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結婚後,離異的我無家可歸」:嫁了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

2020-11-24 微微笑了

文|微微笑了

01-不能回娘家過年?

快過年了,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

到底到誰家過年,應該怎麼過,引發熱議。在過去,按照傳統,已婚女人一般到男方家過年。

但是,現在很多家庭也選擇到男女雙方家輪流過年,或者把兩家父母接在一起過年,還有部分人會選擇春節合家出國旅遊等。

也有更為特別的:Papi醬在節目裡透露,她跟老胡結婚5年了,夫妻兩人過年還是各自回到自己父母家過,甚至雙方親家都沒見過面。

這一切都證明了時代在進步,人的思想發生了很大改變,會考慮把人的幸福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那些繁瑣、糟粕的習俗擺在第一位。

但是,在農村,很多人依舊堅持他們固有的封建思想。而這些人,除了不少年邁落後的老人家,還有90後的大學生。

肖麗,是一個30歲的離異女人。

她離婚多年,一直沒有再結婚的打算。所以,每到過年她都會千裡迢迢超趕回娘家,與爸媽和弟妹一起過年,開心融洽。

但是,好景不長,去年她弟弟結婚了以後,原本家人帶給她的幸福與溫馨,卻突然消失了,她就變成了一個過年無家可歸的女人。

那年過年大年三十,肖麗父母就把肖麗拉到一旁,悄悄地跟她說:「女兒啊,今天大年三十晚上,快到新年時候,你到外面呆幾個小時再回家吧。」

肖麗很疑惑地回應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我不想大半夜出去外面吹冷風啊。」肖麗拒絕了父母的這種無理的要求。

但是,在快到新年鐘聲響起時,肖麗的爸爸實在忍不住了,再次強烈要求女兒離開家,快到外面找個地方待著了。

肖麗爸爸嘆了一口氣,意味深長地對她說:「女啊,不是我刻意刁難你。嫁出去的女兒本來是不可以在家過年的,以免影響到娘家財氣和運氣。

為什麼前幾年她離婚可以在娘家過年,為什麼今年就不可以?後來,肖麗才知道原來這一切就是她那個剛在臘月剛結婚的弟弟的意思。

肖麗弟弟,是一個90後,還是大學畢業。一個年輕一代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竟然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太過分了。

肖麗弟弟說道:「我只是希望你在外面待一晚上,就這麼簡單。

這個肖麗30多年來的最後的歸處,竟然因為她弟弟結婚後愚昧透頂的蠢想法,讓她大年三十無家可歸了。這一刻,肖麗的心在滴血,她崩潰大哭。

而弟弟的理所當然,父母竟然全力支持。這個離婚的女人,為了年三十的大家的「和睦」,她甚至都不能有任何的抗拒。

從此過年,她無家可歸。

02-根深蒂固的偏見?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種封建陋習會在某些人腦裡根深蒂固?

結婚了的女人,就成了潑出去的水,過年不能回家過,怕影響娘家的財運?這也太可笑了,也太可悲了。

從工作、同居、婚嫁、育兒、習俗甚至到滲透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這個社會都對女人實在太過於苛責了,而對離過婚的女人更是無比冷漠。

一個離婚了女人,在大年三十夜,沒有了婆家,娘家也不能回,從此無家可歸。

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家過年的」顧忌,破壞了肖麗原本以為和睦的家庭。她以為她的娘家,一直是她的歸處以及依靠,沒想到這一切卻在大年三十夜破滅了。

有人說,肖麗她弟弟實在太過分了,從她弟因為所謂的好意頭和避諱,把她趕出去的那一刻,「他們不再是你的家人,而是親戚。

肖麗她弟,一個90後的封建陋習擁護者,說到底他是沒有任何權力大年三十把親姐姐趕出去,因為那不是他的房子,而是他們父母的房子。

但是,對於弟弟的愚昧,肖麗父母竟然還默許,全力支持這個看起來可笑的行為,這也太重男輕女了,讓人心寒了。

重男輕女,之所以能代代這樣傳下去,最可怕的不是男人的擁護這個陋習,是女人也堅決貫徹。你看,肖麗的媽媽對此也接受了、默許了,還差別對待他們的孩子。

如果她的父母堅持了,不把她弟弟放在第一位,不要重男輕女,離婚了女人也不至於如此悲慘。

辭舊迎新,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睦睦,吃著年夜飯,一起開啟倒數,迎來幸福的新年,這本來就是春節的核心意義,不是嗎?

