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很多平民百姓刺殺皇帝的事情,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皇帝暴政,把自己逼得活不下去了,他們才會鋌而走險,民間有「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說法。可是一般刺殺皇帝的人,都是埋伏在半路,或是派殺手去刺殺皇帝,比如漢朝的張良就是在秦始皇必經的博浪沙埋伏,企圖用鐵錘錘死秦始皇。可是清朝卻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光天化日之下就進了皇宮刺殺皇帝,而且這個皇帝還沒有做錯什麼,這就是清朝嘉慶八年的「陳德刺駕」案。
嘉慶皇帝畫像
在電視劇《羋月傳》中,楚懷王不滿秦國給他的待遇,對前來探望的羋月說:「秦國窮鄉僻壤,居然讓本王寢無美女伺候,行無王儀滷簿。」楚懷王所說的「王儀滷簿」就是皇家儀仗隊,是只有皇帝出行時才能用的排場。清代皇帝在出遊過巡查的時候,儀仗隊大約有2000多人,後面還跟著無數的侍衛,在皇帝的身邊還有很多貼身帶刀侍衛,保證皇帝絕對不會出任何意外。
可就算是如此嚴密的安保工作,也總會被有心之人找到漏洞,嘉慶八年的神武門,就發生了皇帝險些被刺殺的一幕。這一天北京城春寒料峭,和往日一樣的平和寧靜,嘉慶皇帝從圓明園休假回來,準備開始新的工作。按照清朝的祖制,皇帝的馬車到了神武門就不可以再進去了,皇帝必須從馬車上下來,坐著由太監們抬的轎子回宮。
神武門
就在嘉慶皇帝剛剛上車的一瞬間,一個手裡拿著匕首的壯年男子迅速衝了出來,朝著嘉慶的轎子就要刺過去,七八個御前侍衛,居然就是攔不住他。幸好這時距離轎子最近的定親王綿恩和帶刀侍衛丹巴多爾濟迅速做出了反應,他們立刻護住了皇帝的轎子,然後喝令其他侍衛把轎子抬走,眾人這才反應過來,抬著轎子飛快的離開了神武門。
眼看皇帝的轎子走遠,綿恩和丹巴多爾濟才和殺手打鬥起來,他們和其他四名侍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個人制服。聽到殺手已經被制服,暴怒的嘉慶皇帝立刻下旨,讓軍機處和三法司一起審理此案,這個安排已經超出了普通案件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共同審理的範疇,直接交由軍機處和三法司審理,可見嘉慶皇帝一定是憤怒到了極點。
還沒等大臣們嚴刑拷打,陳德就什麼都招了,他說自己是北京人,從小跟著父母在山東長大,靠給富貴人家做奴僕生存。後來他的父母去世,老婆也跟著別人跑了,自己還被老闆辭退了,只能帶著兩個兒子回北京生活,沒想到他不久之後又被這家老闆辭退,陳德覺得自己活著實在沒意思,可是死了又沒人知道,就想做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情再死。
刺殺皇帝
有一天陳德賺了幾文錢,就去附近的小酒館喝酒,他無意中聽說皇帝快要回京了,京城正在打掃道路,於是他就想刺殺皇帝讓自己名垂青史。可是這些官員哪裡會相信他的話,他們很快拋出了一個犀利的問題:「你說你要刺殺皇帝,那你為什麼不在街上刺殺,而是要跑進宮中刺殺呢?你怎麼進去的?」要知道紫禁城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守衛額及其森嚴,就連王公大臣都要有特許才能進入,外城雖然管理相對寬鬆,神武門可以允許工匠和雜役自由出入,但這些人也是經過嚴格篩選的,絕對不會讓外人輕易混進來。
