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特寫 | 巨量IPO兵臨城下 港股再迎「大時代」?

2021-01-10 華爾街見聞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付費欄目《見聞主編精選》。

香港股市在2015年和2016年蟬聯了兩年全球IPO總量冠軍後,在2017年出現了出人意料的大滑坡:全年僅募資163億美元,同比爆降35%;更重要的是2017年美國市場一舉募資495億美元,中國大陸市場317億美元。

香港「痛定思痛」(在2017年三季度時,香港市場就意識到當年IPO會大幅落後):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公布上市改革舉措,將允許不同投票權架構的高增長及創新產業公司在主板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形容這是1993年引入H股以來,大約25年裡,該交易所在上市制度方面作出的最大變革。李小加進一步明確:春節以後初步的細則就會出來,6月初就能將規則最後公布,在6月底接受3類公司的上市。

改革措施公布後,緊接著新華社就在12月29日發表文章《2017:香港資本市場新氣象》稱:

香港股市啟動了近來年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不僅將)便利新興產業及創新型公司來港上市……(還將)方便更多已在主要國際市場上市的高成長創新公司來港第二上市。

市場已經期待明年下半年可以看到越來越多創新型公司來港上市。

「一石激起千層浪」,香港特首在1月8日「邀請」當年因為同股不同權問題「被迫」去美國上市的馬雲回歸香港市場。

隨後傳出了陸金所計劃赴港上市的消息,以及小米已指定赴港上市承銷商的消息。

整個市場對於港交所改革顯然也是持非常支持的態度,自改革消息宣布以來,香港恒生指數在短短1個月內暴漲了超3000點。

圖:自宣布改革以來,恒生指數一個月漲超3000點

改革加巨量IPO的前景仿佛正在引領香港股市再次進入「大時代」。(電視劇《大時代》在1992年10月播出後至今,每逢香港股市出現大幅波動,坊間都會以「大時代」一詞形容市況。)

回顧香港在97後的巨型IPO與香港市場的「歷史關係」,或許能更加清楚地理解我們正處在「大時代」的哪個位置。

IPO與股市周期的「一般關係」

一般而言,在股市處於泡沫時期時,IPO同時也處在井噴狀態。

道理很直觀,更高地估值不僅吸引了更多的公司的上市融資,同時海量的資金也為更多的在正常情況下無法融資的公司提供了融資的可能性。

巴菲特的「師傅」格雷厄姆早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就明確指出:

牛市一般都會伴隨著大量新公司上市,1945-46年如此,1960年又是如此——彼時超乎尋常的「盛況」一直延續到1962年5月才以悲劇收場。但人們好了傷疤忘了疼,沒過幾年整個過程又再次一步步重演(1967-69年)。

表面上來看,是牛市吸引了IPO,而IPO多了結束了牛市。但實際上在歷史中,這兩者的交織關係也形成了一個另一個「反身性」循環:投資者們在得知未來將有大量重要IPO上市時,會形成牛市還將繼續的預期。

此外,承銷大批IPO的頂級投行,為了能讓股票發行順利,也會動用各種資源,進一步加強市場對牛市的預期。所以,一般牛市結束都緊跟巨型IPO的成功。

香港的「歷史」

具體到香港IPO和牛市的歷史,就更加有說明性。在過去20年香港經歷的三大牛市,無一不是以巨型IPO完成後為終結標誌。

1997年北京控股在港交所上市,認購倍數達1276倍,凍結資金達2400億港元,打破了香港股市同類股票上市的歷史紀錄,並導致香港隔夜拆借利率跳升至兩年來新高(投資者不顧一切通過借款方式增加手中的申購資金,以提高「中籤率」);北京控股一上市,股價勁升近3倍,北京控股還創下單日單只股票成交額25億港元的另一項香港股市紀錄。

