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這個行業將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中國可能找不到對手

2020-12-03 新浪財經

來源:智谷趨勢

1998年,還在經濟大衰退中徘徊的日本人,看到了一條很有衝擊力的廣告:

推銷員在街頭拿著一件搖粒絨上衣,問過往的行人:「這件衣服你認為值多少錢?」有人說「值40美元」,有人說「值50美元」。

推銷員說,只需要1900日元(按當時匯率相當於15美元),很多人驚了,當即表示:「立刻想買」。

隨後一句廣告語出現:優衣庫的搖粒絨,1900日元。

當時搖粒絨衣服一般要1萬日元一件。1900日元,如此高的性價比,給大衰退中消費降級的日本人極大震撼。

搖粒絨立馬瘋賣,成了優衣庫加速擴張的爆發點。

位於日本廣島的第一家優衣庫門店

曾有人在知乎提問:日本房地產泡沫破了以後,什麼產業或行業在高速發展。

高票答案是:

有兩個行業,一個是百元店。在泡沫經濟之前,日本根本沒有百元店的概念,或者說那麼便宜的東西就不會出現,不符合市場需求。

但泡沫經濟崩潰以後,百元店開始大行其道,「物美價廉」成為主流,而不是奢侈消費,所以這種低價位的雜貨店市場份額大大增加。

另一個,就是高性價比成衣店,最典型的就是優衣庫。可以說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成就了優衣庫。

優衣庫是日本「迷失的二十年」中罕有的逆勢爆發性成長的企業,其創辦人柳井正亦成為日本首富。

那麼,在當下疫情危機加金融危機雙重暴擊,全球經濟衰退加劇的情勢下,還會有這樣逆襲的機會嗎?

當下,正出現截然不同的兩個企業群體。

一個是被疫情殺死的企業。

百程旅行網、香港甜品連鎖店許留山、日本女裝品牌Majestic Legon、歐洲最大廉價航空公司Flybe,以及王思聰曾一晚豪擲250萬的KTV巨頭「北京K歌之王」、估值一度超過10億元的線下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等知名企業接連關店或倒閉。

更多不知名的小企業、個體戶,默默無聞地倒在了這個春天,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多少「王總」、「馬老闆」從此變成泯然眾人的「小王」、「小馬」。

春天來了,很多人沒有等到。

另一個是疫情危機中勃興的企業。

談論最多的是雲辦公和在線教育,釘釘、企業微信等,日活有了爆炸性增長。這是基於疫情對社會運行的改變所產生的需求。

另一類,是低價優質商業模式的勃興,名創優品等逆勢擴張,跟優衣庫相似,這是基於危機後消費降級所產生的需求。

任何絕境都會有機會。

2003年非典之後,電商崛起,成就了今日的淘寶、京東。非典也成就了順豐。利用非典期間航空運價大跌,順豐順勢與揚子江快運籤下包機5架的協議,成為國內第一家將民營快遞送上天的企業,奠定了順豐「快」的江湖地位。

春天來了,一些人正在迎接。

釘釘這類雲辦公故事大家已經熟悉,名創優品這類低價優質模式的故事剛剛開始,危機對於經濟和消費的影響剛剛顯現,將會持續。

今年1-2月份,代表消費力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斷崖式下降,同比下降20.5%,創下了上世紀三年困難時期以來的新低。其中,餐飲、服裝鞋帽、金銀珠寶、家電、家具、汽車這幾個大類的降幅更是超過30%。

中產階層在疫情中受創嚴重,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群尤甚,對家庭現金流枯竭的焦慮極大影響了他們的消費支出。

阿里大數據顯示,疫情期間,30~35歲年齡層電商消費表現最差,消費金額較往日縮水20%左右,所謂「新中產」平日裡喜愛的高端護膚品、高檔紅酒的銷量都大幅跳水。

龍蝦、鮑魚、帝王蟹這類節慶期間時常出沒朋友圈的高檔海鮮,今年出現嚴重積壓,價格一降再降。全國最大的專業水產批發市場——廈門夏商國際水產交易中心,今年正月水產品銷量最多只有往年的十分之一。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月以來,天貓平臺方便食品銷量同比增長700%。其中「方便麵」一詞搜索量大增200多倍。「康師傅」股價逆勢大漲,創2018年8月以來新高。

Linda、Sophia和Jeffrey過年從城裡回老家,變成了翠花、二丫和鋼蛋。悲催的是,企業破產了,翠花、二丫和鋼蛋過完年後變不回Linda、Sophia和Jeffrey了。

