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畢業生進街道辦:內地學霸選仕途,香港高考狀元愛學醫!

2020-12-16 康康觀世界

最近,浙江餘杭街道辦招收了近50名清華北大畢業生的事,還有先前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到深圳來教中小學的事,一時間成為了眾多網友熱議的話題。

其實這個問題,康康認為還是現在大學生的就業的形勢太嚴峻了。這麼辛苦的努力,城市的家長要把一個學生送入名校,精力和金錢的代價都是不菲的,到頭來畢業了,卻又想更有保障的工作。進「體制內」的就是一個圍城,城內的人想衝出來,城外的人卻想衝進去!

今天我們討論一個內地學霸和港臺學霸對於職業選擇的問題。當內地的畢業生還在擠破頭的無論什麼專業要考進清華北大的時候。香港那邊的高考狀元,有一個玩笑話,十個香港狀元有十二個學醫,可能有三個是同分的還會選學醫。

香港是一個政治比較邊緣化的地方,大部分人是沒有機會從政的。香港的公務員收入也是很高的,但他們要適合的人就行了。好多警察的學歷都只是一般專科學校。不像內地,涉及到體制內的工作,現在是學歷要求越來越高。

香港這些年的教育已經脫離了官本位文化的影響,最優秀的都是去學醫學法律。醫學是救治人的健康的,法律是救治社會的疾病的,學這兩個專業也是需要有真正人文關懷的情懷。

現在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類的科研在醫學方面也是一直在突破有貢獻。比如現在的新冠疫情這些新的挑戰面前,就需要大量的醫生來應對這種全世界都面對的難題。

當然,香港的醫生的薪資收入也是很體面的,社會地位也高,高考狀元們才會個個去學醫。美國也是這樣,據說賈伯斯的兒子,馬克扎伯伯的太太,這些美國頂級富豪的家長也同樣在從事醫生這個職業,臺灣也是這樣,目前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就是從醫了幾十年的醫生。

深圳的學生和家長,最近幾年的擇業觀也在變化。有的人分數達到了清北分,也並不一定以清華北大為第一目標,而以自己的專業方向為選擇的重心。從今年深中有一個班公布的高考錄取榜單來看。50個學生裡面還是有七個進入了中山大學去學醫。中山醫科大的醫學專業強過北京大學醫學部的,錄取分都高過了北大。

這個倒是和香港的職業選擇有一點接近了。前些年有很多深中的畢業生,在高中的時候有人很想去學醫,都被家長給扼殺了。特別是女生,學醫的周期很長,本碩連讀要7,8年學出來都快30歲了。現在醫生的規培制度也很長,短期的經濟效益也沒有那麼的明顯。

國內醫院的醫患矛盾又很突出,出了很多極端的案例讓家長們心驚肉跳。「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家長的心態不願意孩子在學醫這種學業上吃苦。這就是很奇怪了,學霸家長在孩子年幼時,各種焦慮,各種剝奪孩子的睡眠時間運動時間去雞娃刷題得高分升學。但真正成年了升大學選專業又捨不得孩子吃苦了。

教育界一直沒有鼓勵學生自己志願的傾向,總是在壓制學生的希望,家長幫著包辦一切,不停的打擊學生,搞到很多人在畢業時還沒有工作的方向。又自卑又自大又妄自菲薄。像這種清華北大出來去街道辦幹「體制內」養老工作的,不知道有多少是被家長逼迫的。

好在深圳經濟比較發達,「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很多家長的觀念不再向內地家長一樣的保守。願意支持孩子去學醫,讓人看到未來社會人才補給的一點希望與慰藉。

