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發行助農實現「糧滿倉」夢 穩住三農「壓艙石」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山東夏糧主產區臨沂郯城縣收割現場。農發行山東省分行 供圖

中新網濟南7月27日電 (董義利 李曉燕)7月以來,前往山東濱州黃河三角洲糧食批發市場有限公司送糧的車輛絡繹不絕。工作人員對運送來的小麥進行扦樣檢驗,為夏糧收購入庫把第一道關。記者在該公司的收購清單上看到,今年已累計收購糧食80153噸,較去年同期增加35488噸,增幅79.45%。

農發行山東省分行行長趙富洲赴菏澤定陶區仿山鎮實地查看夏收現場。農發行山東省分行 供圖

「今年,我們和當地最大的一家麵粉加工企業籤訂了購銷合同,小麥的購銷需求量大幅增加,預計收購量會超過20萬噸。」濱州黃河三角洲糧食批發市場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睿告訴記者,公司籤完銷售合同並沒有很輕鬆。去年,建設烘乾塔、購入倉儲等設施,公司投入不少資金,按照今年現有倉容測算,剔除自有資金,企業還有近4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收購資金缺口。「面對較去年同期多了1個億的資金需求,農發行貸款審批非但沒有因為疫情而延遲,反而比去年授信批覆時間早了近半個月,為收糧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青島的一家食品公司提前復工復產,保障當地成品麵粉、掛麵等物資供應。在了解到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後,當地農發行提前組織續貸授信,為其辦理發放3700萬元糧油購銷流動資金貸款,執行優惠貸款利率,確保企業資金不斷鏈、利費有降低。該公司財務負責人欒麗娜稱,到帳資金解決了購入原料資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利率的優惠更是「雪中送炭」。

「糧出手、錢到手」。菏澤巨野某糧食經紀人收穫「回報」。農發行山東省分行 供圖

據農發行山東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鑑於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該行在夏收信貸措施上提前謀劃,備足300億元專項信貸資金護航夏收;各級行前中後臺密切配合、有效銜接,開闢綠色通道,優先保障夏收貸款的調查審查審批;對236家企業糧食收購貸款資格進行審核認定,收購網點近千個,基本覆蓋了山東各縣(市、區),方便農民就近售糧。根據企業收購進度,該行及時足額發放貸款,並嚴格監督企業按政策要求使用貸款。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使糧食企業充分享受優惠利率政策,該行在降低糧食企業貸款利率定價的同時,積極將符合條件的夏糧貸款納入復工復產綠色通道貸款範圍,在科學、合理定價基礎上,用好用足復工復產貸款「首年優惠50BP」等優惠政策。此外,充分利用糧食收購信用保證基金,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支持、引導更多企業進行市場化收購。

記者了解到,上述濱州黃河三角洲糧食批發市場有限公司,今年被授信4億元糧食收購貸款,是享受農發行融資便利、利率優惠政策的企業之一。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協調當地政府,發起成立市級信用保證基金,該企業繳納4000萬元,農發行按照10倍進行授信支持,解決了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貸款利率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低3個百分點,約節約利息支出1200萬左右。

糧食收購信用保證基金,為糧食企業開展市場化收購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上述負責人稱,該行在菏澤、濱州兩市建立市級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在煙臺萊州、青島平度、萊西及棗莊臺兒莊、嶧城等順利建設推廣縣級信用保證基金,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基金項下夏糧收購貸款8.3億元。

