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
名字由來:西寧市一座有著深厚歷史文化淵源的高原城市,古稱青唐城、西平郡、鄯州等,是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交通咽喉。
「西寧」之名始於北宋。
1104年,北宋將鄯州更名為西寧州,取「西陲安寧」之意,隸屬隴西都護府。
1929年,青海建省,西寧成為省會。
1946年,在省城周圍設置縣級西寧市。
1949年,成為青海省轄市。
城市性質:青海省省會,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青藏高原生態宜居城市,國務院確定的內陸開放城市。
海東市
名字由來:海東有「海藏咽喉」之稱,是「2020中國避暑名城」,因地處青海湖以東而得名。
1978年,設置海東地區。
2013年,海東地區撤銷,改置地級海東市。
城市性質:青海省副中心城市,蘭西經濟區重要支點和新型產業基地,具有河湟文化特色的高原生態旅遊宜居城市。
海北藏族自治州
名字由來:王洛賓在金銀灘草原採風後,創作出了風靡海內外的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
金銀灘草原位於海北州境內。海北州因地處青海湖以北而得名。
1953年,設置海北藏族自治區。
1955年,改置海北藏族自治州。
城市性質:(未知)
黃南藏族自治州
名字由來:因地處黃河之南而得名。黃南境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比如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南宗尼姑寺等。
1953年,設置黃南藏族自治區。
1955年,改置黃南藏族自治州。
城市性質:(未知)
海南藏族自治州
名字由來:海南州是青藏高原的東門戶,素有「海藏通衢」之稱。因居青海湖以南而得名。
1953年,在貴德縣、同德藏族自治區基礎上設置貴南藏族自治區。
同年12月,改置海南藏族自治區。
1955年,更名為自治州。
城市性質:(未知)
果洛藏族自治州
名字由來:果洛系藏語音譯,意為「反敗為勝的英雄」,後演變為今果洛州境內藏族諸部的統稱和地域名稱。
1954年,設置果洛藏族自治區。
1955年,改置果洛藏族自治州。
果洛境內的阿尼瑪卿雪山,與西藏的岡仁波欽、雲南的梅裡雪山、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四大神山」。
城市性質:三江源生態城鎮,最美果洛文化城鎮,青甘川交通通道新型城鎮,黃河源山水城鎮,青南有機畜牧業基地綠色城鎮。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名字由來:外地人未必知道海西,但德令哈,很多人肯定知曉。
因為海子曾寫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
海西因位於青海湖以西而得名。
1954年,設置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次年改為自治州。
1985年,因州內的哈薩克族同胞自願遷回新疆,州名改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城市性質:青海省經濟次中心、增長極;青海對外開放的經濟高 地;青海西部交通物流基地。
玉樹藏族自治州
名字由來:玉樹有「中華水塔」、「犛牛之鄉」的美譽。名字系藏文譯音,「遺址」的意思,故址上盛開的美玉之樹。
1917年,設置玉樹理事,4年後改為玉樹縣。
1950年,設置玉樹藏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自治州。
城市性質:高原生態商貿旅遊城市、三江源地區中心城市和我省藏區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先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