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年,在神武門外刺殺嘉慶皇帝的陳德,是誰指使的他?

2020-08-28 歷史文齋

古代有很多平民百姓刺殺皇帝的事情,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皇帝暴政,把自己逼得活不下去了,他們才會鋌而走險,民間有「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說法。可是一般刺殺皇帝的人,都是埋伏在半路,或是派殺手去刺殺皇帝,比如漢朝的張良就是在秦始皇必經的博浪沙埋伏,企圖用鐵錘錘死秦始皇。可是清朝卻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光天化日之下就進了皇宮刺殺皇帝,而且這個皇帝還沒有做錯什麼,這就是清朝嘉慶八年的「陳德刺駕」案。

嘉慶皇帝畫像

在電視劇《羋月傳》中,楚懷王不滿秦國給他的待遇,對前來探望的羋月說:「秦國窮鄉僻壤,居然讓本王寢無美女伺候,行無王儀滷簿。」楚懷王所說的「王儀滷簿」就是皇家儀仗隊,是只有皇帝出行時才能用的排場。清代皇帝在出遊過巡查的時候,儀仗隊大約有2000多人,後面還跟著無數的侍衛,在皇帝的身邊還有很多貼身帶刀侍衛,保證皇帝絕對不會出任何意外。

可就算是如此嚴密的安保工作,也總會被有心之人找到漏洞,嘉慶八年的神武門,就發生了皇帝險些被刺殺的一幕。這一天北京城春寒料峭,和往日一樣的平和寧靜,嘉慶皇帝從圓明園休假回來,準備開始新的工作。按照清朝的祖制,皇帝的馬車到了神武門就不可以再進去了,皇帝必須從馬車上下來,坐著由太監們抬的轎子回宮。

神武門

就在嘉慶皇帝剛剛上車的一瞬間,一個手裡拿著匕首的壯年男子迅速衝了出來,朝著嘉慶的轎子就要刺過去,七八個御前侍衛,居然就是攔不住他。幸好這時距離轎子最近的定親王綿恩和帶刀侍衛丹巴多爾濟迅速做出了反應,他們立刻護住了皇帝的轎子,然後喝令其他侍衛把轎子抬走,眾人這才反應過來,抬著轎子飛快的離開了神武門。

眼看皇帝的轎子走遠,綿恩和丹巴多爾濟才和殺手打鬥起來,他們和其他四名侍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個人制服。聽到殺手已經被制服,暴怒的嘉慶皇帝立刻下旨,讓軍機處和三法司一起審理此案,這個安排已經超出了普通案件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共同審理的範疇,直接交由軍機處和三法司審理,可見嘉慶皇帝一定是憤怒到了極點。

還沒等大臣們嚴刑拷打,陳德就什麼都招了,他說自己是北京人,從小跟著父母在山東長大,靠給富貴人家做奴僕生存。後來他的父母去世,老婆也跟著別人跑了,自己還被老闆辭退了,只能帶著兩個兒子回北京生活,沒想到他不久之後又被這家老闆辭退,陳德覺得自己活著實在沒意思,可是死了又沒人知道,就想做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情再死。

刺殺皇帝

有一天陳德賺了幾文錢,就去附近的小酒館喝酒,他無意中聽說皇帝快要回京了,京城正在打掃道路,於是他就想刺殺皇帝讓自己名垂青史。可是這些官員哪裡會相信他的話,他們很快拋出了一個犀利的問題:「你說你要刺殺皇帝,那你為什麼不在街上刺殺,而是要跑進宮中刺殺呢?你怎麼進去的?」要知道紫禁城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守衛額及其森嚴,就連王公大臣都要有特許才能進入,外城雖然管理相對寬鬆,神武門可以允許工匠和雜役自由出入,但這些人也是經過嚴格篩選的,絕對不會讓外人輕易混進來。

陳德有自己的說法,他說自己跟一個內務府包衣熟識,這個人總是帶著他進宮,所以他非常熟悉宮中的路線,這才在神武門刺殺了嘉慶皇帝。於是大臣們立刻對陳德所說的內務府包衣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根本就沒有這個人,也沒人把他帶進皇宮,陳德完全是在胡說八道。負責調查的大臣還順帶著調查了陳德的身世,結果發現這個人根本不是普通的農民。他從小習武有一身的好功夫,根據和他一起幹活的人回憶,陳德一腳可以踢碎好幾個木樁,而且他和侍衛們打鬥的時候,七八個侍衛都不是他的對手,可見這個人有功夫在身上。

