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廉署前副專員郭文緯:基層貪腐分子對監察的騷擾需被重視

2020-12-03 澎湃新聞
郭文緯

27年的香港廉政公署任職經歷,讓郭文緯的名字始終與香港的反貪反腐、廉政監督聯繫在一起。

卸任廉政公署副專員之後的十餘年間,已經70歲的郭文緯,依舊在堅持這場「靜默的革命」——行走各地,傳授廉政經驗。

5月10日,郭文緯現身中國人民大學的報告廳,講述香港反腐敗經驗與廉政公署要案分析。18時30分開始的講座,他提前10分鐘就來到現場調試PPT。身穿米色休閒西裝,聲音乾脆,溝通之初,便禮貌地遞上名片。

這是一張對摺格式的名片。封面上的姓名旁邊,印著「銀紫荊星章、廉署卓越獎章、太平紳士」,名片的內頁,用小字號印著數十個頭銜,郭文緯用這樣的方式記錄一生的榮耀,以及他傳播廉政經驗的足跡。

「香港廉署成立了24小時的舉報中心,並且成立後備調查小組,隨時採取行動,哪怕是舉報人半夜三點來,都是開門接待的;無論何時打電話,都能接通。但是在內地,我還沒有見過一個真正的24小時的舉報中心。」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郭文緯坦言,內地反貪工作一直在進步,反貪腐的成果很卓越,但還可以再進一步。

談1974年之前的香港:「媽媽曾帶一大包硬幣去生弟弟」

成立於1974年的香港廉政公署,運行至今,「喝咖啡」成為協助廉署調查的符號。這也說明著公眾對香港廉署的深刻認可。

郭文緯在廉署成立的第二年加入,曾擔任執行處調查主任、處長等職務,牽頭主辦劉金寶、黃宏生、周正毅等重大貪腐案件,也歷經廉署從起步到巔峰的諸多發展時刻。

「40多年前,我的弟弟在醫院裡面出生,我媽媽帶著一大包硬幣到產床上去,因為拜託護士和工作人員拿杯水、拿個藥,都需要給小費,如果你不給,這杯水可能3個小時後才給你。」郭文緯說,40多年前,腐敗已成為香港最嚴重的社會問題。

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隨後成功懲辦葛柏案,並治理警察部門的集團式腐敗,鍛造出了香港廉署的「金字招牌」。

談廉署反腐路徑:「涉及貪腐有51%的機會被抓」

「廉政公署成功的秘訣就是推行『三管齊下』反貪法,執法、預防和教育。」郭文緯講起分享香港廉署的反貪腐經驗時提到一個口號,在香港,「貪腐是一個高風險、低收入、低成果的罪行」。

「廉署向香港人傳遞的一個認知就是,如果你要涉及貪腐,可能有51%的機會被抓。而且,就算只貪汙幾塊錢,都可能被送上法庭。」郭文緯以香港近段時間的一個典型反腐案例來說明,「有個殯儀館職員,向死者家屬要了50塊紅包,隨後被舉報,廉署就對這個職員進行了調查,最後起訴,法庭判處其5個星期的監禁。」

而且,在香港,貪腐除了要承擔監禁的刑罰之外,廉署還會對財產一追到底,令受賄罪完全沒有機會享受財產。而且,在香港,廉署使不再接受貪腐的概念成為香港民眾相關生活的一部分,超過70%的市民願意實名舉報,郭文緯說,「這是信心與決心的體現。」

對話

「廉署不存在『製造案件』以求破案率問題」

澎湃新聞

:超70%的香港民眾會對貪腐進行實名舉報,廉署是怎麼確保舉報人安全的?

郭文緯

:香港廉署的內部保密制度做得很嚴密,除辦案人員之外,任何人都不可涉入廉署案件內容,除非案件已經移交法庭,一旦發生洩密,將處以嚴重的刑罰,將面臨監禁。而且,為了保密,廉署控制辦案人員人數。

澎湃新聞:

內地對公眾的反貪腐宣傳是不是還有待加強?

