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樁離奇的刺殺皇帝案,發生在1803年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最愛君 最愛歷史 收錄於話題#清朝那些事兒22個

這天早上,陳德帶著15歲的大兒子陳祿兒出門,說要給他重新找個僱主。

路上,陳德在一家酒鋪要了半碗紹興黃酒,喝完,不過癮,再要了半碗木瓜酒,又喝完。隨後領著兒子來到東華門——紫禁城東門。

似乎並未受到阻攔,他們輕輕鬆鬆進了皇家禁地。

陳德熟門熟路,混在人群中,繞到了神武門——紫禁城北門內。他拉著兒子躲到一處建築後面,說:「我馬上就要死了,你不要來認屍!」

陳祿兒驚呆了,惶恐地問為什麼。

父親陳德說,不要問了,一會兒你就看見了。

隔了沒多久,陳祿兒望見一頂黃轎子抬了進來,父親突然往前衝,手裡拿著刀。

陳祿兒不知道父親的刀從哪來的,更不知道轎子裡坐的是誰。

▲帝國時代,紫禁城真的戒備森嚴嗎?圖源/攝圖網

01. 嘉慶遇刺

嘉慶八年(1803年)閏二月二十日,嘉慶皇帝從圓明園返回紫禁城。

在神武門外換了轎子,即將進入順貞門(御花園北門)時,一條大漢突然竄出,手持尖刃,直奔嘉慶的轎子。

守衛神武門、順貞門之間的上百名侍衛,一個個嚇得呆若木雞,毫無反應。

只有御前大臣綿恩、固倫額駙拉旺多爾濟、乾清門侍衛丹巴多爾濟、御前侍衛扎克塔爾等六人挺身而出,圍住刺客。

此時,嘉慶已進入順貞門內。在轎子裡,他看不到外面發生什麼事,但聽得到嘈雜的搏鬥聲。

嘉慶差遣了一個太監,重新走到順貞門外,去看看怎麼回事兒。

刺客應該很強悍,以一敵六,憑一把隨身小刀,竟然刺破了綿恩的褂袖,還在丹巴多爾濟的身上扎了三刀。最後寡不敵眾,力氣用盡才被拿住了。

陳祿兒被人擁擠,摔倒在地,爬了起來,趁亂跑回住處。回去看到弟弟陳對兒在門前玩耍,就說:「別玩了,父親出事了。」

02. 歷史舊案

紫禁城是帝后妃嬪的生活重地,也是帝國中央機構所在地。儘管每天出入紫禁城的,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工匠廚役,人員繁雜,但按理說,事關帝國的核心,禁衛應該是十分森嚴才對。

事實上,也是如此。

明清兩代權力核心使用紫禁城,將近500年,把皇帝暴露在刺客的眼皮底下,使其幾欲謀刺成功,這是頭一遭。

此前,發生過兩次突發事件,但謀刺對象、事件性質都不及這次嚴重。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一個叫張差的人,手持木棒闖入太子朱常洛的居所——慈慶宮,並打傷了守門太監。史上稱為「梃擊案」。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有個僧人手持腰刀,隻身闖入東華門。值班護軍數十人,竟被僧人的氣勢鎮住,任其一路前行。直到協和門,幾個護軍才把僧人擒住。

