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學書法臨褚遂良楷書《雁塔聖教序》

2020-12-20 騰訊網

褚遂良何許人也?褚遂良,唐朝書法家、政治家,博學多才、精通文史,官至尚書右僕射、桂州都督、愛州刺史,工於書法,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

《雁塔聖教序》為何物也?《雁塔聖教序》,也稱《慈恩寺聖教序》,是書法史上著名碑刻作品,褚遂良的楷書代表作。它引領了大唐楷書新格,唐中期顏真卿、徐浩莫不受其影響,啟導了唐朝中後期書壇風貌,具有創新的時代意義。

大部分人,對書法家的認識,基本僅存留於歐顏柳趙楷書四大家,對行書基本只知道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至於其他經典碑帖,知道多一些的,應該只有喜歡書法並且有一定深入了解的人才會知道了。

在近些年之前,我也屬於上面說的那大部分人,只知道顏歐柳趙和蘭亭序,並且,楷書四家,只接觸過顏楷。至於《蘭亭序》,迄今為止,僅因為新鮮寫過一遍而已,其他書法大家,知之甚少,而且屬於知其名不知其所以名之輩。

近些年,重拾書法愛好,陸陸續續寫過歐楷、柳楷、顏楷,特別是今年以來,更是從篆書開始,一直寫到隸書、魏碑,甚至,把手機APP裡的所有的隸書都寫了個遍,個別碑刻甚至寫了一遍以上,可以說,對書法的認識比以前多得多了。

在隸書還沒寫完之前,心裡就在盤算,寫完隸書寫什麼,當然,魏碑也寫過了一段時間了,但要把手機APP裡的魏碑也寫完,看這工程,比隸書大得多得多,心裡也沒有那興趣,於是決定,不再寫魏碑和隸書,寫寫楷書。

顏歐柳的楷書都寫過,至於趙楷,現在還不想去寫。倒是褚楷,是一直耳聞但未曾接觸的,而且看起來褚楷好象也特別流行的樣子,那,為什麼不寫呢?寫,從最著名的《雁塔聖教序》開始寫。於是,從褚楷開始,進入今年寫字的第四個階段,就是繼篆書、隸書、魏碑之後,再回到楷書階段。

寫之前免不了看看相關材料,知道了褚遂良何許人,《雁塔聖教序》為何物,再者,對《雁塔聖教序》的字形、筆畫、結構等特點作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後,就是選筆選紙,開寫。

褚遂良的楷書在書法史上地位很高,也是這些年逐漸才有了點了解。《雁塔聖教序》是他五十八歲時所書,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書風格的作品,字體清麗剛勁,筆法嫻熟老成,在結體上改變了虞世南、歐陽詢的長形字,創造了看似纖瘦、實則勁秀飽滿的字體。

《雁塔聖教序》在運筆上則採用方圓兼施,逆起逆止;橫畫豎入,豎畫橫起,首尾之間皆有起伏頓挫,提按使轉以及回鋒出鋒也都有了一定的規矩。這是網上抄來的對褚楷特點的概括,但對於自己來說,對褚楷的理解,根本就是「八字還沒一撇」。