北京控股自97年5月開始交易,恒生指數隨後在當年8月7日見頂,一年後指數跌去60%。

到了2000年,香港股市再次狂飆突進,這一次標誌性的IPO是李嘉誠的Tom.com。當時超額認購約1500倍,招股價為1.78元,上市首日就收報7.75元。

共有約30萬市民分別到滙豐銀行總部及9家分行排隊交表,警方緊急抽調人手維持秩序,最少有三名市民體力不支送進醫院。場面之熱烈為香港歷史上所罕見。由於反應空前熱烈,以致截止認購時間被迫延遲一個多小時。詳見人民網報導。

2000年3月1日Tom.com成功上市交易,不到一個月後的3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數見頂:18301。

第三次大牛市的2007年,阿里巴巴在11月6日上市(後來又在2012年「退市」),成為谷歌上市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IPO,上市交易首日股價飆升近3倍。這一次香港市場第二天就在31958點見頂,一年內市值蒸發三分之二。

歷史不會馬上重演

表面上來看,三次牛市見頂與超級IPO之間的間隔時間越來越短,最後一次的間隔甚至有點因果關係的「幻覺」。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IPO對牛市的影響確實已經在投資者中建立起了「反身性」反應:當終極IPO成功後,牛市就圓滿「完成了任務」。

但由於香港是開放的國際市場,所以三次見頂跟宏觀大環境也有絕對的關係。但也不是絕對同步,即便外面狂風暴雨,市場仿佛在堅持著什麼。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恒生指數8月7日才見頂;

在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觸及5,408.60的最高點時達到頂峰,當日就以5,048.62收盤,恆指在3月28日才見頂;