郭文緯:

的確,我在內地很多學校講座,發現幾乎沒有任何一所學校會給學生開設廉政宣傳課程。在香港,廉署會把宣傳口號寫在公共場所的廣告上,利用一切宣傳媒介反貪,廉署人員還會走進社區辦防貪講座,每所小學校每周一堂課播放德育教育卡通片「想一想」,大中學生則要接受「反貪個案齊探討」的廉署課程。相對來看,內地對公眾的反貪腐宣傳是不夠的。

澎湃新聞:

曾有前香港廉署工作人員指出廉署內部競爭十分激烈,為增加破案率及民眾滿意度,不惜「製造案件」去破案。廉署具有獨立性,並且有著「一人之下」的權力,如何能保證對其制衡和監督?近年來實現了嗎?

郭文緯:

這種問題是不可能存在的。廉署雖然是獨立機構,只對行政長官負責,且廉署專員不受任何人管轄,擁有拘捕權、扣留權、查詢資料權等特殊權力。但同時也有審查貪汙案件委員會、獨立投訴委員會、法院、立法會等諸多機構對廉署進行內外監督。

澎湃新聞:

多年來,香港廉署的肅貪經驗及模式內地可否複製,一直都是各界爭論較多的問題,你怎麼看?

郭文緯:

不可完全複製,畢竟內地與香港的實際情況有所區別,但是有些經驗是可以借鑑的。比如近期內地成立監察委員會試點,就是加強打擊貪腐的獨立性使其辦案不受幹擾,這就與香港廉政公署有相似之處。

「『收50元紅包被調查』在內地難實現」

澎湃新聞:

「收50元紅包被調查」,這樣的反貪腐強度,在內地能實現嗎?

郭文緯

:內地對於行賄受賄的數額設定了紅線,而且為了降低檢察院、法院的工作量,平衡資源分配,程度較小的案件就會交給行政部門自行處理,所以「收50元紅包會判刑」的情況,現在看來在內地可能不會實現。香港廉政公署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零容忍。

但十八大之後,內地「打老虎、拍蒼蠅」的決心和力度都很大,成效也很明顯。在「拍蒼蠅」的問題上,我覺得可以加重對公職人員受賄的懲責,一旦有受賄行為,即便數額很少,也應該辭退。因為大「老虎」被抓,普通老百姓會感覺這與自己切身的關係並不密切,但如果一個小販去舉報公職人員要剋扣他的錢財,反而會引起公眾的憤怒。

澎湃新聞

:對於監察委,你有哪些建議?

郭文緯:

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可以看出中央的反貪腐決心。但是基層貪腐分子對監察工作的騷擾需要被重視起來,因為越是基層的地方,人情關係就越是集中。所以監察委員會不應設置得級別過低,最好只在省、市一級設立,不建議設立在縣和區。

澎湃新聞

內地的反貪腐工作還有哪些可改進之處?