白蓮教

事情很快被上報到嘉慶那裡,嘉慶皇帝龍顏大怒,命令除之前的刑部和軍機處外,滿漢大學士和六部也要共同審理此案,看看這個人的幕後主使到底是誰。大臣們這一次對陳德動了大刑,老虎凳、辣椒水、鹽水皮鞭等等殘酷的刑罰都用上了,陳德終於又說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答案。

他說自己這兩年老是做夢,有一天晚上他夢到了一個大仙,大仙指著一棟裝飾精美的高大房屋對他說:「你本來是東宮太子,就應該住在這裡。」這個夢他連續做了很久,後來他又夢到了大仙,大仙說:「現在的皇帝不是真皇帝,你將來一定會登基繼承大統的。」陳德覺得這個夢非常有深意,可是自己既然能當太子,還是未來的皇帝,怎麼還窮的連飯都吃不起呢?於是他又找人算命,算命的人說他之所以這麼不順,是當今的皇帝擋了他的路,他必須把現在的皇帝殺了才能扭轉命運。

陳德說他聽了這番話,就立刻有了刺殺皇帝的想法,行動之前他還去廟裡求了籤,都是大吉大利的上上籤,於是他就放心大膽的進宮刺殺去了。如此荒誕的說法,讓皇帝和大臣都哭笑不得,嘉慶皇帝又好笑又好氣,但是仍然要徹查此案,在原來審訊成員的基礎上,嘉慶皇帝又增加了科道和九卿共同審理,幾乎把整個國家的重臣都用上了,大臣們知道這次再查不出來,他們可就是要回家種地了。

天理教

陳德已經被打的死去活來,再打他就要死了,於是幾十位大臣一商量,乾脆從陳德的兩個兒子下手。陳德的大兒子陳碌兒十三歲,小兒子陳對兒只有九歲,這麼小的孩子只要一嚇唬就什麼都說了。根據他們交代,有一天父親在酒館喝酒的時候,一個很神秘的人把他拉到一邊,不知道說了些什麼,但是從父親的神情來看,似乎有大事要發生。還有一次連著好幾天,都有一個叫王四的人上門找陳德,兩個人從白天聊到深夜,好像計劃著什麼重要的事情。陳碌兒還說,父親刺殺皇帝的那天,還把他帶進了神武門,刺殺案發生的時候,他就站在不遠處的牆根下,親眼目睹了一切。

有了兩個兒子的口供,大臣們再一次對陳德用了大刑,他們用刑夾的程度極其殘忍,已經到了足以把人骨頭夾斷的程度,但是陳德仍然什麼也沒說。這次審理總算有了些線索,大臣們上奏摺給皇帝,表明自己一定會把案子查個水落石出。沒想到幾天後皇帝的批覆下來了,嘉慶皇帝告訴大臣們:「不用審了,立刻將他處死」。這是《清史稿》和《嘉慶實錄》明確記載的,至於嘉慶皇帝為什麼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正史中沒有提及一個字,「陳德刺駕」一案也就永遠成為了歷史迷案。

不過根據山東省的官方史料記載,陳德很可能與嘉慶十八年的「白蓮教起義」有關聯。「白蓮教起義」是當時轟動全國的大事,以林清為首的天理教徒,居然闖進皇宮刺殺嘉慶,把皇帝嚇得躲到了避暑山莊,史稱「癸酉之變」。天理教是白蓮教的分支,被鎮壓之後仍然有餘黨存在,有一年一個叫崔士俊的人到山東金鄉傳教,結果被金鄉縣令抓住,崔士俊不僅吐露了自己做過的事情,還把陳德當年和天理教有勾結的事情也告訴了縣令。

清朝版圖

當縣令覺得事關重大,請示山東巡撫上奏朝廷的時候,卻被巡撫呵斥「看熱鬧不嫌事大」,警告他不許把這件事說出去,於是「陳德刺駕」一案的最後一絲線索就此中斷。根據史料記載,陳德的兩個兒子最後被處以絞刑,陳德則被凌遲處死,死狀極為悽慘,圍觀者不忍細看。隨著陳德的死,再也沒有人知道他刺殺皇帝的背後,有著怎樣巨大的陰謀,反而是嘉慶皇帝一生兩次被刺殺,成為了清朝歷史上「最倒黴」的皇帝,讓本來沒有存在感的他上了「大清熱搜榜」。