那些還在生死線上掙扎的公司,裁員、降薪或者給員工放無薪長假,以期自救。畢竟,身處絕境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疊加股市又是熔斷(美股10天4次),又是跳水,股民哀嚎一片,自嘲和股神巴菲特一起見證了歷史。

工作沒了,收入少了,生活還得繼續。房貸、車貸、子女教育等剛性支出無法逃避,壓縮非剛性支出,成為唯一選擇。

消費力下降成了確定性事件。

消費的改變,成為此疫最大的影響之一。

它帶來兩個後果。

第一,趨低消費人數增加。

優衣庫創建於1984年,但真正獲得大發展,是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原有的中產人群消費降級,給優衣庫提供了大量用戶。它的店面數量從1991年開展連鎖經營後快速增長。

難怪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感慨:「經濟危機是我的朋友。」

能夠在危機中逆襲,一定是危機改變了原有的用戶圈層,實現了破圈,實現了用戶指數級增長。

釘釘在疫情中增長迅速,就是典型的用戶破圈。原來使用釘釘的大多是有點規模的企業,疫情中,小企業開始大量使用。破圈更狠的是學生群體也加入進來。14萬所學校、290萬個班級在釘釘開課,覆蓋1.2億名學生,350萬教師在釘釘上當起了「主播」。

名創優品平均每個門店3000多種商品,絕大多數集中在10-49元之間,核心消費者鎖定18-28歲的年輕人。與優衣庫相似,消費降級幫它用戶破圈,把大量的中產納入進來。通俗地說,Linda、Sophia和Jeffrey變成了翠花、二丫和鋼蛋,這就帶來了巨大增量。

第二個影響,所謂「消費降級」,並非回到價低質劣的商品。

翠花、二丫和鋼蛋經歷過Linda、Sophia和Jeffrey的生活,再不能接受路邊攤的商品。人們追求的是在價格上「降級」,品質上「升級」。越是經濟不景氣,性價比高、甚至物超所值的商品越將成為消費者首選。

2020《麥肯錫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絕大多數受訪者在支出方面都表現得更加謹慎。60%受訪者表示,即使自己感覺比較富有,但仍希望把錢花在「刀刃上」。在北、上、廣等生活成本高昂的大城市,部分消費群體更加精明,追求最高性價比,既要品質過關,又要價格合理。

此方向近年來已形成商業風尚,包括網易嚴選(好的生活,沒那麼貴)、京東京造(高端商品更優價格,大眾商品更優品質)、淘寶心選(高質低價)以及名創優品(小价格,大驚喜)都在拼這個賽道。

做得最極致的是名創優品,聚焦生活日用品,綜合利潤率在8%左右。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勇氣去克制對利潤的貪婪,傳統零售行業商品售價/進價比普遍在10~12倍,甚至更高。

前兩年,名創優品上了不少100元以上產品。「今年我們把100元的產品砍掉,甚至把79、59元以上的產品砍掉,」疫情中,葉國富出來說,今年將95%以上產品聚焦在29元以內。

克制住貪婪,「優質低價」模式順應了消費市場的變化,更有抵擋全球經濟周期波動的韌性。3月中旬,除湖北外的名創優品門店復工營業80%以上,銷售額恢復到70%至80%,個別門店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復工後,名創優品計劃將後續新開發的商品將在保障品質的基礎上降價30%,從「平價」品牌迭代為「超級平價」品牌。

疫情期間消費者收入下降,疫情過後會變得更加精打細算,這將是超級平價品牌崛起的機會。

超級平價品牌更大的機會在全球。

此次疫情危機+金融危機是全球性的,經濟的長期結構性問題得到顯現,全球的消費習慣在調整。

日本「百元店」大創、加拿大的「Dollarama」、丹麥的「Flying Tiger」等優質平價店大行其道,極致性價比成為全球性的消費趨勢。

優衣庫邁出全球化的步伐、在倫敦開出第一家海外店是在2001年,恰逢網際網路泡沫破滅,股市大跌,資本動蕩。優衣庫再次實踐了「經濟危機是我的朋友」。

對於優質低價商業模式,每一次危機都是擴張機會。

名創優品正加速全球開店的步伐,將原本計劃的600家店提升為1200家。

外界沒有留意到的是,早在2017年,名創優品就已開始海外布局,是中國企業出海的「隱形巨頭」代表,目前在全球擁有4200多家門店,其中超過1700家分布在中國之外的近100個國家和地區。今年1、2月,其海外銷售業績更是逆勢同比增長30%。