郭文緯

:內地的法律以收受財富來概括受賄,而香港以利益來概括,這就意味著收受禮物、貸款、費用、報酬或佣金,聘用承諾或合約,服務或優待,都可算作受賄。比如官員要買房、買車,有人想對其行賄,就去想方設法幫忙拿最低的折扣,這是一種特權優待。另外,預防高官貪腐的方式,我覺得單靠教育是很難實現的,官員權力制衡制度的建立很重要,當權力過於集中,就容易發生貪腐。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香港廉政公署反腐模式 零度容忍貪一塊錢也不行
    昨天,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舉辦的政府治理學術沙龍上,香港廉政公署前副廉政專員兼執行處處長郭文緯,以這樣一段帶著些許黑色幽默的開場白,向國內同行們介紹了香港廉政公署成功的反腐模式。  「關於舉報範圍,我們稱為零度容忍,無論是大貪還是小貪,100元、10元,甚至1元都要處理,只是調查力度不一樣。在接到舉報電話後,我們有一支快速反應隊,隨時待命出擊。」郭文緯表示。
  • 前高層澄清香港廉署晚宴花費質疑:政客上綱上線
    前高層澄清香港廉署晚宴花費質疑:政客上綱上線   前副廉政專員兼執行處處長郭文緯昨日即發表公開信指,擔心有政客及傳媒「上綱上線」,令市民誤會廉署內部出現大問題,並強調事件不涉及誠信問題,大家不應因審計報告的批評而抹煞廉署員工的努力。   郭文緯昨日在公開信指出,最新一份審計報告批評指,廉政公署員工報銷開支方法有違審計原則,「不少政客和傳媒實時上綱上線,令市民誤會廉署內部出現大問題」。
  • 論專業反腐,香港「廉署咖啡」功效顯著
    有的咖啡喝起來愉悅,有的咖啡卻讓人喝得心慌,比如「廉署咖啡」。作為全球著名的反貪機構,香港廉政公署(ICAC)常以請喝咖啡為名將涉貪人士帶回調查,因而「廉署請喝咖啡」也就成為被調查的代名詞。在人們的一般印象中,「貪腐」的一定是公職人員,「廉署咖啡」應該也只有公職人員才「有資格」喝。但在前段時間上映的港片《反貪風暴2》中,古天樂扮演的廉署首席調查主任陸志廉卻要請一個小混混去喝咖啡,原因是他涉嫌賭外圍球,最後又把非法賭球的香港馬會董事給拘捕了。這不是編劇不專業,而是廉政公署反貪並不僅僅限於公職人員。
  • 2019年香港廉署收2297宗個案 私企涉貪投訴跌近17%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9年香港廉署收2297宗個案 私企涉貪投訴跌近17%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負責監察廉政公署工作的4個獨立諮詢委員會14日匯報廉署去年各方面的工作情況。廉署2019年收到2297宗個案(不計選舉相關個案),可追查案件有1738宗;較2018年的2665宗個案、可追查2015宗,分別減少13.8%和13.7%;而2019年有134人被檢控,其中涉私營機構的投訴跌幅最為顯著。香港負責監察廉政公署工作的4個獨立諮詢委員會舉行新聞簡報會。
  • 僅用3年時間,就粉碎了香港貪汙集團的廉署,到底有何特別之處?
    在廉署成立之前,香港警務人員貪汙之風盛行,而英國對於香港的貪汙現象也沒什麼好的處理方式,畢竟山高水遠,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且香港畢竟不是英國本土,對於英國來說,只要作為殖民地存在的香港不出什麼大亂子,萬事都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香港廉政公署首席調查主任蔡雙雄:守護人間正道
    香港保持廉政之風    蔡雙雄說,回歸祖國15年來,香港總體一直保持著廉政之風,港人對廉潔的期望越來越高,對廉署的支持亦在增加。近幾年來公職人員涉貪案件有所下降,私營機構貪腐案件有上升趨勢。    他說,回歸以來香港與內地的經濟交往日漸增多,廉署也投入更多資源用於偵查貪汙行為。
  • 揭秘香港廉政公署40年來的辦案手段
    40年來,根據廉政公署的資料記載,僅有7次開放可讓登記過的公眾和媒體進入大樓內參觀部分設施,除此之外,這幢大樓猶如與世隔絕的另一片天地,只可遠觀,以致就連一杯廉署咖啡也早已聲名在外,讓外界充滿了無盡的好奇和聯想。在今年的香港廉署公眾開放日上,幾乎每位到場參觀的公眾,都會到員工食堂點上一杯咖啡一探究竟。  其實,喝廉署的咖啡,並不是讓人興奮的一件事,這是一杯讓貪腐分子聞之色變的飲料。
  • 香港廉政公署行動!果然涉及貪腐 港交所上市部前主管被拘捕
    在香港證券界,上演現實版「反貪風暴」。6月26日晚間,香港證監會網站刊登新聞稿,香港廉政公署拘捕港交所上市部首次公開招股審查組一名前聯席主管及兩名與他相關的人士。港交所隨後發布回應,香港交易所各項業務均保持最高標準的誠信及專業操守。
  • 香港廉政公署年已不惑 41年打了哪些「老虎」
    在香港,「被廉署請喝咖啡」是令貪腐分子聞之喪膽的一句話,也通過香港影視作品被內地民眾熟知。說到大名鼎鼎的廉政公署(ICAC),對於香港成為「廉潔之都」可謂功不可沒。1974年2月15日成立的香港廉政公署,即將邁入第41個年頭。有人說,廉署「打虎記」比電影還好看,讓我們再一起扒扒那些年被廉署拿下的「老虎」,翻翻那本驚心動魄又大快人心的的「反腐風雲錄」。