驚魂甫定的嘉慶,肯定會想起這兩起歷史舊案。

▲陳德行刺嘉慶示意圖。

03. 行刺的人

刺客陳德落網後,嘉慶親自指示軍機大臣會同刑部介入嚴審。

當天,就把陳德的個人歷史和社會關係摸得七七八八了。

陳德,47歲,北京人。其父母為鑲黃旗人松年的家奴。陳德自幼與父母隨主人一家遷往山東,成年後,基本上也是在富貴人家當差為生。

父母死後,陳德於乾隆末年帶著老婆孩子回到北京,投靠親戚,輾轉在五戶人家當差為奴。

幹得最久的一戶人家是在孟明家。陳德在孟家做廚子,做了五年。不幸,其妻突然病死,留下年逾八十的癱瘓嶽母以及兩個未成年的兒子。

日子艱難,陳德開始縱酒,在院子裡歌唱哭笑。孟家擔心陳德酒後鬧事,索性把他辭掉了。

一家人生活沒了著落。活著,對於中年男子陳德來說,除了痛苦,還是痛苦。

但對於行刺皇帝的動機,陳德的供詞讓審訊大臣和嘉慶都感到不合情理。

04. 供述

陳德堅持供稱,行刺皇帝,系他一人所為。

為什麼要行刺皇帝?

回答說,因生活走投無路,一家老少無可依靠,實在情急,要求死路。但轉念一想,自尋短見,無人知道,豈不枉自死了?

想死,又想死得「轟轟烈烈」,引起社會轟動,陳德一下子就想到了皇帝。

但他辯解,他只是要「驚駕」,並無謀刺皇帝的意思。

他說,他當天看到皇帝的轎子,手持身佩小刀往前跑,原想犯了驚駕的罪,皇帝一定會當場下令,叫侍衛大臣們把他亂刀剁死,好讓他圖個爽快,也死個明白。僅此而已。

嘉慶對陳德的供詞表示嚴重懷疑。於是,下令加派滿漢大學士、六部尚書會審。

經過再次會審,陳德的供詞仍與「昨日無異」。

▲行刺案發生在紫禁城順貞門前。圖源/攝圖網

05. 逼供

然而,一個社會的閒雜人等,怎麼會對宮禁之內的路線如此熟悉,並自由出入呢?

在連日審訊陳德的同時,他的社會關係,包括僱傭過他的人,認識他的人,以及他的親人,一切與他哪怕稍微有點交集的人,最少都被審問過一遍。

在提審內務府包衣達常索和太監楊進喜時,審訊人員找到了答案。

從乾隆六十年到嘉慶二年,陳德曾跟隨達常索在內務府服役,經常給誠妃劉佳氏配送鍋碗瓢盆、日常生活物件,因而得以出入宮禁,熟悉各門路線以及皇帝的護衛情況。這為陳德後來入宮行刺準備了條件。

案發後第四天,嘉慶又下令加派九卿科道會同審理。

此前經過輪番審訊,刑部官員還輪班「徹夜熬審」,上了一切刑訊逼供的手段,陳德就是嘴硬,仍然咬定「實在無人主使,實在供不出來」。

嘉慶不相信,一定要揪出幕後主使。所以兩次加派部門、官員會審。

陳德始終供稱,我就是要求死,所以被抓時逢人亂砍,並無別的意思。

最終,經受不住刑訊逼供,陳德又說,早在五六年前,他就做過自己身穿蟒袍的夢,為此他專門求過幾次籤,都說自己有富貴命,所以這幾年經常胡思亂想。

這些供詞表明,陳德已經神思恍惚,人不正常了。

06. 如何定性?

刑訊逼供至此,陳德從一個無端報復社會的底層人,變成了蓄謀已久想做皇帝的野心家。

這幾天內,嘉慶也一直在衡量,怎樣為這起引起轟動的行刺未遂案定性,才能取得最好的社會效果。

嘉慶最想知道的是,陳德行刺的背後,有沒有指使者或者秘密社會組織。也就是說,嘉慶朝初期的兩件大事,究竟與此案有沒有瓜葛?

一是嘉慶親政後,迅速扳倒了在乾隆朝權傾朝野的和珅。和珅黨羽眾多,據稱嘉慶賜死和珅後,多次險遭暗算。陳德案發生前,社會上已有和珅黨羽謀害皇帝的傳言。那麼,陳德是否也是他們派來的殺手呢?

二是從嘉慶初年起,清廷幾乎動用了全國所能動用的兵力強勢鎮壓白蓮教起義。陳德案發生時,白蓮教起義基本上被打得七零八落了。陳德行刺,是不是白蓮教餘黨的報復呢?

