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的楷書內含剛柔,溫潤如玉,如君子藏器,但為什麼很少有人學

2020-12-20 晉堂書畫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是唐朝政治人物、文學家、詩人、書法家。越州(浙江省)餘姚人。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善書法,與他同郡的和尚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孫,擅書法,虞世南拜智永為師,深得王羲之書法真傳,由此虞世南在唐初名聲很大。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日本學界稱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為「初唐三大家」。其所編的《北堂書鈔》被譽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

虞世南書法繼承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傳統,外柔內剛,筆致圓融衝和而有遒麗之氣。唐張懷瓘《書斷》稱其書"得大令(王獻之)之宏規,含五方之正色,姿榮秀出,智勇存焉。秀嶺危峰,處處間起;行草之際,尤所偏工。及其暮齒,加以遒逸"。唐竇臮《述書賦》雲:"永興超出,下筆如神,不落疏慢,無慚世珍。北宋《宣和書譜》卷八以為世南晚年正書與王羲之相後先,又以歐、虞相論曰:"虞則內含剛柔,歐則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為優"。宋黃庭堅有詩讚其代表作《孔子廟堂碑》:"虞書廟堂貞觀刻,千兩黃金那購得。"

虞世南書法作品欣賞「孔子廟堂碑」筆法圓勁秀潤,平實端莊,筆勢舒展,用筆含蓄樸素,氣息寧靜渾穆,一派平和中正氣象,是初唐碑刻中的傑作,也是歷代金石學家和書法家公認的虞書妙品。據傳此碑刻成之後,車馬集碑下,捶拓無虛日。

但學虞世南楷書的人少,這是什麼原因呢?

