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多,儘管嬰兒出生率一直下降,但是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學位仍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於是許多公辦學校通過擴招、擴建來滿足,不少地方還出現了多所民辦學校來增加競爭力。
按理說,民辦學校的最初辦學初衷只是為了方便一些外來務工人員,由於沒有滿足當地學校的入讀條件,孩子又到了適齡年紀不得不去上學的情況。但近些年的民辦學校,風頭逐漸蓋過了公辦學校。甚至很多民辦學校還成了燙手芋頭,學費年年增高也阻擋不了家長的熱情,甚至今年的廣州一所民辦學校,入學還需搖號!
位於廣州市花都區的耀華中英文國際學校,學費高達18.5萬一年,學位需要搖號,但仍出現學位緊張,不少家長仍想通過「買學位」的方法入讀該學校,畢竟民辦學校的有些原則性並不是那麼地強。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趨之若鶩的現象?讀公辦的就真的不好嗎?
先來看看這所民辦學校的辦學特點。
主張中外文化融合
這所耀華中英文國際學校,在校園裡,所有的招牌名片都是中英文參半的;
教師隊伍中,中國和外國的老師比例是1:1,校長說,主要是為了營造一種英語氛圍,打造多樣化的學校生活環境,讓學生提早適應外語語感,是一種中外文化融合的提現。
課程多樣化
除了義務教育,學校還開辦了不少綜合課程,如小提琴班,意在在幼小階段就發展鍛鍊孩子們的肌肉能力與注意力,培養樂理、樂感。
民辦學校基本都是打著外語環境、特色課程的名號來進行招生,而且學費是自主定價,所以天價都是平常。據統計,廣州市前十名民辦學校,第一名、最貴的就是這個華耀,而第十名的民辦學校學費也高達6.5萬一年,而且前十名民辦學校中有6所學校的學位緊張,只能通過搖號報名。
值不值?
「好好的」公辦小學不去,奔著十幾萬學費的民辦學校去,值嗎?小編觀點,在中小學範圍內來說,特別是小學,相對來說,可能民辦學校的成長環境更適合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對於促進孩子的智力、身心發展是有一定用處的,畢竟綜合課程多樣化,可以針對每一個孩子的不同特點,發展個性教育。
但是對於幼小學生就去過多地接觸所謂英語環境,個人認為還是不必要的,母語都沒學好,還想學好外語?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
而且這些民辦學校都是寄宿制的,小孩子去住宿其實是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的。幼小階段的孩子,父母要更多地抽時間出來陪伴他們,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在以後面對風雨時,才能有更多地擔當與膽量,心中有愛。
各位看官們對於民辦學校怎麼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們會選擇這些學費高昂的民辦學校嗎?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發表您的看法~
圖文編輯丨小梁。更多教育資訊熱點持續更新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