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
名字由來:眉山古稱眉州。若論文化厚重,眉山是不容忽視的存在,僅兩宋年間的進士,眉山就有多達886人,其中的佼佼者非唐宋八大家裡的「三蘇」父子莫屬。
眉山因境內的峨眉山而得名。
峨眉山有著「峨眉天下秀」的美譽。《峨眉郡志》云:「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豔也,故名峨眉山。」
583年,西魏改青州為眉州,眉州由此得名。
976年,北宋將通義縣改為眉山縣,作為眉州的州治。
1913年,眉州廢除,改置眉山縣。
2000年,眉山地區和眉山縣撤銷,改置地級眉山市,原眉山縣改置東坡區。
城市性質:成都大都市區副中心城市,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以東坡文化為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生態宜居的公園城市。
巴中市
名字由來:「巴中」之名始於民國。在此之前,巴中一直稱巴州,以古巴國為名。
1913年,廢除巴州,改置巴中縣,因介於巴東、巴西之間而得名。
1993年,巴中縣撤銷,設立縣級巴中市,屬巴中地區。
2000年,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撤銷,改置地級巴中市,原縣級巴中市改為巴州區。
城市性質:川陝渝地理中心樞紐連接地,秦巴山區中心城市,以發展資源深加工、現代製造、商貿物流和旅遊為主,具有巴文化、紅色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森林公園城市。
廣安市
名字由來:廣安別名賨【cóng】州,是川東門戶,是偉人故裡,也是一座「讓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濱江之城,其名字取自「廣土安輯」之意。
969年,北宋設置廣安軍,「廣安」由此得名。
1913年,廢州設縣,改名廣安縣。
1998年,廣安地區撤銷,設置地級廣安市,廣安縣改置廣安區。
城市性質:偉人故裡,山水生態旅遊城市。
雅安市
名字由來:雅安別名雨城,是川西咽喉,曾是西康省省會,因境內的雅安山(今蒼坪山)而得名。
604年,隋朝設置雅州。
1729年,清朝設置雅安縣,作為雅州的府治。
1950年,設置雅安專區,是西康省省會。
1951年,在雅安縣城及近郊設置縣級雅安市,1959年撤銷,改為雅安縣。
1983年,雅安縣撤銷,重新設置縣級雅安市。
2000年,雅安地區和縣級雅安市撤銷,設置地級雅安市,原縣級雅安市改為雨城區。
城市性質:川西樞紐城市、川西區域性中心城市、國際化旅遊生態城市、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達州市
名字由來:達州別名通州,是一座山川秀美,生態宜人的宜居城市,因居四達之地,更名達州。
965年,北宋改萬州為達州。達州由此得名。
1376年,明朝將達州改為達縣,在1514年又將達縣改為達州。
1913年,設置達縣,1950年設置達縣專區。
1976年,設置縣級達縣市,1993年更名為達川市(縣級)。
1999年,達川地區和縣級達川市撤銷,設置地級達州市,原縣級達川市改置通川區。
城市性質:川渝鄂陝結合部區域中心,以發展天然氣能源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宜業宜居生態城市。
南充市
名字由來:南充又稱「果城」、「綢都」,是春節文化的發祥地,因地處古充國南部而得名。
充國是春秋戰國時期從巴國分裂獨立的國家,與巴、蜀並立,鑄就了四川盆地三國鼎立的局面。
後來巴國聯手秦國,滅掉了充國和蜀國,最後秦國順手又把巴國滅掉,四川盆地統一。
西漢設置安漢縣,598年隋朝將安漢縣改為南充縣。
1950年,在南充縣城及近郊設置縣級南充市,市、縣並治,屬南充專區。
1993年,南充地區和縣級南充市、南充縣撤銷,設立地級南充市。
城市性質:成渝經濟區及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嘉陵江畔生態、人文並蓄的山水城市,區域產業聚集、科教文衛、商貿物流和金融中心,交通信息樞紐。
宜賓市
名字由來:宜賓機場以五糧液命名的時候,曾引起不小的爭議和非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五糧液是宜賓最閃亮的城市名片之一。
有著「中國酒都」之稱的宜賓,古稱敘州、戎州,是僰人的聚居之地。
目前主流觀點認為,宜賓之名源於「義賓」。
盛唐時,以其強盛的國力,萬國來朝,境內的少數民族「慕義來賓」,於是設置義賓。
976年,趙光義登基為帝,因避趙光義名諱,取《孟子》「義者宜也」,改義賓為宜賓。
1951年,縣級宜賓市成立。
1996年,宜賓地區和縣級宜賓市撤銷,設置地級宜賓市,原縣級宜賓市改置翠屏區。
城市性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酒都,長江上遊川滇黔結合部區域中心。
資陽市
名字由來:資陽有著中國西部車城的美譽,是開國元勳陳毅元帥的故鄉。因地處資水之北,水北為陽,故名資陽。
公元前135年,西漢設置資中縣。
560年,北周設置資陽縣。資陽由此得名。
1993年,資陽縣撤銷,設置縣級資陽市,由內江市代管。
1998年,設置資陽地區。
2000年,資陽地區和縣級資陽市撤銷,設置地級資陽市,原縣級資陽市改置雁江區。
城市性質:成渝城市群新興臨空城市,現代製造業基地,宜居宜業的文化生態江城。
樂山市
名字由來:樂山大佛聞名於世。
「樂山」之名始於清朝,因城西南的至樂山而得名。
1734年,雍正升嘉定州為嘉定府,並在府治設置樂山縣,「樂山」之名沿用至今。
1913年,廢除嘉定府,改置樂山縣。
1950年,設置樂山專區。
1978年,樂山縣、五通橋區合併,設置縣級樂山市。
1985年,樂山地區和縣級樂山市撤銷,設置地級樂山市。
城市性質:世界旅遊目的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生態宜居公園城市。
內江市