反正,寫就對了。

相關焦點

  • 學書法臨褚遂良楷書《雁塔聖教序》
    《雁塔聖教序》,也稱《慈恩寺聖教序》,是書法史上著名碑刻作品,褚遂良的楷書代表作。它引領了大唐楷書新格,唐中期顏真卿、徐浩莫不受其影響,啟導了唐朝中後期書壇風貌,具有創新的時代意義。寫,從最著名的《雁塔聖教序》開始寫。於是,從褚楷開始,進入今年寫字的第四個階段,就是繼篆書、隸書、魏碑之後,再回到楷書階段。
  • 褚遂良楷書《雁塔聖教序》這樣臨寫就對了!
    一、褚遂良何許人也褚遂良,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不知大家是否讀過唐太宗與虞世南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也十分酷愛書法,特別推崇王羲之的書法,所以初唐時期的書法家大多都受王羲之書法影響,而虞世南就是學習王羲之的佼佼者,十分受唐太宗的賞識,二人經常一起學書論書。
  • 褚遂良楷書《雁塔聖教序》視頻教學,全網最好!
    《雁塔聖教序》,即是《慈恩寺聖教序》,唐代褚遂良書。楷書,共1463字。公元653年(唐永徽四年)立。共二石,均在陝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為序,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後石為記,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唐高宗李治撰文。為避高宗諱,碑文兩個「治」字,均缺末筆。 《雁塔聖教序》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書風格的作品,字體清麗剛勁,筆法嫻熟老成。褚遂良在書寫此碑時已進入了老年,至此他已為新型的唐楷創出了一整套規範。
  • 楷書學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好嗎?臨帖是通臨,還是逐字解決好?
    書法臨帖,是初學書法者最需要掌握的技巧。很多朋友存在疑問,怎麼臨帖?是通臨好,還是逐字解決好?下面就此來分享一下麓風軒的心得體會。2、逐字逐字臨寫,一個一個解決,學一個成一個、記住一個;3、最後通篇臨寫。這種方法應用的效果是最好的,可以一試。二、初學書法臨聖教序楷書可行嗎?楷書學褚遂良,取法很高,是完全可取的。
  • 學習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的四個步驟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臨摹學習淺談文 | 程志宏書法發展至唐代,各體趨於完備。隨著唐王朝大一統局面的形成,國力強盛,文化藝術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這些舉措使得楷書的法度逐漸完善成熟,隨之也出現了大量被後世奉為經典的作品,褚遂良及其作品《雁塔聖教序》的出現便是這一時期的高峰之一。《雁塔聖教序》刻有二塊碑石,分別是《大唐三藏聖教序》《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序記》。二石皆為褚遂良楷書,唐時中書省置玉冊官著名刻工萬文韶刻字。原石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慈恩寺大雁塔底層,分別立於塔門東、西兩側,碑石帶龕。
  • 書法賞析:褚遂良與他的楷書傳世名作《雁塔聖教序》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唐朝政治家、書法家,陽翟(今河南禹州)人。褚遂良博通文史,貞觀十年(636),由秘書郎遷起居郎。精於書法,以善書由魏徵推薦給唐太宗,受到賞識。貞觀十五年,褚遂良勸諫唐太宗暫停封禪。同年由起居郎遷諫議大夫。
  •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唐楷典範!
    褚遂良的書跡傳世不少,真正可靠確為褚遂良所書的有《伊闕佛龕碑》、《孟法師碑》、《房玄齡碑》和《雁塔聖教序》等幾種碑刻。褚遂良上繼歐、虞,下開顏、柳,是唐代書法一個關鍵性的人物。《雁塔聖教序》是他最著名、最成熟的作品,共有兩塊,立於永徽四年(653)。
  •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書法風格產生的思想背景
    《雁塔聖教序》則是世人公認的褚遂良晚期書風的代表作。《雁塔聖教序》亦稱《慈恩寺聖教序》, 凡二石, 皆楷書, 萬文韶刻字, 現均藏於陝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為序, 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 唐太宗李世民撰文, 18行, 行42字;後石為記, 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 唐高宗李治撰文, 20行, 行40字, 文右行。
  • 褚遂良不輸「雁塔聖教序」的楷書作品,專家:假的
    唐代是楷書的巔峰時期,自唐以後,歷代書家都把唐楷作為傳世之本進行臨摹,說到唐楷不得不提褚遂良,那麼褚遂良除經典的雁塔聖教序以外,還有一本存疑之本,就是倪寬贊。很多人認為它是宋代的臨摹本。因為不管是從結體還是從筆畫的形態來講,都與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出入較大。
  • 品味褚遂良巜雁塔聖教序》的筆法
    《雁塔聖教序》《雁塔聖教序》,亦稱《慈恩寺聖教序》。唐貞觀十九年(645)。玄奘法師從印度尋求佛法歸來,居弘福寺翻譯佛經。佛經譯成,玄奘法師上表唐太宗請求作序以弘佛法。貞觀二十二年(648),唐太宗為譯成佛經撰寫了《大唐三藏聖教序》,隨後太子李治又撰《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序記》。唐永徽四年(653)《大唐三藏聖教序》《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序記》兩碑鐫立於長安慈恩寺大雁塔下。《雁塔聖教序》是這兩碑統稱,褚遂良楷書,萬文韶刻石。此碑堪稱唐代楷書中的經典作品。