但不管如何用刑,陳德都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嘉慶認為,再審下去已經沒有意義,反而會引起朝廷內外的猜疑、攻擊,使得人心惶惶。

閏二月二十四日,陳德案發生後第五天。嘉慶最終頒發諭旨,停止刑訊陳德。

▲嘉慶皇帝是一個悲催的皇帝。

07. 緊急叫停

用不到五天的時間,就結束了一樁謀刺皇帝案的審訊偵查,表面看來,嘉慶未免太過草率了,但實際上,他已經過了深思熟慮。

嘉慶帝在諭旨裡說,陳德一案,諸大臣盡心盡力,窮究其主使、同謀及黨羽,忠君為國,必應如此。但朕即位八年以來,仁政雖不多,卻也從不妄行殺戮,朝野上下,都是朕的臣工及兄弟子侄,不忍心無端猜忌任何一人。

他給此案最終定性是,陳德行兇,有如狂犬傷人、鴟梟食母,不一定必有主使或同謀。

如果一味用刑逼供,陳德真的像瘋狗一樣隨便說出幾個人的名字,到底要不要追查下去呢?嘉慶說,真是這樣的話,恐怕追究也不是,不追究也不是。

趕緊結束陳德案,讓官員們尤其是此前被網開一面、不予追究的和珅餘黨們放心,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實際上,在嘉慶頒發這道諭旨之前,他已經接到密報,有人投了匿名信,舉報筆帖式興德保父子曾與陳德有密切往來,現在尚有陳德的同黨在外勾結行事。

嘉慶密令帝國官員兩頭追查,一邊查興德保父子是否與陳德案有牽連,另一邊查匿名信是誰寫的。

追查結果是,一個叫兆昌的人,因為與興德保父子有私怨,挾仇誣陷。

陰險的兆昌未能得逞,自己反被處死。但人性的險惡,由此可見一斑。

08. 紫禁城安保

而嘉慶最糾結的,其實還是紫禁城的護衛鬆懈問題。

陳德案發生時,在場100多名侍衛人員,竟然只有綿恩等六人奮力救駕,其餘人員呆若木雞,就像看戲的。

疲憊鬆懈,無責任心,無警戒意識,宮禁之內,皇帝身邊的人,竟然頑劣至此!嘉慶感到十分後怕。

事發當天,他頒發諭旨,對綿恩等護駕有功的六人分別進行了獎賞。同時,以門禁廢弛為由,對護軍統領副都統、護軍章京等一批人進行了降罰。

隨後,他多次提及禁衛問題,並指出那些無動於衷的侍衛,實際上是沒心沒肺。

他在諭旨中說得很尖刻:「綿恩、拉旺多爾濟等六人受恩固厚,然百餘袖手旁觀之人,竟無一受恩厚者乎?綿恩系朕之侄,拉旺多爾濟系朕之額駙,固應休戚相關,朕懷深慰;然百餘袖手旁觀者,豈無朕之至親,豈非世受國恩之臣僕乎?見此等事,尚如此漠不關心,安望其平日盡心國事耶?」