名創優品加速全球化步伐,一個重要原因是出現了機會窗口。

零售行業有一條金科玉律:店鋪的業績80%是由位置決定的。城市的核心商圈,黃金地段的購物中心,人流密集的步行街,無一不是零售企業競相布局的重點。

位置好,意味著租金高。上世紀80年代,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想著要把門店開到東京去,打響知名度,無奈當時日本尚處地產泡沫時期,商鋪非常緊俏,租金實在高的離譜,令他不敢出手。直到90年代泡沫經濟崩潰後,那裡的租金便宜了許多,這才順利在東京開店。

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名創優品想要一天平均開三家門店,無疑是一個相當大膽的計劃。但正所謂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雖然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受到重創,但這也是商場和門店租金最低、布局實體零售的大好時機。

比如香港,疫情下商鋪市場空置率飆升。2020年第一季度,四大商鋪核心區的空置率高達9.2%,其中號稱「全球最貴街道」的銅鑼灣空置率升至12.2%。香港商鋪市場正進入「超大型調整期」,核心區的租售價格預計會重返2006年至2007年的水平。

全球範圍內,平價店的商業模式已得到市場充分驗證。

加拿大有一家零售企業叫做Dollarama,主要售賣5加元以下商品,在加拿大共有約1500家店鋪;丹麥也有一家Flying Tiger,其名字就取自「10克朗硬幣」的丹麥語諧音,2018年在30個國家開有985家店;日本「百元店」大創規模更大,產品售價多為100日元,全球約有5000家店。

中國品牌靠什麼與國外競爭對手PK?

名創優品的做法上,其一為IP聯名。去年名創優品分別與漫威、迪士尼、故宮等超級大IP籤約,合作打造聯名款商品。名創優品曼谷漫威黑金店,創下日銷40萬元人民幣的全球門店單日業績紀錄。

今年,名創優品又與花木蘭籤約,用IP聯名助推全球化。

但名創優品最大殺手鐧是背後的中國邏輯,是供應鏈。

「21世紀的競爭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這是英國著名供應鏈管理專家馬丁·克里斯多福在1992年下的論斷。時至今日,這一論斷已成現實。

中國是全世界極少數聯合國認可的全產業鏈工業國。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深刻影響著全球的每個角落。

舉兩個例子,日本墓碑使用的石材大量依賴中國進口,中國工廠因新冠疫情停工,近期導致日本人去世後無墓碑可用;再到地球另一端,今年夏天婚禮旺季,很多美國和加拿大的新娘子可能要穿不上婚紗了,因為全球80%的婚禮禮服在中國生產,受疫情影響,中國製造的婚紗遲遲到不了貨。

除了完整,中國供應鏈最強大之處在於成本低。超級平價品牌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價格與成本。

優衣庫成名之戰——搖粒絨從1萬日元壓低到1900日元,就是柳井正找來中國加工企業,與優衣庫一道研發生產的結果。

其後,優衣庫到中國開店,中國本地商品價格太低,很難複製日本的低價策略,優衣庫不得不調整,把日式的品牌、服務而非僅僅是商品本身列為了賣點,定價策略上也比日本要高10%-15%左右。

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中國供應鏈的強大。

名創優品4000多種商品,絕大部分從800多家供應商直接採購。這些供應商在中國大陸設有生產基地,80%在珠三角和長三角。

而降低產品價格的訣竅在於規模。依託全球市場的龐大需求,名創優品向供應商一次性下達海量訂單,以攤薄平均生產成本。

這背後的本質就是全球最具性價比的供應鏈部署及整合。

這也是復工復產之際,名創優品敢於宣布,後續新開發的商品將在保障品質的基礎上降價20%-30%的底氣所在。

名創優品在印度尼西亞門店開業時,5分鐘貨全部被搶光,搶購的都是當地批發商,因為他們發現名創優品的終端價比他們本國的批發價還低。

從這個角度來說,名創優品的產品設計、門店裝修,這些看得見的部分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其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水面下「看不見」的中國邏輯。

中國最大的優勢是什麼?不是社交,不是金融,不是技術,而是全球獨一無二的供應鏈。誰能把中國供應鏈運用到極致,誰就是王者。中國所有的出海模式中,走得最好的一定是最能發揮中國優勢的模式。

超級平價品牌在這個時代崛起,是有深刻原因的,它背後與根植於民眾內心深處的危機和焦慮緊密相連。人們不敢亂花錢了,回歸消費本質。

它不僅表明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也昭示一個更加不確定時代的到來。

一個月前,人們認為一生中見到四次美股熔斷的概率不會超過5%;一年前,人們認為爆發百年一遇全球大疫情的概率不會超過1%。

這一切那麼輕易地出現。還有什麼黑天鵝不會顯現?接下來的經濟震蕩與衝擊,是不是並不遙遠?