陳德有自己的說法,他說自己跟一個內務府包衣熟識,這個人總是帶著他進宮,所以他非常熟悉宮中的路線,這才在神武門刺殺了嘉慶皇帝。於是大臣們立刻對陳德所說的內務府包衣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根本就沒有這個人,也沒人把他帶進皇宮,陳德完全是在胡說八道。負責調查的大臣還順帶著調查了陳德的身世,結果發現這個人根本不是普通的農民。他從小習武有一身的好功夫,根據和他一起幹活的人回憶,陳德一腳可以踢碎好幾個木樁,而且他和侍衛們打鬥的時候,七八個侍衛都不是他的對手,可見這個人有功夫在身上。
白蓮教
事情很快被上報到嘉慶那裡,嘉慶皇帝龍顏大怒,命令除之前的刑部和軍機處外,滿漢大學士和六部也要共同審理此案,看看這個人的幕後主使到底是誰。大臣們這一次對陳德動了大刑,老虎凳、辣椒水、鹽水皮鞭等等殘酷的刑罰都用上了,陳德終於又說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答案。
他說自己這兩年老是做夢,有一天晚上他夢到了一個大仙,大仙指著一棟裝飾精美的高大房屋對他說:「你本來是東宮太子,就應該住在這裡。」這個夢他連續做了很久,後來他又夢到了大仙,大仙說:「現在的皇帝不是真皇帝,你將來一定會登基繼承大統的。」陳德覺得這個夢非常有深意,可是自己既然能當太子,還是未來的皇帝,怎麼還窮的連飯都吃不起呢?於是他又找人算命,算命的人說他之所以這麼不順,是當今的皇帝擋了他的路,他必須把現在的皇帝殺了才能扭轉命運。
陳德說他聽了這番話,就立刻有了刺殺皇帝的想法,行動之前他還去廟裡求了籤,都是大吉大利的上上籤,於是他就放心大膽的進宮刺殺去了。如此荒誕的說法,讓皇帝和大臣都哭笑不得,嘉慶皇帝又好笑又好氣,但是仍然要徹查此案,在原來審訊成員的基礎上,嘉慶皇帝又增加了科道和九卿共同審理,幾乎把整個國家的重臣都用上了,大臣們知道這次再查不出來,他們可就是要回家種地了。
天理教
陳德已經被打的死去活來,再打他就要死了,於是幾十位大臣一商量,乾脆從陳德的兩個兒子下手。陳德的大兒子陳碌兒十三歲,小兒子陳對兒只有九歲,這麼小的孩子只要一嚇唬就什麼都說了。根據他們交代,有一天父親在酒館喝酒的時候,一個很神秘的人把他拉到一邊,不知道說了些什麼,但是從父親的神情來看,似乎有大事要發生。還有一次連著好幾天,都有一個叫王四的人上門找陳德,兩個人從白天聊到深夜,好像計劃著什麼重要的事情。陳碌兒還說,父親刺殺皇帝的那天,還把他帶進了神武門,刺殺案發生的時候,他就站在不遠處的牆根下,親眼目睹了一切。
有了兩個兒子的口供,大臣們再一次對陳德用了大刑,他們用刑夾的程度極其殘忍,已經到了足以把人骨頭夾斷的程度,但是陳德仍然什麼也沒說。這次審理總算有了些線索,大臣們上奏摺給皇帝,表明自己一定會把案子查個水落石出。沒想到幾天後皇帝的批覆下來了,嘉慶皇帝告訴大臣們:「不用審了,立刻將他處死」。這是《清史稿》和《嘉慶實錄》明確記載的,至於嘉慶皇帝為什麼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正史中沒有提及一個字,「陳德刺駕」一案也就永遠成為了歷史迷案。
不過根據山東省的官方史料記載,陳德很可能與嘉慶十八年的「白蓮教起義」有關聯。「白蓮教起義」是當時轟動全國的大事,以林清為首的天理教徒,居然闖進皇宮刺殺嘉慶,把皇帝嚇得躲到了避暑山莊,史稱「癸酉之變」。天理教是白蓮教的分支,被鎮壓之後仍然有餘黨存在,有一年一個叫崔士俊的人到山東金鄉傳教,結果被金鄉縣令抓住,崔士俊不僅吐露了自己做過的事情,還把陳德當年和天理教有勾結的事情也告訴了縣令。
清朝版圖
當縣令覺得事關重大,請示山東巡撫上奏朝廷的時候,卻被巡撫呵斥「看熱鬧不嫌事大」,警告他不許把這件事說出去,於是「陳德刺駕」一案的最後一絲線索就此中斷。根據史料記載,陳德的兩個兒子最後被處以絞刑,陳德則被凌遲處死,死狀極為悽慘,圍觀者不忍細看。隨著陳德的死,再也沒有人知道他刺殺皇帝的背後,有著怎樣巨大的陰謀,反而是嘉慶皇帝一生兩次被刺殺,成為了清朝歷史上「最倒黴」的皇帝,讓本來沒有存在感的他上了「大清熱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