相關焦點

  • 1803年,在神武門外刺殺嘉慶皇帝的陳德,是誰指使的他?
    可是這些官員哪裡會相信他的話,他們很快拋出了一個犀利的問題:「你說你要刺殺皇帝,那你為什麼不在街上刺殺,而是要跑進宮中刺殺呢?你怎麼進去的?」要知道紫禁城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守衛額及其森嚴,就連王公大臣都要有特許才能進入,外城雖然管理相對寬鬆,神武門可以允許工匠和雜役自由出入,但這些人也是經過嚴格篩選的,絕對不會讓外人輕易混進來。
  • 嘉慶皇帝神武門遇刺案
    清嘉慶八年(1803年)年閏二月二十日,嘉慶帝從圓明園啟鑾返回紫禁城皇宮。按照慣例,嘉慶帝帶領朝中重臣、御前侍衛自圓明園上馬車駕,入神武門後換乘御轎進宮。因近日清軍鎮壓白蓮教的戰爭取得了勝利,平定教亂,嘉慶帝一連數日帶領群臣在圓明園歡歌宴飲,吟詩作賦,幾天前還親往東陵謁拜乾隆父皇。此時嘉慶帝在返回皇宮的路上還滿心歡喜,陶醉在連日的喜慶之中。
  • 嘉慶皇帝神武門遇刺案始末
    核心提示  清代入關後260餘年,自順治至宣統共十位皇帝,其中有兩位皇帝曾經遇到刺客,那就是雍正和嘉慶。雍正皇帝遇刺之說,實屬市井傳聞,無從查考。而嘉慶皇帝遇刺之事,則有檔案為證,確有其案。  嘉慶遇刺 有驚無險  清嘉慶八年(1803年)閏二月二十日,嘉慶帝從圓明園啟鑾返回紫禁城皇宮。
  • 嘉慶神武門遇刺案始末
    雍正皇帝遇刺之說,實屬市井傳聞,無從查考。而嘉慶皇帝遇刺之事,則有檔案為證,確有其案。嘉慶遇刺,有驚無險 清嘉慶八年(1803年)年閏二月二十日,嘉慶帝從圓明園啟鑾返回紫禁城皇宮。 嘉慶皇帝險些被刺,驚動了朝野上下,這起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神武門刺殺皇帝案,遂成為了嘉慶朝有名的一樁大案。案發當天,嘉慶帝立即降旨,命令「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嚴審定擬具奏」,下令一定要將此案審個水落石出。刺客陳德,被逼作案 刺客名叫陳德,47歲,北京人,其父母原本是官宦人家的家奴。
  • 嘉慶皇帝遇刺案的背後,究竟藏了什麼,竟讓皇帝望而生畏?
    01一嘉慶皇帝神武門遇刺公元1803年2月20日,這一天紫禁城與往常一樣莊嚴肅穆。罪犯陳德都一口咬定刺殺皇帝沒人指使,原因就是自己窮困潦倒,想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至於如何找到皇帝的是因為他在宮中大臣的家中做廚子,聽說的。不過這種口供不僅滑稽可笑,而且漏洞百出。首先辦案大臣詢問了所有京城官員的後勤,並沒有人,認識這個叫陳德的人。而且我們都知道皇帝的紫禁城是分為內外兩城的,內城中住著皇帝和嬪妃,戒備森嚴。
  • 一樁離奇的刺殺皇帝案,發生在1803年
    陳祿兒不知道父親的刀從哪來的,更不知道轎子裡坐的是誰。▲帝國時代,紫禁城真的戒備森嚴嗎?圖源/攝圖網01. 嘉慶遇刺嘉慶八年(1803年)閏二月二十日,嘉慶皇帝從圓明園返回紫禁城。在神武門外換了轎子,即將進入順貞門(御花園北門)時,一條大漢突然竄出,手持尖刃,直奔嘉慶的轎子。守衛神武門、順貞門之間的上百名侍衛,一個個嚇得呆若木雞,毫無反應。只有御前大臣綿恩、固倫額駙拉旺多爾濟、乾清門侍衛丹巴多爾濟、御前侍衛扎克塔爾等六人挺身而出,圍住刺客。