相關焦點

  • 清北碩博求職街道辦,國內科研內卷嚴重,高學歷不再受寵,需能力
    最近網絡流傳杭州市餘杭區招聘公示,最令網友感到好奇的事,曾經印象中天賦稟議的清北兩校碩博畢業生怎麼可能應聘街道辦的崗位,這樣的崗位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就能勝任,清華和北大的碩博士畢業生本應該去做創造社會財富的工作,是否存在大材小用的問題?
  • 高考狀元卻與清北無緣,港大許百萬獎學金錄取,一個原因引轟動!
    高考狀元一直以來是人們心目中的神。每年高考之後,全國各省高考狀元都會閃亮出現在人們的眼前。這是一種多麼榮耀的事情。 一般來說,高考狀元出來以後,都會收到清華北大等頂尖學校的錄取邀請,但是,2020年卻出現了一件怪事,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卻被清華北大拒收。
  • 江蘇高考狀元被清北拒收後,獲百萬獎學金進入港大,後來怎樣了?
    題主所說的這位江蘇高考狀元,來自於江蘇淮安,名叫做白湘菱,是2020年江蘇省文科狀元,一名妥妥的學霸。 (白湘菱,2020年江蘇省文科狀元) 不過,這位高考學霸,雖然以430分斬獲江蘇省文科的「桂冠」,但是最終卻沒能如願考進清華、北大,甚至連浙大
  • 2020年高考的三位女狀元,其中一個被清北婉拒,一個語文成績驚人
    在這一年高考延遲一個月舉行。在這一年高考學子奮力拼搏,努力學習,高考再創佳績。其中河南省的高考理科700分以上的達到169人,再創新高。在今年的高考狀元中,有五位女狀元,其中一個被清北婉拒,一個語文成績驚人。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因歷史選修B+被清北婉拒白湘菱是受關注度較高的狀元之一。
  • 清北碩博扎堆進小學,深圳教師職業為何特別香?
    現在有人把內卷概念延伸到高學歷群體過度競爭、無序競爭,最典型的就是一大批清華、北大本碩博畢業生扎堆報考街道辦、中小學崗位。今年年初,深圳南外高級中學放出2020屆聘任名單,清一色清華北大碩博士,絕大多數還是本科就出身自清北;今年7月,十餘名清華北大畢業生去競聘杭州餘杭區街道辦辦事員;今年8月底,深圳龍華實驗學校錄用的應屆教師,同樣吸引了眾多清華、北大、倫敦大學、港中文等名校報考。
  • 高考報志願:糾結!要不要學醫?看完這些我都凌亂了
    1、學醫慘之:你敢學醫我打斷你的腿每年高考結束到報志願,總有會醫生調侃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學醫。類似的職業導向還有當教師的家長不想讓孩子上師範,當律師的不想讓孩子學法(對聯的下半句:勸人學法,千刀萬剮。)這些年醫學類本科的錄取分數線一路水漲船高,一般醫學本科線基本已經到了重點線以上,所以就是想學醫也很難考上。但真的分數好的,有幾個想學醫呢?有報導說X省高考狀元、榜眼、探花全部出自醫療家庭,但這三個人都沒選擇醫學專業。。。還真挺尷尬的。
  • 除了高考狀元,還有什麼途徑能上清北?
    每年清北招生數量不完全一樣,一般學校也不給出具體數據。我們可以看清華、北大給出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這裡面說了確切的畢業生數量。在2019年,清華畢業的本科生有2971人,加上退學學生,清華每年招3000左右。北大扣除北大醫學院,招生人數跟清華差不多。清北每年6000人,來自於不同的省。每個省的招生人數不一樣,平均的話,大概每個省的前200名可以進清北。
  • 狀元及第!細數創業投資界的學霸、學神、學渣
    那麼狀元及第後他們的歸宿在哪裡呢?有調查報告顯示,經濟學及相關專業最受狀元們的青睞,而這也意味著有不少高考狀元在畢業後會進入金融投資界工作。 先說兩位從小被譽為「神童」的大佬,學霸到什麼程度呢?根本沒機會參加任何考試,高考或出國考試,就提前被保送了。學霸修煉到這種級別大概就是學神了。
  • 如何看待2020年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白湘凌無緣清北的現象
    (司天天)2020年江蘇高考出現了兩名文科狀元,網友對誰是真正的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爭論不休。部分網友認為江蘇高考文科狀元應該是江蘇淮陰中學的白湘菱,總分430分;部分網友認為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應該宿遷中學王雅迪,總分429分。那麼430白湘菱卻無緣清北,是什麼原因?
  • 小說推薦之中高考學霸系列:滑檔進公大!學不下去想蔣丞!
    再過幾十天就是高考和中考了,為此小編整理了一下書裡的那些學霸大佬們給大家參考,希望能給掙扎於考試的大家(包括面臨期末考試的小編)一個動力(學不下去想蔣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牛人們吧!!畢業院校+學霸語錄畢業院校:(排名不分先後)1:江停——中國公安大學2:賀朝(省榜眼)——清華大學3:謝俞(省狀元,744)——清華大學4:盛望——
  • 江蘇高考狀元無緣清北,榜眼反倒有機會,還是新高考計分機制公平