  • 褚體楷書難學?二十八幅動圖,教你寫好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褚遂良的楷書在中國書法史上擁有重要地位,褚遂良雖未被後世列入到「楷書四大家」之中,但其書的藝術水平與欣賞價值卻足以與所謂的「楷書四大家」相媲美,其所獨具的靈動飄逸之超群氣質更是死守法度的歐、顏、柳楷書所不具備的。
  • 中藝匯品書法:想了解褚遂良的字請看這裡-《雁塔聖教序》
    在唐代,以楷書出名的書法家有不少,像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虞世南、褚遂良這些人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著名書法家。不過雖然他們都對楷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他們的風格是有很多的不同的,想要深刻的體會這一點就必須多看他們的作品。
  • 【嶗山書法微講堂】第24集。褚遂良生平及雁塔聖教序基本筆畫
    / 【書法微講堂·陪您走進書法 】 ZOU JIN SHU FA 第24集 褚遂良生平及雁塔聖教序基本筆畫
  • 從《大字陰符經》&《雁塔聖教序》學習褚體書法!
    《雁塔聖教序》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宋拓片流失日本,原碑仍立在西安大雁塔。《雁塔聖教序》,即是《慈恩寺聖教序》,唐代褚遂良書。楷書,共1463字。公元653年(唐永徽四年)立。共二石,均在陝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為序,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後石為記,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
  •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精美拓帖版本之一
    《雁塔聖教序》亦稱《慈恩寺聖教序》,立於唐永徽四年(653年)。凡二石,均在陝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為序,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書,21行,行42字。後石為記,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書,20行,行40字,文右行。
  • 褚遂良的藝術人生(《雁塔聖教序》的最佳版本)
    河南,即褚遂良。《聖教序記》,即《雁塔聖教序》,原碑現在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2、「初唐四大書家」之一 褚遂良博涉文史,其書法初學史陵、歐陽詢,繼學虞世南,終法二王,精於楷書其楷書代表作有《伊闕佛龕碑》《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等,尤以《雁塔聖教序》最為著名。
  •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字裡生金,行間玉潤,盡顯大唐雍容華貴!
    褚遂良(公元596年—658年 )唐代著名的一個政治家、書法家,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河南禹州。官至尚書右僕射,封河南郡公,所以又被稱:褚河南。工於書法,與歐陽詢、虞世南等人合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雁塔聖教序》《孟法師碑》等。
  • 《書法問集》627、為什麼說初學行書臨《聖教序》最為適宜?
    每次有人問怎麼學習行書,我總是推薦《聖教序》,加上初學者千萬不要臨寫宋人行書。學習行書最好的範本《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行書前,最好有一定的楷書基礎,小篆基礎也可以。《聖教序》是唐太宗署名的一篇文章,最早由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稱為《雁塔聖教序》,後由沙門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製成碑文。現在所說的是《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不是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是楷書,雖然褚遂良的楷書是比較容易獲獎的楷書。
  • 雁塔聖教序,不僅在書法史上有地位,其內容也頗有來歷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其中一個比較有名的楷書——雁塔聖教序,其實聖教序有兩個版本,一個是雁塔聖教序,另一個是懷仁集字聖教序,前者是楷書,後者是行書。雁塔聖教序的作者是唐朝楷書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書法家。
  •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集字古詩,漂亮!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局部《雁塔聖教序》是最能體現褚遂良楷書風格的作品,字體清麗剛勁,筆法嫻熟老成,是其晚年留下的傑作。杜甫曾有詩云:書貴瘦硬方通神。褚遂良在書寫此碑時,年58歲。在字的結體上改變了歐體、虞體的長形字,創造了看似纖瘦、實則飽滿的字體。唐代張懷瓘評此書云:美女嬋娟似不輕於羅綺,鉛華綽約甚有餘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