  • 嘉慶年間刺殺皇帝的驚天大案,是否有幕後主使?真相終於被說出
    嘉慶一生遭遇多次刺殺,可以說每次都是稀奇百怪。而且大部分刺殺都是單槍匹馬,獨闖皇宮大內的人物。陳德刺殺公元1803年,2月20日,嘉慶出遊回宮,經過神武門時,需要換乘御轎。經過審訊,刺客交代自己叫陳德,因為前些時日被僱主解僱,所以生活潦倒,決定自殺,但是在自殺之前想幹一件大事,所以,每天在皇宮周圍踩點,決定完成刺殺皇帝的壯舉。這種說法任誰也不信,所以嘉慶皇帝命人重新審理。
  • 史上最離奇刺殺皇帝案,發生在1803年
    陳祿兒不知道父親的刀從哪來的,更不知道轎子裡坐的是誰。01. 嘉慶遇刺嘉慶八年(1803年)閏二月二十日,嘉慶皇帝從圓明園返回紫禁城。在神武門外換了轎子,即將進入順貞門(御花園北門)時,一條大漢突然竄出,手持尖刃,直奔嘉慶的轎子。守衛神武門、順貞門之間的上百名侍衛,一個個嚇得呆若木雞,毫無反應。
  • 嘉慶皇帝遭遇刺殺,兇手是一名廚師,刺殺原因:我想死得轟轟烈烈
    順治死後,從康熙、雍正到乾隆,這三代皇帝,勵精圖治,經史家渲染,這段時間被稱為「康乾盛世」。但等乾隆退位,嘉慶登基時,清朝已經不是所謂的盛世了。當時苗疆叛亂初定,白蓮教猖獗,災民遍野,而國庫空虛,讓嘉慶皇帝十分頭疼。雖然清朝從嘉慶身上開始落敗,但責任不能都歸咎於嘉慶一人。嘉慶算是個守成之君,他為人寬厚,嘉慶皇帝曾遭到一次罕見的刺殺,兇手是一名廚師,刺殺原因也很奇葩:兇手想死得轟轟烈烈。
  • 嘉慶皇帝遇刺案:御前侍衛「身被三傷」
    嘉慶八年(1803)年閏二月二十日發生了陳德在紫禁城北神武門刺殺嘉慶皇帝。 按這說法,陳德就是想死,想通過刺殺皇帝讓侍衛大臣亂刀剁死,出個名上熱搜。經詢問陳德到底有何目的,陳德說「若事成,則公等所坐之處,即我坐處也。」這話似乎背後意思是與推翻政府的組織有關聯,即要成功,就會讓他當大官。但他又堅持說沒有人或組織指使。
  • 清朝史上最奇葩的皇帝遇刺案,刺客竟然因為這個理由入宮行刺嘉慶
    而在清朝中期,卻有這麼一件刺殺事件,引起了朝野轟動,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01話說嘉慶八年(1803年)閏二月二十日,愛新覺羅·顒琰到東陵祭祖後回到紫禁城。由於陳德曾經在內務府做過事,因此熟知進入紫禁城的路線,並掌握了嘉慶皇帝的行動規律。於是他先在神武門附近的順貞門埋伏下來,等待嘉慶出現後,上前刺殺。可惜寡不敵眾,被活抓了。陳德交待了作案過程後,負責審訊的官員都感到不可思議,覺得陳德太過瘋狂。
  • 清代嘉慶皇帝——四次奇葩遇刺史,嘉慶自己始終都不能理解
    1、嘉慶八年,廚師陳德神武門行刺事件 陳德,祖籍河南泰縣,31歲時來北京謀生,曾在內務府做了五年廚師,後來又成為民間的一個家廚。陳德嘉慶八年失業,由於家中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兒子和癱瘓在床的嶽母,失業後的陳德家庭陷入了困境,於是有了輕生的念頭。思來想去就這麼死了實在太平庸,於是他想了一個死的轟轟烈烈、可以史冊留名的辦法,那就是刺殺皇帝。
  • 清代嘉慶皇帝——四次奇葩遇刺史,嘉慶自己始終都不能理解
    1、嘉慶八年,廚師陳德神武門行刺事件陳德,祖籍河南泰縣,31歲時來北京謀生,曾在內務府做了五年廚師,後來又成為民間的一個家廚。陳德嘉慶八年失業,由於家中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兒子和癱瘓在床的嶽母,失業後的陳德家庭陷入了困境,於是有了輕生的念頭。