2008年9月15日美股就開始大跌,港股「堅持」到11月6日才見頂。

從以上關係來看,港股見頂與否跟世紀IPO是否完成的關係,比與大環境的關係更為緊密。

鑑於預計登陸港股的千億級別估值的世紀IPO正在路上,根據歷史經驗,除非大環境過早發生變化,港股牛市還將繼續。

相關焦點

  • 港股IPO觀察:大時代下的小趨勢
    回顧A股2005-2007年那場浩浩蕩蕩至今無法超越的大行情,正是源於股權分置改革,理清了非流通股東和流通股東之間的利益衝突,釋放了強大的市場活力。如今,港股市場持續的制度改革也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一、港股改革的大時代自1993年7月,青島啤酒成為第一家以H股架構在香港上市至今的公司。
  • 殺掉30000點的熊 港股再喝慶功酒
    港股在騰訊帶領下一路漲上來,西方聖誕節前給各位股友送上大禮。恆指連升四日,累積達966.38點。港股在股王騰訊(00700)及內銀、內險等金融股輪流齊合奏之下,再衝上29800點,周二以全日高位29818.07點收市,全日大漲557.76點,升幅1.91%,再創十年新高,國企指數報11874.37點,升幅更達2.91%。
  • 【港股打新】香港IPO持續「大年」,艾德證券期貨180天港股免傭活動...
    來源:香港聯合交易所及畢馬威分析此外,香港目前也成為亞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IPO市場。2020年共有22家醫療保健及生命科學公司上市,募資總額達988億港元,佔香港市場募資總額的25%。再加上當前政治環境並不理想,中概股存在被遏制的風險。但另一方面,在當前已回港上市的中概股股價上,則是能夠看到中概股表現不俗,阿里巴巴(09988.HK)和京東(09618.HK)上市以來漲幅均超過50%。這種情況下,想必中概股將會考慮回港第二上市作為後備方案,避險的同時也可以拓寬投資者基礎,並且給港股投資者帶來投資機會。
  • fgo五星槍階斯卡哈新寶具動畫公開 追加紫色美少女正面大特寫
    這次寶具改動的最大特色,就是追加了紫色美少女正面大特寫。新的寶具動畫改動的比較多一些,對比原本的寶具動畫來說改動幅度在70%左右,不是徹底的更換,還保留有原本的一些動畫,不過細節上有著明顯的不同,首先是開頭的突進,還有一開始的蓄力和特寫都沒有變化特別大,頂多是特效追加了一些額外的光效。
  • 港股開戶:香港IPO持續「大年」,艾德證券期貨180天港股免傭活動倒...
    來源:香港聯合交易所及畢馬威分析此外,香港目前也成為亞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IPO市場。2020年共有22家醫療保健及生命科學公司上市,募資總額達988億港元,佔香港市場募資總額的25%。再加上當前政治環境並不理想,中概股存在被遏制的風險。但另一方面,在當前已回港上市的中概股股價上,則是能夠看到中概股表現不俗,阿里巴巴(09988.HK)和京東(09618.HK)上市以來漲幅均超過50%。這種情況下,想必中概股將會考慮回港第二上市作為後備方案,避險的同時也可以拓寬投資者基礎,並且給港股投資者帶來投資機會。
  • 時代觀察 | 錯失黃金十年,東莞前首富再試港股IPO
    再度敲門港股之時,他與昔日的同行已不可同日而語。目前,這家「出道」15年的房企多數時候的銷售規模還不足20億。過去三年,富盈地產總營收分別只有12.55億、21.79億、13.84億,年利潤分別為2.82億、2.92億、1.85億。與當年分拆上市的計劃略有不同,此次衝擊港股,劉學斌選擇了將地產、教育、酒店三大業務打包整體上市。
  • 新經濟企業扎堆IPO,2021年或再迎上市熱潮?
    過去一年,IPO大爆炸,美股、港股、A股同時迎來上市熱潮。根據Wind數據,截至去年12月22日,2020年A股IPO新上會企業總共有606家,過會580家,通過率達95.71%。港股市場也表現出強大的活力。港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0日,香港市場2020年的IPO募資總額達到468.80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二。
  • 什麼是ipo上市?IPO上市流程有哪些?
    來源:FX168什麼是ipo上市?IPO,英文全稱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募股:是指一家企業(發行人)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
  • 港股資金面大復盤:市值越大越受歡迎 港股新經濟時代到來
    其次,大資金的買賣,往往直接影響到股價的漲跌、甚至是風格輪動。因此,除了研究股票價值,還必須對市場流動性、資金保持關注。   2、港股流動性的規律如何?從總量上看,港股的市場成交額快速膨脹,2020年創下了近十年的流動性新高,背後原因在於港股通和美元資金迅速流入港股市場。從結構上看,極少數頭部公司吸納了市場絕大多數的流動性,小市值公司則流動性極低。
  • 港股打新|艾德一站通:雲想科技尋求港股IPO,計劃募資2億美元
    中國第三大營銷解決方案提供商雲想科技是中國領先的大數據短視頻營銷解決方案供應商及泛娛樂線上內容服務提供商。主要通過向廣告代理提供線上營銷解決方案,以及在自營花邊娛樂平臺上出售廣告版面來獲得收入。截止2019年12月底,內容團隊由71名全職僱員組成,每月可製作2400個短視頻,已經製作如《偶像請回答》、《嬉遊大娛記》等兩個KOL節目累計播放數超5億次。