超級平價品牌的崛起,與疫情、熔斷、負利率一起,構成了這個時代的隱喻。

相關焦點

  • 疫情過後,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將面臨何種變局?
    在疫情影響下,紡織服裝行業將面臨怎樣的變局?企業又該如何破局呢? 疫情過後,全民健康產業必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全民的健康和防護意識也會進一步增強,健康、養生將是人們未來生活的主題,對於紡織服裝行業而言,消費者會更關注健康的產品和生活方式,因此會極大地催生健康服裝產業以及周邊防護產品的爆發式增長。
  • 機遇、挑戰並存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能否迎來黃金十年?
    對於上述「必須品」清單中的抗疫物資,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分類名稱——醫療器械。據相關統計,僅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註冊證就分別較疫情前增加了1225.3%、821.4%。但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一方面,疫情讓今年國內醫療器械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
  • 疫情過後哪些行業會是個香餑餑呢?
    對於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這些話題,都是在近十年大爆發的。那麼在科技大爆發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做呢?疫情的突然降臨,導致大家的計劃、行程紛紛打亂了,這些對於一個國家以及個體都有大大小小的影響,那麼在此次疫情過後,大家會如何看待行業形勢呢?
  • 疫情過後,工程機械行業或將再次迎來發展利好
    不可否認的是,疫情推遲了工程機械行業傳統「旺季」的到來,但卻從未消除。那麼,如何客觀看待此次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復工後度過了工程機械遲到的「旺季」,行業下一步發展又會呈現怎樣的態勢?國際貿易形式是否存在較大變數?
  • 風口下的生意|探尋消費的下一個黃金十年
    說到「黃金十年」這個詞,人們往往會站在一個更宏大的視角上來看其中的變與不變。風雲事件,世事滄桑,都成了時間維度下一個渺小的研究樣本,人們試圖在其中探尋規律,以便發現通行未來的法則,從當下來看這很有必要,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親歷拐點。
  • 中醫藥發展正迎來「黃金十年」,將在中國健康經濟中大放異彩
    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下,中醫藥因其有效的抗疫療效受到追捧。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高級副總裁、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全球行政總裁俞江林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中醫藥的發展將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黃金十年」。
  • 一點椿專欄|疫情過後,這5個行業最有可能迎來爆發
    疫情至今仍在全球蔓延,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5日11時30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2萬例,達到422915例。全球死亡病例達18915例。數據顯示,除中國以外,確診病例過萬的國家有義大利、美國、西班牙、德國、伊朗和法國。疫情已波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 庫德人宣布「自己劃定國界」,中國可能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
    今年6月,伊拉克庫德自治區總統馬蘇德·巴爾扎尼宣布,將於9月25日就自治區獨立問題舉行公投。這一決定遭到伊拉克中央政府的批評,包括土耳其、伊朗在內的周邊國家也強烈反對。據英國BBC於9月11日報導,伊拉克庫德自治區表示,如果巴格達不接受本月晚些時候舉行的全民公投,將會劃定一個未來的庫德國家的邊界。
  • 中醫藥發展正迎來「黃金十年」
    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下,中醫藥因其有效的抗疫療效受到追捧。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高級副總裁、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全球行政總裁俞江林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中醫藥的發展將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黃金十年」。  問:疫情下,人們對保健食品的態度發生哪些變化?這將對健康產業的發展有何影響?  俞江林:這次疫情讓很多人都進一步認識到了健康、免疫力的重要性。
  • 中科院專家稱雲計算有望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雲計算發展白皮書指出,從2019年至2023年,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年均增長速度將達30%。雲計算走過突飛猛進的十年,也有望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作為中科院旗下信息科技企業,中科曙光當天推出了安全可信城市雲,這是行業內首個全國產雲。曙光雲計算集團總裁關宏明說,全國產雲面臨四大挑戰,即:核心技術供給風險;技術架構局限、雲上能力不能全面提供;技術生態不成熟、雲平臺集成繁難;雲平臺不能全面提供信息化建設的需求。