  • 香港廉政公署:改變港人生存狀態
    其實,廉署每年也進行民意調查。穆斐文說,調查發現「95%的受訪市民表示,他們在過去十二個月未遇到過貪汙情況」;而更有98%的香港市民表示,他們願意支持廉署工作。這樣的調查結論,在很多地方難以想像。即使在香港,40年前那裡還是「貪腐的天堂」——那時,貪腐是香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
  • 基層集體貪腐:"最肥"科級單位班子變身分贓會成員
    然而,更令人驚愕的是,在此案中,不是一個兩個關員「變質」,而是集體貪腐。大量案例證明,一些基層部門的集體貪腐,在某種程度上比「大老虎」更可怕。  如果不是一場突擊行動,這場集體貪腐醜劇恐怕不會這麼早就落幕。  在深圳沙頭角海關旅檢四科辦公室,辦案人員當場查獲108萬元,多個信封註明分帳「清單」。
  • 反腐力度不斷加大 強烈震懾之下 那些投案自首的貪腐分子
    《監察法》頒布實施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懲處貪腐的力度,不斷加大;同時,對典型案例進行點名道姓的公開曝光。強烈的震懾力之下,一個新的現象出現在大眾視野:不斷有腐敗分子主動投案自首。中紀委網站顯示:黨的十九大以來,在反腐敗高壓態勢下,全國共有2.7萬名黨員幹部主動交代了違紀違法問題,5000餘名黨員幹部主動投案。
  • 香港廉潔之都這樣煉成:打掉「大老虎」立威嚴
    換個角度思考,葛柏的出走,對於香港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深知香港社會貪腐現象嚴重,但一直又對其態度曖昧的時任港英政府總督麥理浩,終於看清了社會、市民對於貪腐是如何的深惡痛絕。  義憤填膺的市民開始走上街頭,發出自己的聲音。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客座副教授馮可立今年60歲了,回憶起40年前這場運動,他依然歷歷在目。「當時我是香港大學學生會常務秘書,學生們出於義憤,我們就決定組織遊行。」
  • 評論|律人者必先律己 強化基層紀檢監察自身建設
    貪腐問題是一個敏感度很高的話題,而大部分貪腐行為的發生與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管不力存在很大聯繫。目前部分貪腐已經往基層延伸,紀檢監察部門反貪反腐也應該往基層延伸才行,只有這樣全面覆蓋化的監管模式,才能讓貪腐無處遁形。
  • 宋朝是如何整治貪腐行為的?看宋代「反腐」制度的產生及影響
    個別統治者當政時期,官員貪腐之勢愈演愈烈,且渉及到各個階層,貪腐行為蔓延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在損害了國家經濟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宋朝的安定繁榮。面對這種情況,宋朝各代統治者開始重視整治貪官汙吏,一場反腐之風在宋朝颳起。
  • 中國古代懲治官吏貪腐的經驗與智慧
    治理腐敗我們既要學習借鑑現代法治國家的先進經驗,也要善於吸取中國古代懲治官吏貪腐的經驗與智慧。根植於中國傳統社會土壤的諸多反腐舉措,始終將官吏這一權力主體與普通百姓區分開來,在賦予權力的同時,也給予相應的規則約束。儘管由於時代局限,古代懲治貪腐的做法存在種種不足,但也有諸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一入仕途,全程監督。
  • 透視「夥同」情節:將貪腐「利益同盟」一網打盡
    事實上,大部分貪腐分子往往「不甘寂寞」,熱衷於拉攏相關人員,在規避風險中聯手「掘金」,通過「利益分成」延伸鞏固「腐敗鏈條」。然而,「伸手必被捉」,貪腐「利益同盟」也難逃「一損俱損」的結局。他們因而相互串通,抱團形成貪腐「利益同盟」,就可以共築「保護圈」。  「很大程度上是『法不責眾』的意識在作祟。」
  • 香港廉政公署的「狗仔隊」:持最先進設備、高學歷且嚴格受訓
    從組織架構上看,香港ICAC分工非常明確,常設「執行處」、「防止貪汙處」和「社區工作處」,分別負責案件調查和審理、制定政策和防貪以及反腐倡廉。以影響力最大,關注度最高的「執行處」為例,其分工如下圖所示:分工非常細。開頭提到的「狗仔隊」,即「跟蹤及技術支援」組,也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小的分支而已。
  • 解密香港廉政公署:反腐如何高效
    美國傳統基金會將廉潔的政府列為香港成功的四大基石之首。透明國際是一家權威的監察腐敗貪汙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他曾在全球貪汙問題報告中寫到,「香港的廉政公署已被廣泛視為堅毅的反貪典範,並顯示了在足夠的資源下可達致的成就。」根據透明國際的歷年數據,香港的清廉程度均在全球前15位,在亞洲緊跟新加坡。而中國內地在2012年的廉潔排名是8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