而如今,卻因「出嫁過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和「重男輕女」這糟粕的習俗與迷信,破壞幸福的家庭,讓這一家人心裡都留下了不能觸碰的痛,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03-我們該如何應對?

那麼應該如何避免這個情況發生?

首先,作為離過婚的女人,必須要有讓自己獨立的能力,經濟獨立與精神獨立。努力好好工作,爭取購買屬於自己的房子。

你的經濟實力,你的房子,你的精神富足,這是你婚戀自由、家庭和睦的前提與底氣。

如果不幸離異了,而父母又是重男輕女,弟弟又是愚昧不堪的,那麼儘早跟家人保持一定距離,儘早獨立出來,不然日子會過得很難受的。

正如案例中的肖麗,如果她離婚後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她大可以一起住或者跟爸媽一起住,開開心心地過年,不用再用品嘗大年三十依舊無家可歸的孤獨與心寒了。

此外,學會好好跟自己相處,要經營自己的朋友關係,讓自己不再那麼孤獨。

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人生來就是孤獨的,要學會好好跟自己相處。

同時,要學會經營自己友情,擁有自己的閨蜜,她們會在必要時候幫助你,以及帶你走出困境。譬如,《我的前半生》的唐晶,她帶羅子君走出那段傷心難過又灰暗不堪的日子,迎來了新的人生。

女人啊,記得學會好好愛自己。因為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就可能是你自己了,有時候就連血濃於血的家人,也可能會不夠愛你,甚至做出傷害你的行為。

