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真正有本事的人,落魄時這樣做,沒錢沒勢,照樣出人頭地

2020-12-02 遼寧臺故事會

在菜根譚裡曾經說過一句話非常引人深思: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意思就是,一個人連菜根都能咬得,那這人一定能做成任何事情。

它是告訴世人,一個人深陷低谷的時候,如果能夠挺下來,那麼這個人以後的人生,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挫折困難,也都能順利度過。

當初王陽明,被宦官劉瑾陷害,然後被貶,36歲那年,去到了龍場頓悟,可以說,人生已經到了谷底,但這也是王陽明的人生轉折點,在龍場,王陽明先是讓自己生存下來,然後每天修行,直到有一天,他終於悟出了王陽明心學,還從此成了聖人。

其實,王陽明沒取得成功時,很像現實生活中每個還沒成功的人。但最大的區別就是現在很多人認為自己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自己沒有一個好的家庭和一個好的出身,但卻從來不從自身找原因。

大多數男人之所以貧窮和失敗,問題都是源於自身,是自身不夠努力或者努力的方向和方法不對。心學大師王陽明的這句話,一個男人,尤其是有野心的窮人,在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句話,早晚能成大器,出人頭地,再窮也能翻身!

思維決定一切

青蛙在井底看見的世界是窄小的,它敢於尋求方法跳出來,那它所看見的世界會很大很大,若它再一直朝著一個方向前進,又會發現這世界不是之前想像的大小。正如我們生活中遇到各個方面的困難,我們需要以不同尋常的思維方式思考,並跨越障礙,那就獲得到意外的驚喜。

思維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命運。

「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難,則其失之必易;其積之不久,則其發之必不宏。」

王陽明認為,於人心道德來說,底線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個人慾成大器,在做事上則要勇猛精進,萬萬不能有底線。

正如古語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就告訴我們,只有不懈追求,不給自己人生設限,專注地去追求,那麼,得之越難,積之越久,就越能創造出璀璨奪目的人生

讀懂王陽明人生就能少走彎路

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日本在王陽明的影響下,成功進行了明治維新,而在中國,現在卻很少有人記得王陽明。

王陽明被後世的人譽為千古第一聖人,他的「心學」被人們奉為修心養性的真理。如果你還想學習更多的王陽明心學升華自己的內心,引導自己的言行,那就可以來看看《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書中從「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以及「致良知」的修養學說,這三部分探討了人生哲學和成功奧秘。

無論是內心浮躁,還是遇到困惑,你都可以來讀一讀王陽明,那最終自是能更上一層樓!

