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就是秦趙邯鄲攻城戰 《大秦帝國4》《大秦賦》上映

2020-12-11 新華網山東頻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螢屏前,兩千年前的老秦人面對茫茫戈壁再度唱起《秦風》。歷史劇「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篇《大秦賦》開劇便在豆瓣創下8.9高分,被不少人推薦為「年末最燃大劇」。

  從2009年起至今,「大秦帝國」劇集系列共推出《裂變》《縱橫》《崛起》及《大秦賦》四部作品,制播長達11年。雖然它們在藝術水準上各有高低,但一如既往地堅守著歷史正劇的基準色——從服化道、禮儀制度到戰爭場面都盡力貼近歷史真實,拒絕「偶像化」「宮鬥化」「戲說化」各種流行濾鏡。「《大秦賦》傳遞出的精神力量與人文價值,是古裝歷史劇創作久違了的意義所在。」業內人士認為,這部劇能在「零宣發」的背景下引發口碑相傳,也反映出當代觀眾對歷史正劇的殷切渴望。

  以陽剛渾厚的歷史感,一掃陰柔、浮誇的偽歷史劇氣息

  「大秦帝國」劇集改編自孫皓暉所著同名暢銷小說。面對國人並不陌生的戰國歷史,小說從秦國視角出發,描繪了其波瀾壯闊的強國崛起之路。「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為了擺脫積貧積弱,東出天下,鐵血的秦人通過一代又一代精神的接力完成了富國強兵之路。

  通過歷史畫卷展現人性的幽昧與光輝、小節與大義,以古識今、啟迪思考,是歷史劇——這一類型創作通向當代觀眾心靈的橋梁。從秦孝公與商鞅變法開始講述,至秦始皇統一中國,整個「大秦帝國」系列圍繞著同一個主題。「你必須知道秦國是怎麼強大的,才能夠知道如何使秦國繼續強大。」電視劇《大秦賦》開篇,尚在邯鄲為質的少年嬴政得到老師的提點,便在心中埋下了一顆理想的種子,而這也是整個作品系列圍繞的題眼。有觀眾如是評價:追此劇多年,藝術呈現算不上盡善盡美,情節也有很多待商榷之處,但它以陽剛、堅毅、渾厚的歷史感,一掃陰柔、浮誇、淺薄的偽歷史劇氣息,「大秦帝國」值得一等再等。

  「我們的螢屏需要真正的大歷史劇——品質佳、藝術佳、格調佳。」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羅崗教授說。事實上,《大明王朝》《天下糧倉》等能夠獲得收視與口碑「雙豐收」的歷史劇,無不寄託著一種清明的政治理想或傳遞著堅定的信念力量,超越了宮鬥與權謀的工具論思想。

  即便是對於青年觀眾而言,厚重的歷史題材也同樣是螢屏的剛需。從積年累月的劇評和開播後紛飛的無數「彈幕」中不難發現,「大秦帝國」系列吸引了一大群年輕、專業的觀眾。一些劇迷一邊追劇還一邊承擔起「歷史掌故」「文博專家」的工作,不斷分享有趣的發現。比如,有眼尖的網友找出華陽夫人的居處擺放著一面虎座鳥架鼓,仿造的就是出土戰國文物。又比如,秦得周之九鼎後在運送途中,於泗水失卻了一隻豫州鼎,這一史家眾說紛紜、未有定論的傳說,在進入劇情之後也引發了歷史迷們的好奇與熱烈討論。

  「歷史劇的彈幕和評論質量普遍很高、很密集,說明市場對這一品類的高需求,觀眾需要更多能夠形成對話場域的空間。」羅崗發現,有文化準備的「追劇」,是歷史正劇帶來的觀劇體驗。「嚴肅歷史劇能帶來的不僅是對歷史的科普價值,更是歷史在『拼圖』過程中對當代精神的一種重建。」