過年本來闔家團圓,一家人聚齊起來和睦其樂融融,而不應該為了像「出嫁女兒不能回娘過年」等習俗與忌諱,丟棄原本屬於我們的幸福,破壞和拆散我們的家庭。

真的,請不要歧視女人了,尤其是出嫁或者離異的女人了。她們沒有錯,錯的是這個社會的歧視,以及堅守封建迷信的愚昧落後之人。

出嫁了的女兒回娘家過年,不會敗壞娘家的運氣,而歧視女兒、重男輕女的雙標行為,這是真正的最大敗壞家庭財運、運氣之舉。

今日話題:你認為,出嫁的女兒,能否回會娘家過年?為什麼?歡迎留言、點評以及轉發。

---END---

相關焦點

  • 在家鄉大同過年有個習俗: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
    在我的家鄉山西省大同市,也就是以前雁北地區,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過年有一個習俗: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過年的,尤其是家裡有兄弟的,以前人們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對自己的哥哥或弟弟不好!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仕途,甚至是生命!
  • 春節習俗:已婚女不能回娘家過年‖生兩個女兒最幸福?
    作者:一品子衿朋友A,山西人,今年離婚了,她說「今年過年,我無家可歸!」朋友老家有個講究,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朋友離婚前住的是丈夫全款買的房子,離婚後住在公司宿舍,公司放假,宿舍樓要關門,因為老家的講究,娘家不肯收留她,她只能選擇「流浪去遠方」,一個人過這個團圓佳節。
  • 「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十年後,弟弟的一句話道出真相
    不過,輪流過年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卻不那麼順利。一方面,有些男人覺得在娘家過年不自在,找機會就挑妻子的毛病,大過年的讓人心裡添堵。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同意女兒回家過年,說是「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讓小夫妻沒機會為這件事吵架。
  • 農村習俗: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不能回娘家過年,夫妻不能同房
    這個習俗現如今在一些農村還興盛,比如我老家,回娘家依舊是不能睡一起的。但一些地方逐漸根除,個人覺得這個習俗沒有任何依據和道理,不讓在娘家同房,尤其是家裡有未結婚的兄弟姐妹時,擔心聲音太大吵到家人,或者把弟弟妹妹們帶偏等等。
  • 「你不能在家過年,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別讓迷信毀掉親情
    點擊上方【關注,我陪你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什麼時候,你突然發現,自己在娘家成了外人?雖然我們國家一直都在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樣,許多家庭都會男女平等,女兒和兒子一樣的待遇,一起照顧老人,遺產也是平等的分配。但我還是經常聽到有人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了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小年?
    在封建思想裡嫁出去的女兒已經不是娘家人了,她是不可以在娘家過小年的,如若在娘家過小年會對娘家人不利。嫁出去的女兒不止小年不能在娘家過年,在端午、清明、七夕、中秋等等節日都是不可以在娘家過的。還有嫁出去的女兒在小年裡回娘家過會影響娘家男人的運勢,尤其是娘家的父親、哥哥、弟弟等直系親屬。
  • 女孩結婚後回娘家
    據說,已婚的女兒,特別是古代的已婚女兒,現在潑出來的水不那麼濃了,但還是有一些人因此偏愛男人而不喜歡女人,許多已婚人士常說,一個女人結婚後回到她母親家,你就是客人,女人們是什麼感覺?那麼,對於已婚女兒來說,除了做客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趨勢呢?流行的禁忌呢??
  • 農村風俗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請問你那裡有這個風俗嗎?
    最近有人在網上和我說他們那裡過年的風俗是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請問你那裡有這個風俗嗎?都有什麼風俗?其實你說的這種情況,嫁出去的女兒除夕夜不能回娘家過年,在我的老家也有。在我小時候家裡還是很重視這件事,那個時候爺爺奶奶還在,可能是老一輩的人更重視這件事。我的姑姑就嫁在鄰村,大年三十那天上午來爺爺家裡待一會,中午不吃飯就回去了,至於晚上更是從來沒有在爺爺家吃過飯。到了我這一輩,其實已經不在乎這件事了。
  • 清明節,嫁出去的女兒能回娘家嗎?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今年清明節又聽到了對面住的劉嫂家裡在吵了。劉嫂的女兒小麗,已經結婚五年了,去年清明節三天假期回來也吵架了。原來,我們這裡有個習俗,清明節女兒是不能回娘家的,除非家裡沒有男孩子,不然娘家人會窮的,其他時節回來都可以的,祭祖上香都可以。劉嫂有一兒一女,年輕的時候都羨慕她的這個「好」字。女兒在外地上班而且遠嫁,平時都沒有時間回來,就想著只有清明小長假回來看看。