相關焦點

  • 王陽明智慧:牢記這3句話,就算沒錢沒勢,照樣能出人頭地
    人生在世,誰也不想一輩子碌碌無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像的宏圖大業想要大展腿腳,但是想要成功又談何容易?尤其是我們這種沒資源、沒人脈、沒背景的普通人,可能連施展才華的機會都沒有。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自古以來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取得成功的人也有很多,所以不要害怕你所在的「起點」,起點太低並不可怕,可怕的身在底層卻不知道往上爬,不尋求改變,這樣的人一輩子都很難成功。
  • 胡雪巖:男人落魄時,參透這5句話,沒錢沒人脈,照樣出人頭地
    在這當中,胡雪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更重要的是,他從未放棄心中的拼勁,男人落魄時,只要參透下面的5句話,沒錢沒人脈,照樣出人頭地!1、 如果你有一鄉的眼光,你可以做一鄉的生意;如果你有一縣的眼光,你可以做一縣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
  • 胡雪巖告誡:男人落魄時,參透這5點,沒錢沒人脈,照樣出人頭地
    但是,這樣的胡雪巖卻是白手起家,他自小家境貧寒,小時候就是一個放牛郎,但是,他人窮志不窮,隻身一個人到了杭州,從一個錢莊的學徒做起,最終,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了晚清首富。在這當中,胡雪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從未放棄心中的拼勁,男人落魄時,只要參透以下這5點,沒錢沒人脈,照樣出人頭地,到底是哪5點?今天一起來看一看胡雪巖的智慧吧。
  • 胡雪巖透露:男人落魄時,參透這5點,沒錢沒人脈,照樣出人頭地
    但是,這樣的胡雪巖卻是白手起家,他自小家境貧寒,小時候就是一個放牛郎,但是,他人窮志不窮,隻身一個人到了杭州,從一個錢莊的學徒做起,最終,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了晚清首富。在這當中,胡雪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從未放棄心中的拼勁,男人落魄時,只要參透以下這5點,沒錢沒人脈,照樣出人頭地,到底是哪5點?今天一起來看一看胡雪巖的智慧吧。
  • 王陽明:能成大事的人,落魄時牢記兩點!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生真正的成熟,就是身處逆境的自我救贖!」窮困潦倒時,正是考驗一個人魄力的時候,要是能從逆境中自救,那就能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要是從此沒落,人生的黑暗將無窮無盡!就如《菜根譚》裡面說的那樣,「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胡雪巖:男人落魄時,參透這5句話,沒錢沒人脈照樣出人頭地
    人生如潮水,總有潮漲潮落時,如天上月,有盈就有虧。如果一個男人沒有半夜裡含著淚水啃饅頭的經歷,他的人生是不豐滿的。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最可怕的是男人在落魄時失去了爬出低谷的勇氣和決心,自曝自棄的結果就是毀了自己的人生和家庭。只有靠自己從谷底重新爬出來,一個男人才能完成真正的蛻變和升華。
  • 王陽明心學智慧:能成大事的人,落魄時懂得這樣改變,內心更強大
    正是因為有這些風景才組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人生,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在平坦的時候就興奮地往前衝,在不幸的時候就停滯不前,我們要學會在人生的逆境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的心態變得更平和,這樣才能無論什麼道路都可以輕鬆走下去。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謹記7字真言,沒錢沒人脈,也能飛黃騰達
    每個人都想成功,但現實往往很殘酷,當你在沒錢沒人脈還想著做大事的時候,都做了些什麼?明朝的心學大師告訴你,男人慾成大器,記住這7個字,沒錢沒人脈,也能飛黃騰達!現在的很多人都喜歡將事情了解個皮毛就說自己知道了,懂了,但到真正開始做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是一知半解,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會真正的有成就呢?「勤」不只是說多做事,更是指懂得專研。
  • 當你沒錢又沒成功時,牢記王陽明這2句話,再窮,也終有出頭之日
    當你沒錢又沒成功時,牢記王陽明這2句話,再窮,也終有出頭之日;窮人要想翻身,沒錢沒人脈時,牢記王陽明這2句話,早晚也能飛黃騰達。第1句話:「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也就是說,他認為第一等事該是做聖賢。當時,王陽明年僅十歲,這句話不僅被老師同學恥笑,就連王陽明的父親知道後,也是對其好高騖遠的心態給予了嚴肅的批評。然而,誰又能料到,從小便懷有做聖賢之心的王陽明最後真成了聖賢,而那些嘲笑他的人,歷史上哪裡還尋得到蹤跡呢?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2不爭」,悟透能少走許多彎路
