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習近平總書記把這句老幼皆知的古詩在講話中提及,黯奢崇儉之風已悄然拂過中華大地,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成為了時下社會的新風尚、熱話題。
從培育雜交水稻培育成功
到糧食單產逐步提高
再到鹽鹼地裡開始新嘗試
為了全世界的人口擺脫飢餓的困擾
以袁隆平院士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
已為此奮鬥半個多世紀
《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發表至今已20多年,從「吃不飽」到「吃得飽」再到「吃得好」,中國人民「親口作證」。
國家在發展,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但七年之間,總書記卻數次批評「餐飲浪費」,這是為何?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民以食為天,中國鋪張不起,也浪費不起!
在新疆種一季水稻大概需要180天
一份蒸盤的米飯需要5碗生米
80斤的蔬菜夠200人的一頓午餐
在派出所食堂做一頓晚飯需要3個小時
而倒掉碗中餐後餘糧只需要1秒
兵團從發展農業開始起步
作為兵團兒女的我們深知耕作的艱辛
屯墾戍邊已60餘載
艱苦奮鬥的兵團精神仍熠熠生輝
我們要始終對糧食報以溫暖和敬意
因為愛糧、敬糧是對勞動者的尊重
也是人民警察對勞動本身的尊重
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
金銀川公安,一直在踐行!
在食堂工作的每一位成員
都把精細量化的規定時刻銘記
紮實落實從根源上制止舌尖上的浪費
在食堂就餐的每一位民輔警
都把節約糧食,拒絕浪費牢記在心
嚴於律己從你我做起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多年以來,金銀川墾區公安局全體民輔警
一直將勤儉節約的精神融入生活點滴
今天,金銀川公安向全社會倡議
光碟行動,從你我做起,克勤克儉,警與民同行!
在艱苦的年代
我們用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共度難關
在這個物質富足的年代
我們更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一次光碟行動、一次廢物利用
節約一度電、一張紙
似乎看不出對當下生活有多大影響
但只有點滴的積累,才會產生質變
在派出所的食堂
在公共洗漱區域
每一處都可見溫馨提示的標語
我們從盡所能不浪費每一粒米飯
保證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以身作則節省每一度電開始
把節約意識融入生活
讓環保觀念深入人心
將勤、儉的品質堅持到底
新時代的警察
不僅需要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更需要走進人民生活的點滴
不僅要知群眾所想,做群眾想要
還要引領正確的社會價值觀
帶頭樹立勤儉節約的思想
培養儉以養德的信念
使之在全社會範圍蔚然成風
是新時代警察義不容辭的責任
節約這件事,我們一直身體力行!
疫情當下,不懈練兵。新黃宮派出所新農村卡點民輔警,就地取材,人人動手,將以往用剩的,廢舊的鋼管,經過打磨、焊接、刷漆,變成了可以每天訓練的單槓、雙槓。
在喀拉庫勒派出所11連治安卡點,卡點的小夥子們自己動手,改造生活設施環境。先是在裡卡點100餘米處挖了一個深坑,然後在附近工地找來廢棄的隔板作為廁所和浴室的圍牆,又從周邊樹林拉回乾枯的樹幹,就搭建成了簡易的廁所和洗澡間。
金銀川派出所所長沈春陽同志以身作則,起草「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承諾書,並帶領全體民輔警在承諾書上簽字,要求大家把克儉克勤謹記在心,將黯奢崇儉的風氣落實到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處。
還有更多舉措正在悄然進行
我們的生活中節約無小事
無論是一水多用,還是人走燈滅
都是希望能通過點滴行動
為資源節約和循環生態獻出一點微薄的力量
克儉克勤在當下還有更深刻的精神內涵
這種精神與極度追求物質的自由世界觀對立
同外在簡樸而精神高貴的自律文化屬性契合
我們在實踐中學習
在學習中思考
在思考中進步
堅守自己信念的陣地
絕對不會隨波逐流
在你浪費食物的時候
是否想起金黃的麥浪和豐收的希望
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
警察更要盡職盡責
為群眾守好天下糧,做一個乾淨清白的的食客
勤儉節約從警察做起從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