  • 廚師陳德行刺嘉慶,嘉慶深挖幕後主使人,為何最後卻匆匆結案?
    但是,嘉慶8年(1803年)閏2月20日清晨,他一時興起,隨手拿了把割肉的刀子便去神武門西廂房山牆後面候著嘉慶了。而嘉慶昨天在圓明園宴請未歸,一早乘坐御輦回宮,即將進入順貞門的時候,陳德毫不猶豫地衝了出來,直接就衝著嘉慶的御輦就去了。
  • 嘉慶年間刺殺皇帝的那起驚天大案 是否有幕後主使
    (1803年)閏二月二十日清晨,嘉慶帝乘坐御輦由北京西郊回宮,一行人即將進入順貞門的時候,從神武門西廂房山牆後面,突然躥出一個手持利刃的大漢,直撲皇帝的御輦。在酷刑折磨之下,陳德不得不招供稱,自己因為日子過得潦倒,想通過驚駕引起轟動效應,幻想殺掉皇帝的侍衛,皇帝就會乖乖聽從自己的擺布,從而因禍得福。
  • 此人本是宮廷御廚,竟提菜刀去刺殺皇帝,刺殺原因讓皇帝無語
    刺殺皇帝當然是死罪,是絕對不可饒恕的死罪,但歷史上還是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刺殺皇帝。當然,那些刺客也不是無緣無故去刺殺皇帝的,肯定是帶著某種目的,通常是政治目的,比如篡位。不過現在要說的這個刺客,他本來是個宮廷御廚,後來竟然提著菜刀去刺殺皇帝,但沒有成功,被生擒後他供出刺殺原因,這個刺殺原因卻令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人徹底無語。公元1803年(嘉慶八年)2月20日,清朝的嘉慶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神武門閒逛。
  • 嘉慶皇帝一生命途多舛,曾遭刺殺沒死,卻被雷劈死了?
    嘉慶皇帝一生命途多舛,曾遭刺殺沒死,卻被雷劈死了?在古代,每個人都很羨慕皇帝。因為皇帝擁有為人們羨慕的權力,有三千的佳麗,同時也有無法估量的財富。每個皇帝都很惜命,害怕自己會被人推翻,不能夠得到長久的統治。
  • 禁衛軍鬆懈,荒誕百姓為死得痛快刺殺皇帝,還差點讓他成功了
    嘉慶八年的二月十二日,嘉慶皇帝從圓明園回到紫禁城,在神武門對面的順貞門前換轎時,突然從神武門內西大房南山牆後跑出一個人,手持匕首,撲向嘉慶皇帝。嘉慶皇帝急忙躲回御輦中,十分難堪,當時的侍衛和護從們驚呆了一會,然後就是一片混亂,沒有侍衛護駕。
  • 嘉慶被行刺,朝廷抓到刺客審問主謀,刺客的交代讓所有人都不信
    這件事還要從嘉慶八年(1803年)閏2月20日這天說起。這天一早,清朝皇帝嘉慶心情很好,他在朝臣和侍衛的前呼後擁下,離開了接連數日擺宴飲酒的圓明園,啟駕回宮。嘉慶心情好,是因為幾天前有大臣奏報:「長達九年之久的反社會反朝廷的白蓮教已全部鎮壓。」
  • 嘉慶帝神武門遇刺是偶然的嗎?百名侍衛冷眼旁觀,竟無一人保駕
    雖然嘉慶帝雄心勃勃,努力使大清朝走上中興之路,但是從乾隆末年開始清代社會已經弊端叢生積重難返,因為嚴重的社會矛盾算引發的農民起義也一直是困擾著乾隆和嘉慶兩任皇帝的最大社會隱患,公元1803年,歷時九年波及五個省的白蓮教起義終於被鎮壓下去,這對於嘉慶帝來說無疑是解除了心腹大患,然而就在嘉慶帝以為天下太平了的時候,他卻在自己的家門口遭受了刺殺事件,那麼這樁驚心動魄的刺殺事件是怎樣從天而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