他最後說:「朕之所深懼者,在此而不在彼。」

意思是,讓他最感害怕的,根本不是陳德案背後有無主使或同謀,而是鬆懈的禁衛、漠不關心皇帝安危的侍衛。這些才是陳德真正的「同謀」。

▲陳德案十年後,林清(如圖)領導的天理教教徒打進了紫禁城。

09. 王朝沒落的表徵

依照法律,陳德最後被凌遲處死。他的兩個兒子一併絞決。其嶽母年已八十,免議。

陳德案,從事發到終結,不過五六天時間。

嘉慶本想以快刀斬亂麻,消弭這一惡性個案的影響,但各種傳言以及後續事件,讓他的這一意願屢屢落空。

傳統中國,一直就有陰謀論生長的肥沃土壤。陳德案,恰好提供了一顆種子。

人們始終不相信一個尋死的人會想到去行刺皇帝,也不相信一個社會底層人這麼容易就持刀站到了皇帝面前,更不相信一個打雜的廚子以一敵六竟然還沒讓大內侍衛佔到太多的便宜。

於是,陳德在民間傳說裡,變成了武藝高強的刺客,勇猛逾常,能夠橫掃地上短柱,一腳掃去,十二根柱子都拔起。他的口氣也變得更大,面對王公大臣的審訊,他曾說,我的事如果成功了,你們現在坐的地方,就是我坐的。