  「高配」人物景,展現磅礴壯闊戰國全景畫卷

  嚴肅歷史劇創作應「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從《大秦賦》目前開播的劇情來看,秦趙邯鄲之戰、呂不韋幫助嬴異人歸秦,嬴異人拜華陽夫人為母等均有據可查。劇中描繪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場景,亦有較大突破,展開了一幅磅礴壯闊的戰國晚期全景畫卷。

  開篇的秦趙邯鄲攻城戰中,隨著主將一聲令下,通過騎兵傳令,雙方的投擲兵種先出,弓箭手萬箭齊發,接著步兵開始搶登雲梯……種種有條理的細節展現了古代排兵布陣的章法。嬴異人逃亡過程中,秦國步兵與趙國騎兵的一場遭遇戰,也是各有各的戰術戰法。秦軍將士的裝扮、他們所用的戰車和秦制兵器,幾乎在螢屏上復刻了「兵馬俑」,對歷史細節的尊重,也提升了觀眾的觀賞體驗。

  「大秦帝國」系列之所以在觀眾中有很高的人氣,演技派集結的強大陣容也功不可沒。第一部與第二部尤其好評如潮。《裂變》中,侯勇飾演的秦孝公與王志飛出演的衛鞅君臣相惜、肝膽相照,極具理想主義色彩和藝術感染力,在螢屏上留下了一段「公為青山,我為松柏」的佳話。而《縱橫》裡的「戰國群像」則生動活潑。喻恩泰飾演的張儀,與富大龍飾演的秦王嬴駟是一對亦莊亦諧的好君臣,寧靜所飾羋八子亦有風情有謀略,表演可圈可點。此外,公孫衍、魏惠王、惠施、楚懷王、屈原、白起、魏冉等形形色色的有勇有謀、有個性和有趣的人物,展現了獨特歷史場景下的獨特社會面貌。

  此次《大秦賦》同樣是一次演技派和實力派的「群英會」。張魯一的嬴政、段奕宏的呂不韋、李乃文的李斯、朱珠的趙姬、鄔君梅的華陽夫人等構成的主演陣容,堪稱豪華。隨著劇情展開,《知否》中「盛紘」劉鈞所演繹的趙孝成王;《北平無戰事》中的「方步亭」王慶祥客串了一回秦昭襄王;《康熙王朝》裡「納蘭明珠」高蘭村演繹的東周君;曾出演過「老子」今又演繹「荀子」的許還山等。前十集中,飾演嬴異人的辛柏青尤其奪目。平原君趙勝以他妻兒的生命相威脅,不欲交付東周三十六座城邑,嬴異人長達四分鐘的含淚控訴,飽含對妻兒的深情卻始終公心不改。「王命不可違,將士不可負,國事不可負!」盡顯秦人風骨,盪氣迴腸。 (童薇菁)

