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極少數不讀書成功的例子, 便能作為放棄讀書的藉口和理由?
作為老師,一直跟學生強調讀書,並不完全是因為出於老師這個職業的職責要求學生這樣做,而是因為既然是過來人,真真切切體會到在這個社會上讀書的重要性。很多觀點我其實經常掛在嘴邊跟學生講,囉囉嗦嗦地反覆提及,但只要是為學生好的道理,無論講多少遍,只要其中哪怕一句話對孩子們有所啟發,那就夠了。
中學階段,千萬不要成為拿讀書不好當叛逆籌碼的愣頭青。學生時代連幾本書都對付不了,就想著以後在各種人才輩出、競爭日益激烈社會上大殺四方了,是不是天真了點?以前曾有過一種讀書無用論。但讀書真的無用嗎?極少數不讀書成功的範例和極少數讀書後落魄的例子,便能作為放棄奮鬥的藉口和理由?埋怨教育體制?沒用。讀書是窮人(無論是物質上的窮人還是精神上的窮人)唯一擺脫困境和卑微的途徑。
這不是改革開放初期,那個名字都不會寫、只憑敢拼敢闖就能打出一片天地的黃金時代,徹底過去了。當今社會飛速發展,越是成熟的社會,就越講究積澱,放在各個行業也是如此,草莽龍蛇的年代一過,註定越來越靠紮實底蘊。說到這裡,我們現在所談的讀書已經不僅僅是學生時代的學習,而是放在各行各業想要進步都需要不斷地鑽研進取。
其實讀書好壞不完全取決於一次兩次的成績,讀書有用沒用,得看我們是書讀死了還是讀活了,讀死書死讀書讀傻了釘死書本不懂變通成為書呆子也不可取。讀活了,讀出了學問,讀出了道理,讀出了智慧,哪怕成績一般,到了社會,未必會比那些個高考狀元遜色。
但話說回來,你連那些套教科書都玩不過,反而被玩殘玩死,就眼巴巴等著踏入社會闖出一番名堂?不讀書,或者說拼都不肯拼不敢拼一下,都成驕傲的資本了嗎?
家境不好的,在這個社會,讀書是出人頭地最容易也最直接的方法,其他的路都很難,很難。家境好的,得靠讀書充實自己,否則沒有學問沒有能力怎麼去繼承父母留給你的家業?如果父母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家業卻敗給兒女的不爭氣,那可真是一種悲劇和罪孽。
說到底,人生在世,不該白白來走一遭,始終得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如果在讀書的黃金時代沒有好好用功貽誤了自己的一生,你,甘心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