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生問,為什麼沒人學虞世南楷書?我回答說,當然有人學,只是學的人很少,根據二八定律,在學書法的人裡面估計少於20%的人學虞體。
原因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往歐顏柳趙的路上趕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虞世南。
(說明:本文配圖為虞世南深得王羲之真傳的楷書《演連珠》帖。一邊欣賞一邊閱讀吧。)
五絕之臣,天下無雙
虞世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書法老師,李世民說遠學王羲之,近學虞世南。
李世民贊虞世南為五絕之臣,即擁有德行,忠貞、博學、文辭、書翰五絕,一般人
得其一絕已經很厲害,而虞世南一人全得五絕!
虞世南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書法家"。
虞世南拜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為師,深得王羲之書法真傳。
虞世南可謂王羲之最好的學生,書法得其真傳,是書法史上的「亞聖」。
虞世南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十八學士之一,能列入凌煙閣功臣、十八學士的,都是非一般的人。
虞體被世人稱為「玉箸」,其中的「虞戈」天下無雙。
君子藏器,以虞為優
虞世南是一位長壽的書法家,活了81歲,沒有煙火氣的書法確實能滋養身心。為而為爭,不溫不火的性格,與他的書法相得益彰,長壽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虞世南書法筆致圓融,外柔內剛,幾無一點雕飾或火氣,自成「虞體」。《宣和書譜》以為虞世南晚年正書與王羲之相後先,又以歐、虞相論曰:「虞則內含剛柔,歐則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為優」。
境界高遠,能及者少
了解了虞世南,也欣賞了虞世南的書法作品,現在,嘉強就和大家說說為什麼那麼 少人學虞世南了。
毫不誇張地說,虞世南的書法是與楷書四大家不相伯仲的,甚至嘉強認為,虞世南的書法水平是在楷書四大家之上的。
之所以那麼少人學虞世南,就是上面說的「君子藏器」,虞世南的楷書境界是非常高的,初看好像特徵不明顯,但當你臨寫幾遍,再深入研讀,就會讓人生畏,有一種可望不可及之感,境界不到的人,就不敢再向前了,所以學習的人很少也就理所當然了。
自然意趣,不漏鋒芒
當然,從其它方面來說,學習虞世南的人,也有客觀的原因。
因為他遺留下來的作品確實很少,現在作品僅有楷書《孔子廟堂碑》、《破邪論》、《演連珠》,行書有《汝南公主墓志銘》、《摹蘭亭序》等。
後人大多喜歡鋒芒畢露、個性鮮明的作品,如顏真卿的楷書、宋徽宗人瘦金體等,沒有一定修為的人很難欣賞「君子藏器」的作品。
虞世南的書風平淡如水,追求自然逸趣,不漏鋒芒,而這些卻是後來世俗所不喜歡的,所以學習的人少,也沒被後人歸入楷書四大家,但他的書法水平是絕不遜於四大家的,所以後人也把他評為唐初四大家,這就是明證。
最後,讓我們以虞世南意境同樣高遠的一首詩《蟬》作為結尾: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分享,讓生活更美好!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