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黃紅立實習生趙明星通訊員閆麗文/圖
閱讀提示
他像背負特殊使命的戰士,隻身到豫西一個小山村安營紮寨。他像聽從時代召喚的勇士,挺身邁進脫貧攻堅第一線。
他叫李孝同,鄭煤集團鄭新公司新峰煤礦礦長,公司的勞動模範,一個喜歡將生活寫成詩歌的人。
2017年11月8日,46歲的李孝同受集團公司委派到對口扶貧單位——伊川縣彭婆鎮西牛莊村開展扶貧工作。「這是一項全新的任務,也是一項全新的挑戰。」李孝同音質如銅,聲色響亮,「可得幹好工作,不能辜負集團公司黨委的信任。」他笑聲朗朗中傳達出強烈的幹好工作的信心。
「黨支部工作虛化弱化,工作推動遲緩。」這是李孝同進村入戶走訪得出的結論。
進村第一個月,白天,他挨家挨戶走訪,熟悉村裡的基本情況,掌握建檔立卡戶的識別退出條件、群眾反映的難點問題;夜晚,他挑燈夜戰,全面學習習總書記關於扶貧方面的指示精神,了解有關政策和要求,走遍全村286戶,工作筆記寫了3萬多字,摸清了村情、貧困現狀,掌握了村裡的三個突出問題:一是有人懷疑村支書貪汙,造成村支書不敢工作;二是一般農戶心裡不平衡,爭當貧困戶;三是吃水難。集團公司領導再三囑咐:直面問題,切忌魯莽;依靠地方黨委,有效化解矛盾。
李孝同向縣裡提出:成立工作組,零距離解決問題。通過入村摸排,信息反饋,工作組澄清了事實,消除了誤解,還了村支書一個清白,重新激發了這位80後村支書積極投身脫貧一線的工作熱情,也還給了村子一個風清氣正的環境。
脫貧攻堅過程中,李孝同在集團公司的幫助下籌資17萬元,完善了西牛莊村黨群文化活動中心、便民服務廳、黨員娛樂室、圖書室等,併購置學習資料,重建支部堡壘,讓黨群中心紅旗飄起來;指導村「兩委」充分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決策實施村級重大事項,彰顯黨支部引領力;向村民宣講黨的政策,引導貧困群眾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勵貧困戶通過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致富;向縣水利局申請重打吃水井,保證群眾安全飲水。
在李孝同的努力下,西牛莊的工作順暢了,黨支部更有凝聚力更有戰鬥力了。
「肉兔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有健身益智的功效。兔肉性涼,益氣潤膚、解毒袪熱。」說起兔肉的好處,李孝同頭頭是道。
西牛莊的肉兔養殖,是李孝同傾注心血最多的扶貧產業。
李孝同剛到西牛莊時,該村的金沃土肉兔養殖基地正處於發展困境,管理跟不上,技術跟不上,外購飼料資金都成問題。李孝同的心情是沉重的:集團公司黨委把自己派到這兒是幫助群眾渡難關的,自己不能熟視無睹,更不能束手無策。他支持村「兩委」對養殖場管理人員進行調整,讓責任心強、勤勞的人管事。2018年春節後,李孝同還給村支書「送」了一個大禮包,說:「先拿著買飼料吧。」那是他從朋友處借來的十萬塊錢。這讓村支書很感動,這個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沒有親戚關係的駐村書記,竟向自己伸出了無私的雙手,他向李孝同保證:「你大老遠從鄭煤來這兒,以後工作中遇到再苦再累的事,我都支持你。」這話至今讓李孝同感動不已。
有了人力和資金支持,去年,金沃土肉兔養殖規模擴大了,新建7座養殖大棚,年出欄商品兔12萬隻以上,年產值達300萬元。鄭煤集團還向該基地捐贈了價值35萬元的60噸工字鋼,援建起了綜合飼料廠,每年節省養殖成本30多萬元。「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身後有集團公司兩三萬職工。」集團公司的支持,讓李孝同感到溫暖、感到一種力量。
為了擴大銷售,今年4月,李孝同和村黨支部書記趕到重慶,在重慶三個縣行程三四百公裡,考察肉兔收購點。經過幾天的奔波,他們終於和一個收購點籤訂了收購合同,並且當月底就發送了一車肉兔,掀開了銷售新篇章。
如今,金沃土肉兔養殖基地已成為伊川縣一個亮閃閃的品牌扶貧產業。每到周五下午,西牛莊金沃土養殖基地就分外熱鬧,伊川周邊的養殖戶都會送來他們養殖的肉兔,搭乘西牛莊的致富快車,一路奔小康。
西牛莊村有一位老媽媽曾送給李孝同一枚毛主席像章,說:「為民辦好事的人才能佩戴。」
面對如此高的榮譽,李孝同很是感慨:「我們只是將黨的政策落到了實處,群眾就將這份感激記在了我們身上。」
原來,老人家門口的紅薯窖年久失修,塌陷了半邊,在實施美化家園過程中,李孝同協調人員拉來土方將其填埋平整。看著村裡環境越來越美,看著為村民辦實事的李孝同,老人尋出那枚久藏的毛主席像章,用布包著小心翼翼地送到村部,只為表達一片感激之情。
西牛莊是個山村,北高南低,最北邊的房基比最南邊的房頂都要高。一位住在溝底的獨居老人,每次出行都要上一個土坡,若是雨大雪滑,就無法外出。李孝同看在眼裡,在修村中主幹道時,他特意安排修了一段帶臺階的水泥路直通到老人家門口。老人感慨地說:「我有兒有女,一個月也不來看我一次,倒是你們一星期來看我好幾次。」
駐村近兩年來,李孝同和工作隊員們為村裡辦了很多實事:多次開車送村裡的老人去洛陽看病;協調親兄弟因贍養老母打架之事;借錢給貧困戶蓋房;邀請殘聯專家上門給智力障礙村民定級辦證……
為加快西牛莊村脫貧致富的步伐,李孝同在村部不足20平方米的辦公室裡,研究鄉村振興規劃,研究惠民政策,然後將黨的惠民政策一項項落實,讓村中的基礎建設一件件成為現實。
西牛莊這個原來的省級貧困村,共286戶1470人,其中建檔立卡戶64戶301人,截至2018年底,已脫貧61戶285人,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19%下降到1.1%。在2018年縣脫貧摘帽過程中,西牛莊村經歷了6次省市和國家級評估,多輪次縣級圍村考核、驗收、暗訪,受到多方好評;在縣檔卡資料評比中榮獲第一名。為此,洛陽市大型現場直播《脫貧攻堅進行時》第一期在該村開播。西牛莊村也連續兩年被評為縣「五星支部」。在縣組織的「扶貧故事」徵文中,李孝同採寫的長篇扶貧詩歌《發起衝鋒》《龍門花開》同獲一等獎,個人被縣授予「脫貧攻堅特別貢獻獎」,並成為省脫貧攻堅巡迴演講團宣講員。
「其實戰場不像人們說的那樣艱難/……我做好了吃苦耐勞的準備/我打包了風裡來雨裡去的行囊/……春播的辛苦會有汗水的芬芳/秋收的果香含有汗水的芬芳。」李孝同在《奔赴戰場》中這樣寫道。
點讚是鼓勵 轉發傳正能
留言多互動 有您更精彩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歡迎來稿
投稿信箱:zmjtxwzx@163.com