嘉慶真是倒了血黴。陳德案發十年後,嘉慶十八年(1813年),林清領導的天理教教徒竟然攻入了紫禁城。

這些鬆散的天理教徒雖然最終落敗,但紫禁城的神話再次被打破。

於是,人們又想起了陳德,附會說他是天理教徒,編排他當年的行刺,正是天理教的謀劃。

總之,陳德成為了民間反抗皇權的一個象徵性人物,一個不怕死的英雄。

反倒是嘉慶最在意的那些東西,無論怎麼申飭,怎麼三令五申都管不好。

紫禁城的門禁鬆懈問題,看來也是帝國走向沒落的一個表徵。

陳德案發生四十多年後,鹹豐年間,京城裡一個賣饅頭的小販,偶然在路上撿到一塊出入紫禁城用的腰牌。憑著這塊腰牌,小販把饅頭賣到皇宮裡。兩年多後,才被發現。

那時,大清帝國已經日薄西山。

原標題:《史上最離奇刺殺皇帝案,發生在1803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史上最離奇刺殺皇帝案,發生在1803年
     嘉慶遇刺嘉慶八年(1803年)閏二月二十日,嘉慶皇帝從圓明園返回紫禁城。在神武門外換了轎子,即將進入順貞門(御花園北門)時,一條大漢突然竄出,手持尖刃,直奔嘉慶的轎子。守衛神武門、順貞門之間的上百名侍衛,一個個嚇得呆若木雞,毫無反應。
  • 1803年,在神武門外刺殺嘉慶皇帝的陳德,是誰指使的他?
    古代有很多平民百姓刺殺皇帝的事情,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皇帝暴政,把自己逼得活不下去了,他們才會鋌而走險,民間有「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說法。可是一般刺殺皇帝的人,都是埋伏在半路,或是派殺手去刺殺皇帝,比如漢朝的張良就是在秦始皇必經的博浪沙埋伏,企圖用鐵錘錘死秦始皇。
  • 1803年,在神武門外刺殺嘉慶皇帝的陳德,是誰指使的他?
    古代有很多平民百姓刺殺皇帝的事情,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皇帝暴政,把自己逼得活不下去了,他們才會鋌而走險,民間有「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說法。可是一般刺殺皇帝的人,都是埋伏在半路,或是派殺手去刺殺皇帝,比如漢朝的張良就是在秦始皇必經的博浪沙埋伏,企圖用鐵錘錘死秦始皇。
  • 越荒誕越離奇: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新竹一樁幼童綁架案
    1987年12月21日,臺灣省新竹市發生了一樁影響很大的幼童綁架案,這便是著名的「陸正案」。時年9歲的陸正在放學後失蹤,其後家人收到歹徒勒索電話,向其索要贖金一百萬元。儘管陸正家人答應歹徒要求,但最終仍未見到失蹤的陸正。
  • 清代兩大刺殺案 驚人相似卻又都是那麼離奇詭異 至今無人知道幕後...
    別的不說,就說說清代最有名的兩大刺殺案,無論是發生,還是破獲,乃至最後審理和結案判決,都顯得那麼不合常理,看起來就 像當時的上上下下都在竭力掩蓋真相。讀者諸君不可能個個都是神探狄仁傑,年輕一點的也不是福爾摩斯,至於筆者,本人就是個近視眼,鼻子也不靈光,即使看見鮮血,也會當成番茄醬,要讓筆者告訴大家真相,那是不可能的。
  • 美國最詭異的總統刺殺案,29年115名證人離奇死亡,真相至今成謎
    文|格瓦拉同志 在美國24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共有4位總統被槍殺(林肯、加菲爾德、麥金萊、甘迺迪),其中前3起刺殺案都有確定無疑的兇手,都能查明刺殺動機,唯有甘迺迪刺殺案的真相始終成謎,一直到今天也沒能揪出真兇、弄清刺殺動機。
  • 世紀謎案:一首童謠揭開一樁離奇案件,謀害雙親卻被判無罪成作家
    世紀謎案:一首童謠揭開一樁離奇案件,謀害雙親卻被判無罪成為作家1892年8月4日,不幸降臨在了這個家庭。安德魯和夫人阿比杜妃被人殺害在自己的家中。據官方發布的確切消息,在安德魯夫婦被人殺害後,32歲的麗茲率先發現了二人的屍體,隨後便慌張向自家工人求救,懇求他報警順便找來私人醫生布雲幫忙。但人們對於這樁悲劇有另外的說法。
  • 此人本是宮廷御廚,竟提菜刀去刺殺皇帝,刺殺原因讓皇帝無語
    皇宮也可以叫宮廷,是帝制時代最尊貴的地方,是身份最尊貴的皇帝所生活的地方。歷朝歷代的皇宮,都有專門的宮廷侍衛保護著皇帝和皇宮的安全,皇帝雖然最尊貴,但也可能是最危險的職業,隨時都可能有生命危險,所以皇帝通常都有貼身侍衛,時刻警惕皇帝被刺殺。
  • 震驚世界的刺殺迷案:甘迺迪之死(三)目擊者、證人相繼離奇死亡
    1962年6月,有兩位自稱是FBI的人找到了奧斯瓦爾德,希望奧斯瓦爾德能加入他們的隊伍,主要任務就是打入斯拉夫移民組織,為FBI獲得更多情報。同年7月,奧斯瓦爾德便成為了一位熱愛古巴共產黨的年輕人,到處宣稱自己是一名共產黨人。
  • 嘉慶皇帝神武門遇刺案
    清嘉慶八年(1803年)年閏二月二十日,嘉慶帝從圓明園啟鑾返回紫禁城皇宮。按照慣例,嘉慶帝帶領朝中重臣、御前侍衛自圓明園上馬車駕,入神武門後換乘御轎進宮。因近日清軍鎮壓白蓮教的戰爭取得了勝利,平定教亂,嘉慶帝一連數日帶領群臣在圓明園歡歌宴飲,吟詩作賦,幾天前還親往東陵謁拜乾隆父皇。此時嘉慶帝在返回皇宮的路上還滿心歡喜,陶醉在連日的喜慶之中。