  • 安信證券--港股IPO火熱的2020年:融資額3975億 全球第二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2020港股 IPO 再掀熱潮,融資額 3975億港元,按交易所排全球第二:1香港全年上市 146家新股,數量較 2019年下降 11.52%,但融資額相較增長30.57%。主要歸功於「巨無霸」企業的登錄以及中概股的回歸浪潮。
  • 29年後香港再迎「同股不同權」IPO AB股架構有何特點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同股不同權」的AB股架構在香港資本市場風行一時,但因彼時港股市場缺乏相關管理與監管經驗,擔心引發風險,「同股不同權」制度於1989年被正式廢除。  資料圖:山西太原一證券營業部,券商利用電視播放證監會重啟IPO及新股發行制度的詳細內容。
  • 港股打新第2課:了解港股IPO上市全流程
    剛入港股市場,一臉懵然的你,是否還在研究港股打新到底是怎麼回事,也不懂新股流程到底是怎麼回事,到處尋找資料,而且都是零碎的。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說說,在港股上市的新股流程是怎樣的。港股上市IPO流程我們先看一張圖,該圖主要是說企業去港交所遞交資料,到聯交所上市的整個流程簡單地把流程裡面的細節介紹一下遞表:其實就是上市公司在上市前準備的資料,包括委任保薦人及其他的顧問,
  • 南向資金「掃貨」力度創歷年之最 公募掃貨港股新經濟龍頭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公募掃貨港股新經濟龍頭 今年以來,在港股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港股新經濟板塊卻掀起了一輪強勁的上漲潮,騰訊控股、美團、微創醫療、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閱文集團等個股均出現較大漲幅
  • 港股上半年IPO市場全景圖: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來源:港股挖掘機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喜幾家愁?7月伊始,回望港股市場,儼然又一場冰與火之歌的上演。2019年已經過半,港股市場先揚後抑,之後進入震蕩行情,整體看較年初仍然實現了上漲。截至6月28日收盤,2019年上半年,港股恒生指數上漲10.43%,國企指數上漲7.48%,紅籌指數上漲6.64%。雖然不似A股這般「瘋狂」,不過相較2018年,已經有了明顯改善。而新股方面,港股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ipo上市是什麼意思 ipo與上市有什麼區別?
    ipo與上市有什麼區別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指的就是ipo具體指一家股份上市公司通過證券交易所第一次向公眾投資者發行股票的行為,這個過程在中國證監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管理辦法當中,也有著明確的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也是公司通過股票,承銷商以特定的價格在一級市場承銷其一定數量的股票,該股票可以在二級市場或者是店頭市場買賣。
  • 江西省「映山紅行動」助力正味食品籤約永拓籌備港股IPO
    事實上,自港股制度改革,允許尚未盈利生物藥企上市、實行同股不同權機制後,港交所迎來了大量新經濟企業,疊加新三板+H股模式落地利好,越來越多新三板企業也選擇港股上市。但A股IPO審核趨嚴,港股發行制度更寬鬆,且H股全流通的推進,鼓勵了不少企業通過H股赴港上市。」9月26日,上海一家中型券商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一方面,港股與國內資本市場聯繫緊密,相比美股,在商業模式、投資價值上,內地企業在港股上市更容易獲得認可。另一方面,作為開放的資本市場,港股不僅可以覆蓋到國內的基金及機構投資者,也可以吸引國際投資者。」
  • ipo上市是什麼意思?ipo就一定會上市嗎
    ipo上市什麼意思?  Ipo是指上市公司首次通過證券交易所向公眾投資者發行股票的行為。  ipo就一定會上市嗎?  IPO需要通過證監會批准,證監會審核符合IPO申請的公司,通過審核就能獲得上市的資格,這個過程是IPO上會和過會。應該注意的是,IPO未必會被證監會批准,被否的IPO申請不符合上市資格,自然就不會被批准。  上會被否決的話,股票將不會上市,普通投資者也無法購買。如果通過的話,由主承銷商和分銷商(證券公司)來完成股票的分配。
  • 「巨量引擎2020未來空間大會」大信家居受邀參加!
    11月25日,巨量引擎2020未來空間大會在杭州泛海釣魚臺酒店盛大開啟! 作為年度行業品牌營銷重磅IP,未來空間大會聚焦家居行業,旨在探索更多領先的營銷模式。上百家家居頭部品牌的行業領袖及營銷大咖雲集現場,各大重要獎項隆重頒發,共同打造了一場本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家居行業盛典。
  • 久旱逢甘霖:魯大師首日暴漲218.52% 港股IPO怎麼了?
    魯大師首日暴漲218.52%,港股IPO怎麼了? 來源:格隆匯作者 | 喵皇港股新股市場正在極速回暖,魯大師上市首日暴漲218.52%,滔搏上市首日漲幅達8.82%,百威亞太上市之後連續六日收紅,近期打新賺錢效應顯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