在農發行山東省分行行長趙富洲看來,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特殊」之年的豐收尤為不宜。作為因糧而生、伴糧成長的農業政策性銀行,該行將繼續做好信貸支持、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水平等工作,保障夏糧工作更好進行,穩住三農「壓艙石」。(完)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一周年特別報導」穩住「三農」壓艙石 推動...
    穩住「三農」壓艙石 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蘋果紅了,果農笑了。人勤耕播搶農時,力拼今年好收成。去年以來,全市廣大農民群眾和農業系統幹部職工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堅持疫情防控和「三農」重點工作「兩手抓、兩不誤」,通過實施穩定糧食生產、鞏固提升產業扶貧成果、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加速推進農業農村項目、強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提升鄉村治理建設能力等工作,農業農村經濟運行實現穩中向好。
  • 人民論壇網評 |穩住「糧袋子」,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和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在京聯合發布的《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0》和《2020全球糧食政策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產量預計達到6.7億噸,能夠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 農民日報評論員:任憑風浪起 我有壓艙石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答卷,正是源於多年以來始終堅持重中之重戰略不動搖,「三農」這塊壓艙石才得以在疫情衝擊之下依然如斯穩固;這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答卷,正是得益於農業的亮眼表現,我們的抗疫保供才有了堅實的物質支撐;這更是一份堅定信心的答卷,正是農業農村的良好態勢,為下行風險凸顯的全局經濟夯實了底氣、穩住了勢頭。
  • 牢牢穩住糧食安全壓艙石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這個基本盤。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決戰脫貧攻堅時間緊要求高,落實「六穩」「六保」任務重難度大,還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衝擊和影響。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打贏夏糧豐收這一仗更顯意義重大。夏糧再獲豐收,不僅穩住了今年糧食生產的開局,穩住了百價之基的糧價,也穩住了百姓的「米袋子」。
  • 青平:「十七連豐」夯底氣 穩住糧食「壓艙石」
    由此,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這是令全世界矚目的來之不易的巨大成就。 糧食問題一直是全球問題。當前,全球糧食緊缺問題是難以克服的「瓶頸」,糧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人面臨飢餓,相當於每9人就有1人在挨餓。
  • ...原副部長:為什麼說「農村農業農民」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
    做好2020年「三農」工作,穩住農業基本盤,發揮和強化「三農」壓艙石作用,具有特殊重要性。這是由2020年黨和國家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決定的。2020年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一年,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三農」工作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
  • 「地評線」天府網評: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
    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國廣大農民和基層幹部發揚偉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誤農時抓生產,堅持抗災奪豐收,為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落實好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和工作部署,在全社會形成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br><br>  9月22日是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是「慶豐收、迎小康」。當前正是秋糧收穫的季節,祖國大地到處是豐收景象。
  • 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
    2020年9月21日,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他指出,在今年相對嚴峻的形勢下,克服困難取得豐收十分不易,希望廣大農民緊緊圍繞在黨中央周圍,再接再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 「三農」壓艙石再添底氣
    糧食生產再獲豐收,「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農民收入實現正增長,「三農」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糧食產量將繼續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目前秋糧收穫已近八成。為保障糧食生產,今年中央繼續實施了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秈稻最低收購價在連續三年調低的情況下今年有所提高,釋放了重農抓糧的積極信號。「中央統籌整合資金40多億元支持雙季稻生產,中央財政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還繼續保持了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的規模總體穩定,及時下撥了重大病蟲害防控資金和農業生產救災資金,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多年少有。」魏百剛說。
  • 穩住理想信念「壓艙石」
    看見,堅守底線,穩住理想信念的「壓艙石」,把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何其重要。  東晉後期的大詩人陶淵明言出:「不願為五鬥米折腰。」時任彭澤縣令時,有一次,縣裡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他: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鬥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
  • 「三農」這個基本盤必須穩住
    21世紀以來第17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5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這份文件題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全文共5個部分,包括: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向好趨勢為築牢「三農」壓艙石再添底氣
    秋糧面積預計超過12.8億畝,比上年增加800萬畝,豐收已成定局;生豬存欄環比增長4.7%,同比增長31.3%,恢復勢頭繼續向好;農業投資連續3個月正增長,增幅不斷擴大;1700多萬返鄉留鄉農民工實現就地就近就業……農業農村經濟克服不利影響,呈現出穩定向好的態勢,著實鼓舞人心、振奮精神。農業農村經濟的亮眼表現,不僅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更增添了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底氣和信心。
  • 人民論壇網評 | 堅決扛穩糧食安全「壓艙石」重任
    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國廣大農民和基層幹部發揚偉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誤農時抓生產,堅持抗災奪豐收,為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尤其是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大背景下, 築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 ...發展新格局】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築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全會和《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十四五」5年和到2035年15年的」三農「工作作出部署,強調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了「三農」在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而做好「三農」工作,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基礎。
  • (人民日報看龍江)張慶偉: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面對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發生的重大變化,黑龍江省作為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後備基地,認真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擔負起維護國家「五個安全」的重大責任,著力抓好疫情防控,千方百計穩住農業基本盤,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讓中國人的飯碗裝上更多龍江糧,堅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 中國農業「壓艙石」穩得很
    經濟形勢越複雜,越是要重視「三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三農」工作對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從中央到地方,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打出政策「組合拳」。
  • 人民日報海外版:穩住農業基本盤,咱底氣足足的!
    布穀催春的啼聲、農機隆隆的馬達聲、農人耘田的笑聲都在告訴我們:穩住農業基本盤,咱底氣足足的!「會」種地到「慧」種地—— 智慧新農具顯「神通」,大國農業根基牢「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一夜春雨,綠油油的小麥開始分櫱。
  • 對話韓長賦謀定三農重點-農業大健康·萬祥軍:實現全面小康
    對話韓長賦謀定三農重點-農業大健康·萬祥軍:實現全面小康「改革是加快補上「三農」發展短板、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動力。2020年是農村改革承前啟後的一個關鍵年份,必須切實抓好黨中央部署的各項重點改革任務,進一步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 「大美江蘇鄉村行」助農直播帶貨火起來
    自今年6月初在宜興啟動首場網絡直播營銷以來,江蘇省聯社已成功組織和舉辦了5場 「大美江蘇鄉村行」助農直播活動,全轄60多家農商銀行參與其中。  記者為此連線採訪了省聯社電子銀行部。因此,由省聯社統籌全轄農商行的優質涉農商戶和特色農業資源,為重點扶持的農戶、涉農企業提供直播帶貨服務,一方面解決農戶銷售難題,支持擴大銷售規模,另一方面豐富手機銀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內容,提昇平臺線上消費場景中的交互友好性,實現農特產品供需雙方的快速對接,可謂一舉多得。
  • 蚌埠固鎮:「農糧驛站」助脫貧
    留下來的黃計亮投資600餘萬元註冊成立了安徽省綠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依託電商扶貧政策在固鎮縣電子商務產業園設立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農糧驛站」電商平臺,並在陡溝村試點實行「農糧驛站電商+基地+農產品收集點+貧困戶」的幫扶模式,解決農民特別是貧困群眾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