名字由來:內江古稱漢安,是近現代國畫大師張大千的故裡。
東漢時期,在資中縣以南地域設置漢安縣。
567年,北周將漢安縣更名為中江縣。
581年,因避隋文帝父親楊忠名諱,將中江縣改為內江縣。「內江」由此得名。
1951年,在內江縣城關及近郊的基礎上設置縣級內江市,市、縣並治。
1985年,內江地區和縣級內江市撤銷,改置地級內江市,原縣級內江市改為市中區。
1989年,內江縣改為東興區。
城市性質:成渝城市群地區性中心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產業基地,以書畫文化和山水園林為特色的濱水宜居城市。
遂寧市
名字由來: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初唐時期,這首《登幽州臺歌》掀起了唐代詩文革新的浪潮,它的作者陳子昂便是遂寧人。
遂寧別稱鬥城、遂州。
347年,東晉大將桓溫平蜀,設置遂寧郡,名字取自「平息戰亂,遂得安寧」。
1985年,綿陽地區撤銷,分置遂寧、綿陽、廣元三個省轄地級市,原遂寧縣改為市中心。
城市性質:成渝經濟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四川省的次級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產業基地,以「養心」文化為特色的現代生態花園城市。
廣元市
名字由來:廣元別名利州,是苴國故地,傳說一代女皇武則天出生地在廣元。
「廣元」之名始於元朝。
元朝國號取自《易經》「大哉乾元」,元朝統治者為彰顯其「德威廣播、疆土廣大」,將綿谷縣改為廣元縣,利州路改為廣元路。「廣元」得名於此。
1985年,綿陽地區撤銷,廣元縣撤銷,設置地級廣元市。
城市性質:川陝甘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連接西南西北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生態康養旅遊城市、歷史文化名城。
德陽市
名字由來:德陽」別名旌城,境內有三星堆古蜀文明遺址,其名字由來,目前眾說紛紜。
按照德陽地方志辦公室的說法,德陽是由古旌陽更名而來。
西晉時期,旌陽縣令許遜治理有方,其「德政如陽」,為紀念他,遂將旌陽改為德陽。這是最流行的說法。
也有說是因其位於德水之陽,故名德陽。
1983年,成立地級德陽市,次年德陽縣撤銷,改置德陽市中區。
城市性質:國家高端裝備產業創新發展示範基地,成都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以古蜀文化和工業遺產為特色的文化名城,生態田園典範城市。
瀘州市
名字由來:瀘州有著酒城的美譽。瀘州老窖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
瀘州之名始於南朝梁,因瀘水而得名,沿襲至今已有千餘年。
1913年,瀘州改為瀘縣。
1950年,在瀘縣城區設置縣級瀘州市,市、縣並治。
1983年,成立地級瀘州市,下轄市中區、瀘縣、納溪縣、合江縣。
城市性質:中國酒城、川滇黔渝結合部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四川南向綜合交通樞紐和山水園林城市。
攀枝花市
名字由來:攀枝花市是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因境內的攀枝花樹而得名。
在1869年左右,形成攀枝花村。
雖以花命名,但攀枝花卻是一座因鐵礦資源發展起來的城市。
1965年2月,攀枝花特區成立。出於保密需要,4月,攀枝花特區更名為渡口市。
1987年,渡口市更名為攀枝花市,延續至今。
城市性質:川滇交界毗鄰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南亞熱帶風光的宜居城市;以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為主的現代特色工業城市。
自貢市
名字由來:自貢是川鹽的主要產區,是中國鹽業的發祥地,有著「鹽都」的美譽。
1939年,合併富順自流井、榮縣貢井,取自流井、貢井首字作為城市名,設置自貢市。
自貢因鹽設市,成為四川最早的省轄市之一。
城市性質: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以「鹽、龍、燈」為特色的文化旅遊城市、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現代工業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
綿陽市
名字由來:綿陽是四川第二城,是大文豪歐陽修的出生地,古稱涪縣、綿州。
「綿陽」之名始於民國。
1913年,廢除綿州,改設綿陽縣,因地處綿山南面,山南為陽,故名綿陽。
1976年,設置縣級綿陽市,市、縣並治,屬綿陽地區。
1979年,綿陽縣撤銷,併入縣級綿陽市。
1985年,綿陽地區撤銷,縣級綿陽市升格為地級市。
城市性質:中國科技城,西部重要的經濟中心和宜居城市,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
成都市
名字由來:成都是一座實力與流量兼具的城市,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悠閒的慢節奏生活,令很多人心生嚮往。
關於成都名字由來,目前主流說法是: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出自《太平寰宇記》)
也有學者提出,「成都」是蜀族方言,「成」是蜀人族稱,「都」指地方,意為成族人的地方。
1922年,成都、華陽兩縣合併,成立成都市。
1928年,成都成為省轄市。
1952年,四川省建制恢復,成都作為省會至今。
1994年,成都成為副省級城市。
2016年,成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城市性質: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