相關焦點

  • 大秦帝國第四部收官作《大秦賦》||《秦風無衣》、片尾曲譚維維...
    賦 大 秦而《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就還原了秦國是怎樣奮發圖強,立志東出的。 2009年首部大秦帝國之崛起播出,《大秦賦/大秦帝國之天下》作為大秦帝國系列收官之作於前幾日播出,講述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最高光時刻。
  • 《大秦帝國之天下》改名為《大秦賦》,網友稱:精彩從未改變
    我就是嬴政。這是電視劇《大秦賦》的開篇序言。最近上映的這部很火的電視劇叫《大秦賦》,這是繼《大秦帝國》之後,一部關於秦國發展歷史為題材的電視劇。關於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我優先推薦的就是《大秦帝國》。《大秦帝國》總共有三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
  • 從《大秦帝國之裂變》到《大秦賦》赳赳老秦的歷史故事
    根據孫皓暉先生創作的歷史題材長篇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大秦帝國》4部曲的收官之作《大秦帝國之天下》終於在隆冬季節登上央視八套這個國內巨大的平臺。只是,電視劇從《大秦帝國》更名為《大秦賦》。這個名字感覺怪怪的,因為賦是漢代的文學體裁,它的風格都屬於華麗的,絢爛的,與大秦的凝重不太沾邊。
  • 《大秦賦》:大秦帝國眾生相
    近期,大秦帝國終結篇——《大秦賦》上映,該片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據說由於版權問題改為《大秦賦》,儘管名字改得不倫不類,但是瑕不掩瑜。其主要演員演技高超,製作團隊水平一流,呈現給觀眾的一幅壯麗的秦始皇誕生記。
  • 從《大秦帝國》三部曲到《大秦賦》,看秦國一統天下的強國之路!
    《大秦賦》以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著名的「邯鄲之戰」開篇,可謂是吸引了不少影迷的關注,然而影迷們本以為《大秦賦》的豆瓣評分會一路扶搖直上,卻沒有想到該劇在維持了一段時間的8.3分後,驟然降到了7.7分。不管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大秦賦》得不到更多影迷的認可,值得肯定的是,《大秦賦》是《大秦帝國》三部曲的延續,完成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後拼圖。
  • 《大秦賦》讓觀眾越看越糾結
    歷史正劇系列中,「大秦」系列堪稱質量保證,2009年的《大秦帝國之裂變》、2013年的《大秦帝國之縱橫》豆瓣評分均為9.3分,2017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也有8.5分。這讓不少劇迷期待該系列的最終章《大秦賦》。
  • 十年《大秦帝國》的英雄夢,《大秦賦》圓得了嗎?
    那時候的我,只知道秦始皇之前分春秋和戰國,儘管知道秦是戰國七雄之一,但是我還不能嚴格正確理分辨和理清秦國與秦朝的關係。看了那個小片段之後,我就開始看《大秦帝國》了。我印象中在河南衛視播出的時候,《大秦帝國》就是《大秦帝國》,好像沒有加「之裂變」!不知道記得準不準?
  • 大秦帝國收官之作,為什麼不叫大秦帝國之天下而叫《大秦賦》呢?
    最近大型古裝電視劇《大秦賦》登上觀眾的銀幕,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晚飯後追上幾集,感受感受秦帝國的強大,宏偉,還能長知識,看看移動的「兵馬俑」。首先小編給大概的順一順大秦帝國的幾部作品: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從公元前362年冬日的黃昏, 秦魏兩軍鏖戰數日,死傷無數,勝負未分,戰局混亂。
  • 《大秦賦》搶鮮劇評:開篇就是大場面!但觀眾說:沒了以前的味道
    在衛視和網絡平臺上同步播出,這自然就是張魯一、段奕宏等人主演的歷史大劇《大秦賦》。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這部電視劇雖然名為《大秦賦》,但其實卻是《大秦帝國》的正統系列作品。當年幾部《大秦帝國》,也掀起了收視熱潮,很多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的觀眾,多少也吸收到了一些知識。
  • 《大秦賦》:波瀾壯闊的戰國史詩
    「大秦帝國」系列劇集,是近年來不容錯過的佳作。 百年史詩,鑄秦時風骨 「大秦帝國」系列劇集,改編自孫皓暉同名小說,制播長達11年,一共推出四部作品:2009年的《裂變》、2013年的《縱橫》、2017年的《崛起》和今年的《大秦賦》(原名《東出》)。
  • 《大秦帝國》口碑一部不如一部,《大秦賦》能否力挽狂瀾?
