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王雲逸
前幾天去看我媽,臨走時她非要塞兩塊月餅在我包裡,說這是從家裡這堆月餅裡特別挑選的海南水果餡兒的,應當不膩口。鑑於自家月餅還沒吃完,我果斷拒絕了這份好意。
中秋過去一周了,您家裡月餅吃完沒有?如果家裡人丁並不繁盛,中秋前後這些天,不出意外地話,早點都是月餅。連吃三四天,已有血糖升高之虞。依然還沒吃完,便要做打持久戰的準備。
持久戰的打法有兩種:一種是和心裡浪費食物的負罪感打持久戰。不吃了,就放著,哪天覺得扔了也不可惜時,再一扔了之。如果一直下不了扔掉的決心,房間或冰箱又足夠大,或許並不難找到去年或者更久遠的月餅。另一種是跟月餅打持久戰,隔三差五吃一塊,反正一般月餅保質期都挺長的。
以北京說吧,老年間點心用豬油做的居多,而且講究用陳豬油。豬油要先放在大缸裡陳化一年或者更長時間再用,並且年頭越長品質越佳。用這種油做出的點心,常溫保存一年或者更長時間都不會壞。當然現在這麼幹一定無法符合食品衛生規範了。不過現在人學會了其他防腐技術,看看月餅包裝,保質期沒有少於3個月的。這說的是中式月餅,西餅屋或賣冰激凌的品牌也做月餅,一般保質期到不了這麼久。
饒是月餅保質期夠「堅挺」,您又有一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心,也不是所有品類的月餅,都能吃得舒服順口。
而今月餅市場,似有兩種趨勢:一種是忙著創新,一種是忙著復古。10多年前,冰激凌月餅讓我們感到十分新奇,現在已經算某品牌的傳統產品。流心月餅甫一推出也讓人大為驚豔,現在幾乎是所有廣式月餅生產者的標配。至於什麼小龍蝦、牛蛙、螺螄粉餡兒的月餅,無外乎噱頭而已。我看今年又有人搞噱頭,製作巨大的辣條餡兒月餅;也有山西廠商推出陳醋月餅,據悉入口並不酸,還能很好中和月餅的甜膩,云云。
除了這一派闢新路者,還有不少月餅生產者,立志回歸傳統。挖掘失傳品類的有之,恢復傳統工藝的有之,即便內容還與往年一樣,包裝上也要力求傳統。相對而言,南方各省傳統月餅樣式豐富,蘇式、廣式月餅恢復傳統者多是倡導手工製作,原料天然。北方傳統月餅除去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製作工藝相對簡單,餡料無外豆沙、棗泥和一度要被開除出月餅界的五仁。我用微博搜了搜月餅,目之所見今年北方恢復傳統派的月餅生產者,許多都在餡料上下功夫,其中更以傳統五仁餡為主打。
我一直覺得五仁月餅挺好吃,冰糖嚼著脆生,瓜子仁、核桃仁跟吃「每日堅果」也無區別,青紅絲酸甜開胃。有不少不愛吃五仁月餅的人,都說不能接受青紅絲。按傳統,青紅絲用橘皮製作,放在點心裡,口味上有去膩的效果;從功效上說,也有消食、健脾胃的作用。現在青紅絲也有用蘿蔔絲做的,和橘皮比口味略差,依舊健胃通氣,吃些沒壞處。有種自來紅月餅,是京式月餅中最家常的品種,冰糖、青紅絲、瓜子仁當餡兒,一直是我心頭好,過不過中秋都愛吃兩塊。
什麼樣的月餅過了節吃還順口?恐怕創新噱頭的月餅不行,新鮮勁兒就一陣子,過了就完。太像月餅也不夠理想,總是容易跟節日聯繫在一起,節過了再吃,少了些興頭。只有說是月餅也行,說是什麼其他點心也行的品種最好不過,不用特意跟節日掛鈎,吃就完了。潮州的腐乳餅,中秋當它是月餅沒問題,平時做茶點也蠻好。腐乳、米酒、肥肉丁,烘過之後混為一體。油香、酒香、鹹香,再配合功夫茶的茶香,真可以改王勃「四美俱」為「四香俱」。山西、內蒙古、張家口的老五仁月餅,用胡麻油和面,特別酥,吃在嘴裡粉粉碎,當不當月餅都好吃。有某相聲演員說,這種月餅配醬肉極佳。胡麻油和豬肉的油脂,摻和在一塊,爽!不能配功夫茶了,釅釅的上好花茶來上一口,增香、去膩。這樣的月餅,一定是不捨得扔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