虞世南的楷書有君子風度,含蓄蘊藉,讓人摸不清它的特點。發力點不明顯,粗細變化不大,歐體雖然也粗細變化不大,但結構方峻,特徵明顯。虞世南的楷書如城府很深的君子,讓你難以捉摸它的喜怒哀樂。雖然他的楷書境界高,但初看特徵不明顯,仔細鑽研讓人望而生畏,因可望而不可即,所以學的人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沒人學虞世南楷書?書法老師的回答太讓人意外了,感慨良多
    有學生問,為什麼沒人學虞世南楷書?我回答說,當然有人學,只是學的人很少,根據二八定律,在學書法的人裡面估計少於20%的人學虞體。 原因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往歐顏柳趙的路上趕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虞世南。
  • 虞世南楷書《孔子廟堂碑》,樸素淡雅,寫出了君子之風,美輪美奐
    聊起楷書,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唐代的名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在那個楷書繁榮的唐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楷書名家,除了上面說的那幾位,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唐初大家虞世南,他的楷書作品樸素淡雅,寫出了君子之風,美輪美奐。在介紹他的作品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虞世南其人。
  • 虞世南——人品與書品相結合的理想典範
    虞則內含剛柔,歐則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為優」,張懷瓘這段評論很有代表性,尤其是其中關於虞世南的評論後世評論基本上是循著這條路子展開的。虞世南之所以優於歐陽詢關鍵在於其字外功夫君子藏器這是屬於人格修養和人格境界的問題。因此,虞世南在書法史上最主要的意義就在於:他是人品與書品相結合的理想典範。人品與書品結合得很好的在古代大有在,並不僅只有一個虞世南。
  • 歐陽詢、虞世南楷書比較——一個外露筋骨,一個內含剛柔
    虞世南書法相對於歐陽詢來說似廟堂中人,頗具多中正平和之氣,正如明初餓書法家宋克所說:「虞世南書,剛而能柔,卻任自然,其清健皆可人意,如山林之外夫塵俗,抱琴獨詠,王公一旦用之於朝,曾無嬌色」。受唐朝時代尙法文化影響,虞世南的字勢結體也都貫穿著「瘦硬」這一審美特色,雖結體緊密但是相對於歐陽詢來說,他對於結體的重視顯得隨意一些,緊而不板,密不可悶。
  • 虞世南體集字唐詩,臨摹創作兩相宜
    「虞則內含剛柔,歐則外露筋骨, 君子藏器,以虞為優。」 ——《宣和書譜》卷八 用今天通俗的話來講,虞世南書法剛柔並濟,正是因為這樣,顯得雍容大美,而且十分耐看。
  • 「楷書五大家」,算他一個
    虞世南(558年-638年),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書法家"。虞世南拜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為師,深得王羲之書法真傳。 《宣和書譜》以為虞世南晚年正書與王羲之相後先,又以歐、虞相論曰:「虞則內含剛柔,歐則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為優」。
  • 楷書集大成的初唐時代,虞世南「筋骨內涵」、褚遂良「疏瘦勁煉」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昨天聊完初唐楷書的歐陽詢,我們今天來聊聊初唐楷書另外兩位大家虞世南和褚遂良。虞世南是初唐與歐陽詢齊名的大書家。唐太宗經常向他學習書法。太宗曾稱虞世南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
  • 適合初學者臨摹的楷書碑帖
    說到楷書學習,不得不提到「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和「初唐四大家」的虞世南、褚遂良。他們代表著中國楷書書法的最高水平,初學者若能充分了解和臨習他們的書體,對學習楷書將會有很大幫助。因為碑版精良、存字較多且完整,學顏體者多從此碑下手,非常適合初學顏體者入門臨習。
  • 虞世南楷書《演連珠》,王羲之真傳,內秀型的,美得很
    唐代楷書高手有很多,大家最熟悉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名家,至今仍是書法初學者的最愛。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歐陽詢和顏真卿等人的楷書,能千年不衰,被奉為經典呢?個人理解,最主要的就是規範性和嚴謹性。他們的楷書之所以偉大,不僅僅是審美那麼簡單,在書法史上,它們可是被當作標杆去學習的。除了上面說的幾位,唐代還有很多楷書名家。比如虞世南,他的楷書水平,別具美感,放在書法史上,也是一流的。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虞世南的楷書經典《演連珠》,王羲之真傳,內秀型的,美得很。
  • 聊一聊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書法造詣如何?
    當漢字字體成熟字形不再演化,書家投入更多的心力找尋讓字形更加美好的方法,歐陽詢、虞世南的楷書,向人們展示了成熟的楷書字體,表示了中國文字字體演變史的結束,書法的藝術性更加重要。書法史上的初唐三家指的是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所寫的九成宮醒泉銘、褚遂良所寫的雁塔聖教序、虞世南所寫的孔子廟堂碑,被稱為初唐三碑,都是經典之作。客觀上,歐陽詢、虞世南的書法個性是顯而易見的,歐書險峻,虞書溫潤,世有公論。
  • 書法品鑑:虞世南書法的形成與變化
    初唐楷書融合了南北書風之長。若以歐陽詢代表了北派特色,發揮了碑派書法剛健峻拔的特徵,虞世南則更多體現了南派書風的江東風流。「歐若猛將,深入時或不利;虞若行人妙選,罕有失辭。虞則內含剛柔,歐則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為優。」同歐體書一樣,虞世南亦內化了「魏晉楷法」筆畫的轉換變化。《孔子廟堂碑》是虞世南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二王書法最有力的繼承。
  • 《書法問集》377、為什麼有人說,學褚體的人很少?
    學褚體的人很少嗎?【學習褚體的人並不很少,和學楷書四大家或者王羲之相比是少。褚遂良的字成就並不是最高的一批,少一點很正常。之前有段時間學褚遂良的人,才是不正常。】擴展閱讀:為什麼有段時間學褚遂良的人突然變多,甚至書法比賽第一名寫得是褚體?
  • 「君子書法,中和之美」,人品看書品,淺談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虞世南書法虞世南書法真正能夠稱得上君子書法的人少之又少,君子書法,必然由君子來書寫,而理應具備君子的風格。《孔子廟堂碑》作為虞世南楷書的典型代表,整體概括了虞世南的書法風格和特點,溫文爾雅,平實穩健,醇厚遒麗,沉靜內斂。
  • 冬至,君子藏器於身
    為什麼叫「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意思是說:冬至之日出現在農曆十一月中旬,這一天的陰氣到達極點。「終藏之氣」即收藏之氣,古人把陽氣稱為散發之氣,把陰氣稱為收藏之氣。我們對應夏至就很容易理解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五月中,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 玩玉人說的「溫潤如玉」,「溫潤」是何意?
    朝隆合:玉器.收藏.藝術——植根文化生命力 古書有云:「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那麼「溫潤」一詞,究竟是形容玉石的哪種特性呢?
  • 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君子」的智慧都藏在《易經》中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君子一詞,仿佛帶著低調的華貴感,自古以來,人們對待君子崇敬有加。一個君子要具備高尚的品質和德行,古語有云,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要成為一個君子絕非易事。那麼如何做一個君子呢?今天小編就將為大家介紹那些藏在《易經》中的「君子」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即大自然)的運動常常剛強勁健,君子也相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大地順承天道,地勢厚實和順,君子也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 為什麼要學楷書?怎麼學楷書?
    為什麼初學書法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在楷書上呢?其實這裡面涉及到一個「技」的問題,圓熟的筆墨技巧和深厚的藝術功力可以說是書法的基礎,離開了這些根本就很難入「道」的境界。書法藝術中的意境、神採、趣味、氣韻、風度都必須憑藉技巧和功力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昔人有言:「君子圖本,小人圖末。」初學書法當必先腳踏實地,以沉著為本,而後能絕跡飛空,入痛快之境地。
  • 他的書法稱為楷書《蘭亭序》,他與顏柳歐齊名,卻被很多人遺忘了
    對於唐初四大家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褚遂良被稱為唐初四大家之一,與歐陽詢,虞世南齊名,而真正楷書造詣上來說,很多人會把褚遂良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但今天學楷書的人大多學習「顏體」,「柳體」,「歐體」,卻很少人學「褚體」。
  • 他是唐朝書法家,他的書法剛柔並重,被稱為「唐初四大家」之一
    這個人就是虞世南,他的書法剛柔並重,骨力遒勁,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並稱「唐初四大家」。虞世南書法繼承二王傳統,外柔內剛,筆致圓融衝和而有遒麗之氣。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慾,執著且向學。歷仕陳、隋二代,隋朝滅亡後,被竇建德任命為黃門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