    盼了好久終於盼到今天,《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大秦賦》終於上映了。然而,對後面的劇情,期待之中,子彧還有些擔心。商業影視有一個萬年不破的續集理論:第一部很經典,第二部差強人意,第三部狗尾續貂,往往是一部不如一部。這其中有商業的原因,也有劇本成型太倉促的原因。
  • 它是大秦帝國,但也不是
    文|張本人嘞 大餅 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續作,《大秦賦》一開播就受到了諸多網友的關注。 不僅如此,在戰爭場面上,《大秦賦》的製作水準更是遠超前作。開篇的「邯鄲之戰」就給人一種經費在燃燒的感覺。
  • 《大秦賦》嚴重拉胯《大秦帝國》系列,開篇8.9評分,你失望嗎?
    《大秦賦》嚴重拉胯《大秦帝國》系列,開篇8.9評分,你失望了嗎?拖延這麼多年,又改了名字,這部開機時叫《大秦帝國之天下》的名字被改成「大秦賦」,也不知道帝國二字惹著哪位了。從《裂變》到《天下》,「大秦」系列播出跨越了11年,如果從首部開機算起,還得追加3年。
  • 小邱鑑劇|《大秦賦》成「大秦系列」最差?|大秦賦|大秦帝國之崛起|...
    此前「大秦系列」曾拿下豆瓣高分「大秦系列」是根據孫皓暉的小說改編,該系列小說於1993年秋天動筆,經過無數史料的考證挖掘,歷時長達15年之久,終於在2008年出版發行。該系列全套共6部11卷504萬字。《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2009年12月播出的《大秦帝國之裂變》是「大秦帝國」系列的開篇之作。
  • 大秦帝國之天下為什麼改名 大秦帝國之天下變成大秦賦的原因解析
    《大秦帝國之天下》為什麼改名成了《大秦賦》?這個系列的作品評價都非常高,很多人都喜歡看,畢竟是正兒八經的歷史正劇,但第四部卻改了名,讓很多人覺得難以接受。  大秦帝國系列前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和《大秦帝國之崛起》,第四部原本是叫《大秦帝國之天下》的,卻在開播前改成了《大秦賦》。
  • 《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第四部麼?
    電視劇《大秦帝國》系列劇,是根據孫皓暉先生同名小說改編的長篇歷史劇已經播出的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這三部的原著都是孫皓暉先生,第一部的編劇也是孫皓暉先生。而現在登上央視8的《大秦賦》的原著並不是孫皓暉先生,編劇也不是,至少在片頭並沒有根據誰的哪部小說改編的字樣,所以說它是《大秦帝國》的第四部應該是欠缺了一些主創的因素。 我想這會不會是從《大秦帝國之天下》改為《大秦賦》的原因。
  • 名不符實《大秦帝國之天下》,名副其實《大秦賦》
    不過,這一次的《大秦賦》,雖然目前的評分依然有8分之高,但是,不僅其定檔時改掉其曾定名《大秦帝國之天下》,從內容、內核的意義上,《大秦賦》亦已不副《大秦帝國》系列之名。 畫風大變,《大秦賦》到底經歷了什麼 相比較前面數部的《大秦帝國》系列劇,《大秦賦》給人主要觀感差別,最直觀的可能是臺詞上的不同。相比較過去的《大秦帝國》系列作品而言,略文縐縐的部分減少了,臺詞更加白話。 這在一定意義上,降低了觀眾的門檻,但某種意義上,值得反覆反芻的許多意蘊也減少了。
  • 《大秦賦》:嬴政不可能是呂不韋之子,編劇開篇已經點明
    《大秦賦》的開播,相信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關注編劇對嬴政身世的態度。事實上,編劇在開篇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嬴政絕對不是呂不韋之子。》開篇已經點明 《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終章,對於嬴政的這一八卦,編劇已經早早給出了答案。
  • 《大秦賦》口碑持續走低,孫皓暉發話《大秦帝國》明年重拍
    《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大秦帝國之天下》(又名《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在豆瓣網從開局4993人評價高達8.9分,到4萬6千多人評價時7.4分,到目前7萬8千人評價評分降低到6.4分。根據目前形勢來看評分還要進一步降低。與此同時《大秦帝國》原著作者孫皓暉發話《大秦帝國》從第二部開始就背離原著精神。到第四部時拒絕讓製作方使用《大秦帝國》名稱。孫皓暉進一步談到《大秦帝國》明年開始重拍,未來還將拍攝4部《嬴政大帝》。
  • 展現鐵血精神與強國之路,《大秦賦》顯正劇品格
    歷史劇「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篇《大秦賦》開劇便在豆瓣創下8.9高分,被不少人推薦為「年末最燃大劇」。從2009年起至今,「大秦帝國」劇集系列共推出《裂變》《縱橫》《崛起》及《大秦賦》四部作品,制播長達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