  • 多幸運,嫁了人的姑娘過年還能回娘家
    我們放假了呆在這裡多無聊啊,還不如提前回老家,等我老公在外地做生意二十七八號回,也回我娘家一塊過年呢。阿姨聽姑娘這麼說,更來了勁頭兒了,說:你這樣做肯定不對,把婆婆留在這邊回娘家過年,我們那時候,嫁出去的姑娘是不興回娘家過年的。阿姨,你那都是老思想老封建了,現在都很自由的。
  • 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嗎?都是謠言!
    古代社會把嫁出去的女兒比喻成潑出去的水。認為女子出嫁之後就是外姓人家的人了,不會像兒子那樣承接香火,為娘家創造價值。女孩雖然也是父母的親生骨肉,但出嫁之後,儘管表面上還保留著固有的血緣關係,但實際上卻由親密漸漸走向疏遠,像水一樣已經潑出門外了。封建禮教要求女子要遵守「三從四德」。
  • 為什麼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中國一直有男尊女卑的講究,婦女地位很低,民間還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以及「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之類的說法,意思都是指出嫁的女人已經成了「外人」,不得無故回娘家,更多的時間是要伺候公婆和丈夫。 如果女兒想在新年時回家給自己父母過年,必須要等到初六以後。
  • 我是婆婆,想讓遠嫁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卻被兒媳婦拒絕了
    某視頻裡有位女士說「我直接否決了」,評論裡沸騰了。有人指責她:出嫁了就不能回家了嗎?難道你也不回娘家嗎?姑嫂相互不喜歡太正常了,但嫂子能管得了小姑子去哪過年嗎?當然不可能了。但你們是否想過,為什麼嫂子有權利拒絕小姑子回娘家過年,答案很簡單。因為小姑子要回的地方是嫂子的家。
  • 為何女兒結婚後就不喜歡回娘家?背後四個原因,當媽媽的很心酸
    過年期間,許多人都在討論是要返回婆家還是娘家,但有些女性卻既不想回婆家,也不想回娘家,只希望待在自己的小家。這種人往往是因為跟婆婆關係不佳,或者婆家太遠。但為何連娘家都不願意回呢?原因是非常現實,也很令人扎心,主要有這幾點:第一個原因:有了孩子,回娘家要帶太多東西,不方便。香香已經結婚幾年了。剛結婚時,她捨不得娘家,感覺和沒嫁人時一樣,經常跑回娘家,過年時哪都不去,只願意待在娘家。
  • 「媽,過年別讓我姐住酒店了」「兒啊,離婚女人不能回娘家過年」
    有的人會討厭過年,也是因為在過年的時候要講的規矩很多。譬如:大年初一不能掃地,大年初三不能到別人家串門,更離譜的要屬,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倘若是回娘家過年會斷了娘家兄弟的財路。我不知道這些「無釐頭」的說法是怎麼來的,本以為女兒不回娘家過年主要是因為有婆家,誰知道有的娘家是根本不歡迎女兒回去。
  • 郭碧婷自稱過年不能回娘家,向佐:又是個問題
    你認為女人出嫁之後可以在娘家過年嗎?這個就牽涉到結婚的習俗和禮節了?一般傳統的地方是不能讓出嫁的女兒在大年三十那天回娘家的。伴隨著父母們的開明以及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很多地方的女兒出嫁後都有在娘家過年。今天我們說的是郭碧婷和向佐。
  • 婚後回娘家風俗禁忌你知道多少?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尤其是古時候出嫁的女兒,現在這個觀念雖沒有這麼強但還是有人因這個原因而重男輕女,身邊也常會聽到很多已婚者說女人結婚後回娘家你就是客人了,女人們都有何感想呢??那麼,對於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除了是客以外,還有哪些風俗禁忌呢??
  • 結婚五年第一次回娘家過年,晚上媽媽的一個舉動我泣不成聲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卻遠嫁到了一個西北的小縣城,我在家裡是老大,還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妹妹明年大學畢業,弟弟高中讀完就再沒上學,我初中畢業後就去南方的電子廠打工,在工廠裡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後來我意外懷孕了,老公說結婚吧,他帶著我去了他們老家,他們家離城裡不遠,公婆種地為生,但對我很好,我把這事告訴了父母,木已成舟,爸媽很無賴,不得不答應我們的婚事,結果的時候爸媽帶著弟弟妹妹來參加我的婚禮,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對不起他們,父母為我付出的太多,可我從來沒為他們想過。
  • 嫁出去的女兒時常回娘家怎麼了~
    首先我是以媳婦的身份來寫的,我家的情況就是我特別希望小姑子常回娘家,常住都沒有問題~再者客觀點來看這個問題,女兒回娘家不是天經地義的麼,不管嫁人沒嫁人,但是如果是哥哥嫂子自己的小家,那小姑子總去住就不太合適了,除非關係特別好,但是婆婆家,作為媳婦管不著吧,那是人家媽媽,人家想什麼時候回去什麼時候回去
  • 為什麼說嫁出去的女兒,不要回娘家過年?老農民告訴你其中道理
    為什麼說嫁出去的女兒,不要回娘家過年?老農民告訴你其中道理在農村,通常來說,過年的時候一般出嫁了的女兒都不會去娘家過年,而是待在公公婆婆家或者是在夫家過年,那麼這種現象對中國農村來說,其實是非常普遍的。究竟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