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馬上到來了,每提起中秋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個美輪美奐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吧。圖片來源:拍信。
那麼,中秋節與嫦娥究竟有沒有關係?1、中秋節的確立。「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國先秦時期的《周禮》一書當中,根據《周禮·禮記·月令》:「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我們都知道古代的曆法計算與今天的曆法有很大的差別,古代一年分四季,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仲、季」三部分。圖片來源:拍信。
而中秋節所處的時間正好是農曆八月,是秋天的第二個月,所以稱之為「仲秋」或「中秋」。但是此時即便有了「中秋」一詞,僅僅代表的是秋天裡面中間的那一個月,離「中秋節」的出現還相差很久的時間。圖片來源:拍信。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了宋朝時期,商品經濟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國家經濟水平明顯高於以往的任何時代。我們都知道宋朝有著高度發達的民間經濟,老百姓的擁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確立於唐朝的中秋節,成為了宋朝時期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圖片來源:拍信。
次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跟元旦這天齊名,成為了僅次於春節存在的第二重要的節日。直至今天,在日益繁多的中外節日面前,中秋節依舊是中國人極為重視的傳統節日。圖片來源:拍信。
2、中秋節的起源。關於第一種說法「祭祀說」,主要是認為中秋節是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根據《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所謂的「夕月」就是祭月亮。根據《禮記》上的記載不難得出早在先秦時期,古代的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久而久之便有了中秋節。圖片來源:拍信。
第二種說法「豐收說」認為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圖片來源:拍信。
3、中秋與嫦娥。而至於中秋與嫦娥有沒有關係,的確是眾說紛紜,畢竟在古代神話當中,嫦娥居住地就是月宮,中秋拜月,也就難免會把她與節日聯繫起來。嫦娥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呢?相傳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的女兒,也就是說,嫦娥是上古神仙,而中秋節是唐朝才興起,這中間隔了數千年,理論上說,嫦娥與中秋應當是沒什麼關係的。圖片來源:拍信。
不過,作為月宮的代言人,人們也早就習慣了將嫦娥與月亮聯繫在一起,那麼這原本無關的人與物,自然也就產生聯繫了。圖片來源: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