    因此她雖是狀元,卻不但無緣與清北,還無緣與復旦等頂尖的高校,真的是堪稱史上最悲催的高考狀元了。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江蘇的高考錄取規則。選修科目只評等級,也就是分ABCD等級,而這次文科狀元三科的總分是430分,可是她兩門選修科目,有一科是「B+」。像清北這樣的頂尖高校,錄取江蘇的考生,除了看總分外,還要看另外兩門選修課的等級,一般至少要求是A等級。
  • 2021年香港地區大學內地招生新聞發布會成功舉辦
    2007年、2008年,內地考生報考香港高校達到高峰,其中香港大學每年報名人數超過萬人,香港高校也是內地狀元和高考高分同學的熱門之選。20所,名單如下:  明愛專上學院,明德學院,東華學院,恒生管理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樹仁大學
  • 香港高考狀元花落誰家?一文了解香港DSE
    有人歡喜有人憂   2018香港中學文憑試的成績剛剛放榜,文憑試相當香港高考,此次共誕生9名狀元,這些狀元都花落誰家呢?今年更誕生首名9科5**超級狀元,意即包括4個核心科、3個選修科化學、生物、物理,及音樂和數學延伸部分M2均考獲5**。該名超級狀元來自傳統資助名校喇沙書院。   香港高考考什麼?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也被稱為「文憑試」及「DSE」。
  • 想學醫卻報錯了專業?高考選這些專業的人注意,這些都不是醫學類
    想學醫的同學別被坑了!高考志願選這些專業,畢業後都不能當醫生如今不少大學已經開學了,很多同學熬過了暗無天日的高三生涯,迎來了美好的大學生活,不得不說是一大樂事。然而不少打算學醫的同學開學後卻發現,自己報考的專業竟然不是醫學類。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說考生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出現了錯誤?想學醫卻報錯了專業?高考選這些專業的人注意,這些都不是醫學類有大一新生向小水抱怨,自己明明選的是醫學類專業,卻被分配到了其他系,沒有進入醫學系學習。
  • 街道辦招8人清華北大畢業生:理想主義者的陣亡
    餘杭區街道辦,究竟有什麼魔力,如此吸引精英人才趨之若鶩?餘杭區負責人表示,清華北大畢生來此,並非大材小用,他們需要專業性很強青年才俊。也就是說,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到餘杭區街道辦,屬於專業對口、學識對標,剛剛好。深挖一下東湖街道辦,原來真不是一般的地方。2018年,北大法學院碩士柳雲南來此,一年後就升任街道的團工委書記。
  • 2019年高考各省狀元,會演奏樂器的大有人在,學音樂有助成學霸
    此前我們分享過的學霸案例中,2019年高考四川的一對雙胞胎學霸,以及幾年前的安徽一對雙胞胎姐妹同被北大錄取的文章。細心的讀者可能注意到了,今年四川張家豪、張家傑這一對學霸,都在小學五年級,就取得了業餘鋼琴十級的證書,而一對雙胞胎姐妹花,則是都喜歡在業餘拉二胡。
  • 別人家狀元:法國美女學霸高考滿分進劍橋
    原標題:別人家狀元:法國美女學霸高考滿分進劍橋   艾斯黛爾生活照   高考滿分 人生贏家   2015年7月,中國的高考狀元紛紛出爐,而在遙遠的歐洲大陸,法國的「高考狀元」也付出了水面!   2014年,艾斯黛爾在領取地理學科一等獎   連續兩年在全法學科競賽中獲獎   在高考中獲得20.5/20分,並不是她這個月得到的唯一好消息
  • 江蘇文科無冕狀元無緣清北,箇中原因警醒世人,多所高校開始搶人
    隨著高考成績出榜,各地高考狀元陸續出爐,但是,江蘇省的高考狀元遲遲未予公布。而一旦公布,卻成為全網熱搜,因為其他省狀元,都是清華北大你爭我搶,互不相讓。而蘇大強先來個文科狀元之爭,花落誰家?430分的白湘菱不是狀元,成為無冕狀元;429的王雅迪摘得狀元桂冠。
  • 狀元劉昱昱:非典型學霸,不靠死讀書,高考720分被清北搶錄
    劉昱昱:高考成績720分,其中語文134、數學150、外語140、文綜276、政策加分20。文科高考能超過700分,實屬不易,應該在"學霸"堆裡,都是佼佼者。連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招生老師都一直圍著劉昱旻做她的工作,希望能夠到自己的學校開啟大學生活。
  • 香港「高考」放榜 12名「狀元」誕生
    【解說】7月10日,俗稱「香港高考」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放榜,共有9男3女12名考生,獲得7科5**,成為「高考狀元」。其中有5男1女,在數學延伸部分取得5**的好成績,晉升為「超級狀元」,人數居歷屆之冠。  【解說】據了解,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是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於2012年開始舉辦的公開考試,考試範圍包括4門核心科目及2至3門選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