學2002年世界上古史真題②南京大學2005年世界史真題第二步,闡釋內容(重點在於得分關鍵詞的出現):《吉爾伽美什史詩》起源於蘇美爾時代,至古巴比倫時代編定成書。史詩講述了烏魯克城邦首領吉爾伽美什最初施行暴政,激怒了神而飽受磨難。在歷經艱辛歸來之後,終成為洗盡前恥的謹飭之君。
  • 月讀|《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早期城市烏魯克
    《吉爾伽美什史詩》第十一塊泥板,大英博物館藏,發掘於亞述巴尼拔圖書館遺址。本文圖片除特別說明外均由作者提供城市作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在誕生之初是什麼模樣?我們對於早期城市的認知,可能來自於一個遺址、一片廢墟、一些斷壁殘垣;或是史官的文字記錄、歷史學家的系統性爬梳;另外,更有意思的來源是——文學作品中的描述。
  • 刻在人類基因中的英雄情結——《吉爾伽美什史詩》
    蘇美爾人崇尚武力,崇拜英雄,《吉爾伽美什史詩》是兩河流域流傳最廣的故事,他講述的是一個英勇多情,充滿悲劇色彩的英雄故事。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吉爾伽美什在蘇美爾王表中被稱為烏魯克王。恩奇都為了阻止吉爾伽美什的暴行,兩人進行了一場決鬥,打了很久都沒有分出勝負,他們兩個人卻不打不相識,從此惺惺相惜,結為了好友。在恩奇都的輔佐下,吉爾伽美什逐漸變成了一個熱愛百姓,英勇多情的開明君主。當時森林中有一隻叫洪巴巴的怪獸,殺害了所有進入森林的人,為了保護人民,吉爾伽美什和恩奇歷盡艱辛,一起斬殺了這頭怪獸,兩人回去後自然也就成為了受百姓擁戴的大英雄。
  • 《吉爾伽美什史詩》——你知道來自於哪裡嗎?
    文學作品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吉爾伽美什史詩》,史詩中充滿了神話色彩,表現了人們反抗神意的勇敢但又不能避免失敗的悲劇色彩。蘇美爾人的宗教發展程度並不高,但宗教在他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 《文明6》蘇美爾由吉爾伽美什統領
    2K今天宣布,在預定10月21日推出Windows PC版的《文明6》裡,將由吉爾伽美什擔任蘇美爾領袖   吉爾伽美什介紹視頻:     吉爾伽美什(Gilgamesh),目前世界已知最古老的敘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