  • 疫情過後,最掙錢的幾個行業,看看有沒有你的
    新冠病毒爆發後,全國人民都在家裡,不能外出,工作也停了,全國幾乎陷入了癱瘓,就像2003年非典一樣,疫情過後,國內肯定再一次迎來一次巨大的風口,03年非典成就了淘寶,那麼今年會是什麼呢?總結了一下,一下幾個行業會迎來大的發展!
  • 寒冬疊加,健身行業還能迎來春天嗎?
    在疫情的籠罩下,所有的行業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其中,健身行業或許是受影響最嚴重的那一個。雖然短期的行業衝擊無法避免,但從長期來看,疫期過後的中國健身業,預計將迎來一波市場紅利。誰能把握住機會,也就能迎來春天。畢竟,偉大的品牌都是冬天的孩子。作者:啟立疫情對健身行業的短期影響,依然難以估量。關店、裁員,甚至借貸過冬,一部分熬過2019年寒冬大淡季的健身房,可能很難繼續熬過這個更漫長的寒冬。但對於現金流儲備充裕的健身房來說,可能過完這個冬天之後,將很快迎來大健康行業的春天。
  • 疫情過後,服裝業的三大走勢
    疫情過後,服裝業的三大走勢 2020-03-20 10:39:54 來源:胡蝶堂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誰也沒有想到,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一場罕見的疫情揭開序幕
  • 資本化進程加速,餐飲業即將迎來「黃金十年」
    與此同時,在疫情引發的惡劣環境下,行業仍然爆發了百餘起融資事件。  餐飲與資本,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甜蜜?進入2021年,這場「蜜戀」又將如何發展?  2020年的最後一天,新式茶飲品牌「奈雪的茶」被傳已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額超1億美元,估值逼近130億元。  2021年元旦,奈雪的茶方面確認了該筆融資,披露領投方為太盟投資集團(PAG)。
  • 華爾街老兵:黃金將迎來爆炸性的十年
    2019年是2010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華爾街老兵Peter Schiff認為,黃金本應表現得更好,鑑於目前的經濟狀況,這一金屬將迎來爆炸性的十年。「美股去年上漲的原因是美聯儲出乎意料的降息舉動。他們放棄了利率正常化和縮表,重新降息和量化寬鬆,這對黃金極為有利。」Peter強調說,黃金價格在2019年本應大幅上漲,但他認為黃金價格在未來幾年將會繼續上漲,特別是2020年。「黃金即使不是全球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也將是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之一。」
  • 《下一個黃金十年...
    在全球確診和死亡人數持續上漲的挑戰下,疫苗研發終於傳來好消息。據央視網轉載澎湃新聞的報導,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媒披露稱,輝瑞公司生產的新冠病毒疫苗將自12月15日起開始交付,而莫德納生產的新冠病毒疫苗將自12月22日起開始交付。在這樣一個百年不遇的大時代考驗下,醫療產業迎難而上,展現出十足的韌勁和湧向創新的激情。
  • 內參解讀:危情過後,電動車行業將很快迎來補償性增長!
    近日,中國央行副行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疫情緩解後中國經濟會出現補償性恢復,高質量增長基本面不會因為疫情發生改變。青龍認為,當下電動車行業企業和經銷商大可不必恐慌,目前各地政府都在針對企業給予優惠性政策,幫助大家扛過難關。
  • 新疆烏魯木齊疫情過後,什麼行業會興起?
    疫情過後,安保類,社區,警務站等等,這類工作人員崗位大量要人!為什麼說這幾類呢?因為此次疫情過後,烏魯木齊已經經歷了第二次疫情了,第一次是過年的時候,第二次就是現在7月15號開始的!這個工作一般都是中年人幹的多,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那些年輕人覺得自己工作沒有什麼發展前途,只是在混日子,也學不到什麼東西,升職也比較難,加薪的話,每年可能加薪比較慢,這裡工作只是有個好處,就是比較穩定!
  • 疫情過後,洗車行業即將發生的幾大變化
    前言:疫情給全國14億多人乃至全球都帶來極大的困擾,專家預測疫情過後,洗車行業也會產生巨大的變化,哪些經營方式將落沒消失,哪些方式將崛起成主流,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討論一下。始於2019年的疫情來勢洶洶,瞬間給人們平靜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究其根本,不難發現這次疫情的發生與人們缺乏安全意識,缺少一些必要的生活習慣有關。疫情給全國14億多人乃至全球都帶來極大的困擾,我們預測疫情過後,人們的洗車習慣和考慮到洗車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將發生以下幾個變化。
  • 疫情過後爆發的20個行業
    2020年一開年,疫情如洪水猛獸般襲來,平日裡蒸騰的各行各業全都被迫按下了暫停鍵,幾個月的努力才換來了階段性的、試探性的復工,疫情過後也會迎來許多行業報復性的反擊,那麼,疫情過後會爆發的20個行業都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揭曉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