  • 乾隆年間一樁引起民間恐慌的離奇「叫魂」案,連皇帝都被嚇得不輕
    在清朝乾隆盛世下,便發生了這麼一樁「叫魂」奇案,今日小編帶大家一探究竟。 1768年初春,慈相寺的和尚們在地方上散布謠言,稱有石匠在觀音殿附近「作法埋喪」,進香者若去進香非但難得庇護,反而會遭到毒害。 這條謠言一出,觀音殿香火是否受影響不得而知,但謠言中包含的「作法」等迷信內容卻激起了民眾對妖術、妖法的心理積存。一時之間,江南各地關於「叫魂」的謠言四起。
  • 一樁比劇本更離奇的案中案,這部刑偵紀錄片刷新了我的三觀
    所謂的「案中有案」想來無非是小案子暴露出蛛絲馬跡,通過細緻的證據分析找到的了更大的案件,這種套路的案子在今日說法裡也不是沒有。但是這個案件的經過比我看過的任何一個都要驚悚得多。這起案子發生在1997年的美國加州奧克蘭。
  • 雍正的離奇死亡
    他即位十三年,享年五十八歲。 據《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帝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仍照常辦事」,[41] 至二十三日子時就駕崩了。臨駕崩前都還能工作兩天,怎麼會突然離奇駕崩呢? 雍正製造過一起「文字獄」,史稱呂留良案,呂留良是清初傑出的思想家、評論家,在他死後的第49年,因受湖南儒生曾靜反清案的連累, 呂留良被開棺戮屍,其子孫後代、親戚、學生等廣受株連。但是呂四娘因在安徽乳母家中,逃過一劫。她拜師學藝,練就高超武藝,特別是刺殺手段。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前傳,清朝一樁強姦案,驚動皇帝,官員無一倖免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審理歷時時間之長、牽涉人員之多、案情之複雜,可說是前無僅有,轟動朝野,因為情節曲折離奇,還被寫成了小說,編成了戲曲,拍成了電影、電視劇,現在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這個轟動一時的案子就是道光三年發生的閆思虎強姦命案。
  • 明朝三大案之紅丸案:皇帝半夜離奇暴斃,一個小藥丸這麼大威力?
    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明朝三大案之紅丸案:皇帝半夜離奇暴斃,一個小藥丸這麼大威力?那麼這個案子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大圖模式在明朝的時候,曾發生過三件大案子,分別是:而這三件案子都是在一位皇帝身上所出現。而且都是一個女人所為。小編的上文已經將梃擊案給大家講述了一遍。而紅丸案可以說是梃擊案的續集。在梃擊案中,朱常洛被瘋漢亂棍襲擊,最後雖然證實和鄭貴妃有關,但是卻並沒有什麼嚴重的處罰,反而是抓常洛的皇位是更加的穩定了。
  • 御前侍衛帶刀,為何清朝皇帝不擔心他們會刺殺呢?原因很簡單
    離皇帝最近的內廷侍衛,必須從上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三面旗中選出,這些八旗子弟出身名門望族。即使是侍衛,也都是從上三品到六品的高官,他們中的許多人與皇室有血緣關係,當然,他們不會發生反叛之事。在清代嘉慶年間,一起著名的刺殺案發生了,而這起案件的兇手,居然是御膳房的廚師,他的名字叫陳德,後來因為犯了一個錯誤而被趕了出去
  • 御前侍衛帶刀,為何清朝皇帝不擔心他們會刺殺呢?原因很簡單
    ,只受皇帝的恩寵,對皇帝負責。離皇帝最近的內廷侍衛,必須從上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三面旗中選出,這些八旗子弟出身名門望族。即使是侍衛,也都是從上三品到六品的高官,他們中的許多人與皇室有血緣關係,當然,他們不會發生反叛之事。
  • 美國羅德島發生系列槍擊案 三人離奇死亡(附圖)
    美國羅德島發生系列槍擊案三人離奇死亡(附圖) 2002年6月9日04:09  人民網
  • 美國最詭異的總統刺殺案,29年115名證人暴死,真相至今成謎
    文|格瓦拉同志在美國24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共有4位總統被槍殺(林肯、加菲爾德、麥金萊、甘迺迪),其中前3起刺殺案都有確定無疑的兇手,都能查明刺殺動機,唯有甘迺迪刺殺案的真相始終成謎,一直到今天也沒能揪出真兇
  • 美國最詭異的總統刺殺案,29年115名證人暴死,真相至今成謎
    在美國24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共有4位總統被槍殺(林肯、加菲爾德、麥金萊、甘迺迪),其中前3起刺殺案都有確定無疑的兇手,都能查明刺殺動機,唯有甘迺迪刺殺案的真相始終成謎,一直到今天也沒能揪出真兇、弄清刺殺動機。更加蹊蹺的是,在案發後的31年時間裡,共有115名證人以各種離奇的方式暴死,更是讓該案變得極其詭異。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聊這起刺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