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處中原腹地,是我國的人口大省,戶籍人口規模全國第一、常住人口規模全國第三。如果統計戶籍人口,河南省人口超過百萬的縣市有近三十個。
但是在實際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常住人口的意義更大,更具有參考性。如果統計常住人口,那麼河南省人口超過百萬的縣市僅有八個,其中唐河縣是河南省常住人口第三多的縣。
唐河縣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部,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縣境西鄰新野縣,西北接南陽市宛城區,北連社旗縣,東交泌陽縣、桐柏縣,南與湖北省棗陽市接壤。
湖陽縣
上古時期,禹鑄九鼎分天下為九州,今境屬豫州地域。周朝建立後,實行分封制,今境分屬申國、謝國、唐國、蓼國,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國管轄,公元前505年楚國設湖陽縣。
秦朝統一後,仍為湖陽縣,縣治位於今境西南部湖陽鎮,兩漢曹魏時延續不變。東漢建武二年即公元26年,光武帝劉秀封姐姐劉黃為湖陽公主,湖陽縣為湖陽公主封地。西晉時湖陽縣併入棘陽縣,棘陽縣治今南陽市區南部,今境改屬棘陽縣管轄。
北魏統治時期,公元498年復置湖陽縣,同期今境內前後有鍾離縣、襄城縣等縣,西魏時襄城縣併入鍾離縣。隋朝統治時期,公元598年鍾離縣改為洞川縣,後來洞川縣又併入上馬縣;此時,今境內湖陽縣、上馬縣並存,湖陽縣治今境西南部湖陽鎮,上馬縣治今唐河縣城。
唐州+泌陽縣
唐朝統治時期,公元627年上馬縣併入湖陽縣,公元725年復置上馬縣,公元742年上馬縣改名泌陽縣,兩縣同隸屬於唐州,公元906年唐州遷治泌陽縣,更名泌州。
五代十國時期,今境仍湖陽縣、泌陽縣並存,先後隸屬於泌州、唐州,宋、金時延續不變。公元1213年,金朝廢湖陽縣,降為湖陽鎮,併入泌陽縣,泌陽縣為唐州治。蒙古汗國時期,公元1265年分泌陽縣復置湖陽縣,次年即廢,今境仍為唐州泌陽縣。
唐縣
明朝建國次年,公元1369年泌陽縣併入唐州,唐州降為唐縣,治今唐河縣城,唐縣隸屬於南陽府,清朝時延續不變。
公元1381年,劃唐縣比陽鎮設泌陽縣,即今泌陽縣;公元1476年,劃唐縣桐柏鎮置桐柏縣,即今桐柏縣。
唐河縣
民國三年即公元1914年,因與直隸省(1928年改名河北省)唐縣重名,河南省唐縣改名沘源縣,因縣境位於沘水之源故名,1923年沘源縣更名唐河縣,以縣北唐河為名。新中國成立後,唐河縣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地區,1994年改屬地級南陽市管轄至今。
縱觀唐河的歷史,自公元前505年楚國設湖陽縣算起,已有2500多年建縣歷史,先後主要經歷了湖陽縣—(唐州)泌陽縣—唐縣—唐河縣四個歷史階段。湖陽縣自秦漢建縣,至蒙古汗國時期廢除,前後存在了1700多年;自公元742年上馬縣改名泌陽縣,至公元1369年泌陽縣併入唐州,此六百多年間,泌陽縣治所均位於今唐河縣城,
唐河縣總面積2512.4平方公裡,是河南省國土面積第九大縣,下轄4個街道、14個鎮、5個鄉,全縣常住人口120.07萬人、戶籍人口146.34萬人,是河南省常住人口第三大縣。
唐河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有名的歷史人物有:東漢湖陽縣人樊宏,是光武帝劉秀的舅舅,官拜特進、光祿大夫,封爵壽張侯;東漢湖陽縣人馬武,封爵楊虛侯,為東漢中興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一;馮友蘭,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