    一個聰明的人,往往很容易取得成功。可人生在世,總是會遇到許多挑戰和坎坷,王陽明一生經歷坎坷,被宦官劉瑾陷害,被貶到貴州龍場這樣的人間地獄,但是他都堅強的活了過來。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是有錢有人脈?不!像曾國藩,王陽明就是真正聰明的人,他們雖然有過低谷,本來就是個普通人,但最後卻成為了聖人,因他們的秘訣就是一輩子2不爭1、不爭面子面子是世界上最不值錢的東西,王陽明:「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動
  • 人在落魄時的感悟句子,句句入心坎!
    一、當明天變成了今天成為了昨天,最後成為記憶裡不再重要的某一天,我們突然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被時間推著向前走,這不是靜止火車裡,與相鄰列車交錯時,仿佛自己在前進的錯覺,而是我們真實的在成長,在這件事裡成了另一個自己。二、有多少人在失意和落魄時,心中都有一個聲音在輕輕呼喚,人生就是一場堅持馬拉松。
  • 王陽明:沒錢沒人脈,還想出人頭地?那就需謹記這七字真言
    現實很殘酷,每當我們想做出一番成就時,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其實很多時候將這些困難總結一番就是:沒錢沒人脈。所以一提到錢和人脈,很多人便還沒開始就放棄了,但如果你屬於仍咬牙堅持的那部分人,壯志未酬,雄心不滅,那不妨來看看王陽明的這七字真言,相信定會讓你醍醐灌頂,受益頗多。一、「知」字真言:立志從心,人貴自知通常成大事者,需得先立一個志向,這個志向要遵循自己的內心,為自己指明前進的方向。
  • 王陽明:一個男人,在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早晚能成大器
    現實生活中,很多一窮二白、一事無成的男人,認為自己之所以如此,全都是運氣不好或者說命不好,認為自己沒錢沒人脈,沒有好的出身和資源,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認知誤區,因為大多數男人之所以貧窮和失敗,問題都是源於自身,是自身不夠努力或者努力的方向和方法不對。
  • 王陽明:一個人,沒錢沒勢沒地位,也可以成功,只需做到這四個字
    人與人的價值觀不盡相同,對成功人生的定義和標準自然也不盡相同,有人認為擁有財富、權勢、地位就是成功,也有人認為安貧樂道、粗茶淡飯的淡泊寧靜是成功。這些觀點的對錯,因人而異,但在王陽明看來,一個人,沒錢沒勢沒地位,也可以成功,只需做到這四個字——安貧樂道!
  • 明朝「一哥」,張居正與王陽明誰更有資格?這兩方面王陽明完敗
    王陽明心學影響深遠,但他才是明朝「一哥」,貢獻和影響力巨大在明朝276年的歷史中,出過許多偉大的人物。《永樂大典》的編撰者解縉、連中三元的奇才商洛、延續大明200年國祚的于謙等等,這些人都深深被刻在歷史功勞簿上。但是,當我們說到「大明第一人」時,總會想到這兩個名字:王陽明和張居正。
  • 王陽明: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再窮也終有出頭之日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忙忙碌碌還是一事無成,更有人認為自己之所以如此,全是因為運氣不好或者說命不好,認為自己沒錢沒人脈,沒有好的出身和資源,都是因為沒有一個好的家庭,可卻從不從自身上找問題,如果一個人足夠努力,就不會總說這些怨天尤人的話。
  • 王陽明說:真正厲害的人,都有這二個特性,我懂了
    公元1529年1月9日,戰亂平息,王陽明拖著病體起身回家,卻不幸病逝於歸途的船上,客死他鄉,孤苦無依。王陽明臨終之際,弟子泣不成聲,問道:「先生,有何遺言?」王陽明泰然回道:「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言畢,安詳合眼,溘然長逝。其實,像王陽明大師等這樣真正厲害的人,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往往都擁有這兩個做人的特性,所以,成就了他們出類拔萃的人生。
  •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是這兩個字,若能做到,早晚出人頭地
    王陽明:拉開人與人距離的,不是能力,也不是努力,而是這兩個字,若能做到,早晚出人頭地。這兩個字就是專注!王陽明說:「我輩致良知,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良知擴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王陽明的這段話,就是告訴我們,人與人總是有差異的,所以在致良知的時候,也會因為個人的差異而達到不同的程度。如果今天達到這樣的程度,我們就根據今天的程度去擴充自己,而明天對於良知又有了新的理解,便在明天理解的基礎上擴充,這才是專注於一門學問的態度。
  • 王陽明告誡:要想出人頭地,儘量別和這四類的家庭的人接觸,有理
    外出打工的人,他們要面對很多形形色色的人,這些人,出自各自的家庭,我們面對這些來自不同特點家庭的人時,一定要注意辨別。一些人的家庭家風良好,我們自然可以多多來往,而一些家庭,卻有著糟糕的家庭環境,我們做人要想出人頭地,就要避免和出自這三類家庭的人接觸,才能避免「近墨者黑」。
  • 農村俗語:「落魄不思三人,沒錢不碰三藝」,哪三人?哪三藝
    很多人第一反應就覺得這是胡說,落魄的時候,不正是需要有貴人來拉扯一把嗎? 當然,這是我們落魄時最大的期望,希望有人能幫助迷茫失落的自己,拉扯自己一把,指明成功的道路。這是每個人心中最大的期望,但現實情況卻是少有這樣的「奇蹟」。往往是錦上添花的人多,真正能雪中送炭的人,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